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材

黃楚材

黃楚材,男,1915年出生,湖北沔陽(今仙桃市)西流河人,楚劇小生演員,對創立和豐富楚劇西皮迓腔有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概述

出身梨園世家,父親黃漢翔藝名黃黑苟。

藝術經歷

解放初期即參加武漢市楚劇團,為主要台柱演員之一。擅長小生,亦演老生及花臉。

藝術特色和貢獻

在楚劇表演藝術上,對創立和豐富楚劇西皮迓腔有重要貢獻。他的唱法自成一格,在板式和吐字的強弱關係變化上,有獨到的處理。他嗓音高亮寬厚,發聲科學,音色優美,他的演唱口齒清晰,收放自如,表現力極其豐富;而他的表演則以穩重、樸實。大氣見長,楚劇的花臉西皮唱腔是黃首創,他是屬於楚劇界有個性化表演藝術的藝術家之一。

代表劇目和主要角色

他演《馬前潑水》中的朱買臣、《烏金記》中的吳天壽、《鍘美案》中的包拯、《三世仇》中的王龍翔,都有獨到之處,也是他獨擅的劇目,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他的代表劇目還有《白扇記》、《百日緣》、《費公智》等。

活動年表

1952年,農曆壬辰年:武漢市楚劇團成立。形成了武漢戲曲界“京、漢、楚”三足鼎立的局面。

武漢市楚劇團的成立,標誌著楚劇在湖北武漢的鼎盛、輝煌時期的開始,後來直至文革前,其紅直掩京、漢兩劇,加上後來全市成立的各區屬民營的如光明、橋口、漢陽、武昌等20多箇中、小楚劇團(隊),楚劇從此擁有了武漢地區最大的觀眾群。

楚劇明星

楚劇,舊稱“西路花鼓”、“黃孝花鼓”。1926年改用現名。它是大約在一百多年前,在鄂東流行的“喔呵腔”的基礎上,溶合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逐漸形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