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姓氏]

馮[姓氏]
馮[姓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馮(Féng),二馬疾行也。馮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為序的中國姓氏中排名第27位,在台灣省名列第七十二位,人口約八百六十一萬五千餘,占全國人口的0.64%左右。主要分布於中國的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和雲南等地。

概述

馮姓馮姓

馮姓在中國是一個大姓,在百家姓中列第九位。馮姓在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百家姓氏中排名第27位。馮氏家譜所載,馮姓早期主要繁衍於今河南陝西河北山西等地,晉末“永嘉之亂”時開始大舉南遷,先後遷入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唐宋時期,馮氏先後又有兩次大舉南遷,使馮氏分居於中國江南廣大地區,明、清之際遍及全國各地。另據有關史料記載,山西代州馮氏始遷祖為明初馮有才第五代孫隆奄,今河南西平縣馮氏,是明朝開國功臣,郢國公馮國用的後代。

歷史來源

“馮”源出
馮姓馮姓

一: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克商後,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初封於畢,繼封與馮城。其後代逐有馮氏。

二:春秋時鄭國大夫馮簡子的後代。

三;上古馮夷之後

出自歸姓

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據《世本》所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後馮邑被晉國所奪,成為魏氏子弟長卿的封邑,長卿的後裔也稱馮氏。是為河南馮氏。

出自新鄭滎(ying)陽

是出自新鄭滎(ying)陽的姓。春秋時期有個叫長卿的人,在馮城受封邑,就以邑為姓氏,就是現在的馮姓。

戰國時有個馮亭,做了韓國的上黨守,因為在與秦國的爭戰中戰死,他的家族就分散了,有的留在山西潞城東北,有的在河北,子孫中有許多都是將軍和宰相,至西漢文帝時、車騎都尉馮唐徙居安陵,其弟馮騫自上黨徙居京兆杜陵。此外,先秦的時候,姓馮的已有在山東居住了;三國之前,馮氏還遷到現在四川的射洪,中江,渠縣及湖北公安等地方。東晉末,馮氏又有徙居和龍者;河南的馮氏則分布在今天內黃,寶豐焦作南陽安陽及唐河湖陽等地方;唐朝末期黃巢起義時,中原的馮氏有一支為了避難而逃到南方,後來遷到福建寧化石壁,宋代又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馮姓支脈,直到宋末元初時期,上杭的馮氏有的又向南遷到廣東的平遠,潮州,揭陽,後來又遷到豐順,梅州等地方。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廣東、福建馮氏有數支移居台灣,此後,有的又遠播海外。

西漢時有大將馮奉世,東漢有潁川父城(今天的河南寶豐東)人馮衍,任征西大將軍;十六國的時候,有長樂信都人叫馮中跋,在今天的遼寧朝陽,建立地方政權,國號燕,史稱北燕;五代時,河北交河東北人馮道,在後唐,後晉時任宰相;南唐時,在今天的江蘇揚州人馮延已是當時著名的詞人;北宋有大臣馮京;元代時有散曲家馮子振;明代有散曲家馮惟敏,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清代有詩人馮班,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的馮雲山,清代末期有打敗過法國入侵者的名將馮子材;近現代有詞人馮煦,愛國將領馮玉祥,史學家馮承鈞,農學家,棉花專家馮澤芳,詩人,文學評論家馮雪峰,女小說家馮.

馮姓在宋人編寫的《百家姓》中被列於第9位,現在是中國第27大姓。

其他說法

還有出自其他方面的馮姓,如:出潁川者,為漢征西大將軍馮異之後;出上黨者,為左將軍馮奉世之後;出長樂者,為宜都侯馮參之後;出京兆者,為燕王馮宏之後;出宏農者,為西魏寧州刺史馮寧之後;出河間者,為唐監察御史馮師之後。

姓氏始祖

得姓始祖:馮文孫。周文王昌之後裔,周文王有一子名畢公高,因隨其兄周武王征伐殷紂時立下功勞,取得天下之後,被封於畢(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南)。他的後裔畢萬西周時為晉國大夫,當時晉國剛被曲沃武公所統一,晉獻公遷都於絳(今山西省翼城東南),陸續攻滅了周圍許多的小國,其中包括西周分封於今山西芮城北的魏國,晉獻公便把它封給畢萬。春秋後期晉國六卿逐漸強大,互相兼併。到公元四世紀中葉畢萬後代畢斯和趙、韓一起瓜分了晉國,建立魏國,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公元前四零三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同時還將畢萬的一支孫(即馮文孫),再封於馮城(今河南省滎陽縣西南),其子孫後裔以邑為姓,稱為馮姓。馮文孫也就被其後人尊為馮姓的得姓始祖。

民間“馮、同本司馬”的由來

司馬氏名人—司馬遷公元前108年司馬遷正三十八歲時因其父司馬談去世,子襲父職,擔任太史令十年,從事撰寫偉大的史學著作《史記》。《史記》尚未完成,他就遭李陵之禍,受刑入獄二年零兩個月。他罹禍的原因是為在作戰時投降匈奴的好友李陵說了話,觸怒了漢武帝劉徹。當時領兵與匈奴作戰的元帥是漢武帝愛姬李夫人的長兄李廣利,其弟為李延年。李陵是李廣利部下一將。李陵作戰失利與李廣利的作戰部署和不能及時供應糧草有密切關係。司馬遷在指責李陵降敵的同時,不畏權貴,把當時的真實情況一一奏明武帝,直接冒犯了皇親國戚李廣利、李延年弟兄,當然難免招禍。

那天,司馬遷在向武帝陳奏了自己的看法之後,回到家裡還憤憤不平地和他的兩個兒子談論這件公案。他共有二男一女,長子叫司馬臨,次子叫司馬觀,都是讀書識理的青年。他們聽說父親替李陵降敵辯護,都大為吃驚,就趕快找來妹妹司馬英商議對策。司馬英當時只有十幾歲年紀,由於父親的言傳身教,深通事理,擅長詩文。父親撰寫《史記》,她還幫著蒐集和整理史料。司馬英知道父親替李陵辯護,冒犯了權貴,非同小可,必然要大禍臨頭,就勸兩位哥哥立即外逃避罪,以免株連。司馬遷當時卻不以為然地說:“李陵投降匈奴,連三尺孩童都知道是犯了叛國大罪,至於是真降假降,現在誰也難以斷定,也不必妄加推測,但李廣利援兵不發,糧草不到,卻也是鐵的事實。我作太史令的人難道連這樣的事實都不能講嗎?至於降罪的事,那就要看聖上的裁決了。”誰知他的話剛說完,聖諭就到:傳司馬遷受審。他從此就受刑入獄。這一下全家驚慌,不知如何是好。還是司馬英有主意。她對司馬臨和司馬觀說:“兩位哥哥可速離京師長安,以免和爹爹同遭不測之禍。”“那妹妹你呢?”司馬弟兄同時說。“爹爹已將我許配楊敞公子,雖未成親,但我卻可去楊府避難。楊家聲勢顯赫,李廣利弟兄雖為皇親國戚,諒也奈何楊家不得。至於家中其他人等我另有安排,哥哥不必操心。司馬臨弟兄告別了司馬夫人和妹妹等正準備起身時,司馬英又說道:“兩位哥哥外逃,朝廷必要派人捉拿,不如改名換姓,以防萬一。”司馬弟兄覺得有理,但改為何姓,卻頗費思索。司馬英見他們為改姓這件事反覆商議,一時難決,怕延誤了時間,就接著說:“現在改姓,仍要不忘是司馬子孫。妹妹以為可將司馬二字分開,一家姓司,一家姓馬,或將司字加一豎改為同,將馬字加兩點改為馮。這樣雖千百代後亦可知為司馬氏之後。”他們聽後覺得有理,就將姓分別改為同,馮,遠逃他鄉而去。所以司馬遷的後代不姓司馬而姓同或馮。

司馬英後來與楊敞結婚,楊敞曾任兩漢宰相,其子楊惲有文名,留有《報孫會宗書》,被收入《古文觀止》。後因當時出現日蝕,有人誣告是由於他傲世不恭所致。廷尉又搜得其與會宗書,將他以大逆無遭罪腰斬於市。後人《謁太史公墓》詩中“定策猶孤女,能文有外孫”句中的“孤女”和“外孫”即指司馬英與楊惲二人。

據說,西晉武帝司馬炎為司馬觀的個世孫。公元三一O年,即永嘉四年,西晉懷帝司馬熾因司馬遷與,自己同宗而批准漢陽太守殷濟的奏請,對司馬遷追力口諡號,將其墓自高門村遷於今日的司馬祠,並建石室,立碑樹垣。至此,司馬遷死後數百年無人過問,一直被封建統治階級冷落嘲笑的境況才開始改變。

遷徙分布

馮姓變遷

戰國末期的大將馮亭,任韓國上黨守,入趙國,拒秦戰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有的留在趙(今河北境),並發展繁衍下去。其後裔有許多為將相,如秦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等。

此外,先秦時期,馮氏已有徙居今山東者;而三國以前,馮氏還有遷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馮氏則分布於今內黃、寶豐、焦作、南陽、安陽等地,其中潮陽為當時的大族;到了東晉末,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的馮氏又有徙居和龍(今遼寧朝陽)者。

到了漢唐時期,馮氏繁衍的很快,從原來的發源地陝西,發展到了現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馮姓的宗族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說,馮氏出潁川(郡治今河南許昌)者,是東漢征西大將軍馮異的後代;出上黨(今山西長治)者,是西漢左將軍馮奉世的後代;出長樂信都者,是漢代宜都侯馮參的後代;出京兆(今陝西西安)者,是燕王馮弘的後代;出弘農(今河南靈寶)者,是馮弘之孫馮寧的後代;出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者,是唐監察御史馮師古的後代。

唐末黃巢起義時,中原馮氏有一支避亂南遷至福建寧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至宋末元初,上杭馮氏有的又南遷至廣東。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廣東、福建的馮氏有數支移居台灣,此後,有的又遠遷到海外。

名人

馮道馮道

戰國時的馮驩,為齊國孟嘗君田文門下食客,曾替田文到封邑收取債息,把不能還息的債券燒掉,替田文收買民心。

西漢有馮奉世,上黨潞縣人,宣帝時曾率兵擊破莎車,後為左將軍,封關內侯。

東漢人馮異,被劉秀封為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京兆杜陵人馮衍,為辭賦家;

十六國時,長樂信都人馮跋,乘後燕內亂,推翻慕容熙的統治,建立地方政權,國號燕,史稱北燕,歷時27年,於436年被北魏所滅。

五代時的馮道,後唐、後晉時歷任宰相;契丹滅後晉,又附契丹任太傅;後漢時任太師;後周時又任太師、中書令,成為歷史上少有的歷事五姓的人物。
南唐著名詞人馮延巳,任中主(李璟)時的宰相。北宋有大臣馮京,仁宗時是知開封府,神宗時進參知政事。

元代有散曲家馮子振。

明代有散曲家馮惟敏,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

清代有詩人馮班,清末有愛國名將馮子材,於70歲高齡時,大敗法軍於鎮南關,為當時受外國列強欺壓的中國人揚眉吐氣了一番。
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的馮雲山,

民國時期的著名將領馮玉祥、民族女英雄馮婉貞等,也產生了不少影響。

馮鏗,又名嶺梅,廣東潮州人。出身於貧窮的教師家庭。1926年畢業於汕頭左聯中學,在鄉間國小任教。1929年春到上海,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職業革命者的道路。1930年加入“左聯”,並於同年5月與柔石等代表“左聯”參加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1931年初與柔石、胡也頻、李求實、白莽等人同時被捕,2月7日犧牲於龍華獄中。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字君培。現代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馮國璋馮國璋

馮驥才,浙江寧波人, 祖籍浙江慈谿,1942年生於天津。著名當代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搶救工作者。著名民間文藝家。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文學自由談》雜誌和《藝術家》雜誌主編,並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馮鞏,出生於1957年11月26日,天津市人,馮國璋曾孫,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自幼喜愛文學藝術,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副團長兼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文藝一級,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全國青聯常委。

馮如:廣東省恩平人。又名自如,號鼎三。我國第一個飛行家和飛機設計師。早年在美國舊金山(舊金山)當雜工謀生,後轉往紐約工廠工作,業餘鑽研機械學,數年後自行製造抽水機、無線電報機。在日俄戰爭中,深感飛機之厲害,自此決心獻身於航空事業,以報祖國。在舊金山集資創辦飛機製造公司。1909年自製收音機試飛成功。廣州光復時,被任為陸軍飛機長。後在舉行飛行表演時,不幸失事遇難。1985年在恩平縣牛江本鄉建馮如紀念亭、馮如中學以紀念。

春秋戰國

馮子簡,能斷大事,封鄭國卿
馮緩容,孟賞君收備於辟梵卷市義。
馮權,孟賞君客事列史
馮亭,孟賞君客事列史。
馮正乾,進士,任知縣後升湖廣黃州知府。
漢朝
馮唐,封威齊王。
馮國馨,十二名臣。
馮奉世,威振西夏,賜爵關內侯。 馮敬,封信國公。

馮夢龍作品馮夢龍作品
馮漢東,封宰相。 馮選烈,十八學士,封太保。
馮靈讓,封宰相,萬壽宮功臣。 馮芝圻,翁閣功臣,任琉球書。
馮孜景,戶部主事,仕福建詔武知府。 馮異,佐光武帝滅王奔,列二十八大將。
馮良,漢安帝詔征封臣不任,學識淵博,隱居設館育人。
馮直,漢順帝舉任將軍。 馮衍,凌雲賦以自勵。
馮立,封西河太守,一般廉潔。 馮行已,列洛社耆十三人。
馮錕,封廷尉,賜銀不收,深受百姓擁護,人稱立、錕為大馮君
馮芳,列西元八校尉。 馮羨,列八史。
馮源,進士。 馮邦求,宣和蜀進士。
馮震武,蜀漢進士。 馮寶佑,蜀漢進士。
馮寅啟,蜀漢進士。 馮子備,蜀漢進士。
馮德選,十八學士。 馮七,晉授沙中介,奇熏萬里。
馮禮,立誓小方著書。 馮誕,北魏高祖之妹安樂公主附馬都尉。

唐朝

馮輯,政和進士,仕文閣學士,右中大夫。
馮勝,開國輔臣,仕進榮大夫,右柱國參軍衛國公。
馮豹,道德可欽,設教麗山之下。
馮信,托青以辭,公孫述之詔。
馮定,端疑若植,端疑錦之稱。
馮德明,唐大學士,封果信公。
馮謝,封威王。
馮如馮如
馮去非,封魏王。
馮宿,狀元,與大文人韓愈同榜,美稱龍虎榜。
馮期,進士。
馮子修,進士。
馮與,進士。
五代十國
馮道相,進士。
馮可道,進士,任五代亭。
馮道南,任兩朝良將。
馮萬寶,九卿科道。
馮道根,任左將軍。
馮文粲,任雲南總督府總督,在宋朝又任總兵。

宋朝

馮京,顯書簡冊,與王尊等三狀元編輯《史記》。
馮相國,任三朝震齊侯。
馮休,漢、周兩朝良將,後真帝詔聘不任,隱居著書。
馮允,任推步校尉,行進尚書。
馮雪峰馮雪峰
馮行仕,封節義公。
馮異靈,封章公將軍。
馮詩運,附科解元,侍郎中。
馮允錕,行通尚書。
馮元清,推步校尉。
馮歲禎,封太子太保。
馮玉芝,任廣西總督,封震齊侯。
馮澗,身歷三朝震齊侯。
馮益相,任五洲總督。
馮允,進士。
馮堯廷,進士。
馮淵,俠士。
馮萬武,進士,任真定府知府,宋末居(四川)重慶。
元朝
馮仲山,元朝初舉人,任果州流溪知縣。
馮銓,封太子太保。
馮騎,任輸林院士。
馮漢東,宮廷宰相。
馮景泰,戶部主事,任福建知府。
馮方列,西元八校尉。
馮異馮異
馮立,家起三千地,無私推於昆友,封魏王。

明朝

馮國用,封魏王。
馮勝用,封魏王。
馮欽,任兵部右侍郎。
馮守,任戶部右侍郎。
馮琦,掌朝書秘。
馮從龍,進士,九任兵部、吏部武選,陝西、山東按擦司,湖廣布政司,吏部天官。鄰水關河人,卒葬鄰水城南門外烏龜碑。
馮彥章,進士,任宛平知縣,大竹縣訓導,葬學宮。
馮任,任山海親巡撫。
馮允中,鎮守山西大通,封總兵。
馮夢禎,文章與唐代胡瞿辟載入四書。
馮天貴,封太子太保。
馮龐,兵部尚書。
馮震,禮部總大夫。
馮玉祥馮玉祥
馮崇,封東齊王。
馮陽,封東閣學士。
馮時崇,封太子太保。
馮伸已,任柳州府名官。
馮慆,進士。
馮福謙,舉人。

清朝

馮漢直,順治三年封將軍。
馮景明,授命湖廣寶慶府右都督。墊江人。
馮篶,谷城御史,後任山東,湖廣知府,敢言忤權貴,引疾歸傾置業。南充人。
馮子才,封太子太保,搞法名將。
馮丹香,乾隆進士,任雙流縣署,四川鄉試考官。
馮子材馮子材
馮庚飈,嘉慶時任輸林院編修。
馮天培,順治解元,任知縣。
馮成修,進士,任江南大主考
馮昌,嘉慶進士,任御史。
馮開闈,稟生,任榮縣教諭。
馮學謨,歲貢,任射洪縣訓導。
馮襄,道光舉人,任順天府知縣。
馮谷溪,任福建南下知縣。
馮更新,五行出生,在太平天國軍陣亡。
馮敏昌,乾隆時任會試主考。
馮躍祖,選拔,任平鄉縣知縣。
馮士岱,選拔,任榮山縣教諭。
馮學飈,進士,任山東德平知縣,誥授奉直大夫。
馮三錫,拔貢,任知縣,道光十四年與馮在生編鄰水縣誌。
馮緝,舉人,任江安知縣。
馮鹹一,任大禮寺中承 。

郡望堂號

堂號

馮國璋“同輿堂”或“三同堂”:根據《後魏書》記載,馮誕和後魏高祖同歲,幼同學,娶高祖妹安樂公主為駙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輿而行,所以稱"同輿堂"。又同案而食,同硯而學--同輿、同硯、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市義堂”:戰國時馮驩,是孟嘗君的食客。起初孟嘗君對他只當一般門客對待,後來孟嘗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帳戶叫來,宣布將債券燒掉,給所有帳戶解決了困難。馮驩回去後,對孟嘗君說:“討來的錢我全部買了'義'帶回來。”(市就是買)。孟嘗君當時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後來,孟嘗君罷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夾道歡迎,這時孟嘗君才省悟地感謝馮驩說:“今天我嘗到了你替我買的珍貴物品--義,這可是萬金難買呀!”
互動百科中的“堂號”的描述:
“馮姓——善德堂。”
“76、始平堂:翁、馮、龐。晉郡名,三國魏改始平,在鹹陽附近。”

郡望

始平郡:晉時置郡,治所在槐里。
杜陵縣:此支馮氏,為上黨馮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馮唐之弟馮騫。
穎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陽翟。
上黨郡:戰國韓置郡,此支馮氏,其開基始祖為戰國時韓上黨太守馮亭。
長樂郡:後魏置郡。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
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
河間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

家譜信息展示

1、樹德堂馮氏家譜: 一卷:[江蘇無錫]
 著者:馮勵冰編  居第:江蘇,無錫
 祖先:  版本:1997年, 電腦列印本
2、馮氏族譜: 一卷:[陝西子洲、橫山]
 著者:馮憲功主編  居第:陝西,子洲,橫山
 祖先:始遷祖:[明]馮古清; 始遷祖:[明]馮茂清; 始  版本:1999年, 電腦排印本
3、馮氏四修族譜: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湖南湘潭][湖南醴陵]
 著者:馮春泉主修  居第:湖南,湘潭,湖南,醴陵
 祖先:始遷祖:[元]馮鹹備; 本支祖:[元]馮有福; 本  版本:民國32年(1943), 木活字本
4、長沙馮氏續脩甲寅譜: 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湖南長沙]
 著者:馮忠璘主修  居第:湖南,長沙
 祖先:始遷祖:[元明]馮中  版本:民國3年(1914), 木活字本
5、馮氏宗譜: 六卷,首一卷:[江西浮梁]
 著者:(清)馮官乾等總理  居第:江西,浮梁
 祖先:始遷祖:[北宋]馮叔義  版本:清光緒31年(1905), 木活字本
6、馮氏宗譜: 十四卷:[安徽績谿]
 著者:(清)馮景銘纂修  居第:安徽,績谿
 祖先:  版本:清光緒28年(1902), 鈔本
7、中井河東馮氏宗譜: :[安徽祁門]
 著者:  居第:安徽,祁門
 祖先:  版本:清(1644-1911), 木活字本
8、 中井河東馮氏宗譜: [安徽祁門]
 著者:(清)馮光岱纂修  居第:安徽,祁門
 祖先:始祖:[西周]馮城; 先祖:馮唐; 先祖:馮道根;  版本:清嘉慶9年(1804), 木活字本
9、馮氏族譜: 十三卷:[江西]
 著者:馮育高纂修  居第:江西
 祖先:始祖:[宋]馮譓  版本:民國27年(1938), 木活字本
10、遂川馮氏族譜: 不分卷:[江西遂川]
 著者:  居第:江西,遂川
 祖先:始遷祖:[宋]馮安常  版本:民國37年(1948), 木活字本
11、遂川馮氏族譜: 不分卷:[江西遂川]
 著者:馮輝昭等主修  居第:江西,遂川
 祖先:  版本:民國4年(1915), 木活字本
12、馮氏宗譜: 四卷:[會稽]
 著者:(清)馮煥等纂修  居第:浙江,紹興,會稽
 祖先:始遷祖:[宋]馮鼎  版本:清光緒18年(1892), 木活字本
13、 馮氏宗譜: 四卷:[會稽]
 著者:(清)馮煥等纂修  居第:浙江,紹興,會稽
 祖先:始遷祖:[宋]馮鼎  版本:清光緒18年(1892), 木活字本
14、湘陰縣馮氏支譜: 三卷,首一卷
 著者:(清)馮朝雨等纂修  居第:湖南,湘陰
 祖先:始遷祖:[唐]馮季拔; 本支祖:[唐]馮廷瑛  版本:清鹹豐10年(1860), 木活字本
15、中湘油麻嶺馮氏三修族譜: 十八卷:[湘潭]
 著者:(清)馮紹霖等纂修  居第:湖南,湘潭
 祖先:始遷祖:[元]馮有運; 先祖:[元]馮斗牛; 本支  版本:清道光16年(1836), 木活字本
16、赭山馮氏家譜: 二十二卷:[海寧]
 著者:(清)高其錦,俞廉法纂修  居第:浙江,海寧
 祖先:始遷祖:[明]馮柏四; 始遷祖:[明]馮柏七  版本:清宣統元年(1909), 木活字本
17、 赭山馮氏家譜: 二十二卷:[海寧]
 著者:(清)高其錦,俞廉法纂修  居第:浙江,海寧
 祖先:始遷祖:[明]馮柏四; 始遷祖:[明]馮柏七  版本:清宣統元年(1909), 木活字本
18、柯溪馮氏宗譜: 十一卷:[仙居]
 著者:馮親立等纂修  居第:浙江,仙居
 祖先:始祖:[宋]馮安國; 先祖:[元]馮棠  版本:民國3年(1914), 木活字本
19、代州馮氏族譜: 四卷
 著者:馮曦等纂修  居第:山西,代縣,代州
 祖先:始遷祖:[明]馮盛; 先祖:[明]馮明期; 先祖:  版本:民國22年(1933), 鉛印本
20、績溪東關馮氏家譜: 八卷,首三卷,末三卷
 著者:(清)馮景坡,馮景坊纂修  居第:安徽,績溪
 祖先:先祖:[唐]馮蘩; 先祖:[唐]馮定; 始遷祖:[  版本:清光緒23年(1897), 木活字本
21、諸暨紫岩馮氏家譜: 不分卷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浙江,諸暨,暨陽
 祖先:始遷祖:[宋]馮德安  版本:清光緒25年(1899), 木活字本
22、暨陽紫岩馮氏宗譜: 不分卷
 著者:馮仲達等纂修  居第:浙江,諸暨,暨陽
 祖先:始遷祖:[宋]馮德安  版本:民國18年(1929), 木活字本
23、燕山馮氏宗譜: [暨陽]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浙江,諸暨,暨陽
 祖先:始遷祖:[元]馮尚一  版本:清光緒18年(1892), 木活字本
24、暨陽燕山馮氏宗譜: 四卷
 著者:(清)馮春茂等纂修  居第:浙江,諸暨,暨陽
 祖先:始遷祖:[元]馮尚一  版本:清同治5年(1866), 木活字本
25、暨陽燕山馮氏宗譜: 不分卷
 著者:(清)馮士行纂修  居第:浙江,諸暨,暨陽
 祖先:始遷祖:[元]馮尚一  版本:清乾隆44年(1779), 木活字本
26、暨陽燕山馮氏宗譜: 四卷
 著者:(清)馮士造等纂修  居第:浙江,諸暨,暨陽
 祖先:始遷祖:[元]馮尚一  版本:清嘉慶25年(1820), 木活字本
27、馮氏惠宗祠支譜: 不分卷:[慈谿]
 著者:(清)馮茂椿纂修  居第:浙江,慈谿
 祖先:始祖:[唐]馮旦  版本:清, 鈔本
28、馮氏家譜: 一卷:[慈谿]
 著者:(清)馮瑚編  居第:浙江,慈谿
 祖先:本支祖:馮宗三  版本:清道光4年(1824), 鈔本
29、孝馮氏家譜: 不分卷:[義烏]
 著者:馮謙纂修  居第:浙江,義烏
 祖先:始遷祖:[宋]馮鼎  版本:民國13年(1924), 木活字本
30、赤岸孝馮氏宗譜: [義烏]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浙江,義烏
 祖先:始遷祖:[宋]馮鼎  版本:清光緒30年(1904), 木活字本
31、赤岸孝馮氏宗譜: 不分卷:[義烏]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浙江,義烏
 祖先:始遷祖:[宋]馮鼎  版本:清嘉慶19年(1814), 木活字本
32、赤岸孝馮氏宗譜: [義烏]
 著者:(清)馮纂修  居第:浙江,義烏
 祖先:始遷祖:[宋]馮致政  版本:清同治7年(1868), 木活字本
33、馮氏宗譜: 四卷:[會稽]
 著者:(清)馮煥等纂修  居第:浙江,紹興,會稽
 祖先:始遷祖:[宋]馮鼎  版本:清光緒18年(1892), 木活字本
34、浣溪馮氏宗譜: 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鄞縣]
 著者:馮義圻纂修  居第:浙江,鄞縣
 祖先:始遷祖:[明]馮臣  版本:民國18年(1929), 木活字本
35、後倉馮氏宗譜: 十六卷,首一卷:[鄞縣]
 著者:(清)馮聖任纂修  居第:浙江,鄞縣
 祖先:始遷祖:[明]馮臣  版本:清光緒元年(1875), 木活字本
36、後倉浣錦馮氏宗譜: 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鄞縣]
 著者:馮義圭等纂修  居第:浙江,鄞縣
 祖先:始遷祖:[明]馮臣  版本:民國10年(1921), 木活字本
37、富川荊源馮氏宗譜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湖北,富川
 祖先:  版本:民國26年(1937), 木活字本
38、富川荊源馮氏宗譜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湖北,富川
 祖先:  版本:清光緒24年(1898), 木活字本
39、富川荊源馮氏宗譜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湖北,富川
 祖先:  版本:清同治8年(1869), 木活字本
40、中湘裕家灣馮氏六修族譜: [湘潭]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湖南,湘潭
 祖先:  版本:民國, 木活字本
 您的當前位置:家譜網 > 馮氏家譜、馮氏宗譜、馮氏族譜
41、湖南中湘石潭馮氏族譜: [湖南湘潭]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湖南,湘潭
 祖先:  版本:民國, 木活字本
42、中湘油麻嶺馮氏六修族譜: 二十七卷:[湘潭]
 著者:馮鎮嵩等纂修  居第:湖南,湘潭
 祖先:始遷祖:[元]馮有運; 先祖:[元]馮鬥牛; 本支  版本:民國22年(1933), 木活字本
43、油麻嶺馮氏四修族譜: [湘潭]
 著者:(清)馮芳綏等修  居第:湖南,湘潭
 祖先:始遷祖:[元]馮有運; 先祖:[元]馮鬥牛; 本支  版本:清同治6年(1867), 木活字本
44、中湘油麻嶺馮氏三修族譜: 十八卷:[湘潭]
 著者:(清)馮紹霖等纂修  居第:湖南,湘潭
 祖先:始遷祖:[元]馮有運; 先祖:[元]馮鬥牛; 本支  版本:清道光16年(1836), 木活字本
45、湘陰縣馮氏支譜: 三卷,首一卷
 著者:(清)馮朝雨等纂修  居第:湖南,湘陰
 祖先:始遷祖:[唐]馮季拔; 本支祖:[唐]馮廷瑛  版本:清鹹豐10年(1860), 木活字本
46、湘陰縣馮氏支譜: 三卷,首一卷
 著者:(清)馮西人纂修  居第:湖南,湘陰
 祖先:始遷祖:[唐]馮季拔; 本支祖:[唐]馮廷瑛  版本:清鹹豐9年(1859), 木活字本
47、順德大良竹園馮氏族譜: 十卷
 著者:(清)馮氏合族纂修  居第:廣東,順德
 祖先:始祖:[宋]馮政; 先祖:[宋]馮景; 先祖:馮儀  版本:清光緒13年(1887), 刻本
48、馮氏支譜: 一卷:[崇明]
 著者:(清)馮泰松纂修  居第:上海,崇明
 祖先:始遷祖:[清]馮天麟  版本:清, 刻本
 您的當前位置:家譜網 > 馮氏家譜、馮氏宗譜、馮氏族譜
49、馮氏世譜: 一卷:[常熟]
 著者:(清)馮大勳纂修  居第:江蘇,常熟
 祖先:始遷祖:[宋]馮福三; 始祖:馮成; 先祖:[明]  版本:清光緒30年(1904), 寫本
50、馮氏宗譜: 一卷:[常州]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江蘇,常州
 祖先:始祖:[元]馮端; 先祖:馮壽二; 始遷祖:馮思仁  版本:民國, 鈔本
51、馮氏宗譜: 十二卷,首一卷:[常州]
 著者:(清)馮受恆主修  居第:江蘇,常州
 祖先:始祖:[元]馮端; 先祖:馮壽二; 始遷祖:馮思仁  版本:清道光17年(1837), 木活字本
52、重修花溪上黨馮氏近譜: 十一卷,首一卷:[海寧]
 著者:馮翼雲纂修  居第:浙江,海寧
 祖先:始遷祖:[明]馮九皋  版本:民國20年(1931), 鉛印本
53、赭山馮氏家譜: 不分卷:[海寧]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浙江,海寧
 祖先:始遷祖:[明]馮柏四; 始遷祖:[明]馮柏七  版本:清, 木活字本
54、赭山馮氏家譜: 二十二卷:[海寧]
 著者:(清)高其錦,俞廉法纂修  居第:浙江,海寧
 祖先:始遷祖:[明]馮柏四; 始遷祖:[明]馮柏七  版本:清宣統元年(1909), 木活字本
55、毗陵馮氏宗譜: 十八卷
 著者:(清)馮傳法等纂修  居第:江蘇,常州,毗陵
 祖先:始遷祖:[宋]馮愷; 先祖:[宋]馮延二; 先祖:  版本:清光緒2年(1876), 木活字本
56、毗陵馮氏宗譜: 二十卷
 著者:馮漢南等纂修  居第:江蘇,常州,毗陵
 祖先:始祖:[宋]馮愷; 先祖:[宋]馮延二; 先祖:馮  版本:民國16年(1927), 木活字本
您的當前位置:家譜網 > 馮氏家譜、馮氏宗譜、馮氏族譜
57、馮氏族譜續編: 十卷,首一卷:[南通]
 著者:(清)馮尚志等纂修  居第:江蘇,南通
 祖先:始祖:[明]馮君寶; 先祖:馮禮; 先祖:馮智;  版本:清鹹豐10年(1860), 刻本
58、(馮氏)宗譜: [宜興]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江蘇,宜興
 祖先:  版本:清光緒3年(1877), 木活字本
59、祝堂馮氏家乘: 八卷:[宜興]
 著者:馮舜耕纂修  居第:江蘇,宜興
 祖先:始祖:[宋]馮延惠; 始遷祖:[明]馮義三  版本:民國30年(1941), 木活字本
60、岳陽馮氏族譜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湖南,岳陽
 祖先:  版本:民國25年(1936), 木活字本
61、馮氏宗譜: 二十四卷:[武進]
 著者:(清)馮錦標纂修  居第:江蘇,武進
 祖先:始遷祖:[元]馮范尼; 名人:[明]馮夢龍  版本:清光緒32年(1906), 木活字本
62、馮氏宗譜: 不分卷:[吳江]
 著者:(清)馮壽朋纂修  居第:江蘇,吳江
 祖先:始祖:馮; 始遷祖:[明]馮紹祖  版本:清嘉慶14年(1809), 木活字本
63、澄江馮氏宗譜: [江陰]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江蘇,江陰
 祖先:  版本:民國, 木活字本
馮氏宗譜(浙江仙居後馮村)馮氏宗譜(浙江仙居後馮村)
64、柯溪馮氏宗譜: 十一卷:[仙居]
 著者:馮親立等纂修  居第:浙江,仙居後馮村
 祖先:始祖:[宋]馮安國; 先祖:[元]馮棠  版本:民國3年(1914), 木活字本
65、道後馮氏世譜: 世譜一卷,傳志二卷:[代州]
 著者:(清)馮廷正纂修  居第:山西,代縣,代州
 祖先:始遷祖:[明]馮盛; 先祖:[明]馮明期; 先祖:  版本:清乾隆52年(1787), 刻本
67、代州馮氏族譜: 四卷
 著者:馮曦等纂修  居第:山西,代縣,代州
 祖先:始遷祖:[明]馮盛; 先祖:[明]馮明期; 先祖:  版本:民國22年(1933), 鉛印本
68、巴陵馮氏族譜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湖南,岳陽,巴陵
 祖先:  版本:清宣統3年(1911), 木活字本
69、馮氏宗譜: [丹徒]
 著者:(清)馮士煜等纂修  居第:江蘇,丹徒
 祖先:始遷祖:[明]馮敬  版本:清乾隆40年(1775), 木活字本
70、山田馮氏族譜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山田
 祖先:  版本:清, 木活字本
71、上虞永豐馮氏宗譜
 著者:[作者不詳]  居第:浙江,上虞
 祖先:始祖:[宋]馮汝龍; 先祖:馮織文; 先祖:馮縉文  版本:清光緒4年(1878), 木活字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