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文公

魯文公

魯文公,即姬興,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九任君主。他為魯僖公兒子,承襲魯僖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8年。

春秋魯文公

簡介

魯文公,春秋魯國第十九任國君,姓,名興。
其父為魯僖公(史記作“釐公”),其母為聲姜。
自文公開始,魯國公室逐步走向衰退,季孫氏為首的三桓逐漸凌駕於公室之上。外有秦晉爭霸,魯弱而以晉為尊。內有襄仲、三桓爭雄。內憂外患,公室漸衰。
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九任君主。他為魯禧公兒子,承襲魯厘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8年。

鹹之戰

文公在位期間,惟一可以稱道的應該算是文公十一年的時候,叔孫得臣大敗翟狄於鹹的戰事。
叔孫得臣,姬姓,叔孫氏,桓公子叔牙之孫,謚莊,史稱叔孫莊叔。他是振興魯國三桓叔孫氏的第一人。
文公十一年,狄人鄋瞞國侵齊,因而攻打魯國魯國占卜,派叔孫得臣帥師作戰。得臣率侯叔夏、綿房甥、富父終甥等人追之,於鹹擒獲長狄僑如。叔孫得臣為了彰顯自己的功績,就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僑如。

廢嫡立庶

文公時期,莊公子遂(襄仲)掌權。文公薨,襄仲為了繼續掌權,不顧其他大臣的反對,以齊國為後盾,殺了文公嫡子惡、視,而立庶子倭(魯宣公),廢嫡立庶,由此魯國公室益弱而三桓漸強,為日後卿大於公的現實張本

軼事典故1

文公期間,桓公子慶父有子敖,稱公孫敖,姬姓,孟孫氏,謚穆,史稱孟穆伯。
文公元年,穆伯以魯國卿的身份與諸侯會盟,隱隱僭越魯公,其勢力在魯非同一般。其時襄仲尚不如他。然而襄仲多次出使齊國晉國等強國,為魯國溝通外交、排憂解難,逐漸掌握主動權。
穆伯為人好女色,他早年娶了莒國的女子為妻,稱戴己,又娶戴己的娣聲己,兩位莒女都給他生下兒子。但是他還想著莒國的女人,於是向莒國索要。莒國以他已經娶了兩個了,再娶那地位就很低下的,不願意再嫁女給他。
文公七年,徐國伐莒,莒女求救於魯。穆伯出使,與莒盟,同時為襄仲迎娶莒女。結果,他一看到將要出嫁的莒女,心動不已,竟然自己娶過門,把本該是襄仲的妻子的莒女娶來作自己的女人。莒國有求於人,這次不敢拒絕。而襄仲很生氣,請求文公發兵討伐穆伯。但是惠伯出面,勸說文公不要對臣子之間的亂事橫加干預,以免有害於魯國。於是,穆伯順利娶到第三個莒國女子。
這僅僅是好色的緣故嗎?僅僅是因為莒女很美的緣故嗎?又或者是穆伯與襄仲爭權的結果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軼事典故2

文公長妃齊女,姜姓。次妃敬嬴。文公薨,當時的權臣襄仲跟敬嬴感情很好,於是襄仲想立敬嬴的兒子俀為國君,但是顧及到文公夫人的娘家齊國,於是前往齊國請準於齊惠公
齊惠公當時剛剛即位,新立為穩,想要跟鄰國搞好關係;另外,如果立齊女的兒子為魯國國君,那是立嫡長子,天經地義,不會被怎么感謝,若是立庶子為國君,那么一來能夠與襄仲修好,二來這個國君也會把齊國等同於恩人。齊惠公思前想後,終於許可了襄仲的想法。
襄仲回國後,立即殺死了齊女所生的公子惡、公子視,立敬嬴的公子俀為國君,是為魯宣公
兒子被殺,齊女也被趕回娘家。臨行前,她在市上哭鬧,嚎啕“天乎!仲為不道,殺適立庶”,當時魯人看到都被她的悲傷感染而哭起來。於是,她被稱為哀姜。而這個故事叫做“哀姜哭市”。

史籍記載

“三年,文公朝晉襄父。”——《史記·魯周公世家第三》
春秋》有專門的卷次書寫文公。

戰國魯文公

魯文公,即姬賈(?—前208年),魯平公之子,是魯國第三十四任君主,在位23年。魯文公,《世本》作湣公,《漢書》人表作愍公,律曆志作緡公,皆音同通用。楊寬先生考證其在位時間在前302年至前208年.

在位期間諸侯年表

前626 乙未 周襄王26年 魯文公元年 秦穆公34年 陳共公六年 蔡莊侯20年 鄭穆公二年 宋成公11年 楚成王46年 齊昭公七年 晉襄公二年 燕襄公32年 衛成公九年 曹共公27年 杞桓公11年
前625 丙申 周襄王27年 魯文公二年 秦穆公35年 陳共公七年 蔡莊侯21年 鄭穆公三年 宋成公12年
楚穆王元年 齊昭公八年 晉襄公三年 燕襄公33年 衛成公十年 曹共公28年 杞桓公12年
前624 丁酉 周襄王28年 魯文公三年 秦穆公36年 陳共公八年 蔡莊侯22年 鄭穆公四年 宋成公13年
楚穆王二年 齊昭公九年 晉襄公四年 燕襄公34年 衛成公11年 曹共公29年 杞桓公13年
前623 戊戌 周襄王29年 魯文公四年 秦穆公37年 陳共公九年 蔡莊侯23年 鄭穆公五年 宋成公14年
楚穆王三年 齊昭公十年 晉襄公五年 燕襄公35年 衛成公12年 曹共公30年 杞桓公14年
前622 己亥 周襄王30年 魯文公五年 秦穆公38年 陳共公十年 蔡莊侯24年 鄭穆公六年 宋成公15年
楚穆王四年 齊昭公11年 晉襄公六年 燕襄公36年 衛成公13年 曹共公31年 杞桓公15年
前621 庚子 周襄王31年 魯文公六年 秦穆公39年 陳共公11年 蔡莊侯25年 鄭穆公七年 宋成公16年
楚穆王五年 齊昭公12年 晉襄公七年 燕襄公37年 衛成公14年 曹共公32年 杞桓公16年
前620 辛丑 周襄王32年 魯文公七年 秦康公元年 陳共公12年 蔡莊侯26年 鄭穆公八年 宋成公17年
楚穆王六年 齊昭公13年 晉靈公元年 燕襄公38年 衛成公15年 曹共公33年 杞桓公17年
前619 壬寅 周襄王33年 魯文公八年 秦康公二年 陳共公13年 蔡莊侯27年 鄭穆公九年 宋昭公元年
楚穆王七年 齊昭公14年 晉靈公二年 燕襄公39年 衛成公16年 曹共公34年 杞桓公18年
前618 癸卯 周頃王元年 魯文公九年 秦康公三年 陳共公14年 蔡莊侯28年 鄭穆公十年 宋昭公二年
楚穆王八年 齊昭公15年 晉靈公三年 燕襄公40年 衛成公17年 曹共公35年 杞桓公19年
前617 甲辰 周頃王二年 魯文公十年 秦康公四年 陳共公15年 蔡莊侯29年 鄭穆公11年 宋昭公三年
楚穆王九年 齊昭公16年 晉靈公四年 燕桓公元年 衛成公18年 曹文公元年 杞桓公20年
前616 乙巳 周頃王三年 魯文公11年 秦康公五年 陳共公16年 蔡莊侯30年 鄭穆公12年 宋昭公四年
楚穆王十年 齊昭公17年 晉靈公五年 燕桓公二年 衛成公19年 曹文公二年 杞桓公21年
前615 丙午 周頃王四年 魯文公12年 秦康公六年 陳共公17年 蔡莊侯31年 鄭穆公13年 宋昭公五年
楚穆王11年 齊昭公18年 晉靈公六年 燕桓公三年 衛成公20年 曹文公三年 杞桓公22年
前614 丁未 周頃王五年 魯文公13年 秦康公七年 陳共公18年 蔡莊侯32年 鄭穆公14年 宋昭公六年
楚穆王12年 齊昭公19年 晉靈公七年 燕桓公四年 衛成公21年 曹文公四年 杞桓公23年
前613 戊申 周頃王六年 魯文公14年 秦康公八年 陳靈公元年 蔡莊侯33年 鄭穆公15年 宋昭公七年
楚莊王元年 齊昭公20年 晉靈公八年 燕桓公五年 衛成公22年 曹文公五年 杞桓公24年
前612 己酉 周匡王元年 魯文公15年 秦康公九年 陳靈公二年 蔡莊侯34年 鄭穆公16年 宋昭公八年
楚莊王二年 齊懿公元年 晉靈公九年 燕桓公六年 衛成公23年 曹文公六年 杞桓公25年
前611 庚戌 周匡王二年 魯文公16年 秦康公十年 陳靈公三年 蔡文侯元年 鄭穆公17年 宋昭公九年
楚莊王三年 齊懿公二年 晉靈公十年 燕桓公七年 衛成公24年 曹文公七年 杞桓公26年
前610 辛亥 周匡王三年 魯文公17年 秦康公11年 陳靈公四年 蔡文侯二年 鄭穆公18年 宋文公元年
楚莊王四年 齊懿公三年 晉靈公11年 燕桓公八年 衛成公25年 曹文公八年 杞桓公27年
前609 壬子 周匡王四年 魯文公18年 秦康公12年 陳靈公五年 蔡文侯三年 鄭穆公19年 宋文公二年
楚莊王五年 齊懿公四年 晉靈公12年 燕桓公九年 衛成公26年 曹文公九年 杞桓公28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