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楠

風吹楠

風吹楠是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目、風吹楠屬植物,主要分布於南亞,從印度東北、緬甸、越南至我國雲南(滇西南一滇東南)、廣西(西南)和海南。

基本信息

概述:

所屬卷:Horsfieldia Willd.
所屬科:Myristic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風吹楠
其它中文名:“埋央娘”(西雙版納傣語)“枯牛”(西盟佤族語)、“絲迷羅”(瀾滄拉祜語)。
文獻來源:Horsfieldia amygdalina(Wall. )Warbg.(1897); Uphof in Engl. et Prantl ed. 2(1959).
Myristica amygdalina Wall.(1828), nom. nud. , (1830)* ; A. DC. (1857)p. p. ; Kurz(1877); Hook. f. (1886)p. p. ; King(1891)* p. p..
描述欄位:喬木,高10—25米,胸徑20—40厘米,樹皮灰白色,縱裂,分枝平展,小枝褐色,圓柱形;從開始近無毛,無縱肋,具淡褐色卵形皮孔。葉堅紙質,橢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2—18厘米,寬3.5-5.5(-7.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側脈8—12對,表面略顯,背面微隆起,第三次小脈不明顯;葉柄長1.5-2(-2.5)厘米,寬1.5-2毫米,無毛。雄花序腋生或從落葉的腋生出,圓錐狀,長8—15厘米,近無毛,分叉稀疏,苞片披針形,被微絨毛,成熟時脫落,花幾成簇,近平頂圓球形,與花梗均無毛,近等長,約1—1.5毫米;花被2,通常3,稀4裂,無毛,雄蕊聚合成平頂球形,柱有短柄,花葯10(12-15)枚。雌花序通常著生老枝,長3—6厘米,無毛,花梗粗壯,長約1.5-2毫米,雌花球形,約與花梗等長或略短,花被裂片2,柱頭在子房頂端近盤狀,花柱缺,子房無柄,無毛。果序長達10厘米;果成熟時卵圓形至橢圓形,長3—3.5(-4)厘米,徑1.5—2.5厘米,橙黃色,先端具短喙,基部有時下延成短柄,花被片不存,果皮肉質,厚2-3毫米;假種皮橙紅色。完全包被或有時僅頂端成極短的覆瓦狀條裂。種子卵形,淡紅褐色,平滑,種皮脆殼質,具纖細脈紋,有光澤;珠孔在中部以下。花期8—10月,果期3—5月。
分布及生境:產西雙版納、金平、河口和耿馬等地,生於海拔540—1200米的平壩疏林或山坡溝谷的密林中。我國廣東(東興)、 廣西(西南部)亦產。分布從緬甸,越南,安達曼群島至印度東北部。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種子含固體油28.7%,是工業的重要油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