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王建國[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王建國,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57年7月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82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系,1989年獲東南大學工學博士學位。現任東南大學建築系主任,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2001年被批准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目前還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設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內多家專業雜誌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建築·園林·城市規劃”卷編委,南京市政府社會經濟發展諮詢委員,南京規劃委員會委員,山東棗莊市人民政府規劃首席顧問,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設顧問等。

基本信息

人生經歷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建國院長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建國院長
1982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系
1989年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89-1997年,歷任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助理、副所長、
1991年1-7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建築城市規劃學院博士後研究並任教
1997-2000.10任東南大學建築系副主任,2001年任主任
2003.10-,東南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992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001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1年)。

學術教學

學術介紹

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2000-03,二屆,2008-);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兼城市設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理事;建設部城鄉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與節能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商業建築規劃設計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2009-);世界人居環境學會(WSE,WorldSocietyforEkistics)會員;Frontiers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inChina、《建築學報》、《城市規劃》、《建築師》等學術刊物編委。廣州、南京、濟南、揚州、棗莊、宜興等城市規劃建設顧問等。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含國家傑青項目一項);參加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含重點2項)、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項目(重大和重點)2項。
出版學術專著7部,譯著2部,論文150餘篇。發表論著被SCI收錄2篇次,EI1篇次,CSCD收錄它引119篇次,CSSCI收錄它引101篇次。先後出席國際學術會議26次,並其中做主旨學術報告和發言17次。曾經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喬治亞理工大學、科羅拉多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法國拉維萊特建築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瀋陽建築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台灣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做學術報告、數十次出任重要國際規劃和建築設計競賽評審。

教學介紹

當前承擔課程

本科四年級城市設計(主講),五年級畢業設計和一年級設計初步概論(城市設計)。
承擔碩士研究生選修課“現代城市設計理論方法”和博士生“城市設計文獻選讀”課程。
指導博士生20人(其中美、泰各1名,台灣2名,澳門1名),已答辯8人,博士後5人、碩士生48人,已答辯37人,其中20餘人的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被推薦申報校級及以上等級的優秀學位論文。其中多篇論文已出版成書。先後四次指導本科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建築設計優秀作業評選並獲獎,指導本科生獲國際設計競賽大獎一次。

榮譽獲獎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建國院長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建國院長
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2003,排名2)、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1998,2000,排名2和13)、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1992,排名2),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排名2);建築設計成果先後獲theCityscape2004ArchitecturalReviewAwards國際獎二項;全國優秀規劃設計和建築設計三等獎2項,表揚獎1項;部省優秀建築工程和規劃一等獎4項(排名1、3,主要參加者),二等獎6項(5項排名1,一項排名3);省部優秀規劃設計三等獎5項(排名1)。《城市設計》和《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論著成果分別獲省優秀圖書二等獎(排名1,2001,2004)。
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9)、國家級教學團隊(2009)、“建築設計”國家精品課程(2008),全國模範教師(2004),寶鋼優秀教師獎(2004),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2009,2006)、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創新團隊(2009)。

研究成就

研究方向

城市設計、建築設計、城市形態。

主要成就

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城鎮環境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城市設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2—2005,項目批准號:50125820
2、“發達地區小城市物質形態演變規律及其形體環境建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991-1993,項目批准號:59008494
3、“基於可持續發展準則的綠色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助金額:1998-2000,項目批准號:59778004。
4、“後工業時代中國產業類歷史建築保護性再利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6-2008.項目批准號:50578040)
5、基於城市設計的大尺度城市空間形態演化機理和最佳化控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0-2012.項目批准號:50978052)
6、基於數位技術的城市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董衛,王建國,王伯偉,趙冰等,2003-2006,項目批准號:50238010
7、發達地區城市化進程中建築環境的保護與發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吳良鏞、齊康、陶松齡等,王在東南大學課題組排名3),項目批准號:59238150
二、科技部支撐計畫:
1、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既有建築保護技術研究(2006BAJ03A04-01)
課題負責人:王建國,董衛、陳薇、龔愷、張宏、傅秀章、石邢、彭昌海、錢敬平、吳雁2007-2010
2、城市舊區土地節約利用關鍵技術研究(2006BAJ4B067)(趙萬民、王建國、湯羽揚、陽建強、楊俊宴、吳曉、孫世界等),2007-2010
三、國際合作項目:
1英國工程與物理科學研究院資助項目:國際研究網路:城市歷史與多尺度的空間整體規劃。theCityHistoryandMulti-scaleSpatialMasterplanning(CHaMSpaM),theUKEngineeringandPhysicalSciencesResearchCouncil,UK-Chinacollaborativeresearchprojects,2007-09中方七校參與,王為東南大學負責人,2007
2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輔助金(基盤研究,海外調查A):關於中國型居住空間規劃技術的研究,合作單位: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東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研究期間:2008.4-2011.3。宗本順三,項目主持,京都大學教授;東南大學合作方:王建國、錢強、張宏,唐芃、傅秀章等.
四、國外演講:
1.UrbanFormandurbandesign:takeChinaasanexample,UniversityofColoradoatDenver,USA.199105
2.TheInteractionbetweenUrbanFormandurbandesign.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Atlanta,USA.199610
3.PRESERVATIONANDREVITALIZATIONOFHISTORICQUARTERINNANJING,SecondUrbanDesignForum,Yokohama,Japan,Nov.19-24,1998
4.法國,拉維萊特建築學院,南京城市和建築高度形態控制,巴黎,2005
5.CONSERVATIONANDADAPTIVE-REUSEOFHISTORICINDUSTRIALHERITAGEINCHINA.theInternationalHousingSymposium.HostedbySeoulNationalUniversityofTechnology,Seoul,Korea,2005
6.DIGITALIZEDMULTI-FACTORSANALYTICAPPROACHOFTHEOPTIMIZATIONOFLARGE-SCALEDURBANSPATIALFORMBASEDONURBANDESIGN,theCityHistoryandMulti-scaleSpatialMasterplanning(CHaMSpaM)internationalresearchworkshop,financedbytheUKEngineeringandPhysicalSciencesResearchCouncil,UCL,Oct.11-16,2007,London,UK
7.ONSERVATIONANDADAPTIVE-REUSEOFHISTORIC:INDUSTRIALBUILDINGSANDSITES:TAKECHINAASANEXAMPLE,UniversityofColoradoatDenver,20091005)
8.MULTI-FACTORSANALYSISOFTHEOPTIMIZATIONOFLARGE-SCALEDURBANSPATIALFORMBASEDONURBANDESIGN,MIT,Cambridge,USA,20091009

五、專著、論文
1.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1。1996年由台灣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購買著作權出版繁體字版本。
2.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第二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3.楊廷寶建築論述與作品選集,王建國主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7
4.國外著名建築師叢書-----安藤忠雄(王建國、張彤)[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
5.城市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6.城市設計(第二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7.可持續的城市環境和建築設計[M],董衛、王建國,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8、國外著名建築師叢書----阿爾瓦羅·西扎[M],蔡凱臻,王建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9、安藤忠雄研究室編,建築師的二十歲[M],王靜、王建國、費移山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0.後工業時代產業建築遺產保護更新[M],王建國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11.大學校園文化內涵的營造和提升,王建國、陽建強主編,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12、綠色城市設計----基於生物氣候條件的生態策略[M],徐小東、王建國,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13、普通高等教育與土建學科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城市設計》、王建國主編,劉博敏、陽建強副主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
14、城市設計(第三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六、論文和書中章節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發表的部分論文:
1.王建國,高源,胡明新.基於高層建築管控的南京老城空間形態最佳化城市規劃,2005(1):45-51
2.王建國,張彤.上海世界博覽會規劃設計 世界建築導報,2005(4):66-67
3.王建國.上海世界博覽會產業歷史遺產保護和浦西內港碼頭區設計 世界建築導報,2005(4):78-79
4.王建國、陳宇.鹽城中學南校區規劃和建築設計 建築學報2005(6):34-37
5.王建國.21世紀國中國建築和城市設計發展戰略研究,建築學報2005(8):5-9
6.王建國.山水相依、清雅素裹――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建設印象,時代建築2005(4):112
7.王建國,徐小東.基於生物氣候條件的綠色城市設計生態策略“建築與文化”2006(8):11-19
8.王建國,彭韻潔,張慧,王彥.瑞士產業歷史建築及地段的適應性再利用,世界建築2006(5):26-29
9.王建國,蔣楠.後工業時代中國產業類歷史建築遺產保護性再利用,建築學報2006(8):8-11
10.王建國,程佳佳.海峽兩岸大學校園規劃建設比較研究,城市建築,2006(9):6-10
11.王建國,安寧.繼往開來,把握機遇回應新世紀挑戰――記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十年發展,建築與文化,2007(10):19-24
12.王建國.江寧區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園公共教學樓設計,建築與文化,2007(10):38-39
13.WANGJianguo,JIANGNan.Conservationandadaptive-reuseofhistoricalindustrialbuildinginChinainthepost-industrialera.Frontier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ofChina.2007,1(4):474-480(TranslatedfromArchitectureJournal,2006,(8):8-11)
14.王建國,張愚,沈瑾.唐山焦化廠產業地段及建築的改造再利用,城市規劃2008(2):88-92
15.王建國,徐小東.基於可持續發展準則的綠色城市設計交通策略,城市發展研究,2008增刊,8-13
16.王建國,王湘君,徐寧。江寧博物館,建築與文化,2008(10):30-31
17.王建國,龔愷.關於建築學辦學國際化的思考與實踐,中國大學教育,2009(1):29-31
18.王建國.城市再生與城市設計,城市建築2009(2):319.王建國.基於城市設計的大尺度城市空間形態研究,中國科學(ScienceinChina:SeriesE:20.TechnologicalSciences,Vol39(5)830-839)E輯:技術科學,2009年39卷5期,830-839
21.WangJ.G.Aresearchintothelarge-sdaledspatialformsofcitiesbasedonurbandesign,ScienceinChina:SeriesE:TechnologicalSciences,2009,52(9)2486-2496),SCI,
22.王建國.如何欣賞城市天際線,中國國家地理,天際線增刊,134,2009
23.王建國、冷嘉偉、楊俊宴.特大城市中心區城市設計的思考――以鄭州二七中心區為例. 建築學報2009(12)第1-6。
24.王建國,魏羽力.南京2007-2009,建築創作,2010(2):29--30。
25.王建國,趙燁.無錫惠山森林公園景觀修復規劃探討――在空間疏理中提升環境價值,規劃師2010(4):30-35
26.WangJG,ZhangY,FengH,Adecision-makingmodelofdevelopmentintensitybasedonsimilarityrelationshipbetweenlandattributesintervenedbyurbandesign.SciChinaE-TechSci,2010,53(7):1743-1754,SCI,Springer庫檢索
27.王建國,張愚,馮瀚。城市設計干預下基於用地屬性相似關係的開發強度決策模型,中國科學技術科學,201040(9):983-993
28.王建國、王鵬、徐小東、孫海霆、姚欣悅.綿竹市廣濟鎮文化館,建築學報2010(9):74-76
29.王建國.中國產業類歷史建築及地段現狀及其可能性,城市中國,44期,106-108頁
30.王建國,王興平。綠色城市設計與低碳城市規劃――新型城市化下的趨勢,城市規劃,2011(2):20-21
31.王建國,魏羽力、汪堅強.大尺度城市設計中的時序問題――以南京東山新市區中心為例。 城市規劃,2011(2):64-67
七、代表實踐項目
1.1991,南京郵政大樓設計,方案主要參加者,1997年獲江蘇省優秀工程一等獎。
2.1992,河南博物館方案設計,方案參加者之一,2005年建設部優秀建築工程設計二等獎。
3.1994,江蘇省國稅大廈設計,2000年江蘇省優秀建築工程二等獎(排名3)。
4.1995,福建長樂冰心文學館設計,建築負責人,1995,3000平方米.1998年獲福建優秀建築工程一等獎(排名3)
5.1997,泰州市新區商貿區修建性詳細規劃中標,合作:孔令龍、權亞玲、胡渠等
6.1997,江蘇常熟市老縣場17號地塊商業中心設計競賽一等獎,(合作:徐怡濤等)
7.1998,南京市城東幹道兩側地區城市設計,(合作:黃翼、魏羽力等)
8.1998,江蘇東台市信用合作聯社綜合營業辦公樓建築設計中標實施。(合作:戎俊強)
9.1999,徐州市中心區城市設計、徐州市中山路城市設計,通過鑑定並實施。(合作:陳宇、高源、裴釗、黃翼等)
10、1999,徐州市彭城南路步行商業街規劃設計,(合作:王湘君、呂志鵬、戴琦)
11.2000年,徐州市市民廣場規劃設計諮詢第一名,(合作:陳宇、高源、裴釗、黃翼、沈欣榮)
12.2000~2001,海口市總體城市設計(合作:董衛、陳宇、胡明星、王湘君、呂志鵬、戴琦、嚴錚、吳雲一等)
13.2000,廣州市傳統中軸線城市設計方案競賽第一名(合作:韓冬青、董衛、費移山等).獲2004年廣州市優秀規劃設計二等獎,.2005年度廣東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1)
14.2001,金壇市舊城改造暨市民廣場規劃設計投標中標實施。(合作:高源、陳乾、費移山、何嘉寧、許軼)
15.2001,江蘇宜興團氿濱水地區城市設計並實施;(合作:徐小東、周小棣、高源、魏羽力、張愚、李琳、韋峰等),2008年度江蘇省優秀工程設計(風景園林)三等獎。
16.2002,常熟新城市中心概念性全國城市設計競賽第一名(合作:陽建強、高源)
17.2002,江蘇鹽城中學規劃設計競賽中標實施,合作:陳宇、許軼、何嘉寧、林峰等),2005年江蘇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2007年江蘇省優秀建築工程三等獎
18.2002,廈門鍾宅灣概念性城市規劃設計國際競賽第一名(合作:陽建強、王曉俊、王玉、王湘君、魏羽力、周杰、黃治等)
19.2002,南京老城形象特色和空間形態控制研究(20020-Q-13),(合作:高源、胡明新等)。
20.南京總統府、煦園歷史地段及周邊地區空間形態控制與引導研究(2003-Q-3)(合作者:高源、周立等
21.2002,江蘇連雲港博物館新館全國設計競標第一名(合作:徐小東,韋峰、廖方等)
22,2003,徐州市淮海路城市設計,(合作:徐小東、歐陽之曦,徐寧、彭韻潔、李琳琳、鄒維治)
23.2003,廣州海鷗島地區旅遊策劃和城市設計研究,與美國景觀設計公司SASAKI合作(合作者:董衛,陽建強,王湘君、王曉俊、魏羽力、黃羊山等)
24.2003,青島市中國海軍博物館規劃設計全國競賽,(合作者:冷嘉偉、夏冰、龔曾谷、劉彌、張婧等)
25.2003,浙江大學紫金港西區概念規劃設計國際競賽(合作者:冷嘉偉,陳宇,韋峰、徐寧、孫振華、沈芊芊、張愚等),榮譽獎
26.2003,宜興城東新區概念性發展規劃研究並實施(合作者:徐小東、王曉俊等)
27.2004,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園公共教學樓設計方案徵集中選實施,與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
院合作,合作:王湘君、張航、李大勇、張婧等),獲2008年度江蘇省優秀設計二等獎,2008年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建築設計)三等獎。
28.2004,常州市萬福路-常澄路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合作:高源、李琳、張婧,常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2007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表揚獎。2007年度江蘇省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
29.2004,上海2010年世界博覽會規劃設計方案徵集(合作:劉博敏、韓冬青、冷嘉偉、F.Schwartz,R.Stern、孫業楊、董衛、楊濤、雒建利、葛明、張彤、吳曉、孫世界、王曉俊等),第4名。另榮獲2004年國際建築學術期刊《建築評論》城市景觀設計(theCityscape2004ArchitecturalReviewAwards)二項大獎(總體規劃獎,建築綜合利用獎,2004年共有248個項目申報該獎項,13項獲獎)
30.2004,瀋陽故宮-張氏帥府及周邊地區城市設計(合作:陳薇、朱淵、沈煬等)
31.2004,常州市城市特色研究(合作者:張嘯馬,王興平,王彥等)
32.2003,中國國際建築藝術實踐展(CIPEA)場地規劃(合作:加拿大Ekistics公司,魏羽力)
33.2005,南京江寧區百家湖-九龍湖軸線地區城市設計(合作者:陳宇,王興平,蔡凱臻,朱淵,蔣楠,程佳佳,徐偉,楊志等)
34.2005,常州城市空間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合作主持,龔愷,合作者:張嘯馬、張愚、白小松、冷天翔、王彥、楊宇、趙婧等;合作單位:常州市規劃設計院、規劃局信息中心,常州市測繪院),。2007年度江蘇省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2008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
35.2005,重慶大學城中心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二等獎(合作主持:陽建強,合作者:吳曉、孫世界、王興平、高源、王曉俊等)
36.2005,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規劃設計競賽第一名實施,合作主持:陳宇,合作者:蔣楠,程佳佳,彭韻潔,李琳琳,王彥,馬亦鳴等),2009年江蘇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2009年江蘇省優秀工程三等獎。
37.2006,南京中山陵博愛園和天地科學園詳細規劃設計(聯合主持:韓冬青,技術負責:陳薇、馬曉東、周武忠、王曉俊、孫世界、胡明新;參加:王正、徐小東、蔡凱臻、徐偉、楊志、徐寧、楊宇、鄧艷、李娟等)
38.2006,無錫市總體城市設計(聯合主持:陽建強,合作:楊俊宴、吳曉、孫世界,王興平、王曉俊、費移山、蔡晶等)
39.2006,唐山焦化廠改造規劃設計(合作:張愚、趙婧、楊宇)
40.2006,浙江桐廬城市空間形態研究(合作:張愚、李娟、劉園、鄧艷、汪堅強)
41.2007,南京江寧博物館設計(合作者:王湘君、徐寧、朱淵等)
42.2007,江寧東山新市區城市設計整合(合作:魏羽力、汪堅強、張建波、楊志、蔡晶)
43.2008,江寧小龍灣地區城市設計(合作:魏羽力、張建波、楊志、蔡晶)
44.2007,江寧區悅恆大廈建築設計(合作主持:冷嘉偉,合作:鄧艷、李娟等)
45.2007,南京市7316廠地塊城市設計和廠房改造設計(合作:蔣楠、周煒等)
46.2007,杭州市《創新創業新天地城市設計》(入圍優勝)(聯合主持:陽建強)
47,2008,鄭州老城商業中心控規及城市設計,聯合主持:冷嘉偉,合作:楊俊宴、李旭宏、朱彥東、徐寧、蔡晶、張建波等
48.2008,杭州西湖東岸景觀提升工程國際競賽第一名,合作:楊俊宴、陳宇、徐寧、孔祥恆、劉迪、趙燁、楊楊、江天、李京津等
49.2008,無錫惠山森林公園概念規劃,合作:楊俊宴、陳薇、徐寧、趙燁、秋飛等
50.2008,北京焦化廠工業遺址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聯合主持:陽建強,技術負責:熊國平、吳曉、孫世界、徐小東、王曉俊、朱彥東:參加:蔣楠、許昊、鄧艷、李娟、鄭國等
51.2008,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南京市規劃局、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南京市規劃編研中心合作(東南大學方參加:王建國、陽建強、董衛、陳薇、吳曉、王承慧、孫世界等)
52.2008,南京市總體城市設計專題,王建國、陽建強、董衛、高源、吳曉、王承慧、孫世界、劉迪、劉坤等
53.2009,四川綿陽市廣濟鎮文化站建築設計(合作:徐小東;參加:王鵬、萬邦偉、孫海霆、姚昕悅等),2010年江蘇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54.2009,四川綿陽市廣濟鎮便民活動中心(鎮政府)建築群設計(合作:徐小東、王鵬、姚昕悅、孫海霆),2010年江蘇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55.2009,浙江龍泉夏侯文陶瓷藝術大師館(合作主持:徐小東、參加:孫海霆等),2009
56.2009,常州市國棉三廠(名力集團)地區改造規劃設計,合作:蔣楠、許昊等
57.2009,西安交通大學曲江校區建設規劃設計國際競賽第一名,;合作主持:程泰寧、王建國,參加:冷嘉偉、唐斌、徐春寧、王幼芬、孫海霆、姚昕悅、劉坤等)
58.2009,南京明外郭沿線地區規劃(政府指名委託,2009-,合作主持:陳薇、王建國;技術負責:諸葛淨、王曉俊、高源、蔡凱臻、沈煬;參加:是霏、戴薇薇、張馳、趙效鵬等)
58.2010,鎮江甘露寺地宮及唐代遺遺址展示館,(合作:姚昕悅、張馳、趙效鵬)
59.2010,南京東山副城區政府周邊地段城市設計,合作:魏羽力、李京津、潘瓊宇、孫海霆等)
60.2010,南京東山副城總體城市設計(2010,合作:楊俊宴、高源、王曉俊、盧華興、劉坤、趙燁、潘瓊宇、景文娟)
61.2010,淮安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園規劃設計競賽,第一名;聯合主持:陳宇,合作:姚昕悅、孫海霆、張弛、趙效鵬、盛吉、柴文遠、景文娟),
62.2010,南京外郭沿線重點地段修建性詳細規劃(201009-),合作主持:王建國、陳薇;技術負責:王曉俊、陳寧、高源、沈暘、蔡凱臻、俞海洋、周武忠、朱彥東;參加:張弛、凌潔等
63.2010,京杭大運河揚州段保護規劃,主持:陳薇;合作:王建國、諸葛淨、白穎、魏羽力等)
64.2010,揚州古城北門保護規劃設計,(合作:陳薇、陳宇、徐偉等)
65.2011,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王建國、陽建強、熊國平、陳薇、姚昕悅、趙燁等)
八、榮譽、獲獎
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2003,排名2)、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1998,2000,排名2和13)、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1992,排名2),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排名2);建築設計成果先後獲theCityscape2004ArchitecturalReviewAwards國際獎二項;全國優秀規劃設計和建築設計三等獎2項,表揚獎1項;部省優秀建築工程和規劃一等獎4項(排名1、3,主要參加者),二等獎6項(5項排名1,一項排名3);省部優秀規劃設計三等獎5項(排名1)。《城市設計》和《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論著成果分別獲省優秀圖書二等獎(排名1,2001,2004)。
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9)、國家級教學團隊(2009)、“建築設計”國家精品課程(2008),全國模範教師(2004),寶鋼優秀教師獎(2004),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2009,2006)、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創新團隊(2009) 。

家庭生活

王建國的夫人為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建築史專家陳薇教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