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

颶風

發生在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鏇稱為颶風。颶風通常發生在夏季和早秋,它來臨時常常電閃雷鳴。在僅僅一天內,颶風就能夠釋放出大量的能量,而這些能量足以滿足整個美國約六個月電的需要量。

基本信息

詞源

英文Hurricane的詞源自加勒比海言語的惡魔Hurican,亦有說是瑪雅人神話中創世眾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暴與鏇風之神Hurakan。而颱風一詞則源自希臘神話中大地之母蓋亞之子Typhon,它是一頭長有一百個龍頭的魔物,傳說其孩子就是可怕的大風。至於中文“颱風”一詞,有人說源於日語,亦有人說來自中國。以前,中國東南沿海經常有風暴,當地漁民統稱其為“大風”,後來變成颱風。

概念辨析

世界氣象組織對熱帶氣鏇的定義和分類標準是,按熱帶氣鏇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將熱帶氣鏇劃分為四級:風力<8級為熱帶低壓;風力8~9級為熱帶風暴;風力10~11為強熱帶風暴;風力12級為颱風颶風

颶風和颱風都是指風速達到33米/秒以上的熱帶氣鏇,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出現在北太平洋西部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鏇被稱為“颱風”;發生在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的則稱“颶風”。颶風在一天之內就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

颶風與龍捲風也不能混淆。後者的時間很短暫,屬於瞬間爆發,最長也不超過數小時。此外,龍捲風一般是伴隨著颶風而產生。龍捲風最大的特徵在於它出現時,往往有一個或數個如同“大象鼻子”樣的漏斗狀雲柱,同時伴隨狂風暴雨雷電冰雹。龍捲風經過水麵時,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然後同雲相接,俗稱“龍取水”。經過陸地時,常會卷倒房屋,甚至把人吸卷到空中。

形成

颶風颶風

颶風形成需要三個條件:溫暖的水域;潮濕的大氣;海洋洋面上的風能夠將空氣變成向內鏇轉流動。

在多數風暴結構中,空氣會變得越來越暖並且會越升越高,最後流向外界大氣。如果在這些較高層次中的風比較輕,那么這種風暴結構就會維持並且發展。在颶風眼(即颶風中心)中相對來說天空比較平靜。最猛烈的天氣現象發生在靠近颶風眼的周圍大氣中,稱之為(颶風)眼牆。在眼牆的高層,大多數空氣向外流出,從而加劇大氣的上升運動。

颶風產生於熱帶海洋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溫暖的海水是它的動力“燃料”。由此,一些科學家就開始研究是否變暖的地球會帶來更強盛的、更具危害性的熱帶風暴。 科學家們認為,迄今為止,歷史上的颶風資料還沒能提供證據表明地球變暖和颶風之間有什麼聯繫。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EdwardRappaport說,“在1995年前的4到5年的時間裡,颶風活動相當活躍。儘管其後的兩三年是颶風活動的間歇期,然而現在我們又面臨颶風比較活躍的年份。至少從這一點上,就很難說明在全球變暖和颶風之間有關係了。”有一項研究指出,展望下個世紀的颶風將比現在的颶風強度強20個百分點。一些研究結果表明諸如“拉尼娜”和其它一些大的天氣系統給人類所帶來的影響將會超過全球變暖帶來的任何影響。大多數的氣象學家相信地球看起來正在變得越來越熱。他們認為二氧化碳和來自大氣層的所謂溫室氣體正在使地球變得越來越暖。研究人員警告說人們必須要認真思考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後,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了。需要指出的是,一個天氣氣候事件,比如強烈的颶風或是颶風活躍的季節,並不能說明全球氣候已經變暖了。

等級分類

一級

颶風颶風

最高持續風速 33–42 m/s 74–95 mph 64–82 kt 119–153 km/h 風暴潮 4–5 ft 1.2–1.5 m 中心最低氣壓 28.94 inHg 980 mbar 潛在傷害 對建築物沒有實際傷害,但對未固定的房車、灌木和樹會造成傷害。一些海岸會遭到洪水,小碼頭會受損。
典型颶風:颶風艾格尼絲 – 颶風丹尼 – 颶風加斯頓 – 颶風奧菲莉婭

二級

最高持續風速 43–49 m/s 96–110 mph 83–95 kt 154–177 km/h 風暴潮 6–8 ft 1.8–2.4 m 中心最低氣壓 28.50–28.91 inHg 965–979 mbar 潛在傷害 部分房頂材質、門和窗受損,植被可能受損。洪水可能會突破未受保護的泊位使碼頭和小艇會受到威脅。

典型颶風 :颶風鮑勃 – 颶風邦妮 – 颶風弗朗西斯 – 颶風胡安

三級

最高持續風速 50–58 m/s 111–130 mph 96–113 kt 178–209 km/h 風暴潮 9–12 ft 2.7–3.7 m 中心最低氣壓 27.91–28.47 inHg 945–964 mbar 潛在傷害 某些小屋和大樓會受損,某些甚至完全被摧毀。海岸附近的洪水摧毀大小建築,內陸土地洪水泛濫。
典型颶風:1938年大新英格蘭颶風 – 颶風弗蘭 – 颶風伊西多爾 – 颶風珍妮 

四級

最高持續風速 59–69 m/s 131–155 mph 114–135 kt 210–249 km/h 風暴潮 13–18 ft 4.0–5.5 m 中心最低氣壓 27.17–27.88 inHg 920–944 mbar 潛在傷害 小建築的屋頂被徹底地完全摧毀。靠海附近地區大部分淹沒,內陸大範圍發洪水。
典型颶風:1900年加爾維斯敦颶風 – 颶風查理 – 颶風雨果 – 颶風艾里斯

 颶風艾里斯 颶風艾里斯

五級

最高持續風速 ≥70 m/s ≥156 mph ≥136 kt ≥250 km/h 風暴潮 ≥19 ft ≥5.5 m 中心最低氣壓 <27.17 inHg <920 mbar 潛在傷害 大部分建築物和獨立房屋屋頂被完全摧毀,一些房子完全被吹走。洪水導致大範圍地區受災,海岸附近所有建築物進水,定居者可能需要撤離。
典型颶風 :颶風安德魯 – 颶風卡米爾 – 颶風吉爾伯特 – 1935年勞動節颶風 – 颱風泰培 – 颶風卡特里娜

危害

颶風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達特茅斯街頭,一塊廣告牌在"胡安"颶風的襲擊中被吹壞

美國歷史上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十大颶風:
1、1900年9月襲擊德克薩斯州加爾維斯敦的颶風
這是美國歷史上贊成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颶風。颶風造成的死亡人數估計在8000人至12000人之間。颶風類別為四類,颶風形成的洪水淹沒了加爾維斯敦城的12個街區。
2、1928年9月襲擊佛羅里達州奧基巧比湖的颶風
該颶風類別為四類。在對波多黎哥造成嚴重破壞後,該颶風登入棕櫚灘附近的奧基巧比湖。氣象預報未能作出準確預報。颶風摧毀了一條防洪堤引發洪水。造成1836人喪生,其中大部分人是被淹死的。
3、1919年9月襲擊佛羅里達和德克薩斯的颶風
該颶風為四類颶風。它橫掃了佛羅里達半島、穿越墨西哥灣擊中了德克薩斯的聖體節城,共造成了600至800人死亡,其中許多人是死在船上的。
4、1938年9月襲擊新英格蘭州的颶風
該颶風為三類颶風。它於1938年9月21日襲擊了長島,造成洪水泛濫。紐約、麻省等地8000多間房屋和6000多艘船隻被摧毀,至少造成了600人死亡。
5、1935年9月襲擊佛羅里達的“偉大勞動節”颶風
該颶風為最高的五類颶風。強大的風力造成一列前往佛羅里達工地營救一些一戰老兵火車出軌。共有423人在颶風襲擊中喪生。
6、1957年6月襲擊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奧德麗”颶風
“奧德麗”颶風為四類颶風,1957年6月26日深夜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低地登入,造成了390人死亡。他們中的很多人原以為還會有一天時間可以撤離。但風暴加速提前登入。
7、1944年9月襲擊美國東北部的“偉大大西洋”颶風。
該颶風為三類颶風。它沿美國東海岸北上,於9月14日以每小時90英里的風速襲擊諾福克。造成了394人喪生,其中大部分是在海上增生的。
8、1909年9月襲擊路易斯安那州的“大島”颶風該颶風為四類颶風。它造成了至少350人喪生和6百萬美元的損失。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大部分地區被淹。
9、1915年9月襲擊紐奧良的颶風該颶風為四類颶風。它帶來的暴雨使湖水溢過堤壩,三面環水的新奧爾共有275人死亡。
10、1915年襲擊德克薩斯州加爾維斯敦的颶風這裡該地區一年內第二次受到四類颶風襲擊。儘管加爾維斯敦在1900年颶風襲擊後建築了一條防波堤,但颶風還是造成了275人死亡。

颶風百科

地球十大自然現象災害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
自然科學——自然災害>>>回到科學頻道
颶風颶風和颱風都是指風速達到33米/秒以上的熱帶氣鏇,只是因發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稱。
火山噴發是岩漿等噴出物在短時間內從火山口向地表的釋放。
火災是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
洪水由暴雨、急驟融冰化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漲的水流現象,常淹沒堤岸灘涂,甚至漫堤泛濫成災。
冰川消融由凍的融化和蒸發引起冰川消耗的現象,它是冰川物質消耗的主要方式。
沙塵暴是一種風與沙相互作用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它的形成與地球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森林銳減、植被破壞、物種滅絕、氣候異常等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地震指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
熱浪指天氣持續地保持過度的炎熱,也有可能伴隨有很高的濕度。這個術語通常與地區相聯繫,所以一個對較熱氣候地區來說是正常的溫度對一個通常較冷的地區來說可能是熱浪。
旱災旱災是普遍性的自然災害,不僅農業受災,嚴重的還影響到工業生產、城市供水和生態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