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鎮[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

高峰鎮[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

平壩縣高峰鎮地處平壩縣東南面15公里處,距安順54公里,距省會城市貴陽45公里,貴昆複線鐵路、滇黔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鎮森林覆蓋率達32%,年平均氣溫14.1℃,年均降雨量1298毫米。水資源豐富,麻線河、羊昌河橫穿全境,匯入紅楓湖。全鎮總面積105.26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13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0482畝(田24870畝、土5612畝);全鎮總人口34962人,其中:農業人口27842人、非農業人口9104人;少數民族17098人。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高峰鎮高峰鎮

高峰鎮地處平壩縣東南面15公里處,距安順54公里,距省會城市貴陽45公里,貴昆鐵路、滇黔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鎮森林覆蓋率達32%,年平均氣溫14.1℃,年均降雨量1298毫米。水資源豐富,麻線河、羊昌河橫穿全境,匯入紅楓湖。全鎮總面積105.26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13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7712畝(田24184畝、土3528畝);全鎮總人口33068人,其中:農業人口23805人、非農業人口9263人;男17653人,女15415人;少數民族16082人。鎮域內駐有國營高峰機械廠、赤天化集團天峰公司、平壩果樹園藝場、安順玖久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振鑫蠶業有限責任公司、高峰頁岩機磚廠、青松冶煉廠、平壩鼎立香精廠等企業20餘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產豐富的高峰鎮,是平壩縣最著名的糧倉,是平壩縣最大的優質無公害大米生產基地和葡萄種植基地。在國家標準委今年下達的第六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中,我鎮的優質大米——高峰山貢皇米生產標準化示範區名列其中,成為安順首個國字號示範區。這裡旅遊、人文、物產豐富,有貴州佛教文化發源地——高峰山,明建文皇帝在此修禪養性,寫下了《從亡記》、留下“西來面壁”石刻;有展示民族文化風情的——夜郎民族文化風情園;有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布依族的“馬尾刺繡”和仡佬族的“吃新節”;有全省最大的櫻花園——平壩生態園,曾留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賀龍元帥的足跡。有全省僅有的兩處獲得有機茶加工並獲得2006年第三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銀獎的茶葉生產基地——平壩農場茶葉加工廠,有蘊藏量豐富的煤、鐵、矽等礦產資源。同時還是平壩灰鵝的主要產地之一。

建設思路

一是依託“貢皇米”、“福壽米”品牌優勢,積極發展訂單農業,擴大無公害優質米種植規模。水稻種植訂單達10000多畝。同時依靠科技,提高糧食單產。引導農民選購優質、高產的種植品種,實施規範化種植,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從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

二是著力抓好葡萄種植,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經營。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高峰水晶葡萄種植的優勢,著力打造萬畝無公害水晶葡萄種植基地建設,引導民眾成立了葡萄種植協會,形成產、經、銷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以王家院村葡萄種植為龍頭,積極引導擴大各村的葡萄種植面積,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發展思路,規劃建設3—5公里的葡萄長廊,實現葡萄種植產業化,集葡萄觀光、銷售、旅遊為一體,帶動鄉村旅遊業的發展,註冊了高峰水晶葡萄商標,為廣大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同時,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種上了草莓、西瓜、西紅柿、經果林和反季節蔬菜。有經果林種植共80餘畝,20個大棚種上了反季節蔬菜。150畝反季節西紅柿種植獲得成功。目前,農業產業化多種經營試驗區以初見規模,引進了一個20萬羽以上的養雞場,一個10萬羽以上的養鴨場,一個5萬羽以上的蛋鴨場。

三是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加大投入,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充分利用貴煙線沿途村寨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民族民間文化等旅遊資源優勢,在上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投入力度,改善發展特色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農業、精品農業。推出王家院村青魚塘組的民族風情旅遊和“農家樂”示範點,不斷拓寬農民的致富門路,對王家院村葡萄長廊等鄉村旅遊基礎設施進行建設。

人口總數

34962人農業人口:27842人非農業人口:9104人

行政面積

105.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

30482.0畝

主要民族

漢,苗,布依,仡佬,

所轄村

湖壩坎,龍寶,白岩,灣子頭,栗木,岩孔,活龍,老胖,狗場,堯上,黃貓,大樂歌,普馬,王家院,麻郎,橋頭,岩腳,毛昌,石甲等村。

生產總值

9320.0

主要產業

大米,玉米,葡萄,蔬菜,蛋雞

名特產品

高峰鎮是平壩縣的主要產糧區,素有“糧倉”之稱,高峰“貢皇”、“福壽”等優質大米曾獲“名牌農產品”、“放心大米”等榮譽稱號;高峰灰鵝肉質鮮嫩、味美,現存欄量約3萬餘翼;“高峰山”牌水晶葡萄香甜、可口,個大,現有近2000畝水晶葡萄種植基地。

自然條件

全鎮森林覆蓋率達32%,年平均氣溫14.1℃,年均降雨量1298毫米。水資源豐富,麻線河、羊昌河橫穿全境,匯入紅楓湖。

特色美食

野山菌,野鴨

礦產資源

高峰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礦、矽石、白銀石、方解石等礦產資源,是縣委、縣政府新近規劃的具有開發潛力的礦業經濟區。矽石儲量530萬噸,含矽量高達98.6%以上,屬優質矽石。白銀石、方解石都具有較高的含量,且儲量較大。

觀光旅遊

高峰鎮高峰鎮
貴州佛教文化的發源地——高峰山萬華禪院在高峰鎮境內,它始建於明初洪武年間,民國時期西南佛學院曾設於此。禪寺坐落在大山環抱的一塊坡地,建築格局為寺門、牌坊大殿、二殿天井、大雄寶殿和後殿。大氣而嚴謹,凌空而厚實,與弘福寺格局同出一轍。禪院外景遍布蔥鬱的古樹林灌,鶯飛草搖,布穀啼鳴,自然風光與禪院古寺相得益彰,更顯仙境之幽雅。貴州名寺弘福寺已故主持慧海大和尚,年少10歲時在此削髮出家,因心正行端,終於修成正果,一步步邁進佛界殿堂,成為黔中佛家的楷模。萬華禪院也因此聞名遐邇,被譽為貴州佛教文化的發源地。鎮境內還有鄉間大世界、南蠻部落、民族風情、觀光等旅遊景點

民族風情

鎮境內主要居住著布依、苗、仡佬等少數民族。農曆“六月六”是布依族人的傳統節日;農曆“四月八”是苗族人的傳統節日;仡佬族在鎮境內主要集中在大狗場村聚居,屬披袍仡佬,具有悠久獨特的傳統民族文化,與其獨特的語言、服飾、歌舞,現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申報,已通過省級驗收。每年農曆七月逢“龍”日是仡佬族人的傳統節日——“吃新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