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公司

風險投資公司

風險投資公司,專門風險基金(或風險資本),把所掌管的資金有效地投入富有盈利潛力的高科技企業,並通過後者的上市或被併購而獲取資本報酬的企業。除了主顧是些起步公司而不是大公司這一點以外,風險投資公司類似於投資公司。

基本信息

一、含義

風險投資公司:是專門風險基金(或 風險資本),把所掌管的資金有效地投入富有盈利潛力的高科技企業,並通過後者的上市或被併購而獲取資本報酬的企業。
除了主顧是些起步公司而不是大公司這一點以外,風險 投資公司類似於投資公司。缺乏經驗的年輕公司除了資金以外,常常還需要經營企業的中肯建議。對此,風險投資公司都能提供。
風險資本家將資金投資於新的企業,幫助管理隊伍將公司發展到可以“上市”的程度,即將 股份出售給投資公眾。一旦達到這一目標,典型的風險投資公司將售出其在公司的權益,轉向下一個新的企業。(《金融學》茲維 博迪
風險投資公司在投資領域的範圍是比較廣泛的,雖然風險投資在中國真正出現的時間並不長久,但是由於中國的發展以及特殊的市場,近幾年風險投資在中國的發展非常的迅速,這其中很大的一個方面是風險投資公司中能夠看到這一個體現。

二、組織形式

風險投資公司可以根據所有權歸屬和隸屬關係進行如下分類。
1.上市公司
在各類股票市場上公開交易的上市風險投資公司的數量不多,其風險基金的來源具有多樣性,有的是借貸資金,有的是權益資金,這類公司投資範圍很廣,投資的資金數量高於平均水平。假如您需要的資金量很大,就有必要與這類公司聯繫,名聲顯赫的上市風險投資公司很容易查找。

2.私有制公司
風險投資公司中絕大多數屬於私有制公司,其中有些公司的規模較大。 大多數私有制風險投資公司是由少數幾個投資者組建的有限合夥制公司,這些投資者包括私人投資基金和保險公司。這類公司可以進行“桿槓式”風險投資,如果其投資基金總量超過1,000萬美元,則通常會進行“權益式”風險投資。在美國,有些較小的私人基金逐步發展成為小企業投資公司(sbics),其中多數偏向於借貸,許多小企業投資公司只從事高息信貸業務。
獲取私人風險投資公司資料的難度很大,這些公司的管理者很少向外界透露公司的內部情況,因此,很難從公司內部獲取其風險基金的規模和建立時間。大的私人風險投資公司和老牌的公司知名度高,如果您的業務與這些公司所投資的行業相關,您會很容易地找到他們的。

3.銀行附屬公司
許多銀行設立了風險投資公司,以便他們可以獲取小企業的權益,使用這種方式,他們可以避開銀行法規的限制,保護其所擁有的小企業股權。較大的銀行擁有較大的附屬風險投資機構。銀行信貸部門的工作與銀行風險投資部門的工作緊密相關,在大多數銀行里,這兩項業務根本未設定單獨的承辦機構,只是同一部門的兩種業務而已。如果一個企業家既需要銀行貸款,又需要風險投資,那么不必單獨找風險投資公司,直接找銀行就行。當然,這兩種業務不是所有的銀行都結合在一起辦理的。銀行風險投資部門由於其具有金融機構的優勢,可以進行組合式的風險投資,如將項目融資、貿易融資、銀團貸款、長期商業信貸與風險投資組合在一起向投資目標進行投資,往往組合式風險投資的投資額都會超過風險投資領域的平均水平,可以高達數億美元。銀行組合式風險投資是近十年風險投資發展的主流之一,遺憾的是其未計入風險投資的投資額中,我們預計未來十年世界商業銀行的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組合式風險投資。目前,國內商業銀行根本沒有風險投資業務,是否能在近兩三年內開設該業務, 必須視我國金融改制的步伐是否順利,越早開設該業務越能早日趕上國際金融的發展步伐。

4.風險投資股份公司
在美國,風險投資股份公司的規模都很大,一些主要的股份公司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機構,或在一個或幾個風險投資財團中投資。一般來說,獨立投資的風險投資公司的數量正在逐年減少,大型股份制風險投資公司通過投資於有限合夥制風險投資公司,股份公司與其他管理風險基金的專業人士一樣屬於有限合伙人,再由有限合夥制公司進行風險投資,股份公司分享其投資報酬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大型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於小企業,會使一些企業家激動不已;而有些成功的企業家可能會認為,大公司希望對他投資時,不是企業權益的最佳時機。
企業家需要花一定的時間與風險投資公司討論投資形式,風險投資公司對投資形式的選擇非常慎重,就像他們選擇所投資的公司一樣。在決定接受資金前,企業家還應該分析一下風險投資家的信譽,對此,本文將在後面進一步討論。

5.辛迪加組織(企業聯合組織)
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風險投資家通知您,他有意投資您的公司,但只能滿足您的部分要求,同時希望形成一個辛迪加組織。他的意思是說,他將與其他風險投資機構聯合向您公司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應該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您是投資牽頭人嗎?”其涵義是說,該公司在投資集團中居領袖地位,並負責說服其他公司參與對您公司的投資。辛迪加組織在風險投資領域中是相當普遍的,許多風險投資公司都在按常規的辛迪加方式與其他風險投資公司聯合。在投資之初,確定由誰來說服其他風險投資公司加入辛迪加組織,對企業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某些情況下,牽頭的風險投資公司將主動為企業家和其它風險投資公司牽線搭橋,以“推銷”企業家的項目。在另一些情況下,牽頭的風險投資公司可能是共同基金的第一個投資者,其餘投資者會陸續分別投資,這意味著,企業家自己不得不做辛迪加組織的領袖,而且必須找到其它風險投資公司加入,當然,有些風險投資公司會向企業家提供一個可能參與本項投資的風險投資公司名單,以方便尋求投資。
通常,辛迪加組織的牽頭者要收取一些費用,投資銀行作為辛迪加的牽頭者會向小企業收取相當於總投資額5%—10%的費用;另一方面,如果由風險投資公司擔任辛迪加的牽頭者,費用會少收一些,大約是向小企業總投資額的2%—3%,有時,牽頭者還會將這一費用的一部分給其他投資夥伴。
綜上所述,辛迪加組織在風險投資領域十分普遍,但也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其原因是每一風險投資公司都有自己的分析和評估計畫投資對象的方式,都有自己的律師和自己的投資業務規範。因此,企業家只有採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才能將辛迪加組織起來,共同向公司投資。雖然辛迪加組織可以組成,並且可以非常廣泛地組成,但是,其涉及的問題畢竟太複雜,只能隨時間的推移,逐步完善。

美國十大風險投資公司

公司名 全年
投資企業總數
每季平均
投資企業數
第四季
投資企業數
第四季和全年
平均投資企業數比較
1、德豐傑 132 33 22 -33%
2、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92 23 15 -35%
3、英特爾投資 81 20 18 -11%
4、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79 20 10 -49%
5、Polaris Venture Partners 67 17 23 37%
6、紅杉資本 65 16 9 -45%
7、U.S. Venture Partners 65 16 24 48%
8、Warburg Pincus 55 14 17 24%
9、Atlas Venture 55 14 21 53%
10、Venrock Associates 54 14 13 -4%
11、InterWest Partners 54 14 13 -4%

中國境內十大風險投資公司

1.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
2.軟銀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3.凱雷投資集團
4.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5.高盛亞洲
6.摩根史坦利 7.美國華平投資集團
8.鼎暉資本
9.聯想投資有限公司
10.浙江浙商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民企)

運作程式

一、初審
風險投資家所從事的工作包括:籌資、管理 資金、尋找最佳投資對象、談判並投資,對投資進行管理以實現其目標,並力爭使其投資者滿意。以前風險投資家用6O%左右的時間去尋找投資機會,如今這一比例已降低到40%。其他大部分時間用來管理和監控已投資的資金。因此,風險投資家在拿到經營計畫和摘要後,往往只用很短的時間走馬觀花地瀏覽一遍,以決定在這件事情上花時間是否值得。必須有吸引他的東西才能使之花時間仔細研究。因此第一感覺特別重要。

二、風險投資家之間的磋商
在大的風險投資公司,相關的人員會定期聚在一起,對通過初審的項目建議書進行討論,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面談,或者回絕。
三、面談
如果風險投資家對企業家提出的項目感興趣,他會與企業家接觸,直接了解其背景、管理隊伍和企業,這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次會面。如果進行得不好,交易便告失敗。如果面談成功,風險投資家會希望進一步了解更多的有關企業和市場的情況,或許他還會動員可能對這~項目感興趣的其他風險投資家。
四、責任審查
如果初次面談較為成功,風險投資家接下來便開始對企業家的經營情況進行考察以及儘可能多地對項目進行了解。他們通過審查程式對意向企業的技術、市場潛力和規模以及管理隊伍進行仔細的評估,這一程式包括與潛在的客戶接觸、向技術專家諮詢並與管理隊伍舉行幾輪會談。它通常包括參觀公司。與關鍵人員面談、對儀器設備和供銷渠道進行估價。它還可能包括與企業債權人、客戶、相關人員以前的僱主進行交談。這些人會幫助風險投資家做出關於企業家個人風險的結論。
風險投資對項目的評估是理性與靈感的結合。其理性分析與一般的商業分析大同小異,如市場分析、成本核算的方法以及經營計畫的內容等與一般企業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靈感在風險投資中占有一定比重,如對技術的把握和對人的評價。

五、條款清單
審查階段完成之後,如果風險投資家認為所申請的項目前景看好,那么便可開始進行投資形式和估價的談判。通常企業家會得到一個條款清單,概括出涉及的內容。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幾個月。因為企業家可能並不了解談判的內容,他將付出多少,風險投資家希望獲得多少股份,還有誰參與項目,對他以及現在的管理隊伍會發生什麼。對於企業家來講,要花時間研究這些內容,儘可能將條款減少。
六、簽訂契約
風險資本家力圖使他們的投資回報與所承擔的風險相適應。根據切實可行的計畫,風險資本家對未來3~5年的投資價值進行分析,首先計算其現金流或收入預測,而後根據對技術、管理層、技能、經驗、經營計畫、智慧財產權及工作進展的評估,決定風險大小,選取適當的折現率,計算出其所認為的風險企業的淨現值。基於各自對企業價值的評估,投資雙方通過談判達成最終成交價值。影響最終成交價值的因素包括:
1、風險資金的市場規模。風險資本市場上的資金越多,對風險企業的需求越迫切,會導致風險企業價值向上攀升。在這種情況下,風險企業家能以較小的代價換取風險投資家的資本。
2、退出戰略。市場對上市、併購的反應直接影響風險企業的價值。研究表明,上市與併購均為可能的撤出方式,這比單純的以併購撤出的方式更有利於提高風險企業的價值。
3、風險大校通過減少在技術、市嘗戰略和財務上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可以提高風險企業的價值。
4、資本市場時機。一般情況下,股市走勢看好時,風險企業的價值也看好。通過討價還價後,雙方進人簽訂協定的階段,簽訂代表企業家和風險投資家雙方願望和義務的契約。關於契約內容的備忘錄,美國東海岸、西海岸以及其他國家不盡相同,在美國西海岸,內容清單便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檔案,而在東海岸還要進行更為正規的契約簽訂程式。一旦最後協定簽訂完成,企業家便可以得到資金,以繼續實現其經營計畫中擬定的目標。在多數協定中,還包括退出計畫,即簡單概括出風險投資家如何撤出其資金以及當遇到預算、重大事件和其他目標沒有實現的情況,將如何處理。
七、投資生效後的監管
投資生效後,風險投資家便擁有了風險企業的股份,並在其董事會中占有席位。多數風險投資家在董事會中扮演著諮詢者的角色。他們通常同時介入好幾個企業,所以沒有時間扮演其他角色。作為諮詢者,他們主要就改善經營狀況以獲取更多利潤提出建議,幫助企業物色新的管理人員(經理),定期與企業家接觸以跟蹤了解經營的進展情況,定期審查會計師事務所提交的財務分析報告。由於風險投資家對其所投資的業務領域了如指掌,所以其建議會很有參考價值。為了加強對企業的控制,在契約中通常加有可以更換管理人員和接受合併、併購的條款。
八、其他投資事宜
還有些風險投資公司有時也以可轉換優先股形式入股,有權在適當時期將其在公司的所有權擴大,且在公司清算時,有優先清算的權力。為了減少風險,風險投資家們經常聯手投資某一項目,這樣每個風險資本家在同一企業的股權額在2O%~30%之間,一方面減少了風險,另一方面也為風險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管理和諮詢資源,而且為風險企業提供了多個評估結果,降低了評估誤差。
如果風險企業陷入困境,風險投資家可能被迫著手干預或完全接管。他可能不得不聘請其他的能人取代原來的管理班子,或者親自管理風險企業。

運作方式

風險投資一般採取風險投資基金的方式運作。風險投資基金在法律結構是採取有限合夥的形式,而風險投資公司則作為普通合伙人管理該基金的投資運作,並獲得相應報酬。在美國採取有限合夥制的風險投資基金,可以獲得稅收上的優惠,政府也通過這種方式鼓勵風險投資的發展。

風險資本退出方式

退出階段是一個完整風險投資循環周期的完成階段。從風險創業企業抽回投入的資本加上價值的收益,是風險投資公司循環運轉的關鍵環節。如果沒有獲利甚至無法保證投資本金的完整,風險投資公司就會資本流動呆滯,無力投資新項目,從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於風險企業不是為了取得該企業的長久控制權,經過一定時期,無論風險企業取得成功還是面臨失敗,風險投資公司都會從風險企業中退出。只有退出,風險資本才能實現再循環;只有退出,風險投資收益才能實現。退出方式根據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外部金融環境的不同有以下三種不同方式:
(1)公開上市
風險投資公司將風險企業催熟壯大後,將風險企業改組為上市公司,公開在證券市場上市發行股票,風險投資公司將其持有的股票/份在公開市場中拋售,收回投資和收益。這無論對風險投資公司還是風險企業都是最理想的結局。在上市這一天,新公司的價值確定了,風險創業完成了,向其投資的風險投資公司也賺進了巨額利潤,著名的蘋果公司、英特爾公司以及最近聲名遠揚的Yahoo公司、網景公司等都是這種“神話”的典範。但要做到這一點,風險企業必須經營狀況良好,財務結構健全,具有繼續成長潛力,並符合政策、法律對上市公司的規定。只有少數風險投資項目能以這種方式完成。
(2)企業購併(股份轉讓)
風險投資公司將所有持股份轉讓給其他投資者,如另外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或者一家大企業,或是風險企業被其他企業兼併。在這種情況下,風險企業一般達不到上市公司的要求,無法公開出售其股權。但如果企業具有獨特的技術、良好的前景,就會有另外的企業或投資者對它感興趣,把它接管下來。風險投資公司可以藉機抽身,不但能收回全部投資,還能獲取可觀的收益。另一種情形是,風險企業在經營的某一方面陷入困境,被其他企業兼併或接管,這時企業的價值往往被低估,風險投資公司能否收回投資已是未知,更不用說投資收益了。
(3)股份回購
風險企業發展到相當階段,資金規模、市場前景都相當看好,這時,風險企業創業者們要么不願繼續聽命於風險投資者,要么不願看到本企業股份被轉讓給第三者,於是就可能自己出錢將風險投資者所持的股份購回。
(4)破產清算
被投資的風險企業因經營不善等原因宣布破產清算是風險投資公司和風險企業最不願看到的結果。但高風險的特徵決定了每一家風險投資公司都要面對完全失敗的投資項目,由此造成的損失只能由成功的投資項目來彌補。據統計,美國風險投資完全失敗率高達20%—30%。
顯然,風險投資的退出也與一般投資形式有所不同,一般投資公司在企業進入成熟期後才開始投資,遇到經營狀況不好時撤回投資;而風險投資公司則是在風險企業最困難時開始投資,如企業成功,則獲利退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