黃花梨有束腰矮桌展腿式半桌

黃花梨有束腰矮桌展腿式半桌

黃花梨有束腰矮桌展腿式半桌明代製造,現在藏於上海博物館。

基本信息

黃花梨有束腰矮桌展腿式半桌

黃花梨有束腰矮桌展腿式半桌黃花梨有束腰矮桌展腿式半桌
黃花梨有束腰矮桌展腿式半桌
製造年代:
材料: 黃花梨
規格: 104×64.2厘米,高81厘米
收藏地: 上海博物館

介紹

中國唐代正是生活方式由席地而坐轉向垂足而坐的過渡階段,與之相應,出現了新興家具高桌。我國傳統家具就其造型分為有束腰、無束腰家具,這件黃花梨半桌就是件束腰家具相當於半張八仙桌。有束腰家具源於唐代的門床門案和須彌座,唐代壺門床常見於敦煌畫,它們四面平列門。而有束腰的須彌座則見於雲崗石窟北魏浮雕塔的塔基和五代王建墓棺床。須彌座束腰部分也往往平列門,和門床十分相似。自唐以降,床的演變由繁趨簡,當由每面平列幾個門簡化到一個時,便和南宋時四足下有托泥的床榻或高桌相似了。高桌為了便於使用,下部必須留有空間,而為了解決因高度增加而帶來的不穩固,就要在桌腿下加托泥或加強腿足口端的連線,因此,束腰的移植只能把它放在高桌的上部。有束腰高桌,尤其是高束腰的高桌,和須彌座的造型是如此相似,把它們並列放置在一起,就可看出它們之間的密切關係。至於為什麼有束腰家具都有馬蹄且腿為方形,這是由於唐代門床和須彌座都四面見方,垂直不帶側腳,門從床上消失蛻化之後,只剩下岐出的牙腳,後成為有束腰家具的馬蹄,同時因為有束腰,所以必須用方腿。即便把束腰方桌的腿設計成圓型,也要把它做成是接了腿的矮桌,即下圓上方。可見中國傳統家具的規矩法式是基本不變的。這類展腿式桌子曾被描繪在元代一幅以文人消閒為題材的冊頁中,且每條腿還有一霸王棖。在現在的明清家具中,還可見到類似可拆卸桌腿的桌子,既可作炕桌,也可作高桌。
此桌外形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宛然是一件有束腰、方材、三彎腿外翻馬蹄的大炕桌,下部則如無束腰家具的圓形腿足。足端鼓出,有如柱。曾見無束腰方桌,腿足造型與此全似。上下貌如兩段拼成,而腿足實為一木連做。類似這種形式的也見於方桌。此半桌束腰有波折,狀如荷葉。看面牙條浮雙鳳朝陽,雲朵映帶,圖案頗似明錦。側面牙條刻折枝花鳥,又有彩瓷意趣。牙子下安龍形角牙,腿上安雕靈芝形霸王棖。雕飾雖繁,不為所累,卻收到華麗妍秀,面面生姿的效果。
這件展現腿式半桌雕飾甚繁,應和明末社會追求奢華的風氣。但雕飾集中在束腰,牙子和角牙、霸王棖上,且雕工細膩纖秀,形成局部與整體簡練造型的強烈對比,桌面與腿部的光素,展現了黃花梨木質的典雅,與華麗的紋飾又一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個作品具有很強的藝術節奏感,同時流露出淡淡的宮廷女性氣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