鷲珠雞

鷲珠雞

鷲珠雞(學名:Acryllium vulturinum)是珠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因頭頸部像兀鷲而得名。雌雄羽色相似,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點斑,如同珍珠。以各種植物的種子和小型動物為食。走禽。體結實,喙短,呈圓錐形,適於啄食植物種子;腳強健,具銳爪,善於行走和掘地尋食;雄鳥具大的肉冠和美麗的羽毛;跗蹠後緣具距。早成鳥。善於飛行,常棲息於樹上,群居。分布於非洲東南部,包括索馬里、肯亞、衣索比亞、坦尚尼亞。

基本信息

概述

鷲珠雞(學名:Acrylliumvulturinum)是珠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因頭頸部像兀鷲而得名。雌雄羽色相似,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點斑,如同珍珠
鷲珠雞鷲珠雞
。以各種植物的種子和小型動物為食。走禽。體結實,喙短,呈圓錐形,適於啄食植物種子;腳強健,具銳爪,善於行走和掘地尋食;雄鳥具大的肉冠和美麗的羽毛;跗蹠後緣具距。早成鳥。善於飛行,常棲息於樹上,群居。分布於非洲東南部,包括索馬里、肯亞、衣索比亞、坦尚尼亞。

特徵

善於飛行且棲宿於樹上,但受驚擾時常奔跑逃竄。非繁殖期小群食,並用粗短的叫聲相互聯繫。在水窪附近常能見一大群成對繁殖。以爪挖掘地下的種子,塊莖,小型昆蟲
體長:60cm
分布:非洲索馬里半島

外形特徵外形特徵

羽色:雌雄
棲所:灌木叢和林緣地面
遷徙:不遷徙

外形特徵

鷲珠雞鷲珠雞

鷲珠雞體長約61~70厘米,體重1100~1800克,雄性比雌性略大。是珠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因頭頸部像兀鷲而得名。頸部是褐色羽毛,全身的羽毛由鈷藍色、淡紫色、黑色和白色混合,豐富多彩,絢麗異常。長長的腿,在灌木林冠間奔跑,可以持續50至100米。小雞羽毛黃色,有褐色斑點,成長迅速,翅膀大約2周后就出現羽毛,再過六周胸部的羽毛就變成了藍色。全部變成成鳥的羽毛要到1年。

生活習性

棲息於森林草原地區,灌木叢和林緣地面,集群生活,每群20~30隻左右,善於飛行且棲宿於樹上,飛行能力很強,但是長期的陸棲生活已經使它的生活習性有所改變,

鷲珠雞鷲珠雞

遇到危險時經常四散奔逃而不是展翅高飛,或發出刺耳的呼叫倒退離開入侵者。不遷徙。非繁殖期小群覓食,並用粗短的叫聲相互聯繫。以爪挖掘地下的種子,塊莖,小型昆蟲等。以種子、塊莖、嫩芽、花蕾、漿果,草,葉,莖,根為食,也吃昆蟲,蜘蛛和蠍子。進入灌木叢吃漿果、水果和昆蟲的肉質部分,可以給它們提供水份。

分布範圍

分布於非洲東部,尤其是蘇丹東部,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肯亞坦尚尼亞北部,烏干達和民主剛果(前薩伊)東端。

生長繁殖

在水窪附近常能見一大群成對繁殖。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但主要集中於每年12月~翌年2月間發情,婚姻方式為一夫一妻制,巢建在隱蔽灌木叢中的地面上,母雞每次產卵7~18枚,孵化期約24~28天左右,幼雛兩周大時即可飛行,一個月後就長得和成鳥差不多,1歲性成熟,壽命約8~12年。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低危(LC)。

雞形目鳥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綱: 鳥綱 (Aves) | 目: 雞形目(Galliformes)
雞形目(Galliformes)多數擅長在地面奔跑,只能作短距離的飛翔,多數為留鳥,以植物性食物為食。雞形目有6科,中國有2科,其中有不少種類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代表鳥類
雉科(Phasianidae)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雞形目中的一個科。雉科包括雞形目絕大多數成員,多達26屬166種,中國有21屬49種。野雞包括原雞(jungle fowl)、山鶉(partridge)、孔雀(peacock)、雉(pheasant)和鶉(quail)等。山鶉孔雀
塚雉科(Megapodiidae),塚雉主要產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一帶的熱帶森林中,共6屬10種。塚雉具有獨特的繁殖習性,採用類似爬行動物的孵化方法。塚雉
鳳冠雉科(Cracidae),鳳冠雉科特產於拉丁美洲,是中,大型的雉類,棲息於密林中,有11屬44種,如大鳳冠雉和山冠雉。大鳳冠雉山冠雉
松雞科(Tetraonidae),松雞多生活在北方的亞寒帶針葉林中,鼻孔和腳上都被有羽毛,適應在寒冷的氣候中生活。有6屬11種,中國有5屬8種,如細嘴松雞,黑琴雞,雷鳥和花尾榛雞等。 細嘴松雞黑琴雞雷鳥花尾榛雞
珠雞科(Numididae),珠雞分布於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雌雄羽色相似,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點斑,如同珍珠。共有4屬7種。珠雞
吐綬雞科(Meleagrididae),吐綬雞科是大型雞類,頭,頸具肉冠,羽毛有金屬光澤。吐綬雞科分布於北美洲南部,有2屬2種,為火雞和眼斑吐綬雞。火雞眼斑吐綬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