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順強

馬順強

馬順強,男,1947年出生,漢族,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現任黑龍江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攝協理事,國家二級作家。該同志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執行黨的文藝方針和政策,為加強全省文藝隊伍的思想和組織建設,促進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從事中短篇小說創作和攝影、書法藝術創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按工作年齡時限的規定,2011年1月17日經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決定接受馬順強辭去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省十一屆人大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

基本信息

書法評價

馬順強 馬順強

有評論界認為,馬順強的書法,舉凡行書、篆隸、楷草雄渾蒼勁,又流暢,無論哪種書體,都恪守傳統,立規入矩;其臨漢簡、效二王,書風樸實大方,格調高雅厚重,透出一股濃厚的書卷氣;他繼承傳統,博觀約取,注重創新,兼收並蓄,自由徜徉在有法無法之意境,大膽行走於有師無師之空間。談起在書法方面最早的影響,他說這是得益於自己有一位謙虛好學,讀過私塾,寫一筆好字的父親。遙想當年,繞在慈父膝旁,看老人家橫案作字,濡墨使筆,一筆一畫、這字那字都仿佛是童年的玩伴。

治學態度

馬順強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是他心中抱定的信念,他不斷地向先人、向書本、向同道學習,經歷了求師問道不疲、師誨友勵不倦的歷程。他從小對詩與古典文學情有獨鍾,乃至於幾十年後,仍然能一字不漏地背誦諸如《岳陽樓記》、《師說》許多名文和唐詩宋詞。去年秋天,他曾將自己撰作的四百餘首詠書詩精選其半,匯集成冊,名為《馬順強詠書詩集》。以詩詠書,即使一些書法大家也僅是偶一為之,數首吟詠便足以自喜,但這部詠書詩集卻洋洋二百首。

身為文聯主席,難免公務繁冗、百事纏身,但馬順強說自己正式習書十餘年來,無論多忙,每天必擠出兩小時以上的時間揮毫潑墨。而所有的雙休長假他從不休息,或看書讀帖,或臨池實踐。一幅幅娟美的墨箋過目,古聖今賢的墨痕映帶出一個個詩、文、書以及具體人格風姿氣象共同形塑的人文美感境界,他開始越來越多地識得了些歷代文人寫字抄經、飛箋斗韻、函札往返、題壁、墨戲、識跋等的境況和感受。

業餘愛好

堅持業餘文學、書法、攝影創作,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了中篇小說及詩詞、散文、短篇小說等文學作品百餘篇(首)。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併兼任《北方音樂》主編。

人生感悟

靈思妙境涵養於心

作字如作詩,古人所謂:“如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若無靈思妙境涵養於心,豈能作出佳字?馬順強對此也有深切的感受,他曾在自己的論書詩中寫道:“書藝當和百藝通,煙花綻放滿江紅,綜合造詣提高后,蝶化莊周字里功。”舉凡各個藝術門類,太用功者,人巧斷其天機;不用功者,技法不足以暢其性靈。馬順強不但勤奮好學,而且人生經歷豐富,涉獵較廣,善於思考,舉一反三。同道們說他“每將音樂之旋律,舞蹈之美姿,美術之構圖及其他藝術與書法藝術比較、借鑑,以拓寬書法創作思路”。

心靈的淨化

元人鄭杓《衍極》中說書法是閒中一樂,“以此養生,以此忘形。”馬順強對此有自己獨到的體會與見解。他說,每當試筆、調息、斂氣之後,墨瀋淋漓之際,幾個小時都會倏然而過,內心經過梳理、化解,會更加平靜和諧,這是一種心靈的淨化。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符號,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通過習書增加內心的和諧,必將促進我們和諧社會的建設。

書法展覽

2007年8月14日,馬順強書法展暨《馬順強書法集》首發式在黑龍江省美術館舉行。在古曲《陽關三疊》優美深沉的旋律中,參觀者對百餘幅寫在中堂、條幅、扇面、對聯、橫匾之上,以行草為主,又兼有篆、隸、楷、草的書作,或頻頻頷首,或低聲品評。展廳一隅,這些書法作品的作者、省文聯主席馬順強用目光摩挲著一張張宣紙不平滑的表面,向記者娓娓道來他與書法的情緣。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是黑龍江省文聯主席馬順強多年來潛心創作的書法作品中的一部分,馬順強書法作品以行草為主,又兼攻篆、隸、楷、草,表現在諸如對聯、中堂、條幅、扇面、橫匾等各種形式中,琳琅滿目,蔚然可觀。其書風樸實大方,格調高雅厚重,追求前賢,表現個性,透出一股濃厚的書卷氣,大膽行走於有師無師之間,深受書法界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