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舞曲

圓舞曲

圓舞曲(Waltz),有時音譯為“華爾茲”,起源於奧地利和德國的連德勒舞,18世紀後半葉用於社交舞會,19世紀開始流行於西歐各國,它採用3/4拍,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鏇律流暢,節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僅用一個和弦,由於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鏇轉,因而被稱為圓舞曲。

基本信息

簡介

圓舞曲圓舞曲
圓舞曲(德文:Walzer,又音譯為“華爾茲”)有別於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等維也納作曲家的嚴肅作品,它和“輕歌劇”(Operette)可說是19世紀民主化社會中,為適應一般民眾較通俗品味而形成的“輕音樂”。
圓舞曲起源於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蹈。圓舞曲分快、慢步兩種,舞時兩人成對鏇轉。十七、十八世紀流行於維也納宮廷後,速度漸快,並始用於城市社交舞會。十九世紀中期開始風行於歐洲各國。現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速度為小快板,其特點為節奏明快,鏇律流暢;伴奏中每小節常用一個和弦,第一拍重音較突出,著名的圓舞曲有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韋伯的《邀舞》等。
圓舞曲對我國來說是一種外來的音樂體裁,英文是所以有時也音譯為“華爾茲”舞曲一般起源於農村。圓舞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城市中特別是在維也納發展起來的。所以,有些圓舞曲也叫維也納圓舞曲。
溯源追根,圓舞曲的前身是奧地利民間的“蘭得勒舞曲”,這也是一種農村舞曲。圓舞曲在“蘭得勒舞曲”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三拍子舞蹈,跳舞時一對對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節奏鏇轉打圈,動作輕快、優美,情緒熱烈、歡快。這些特點決定了圓舞曲的體裁特徵:速度較快,拍或拍,這些特點,配合上環繞支點音鏇轉的音調,便生動地產生鏇轉打圈的動作感。圓舞曲的體裁特徵,更鮮明地體現在它的伴奏音型中。典型的圓舞曲伴奏音型是強弱分明的三個均勻的四分音符(在拍則是八分音符),每小節一個和弦,第一拍是強拍,奏和弦的低音。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較高音區奏其它和弦音。
圓舞曲出現以前,在歐洲宮廷中流行的都是四平八穩,溫文典雅,配合著上層社會小姐,太太拎著裙子屈膝行禮等動作的呆板的舞曲。圓舞曲的出現,它的熱情奔放、感情充沛的音樂給城市中的舞曲帶來了嶄新的面貌和活躍的氣氛。所以很快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便傳遍全歐洲,代替其它舞曲,成為一百多年來最流行的舞曲體裁;並且在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供伴舞用的實用性圓舞曲和供音樂會演奏用的藝術性圓舞曲兩種類型。

歷史背景

圓舞曲圓舞曲
當法國大革命於18、19世紀之交震撼著整個歐洲時,源於德國南部與奧國鄉間的一些三拍子民俗舞曲,諸如“連德勒舞”(Ländler)、“德國舞”(Deutsche)、“鏇轉舞”(Dreher),逐漸地被引進城市,轉變成文明社會中的“圓舞”或“華爾茲”。圓舞雖被適度地“文明化”了,然而它仍然保有著源自鄉間的愉悅奔放的本質,以及剛興起時尚被視為“有傷風化”的男女相擁的舞姿。無論如何,它終能逐漸取代了屬於“舊時代”優雅高貴卻顯得矯揉造作的宮廷舞蹈“小步舞”(Menuett),而以它那平民化的格調體現了“新時代”的精神;當時可供跳舞的咖啡館、小酒館或稍後興起的大規模舞廳,王公貴族或一般平民都可以自由出入,如此而消除了階級間的界限。
當拿破崙征服歐洲的行動失敗之後,歐洲各地的貴族為了重建新秩序而召開“維也納和會”(1814-1815年)。據說開會的代表們與其說是在開會,不如說是天天在跳舞作樂。從和會期間一直到1848年革命事件爆發為止,這段所謂的“畢德邁雅時期”(Biedermeier),儘管處於梅特涅首相(Metternich)專制政體與嚴厲的警察制度箝制之下,藝術(尤其是音樂)卻由於得到中產階級的支持而得以穩健地發展;而維也納人的喜歡跳舞,使整個首都永遠處於歌舞昇平中。根據統計,當時維也納的人口總數約二十萬人,而全城可供跳舞的場地可容納五萬人,也就是說,該市四分之一的人染上了所謂的“華爾滋病毒”!此“畢德邁雅時期”正是圓舞曲音樂的先鋒藍納(JosefLanner,1801-1843)、老約翰·史特勞斯(JohannStraussI,1804-1849)活躍的時期,而“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StraussII,1825-1899)才剛開創他的事業,也就是說,維也納輕音樂的黃金時期才剛要展開而已。
在浪漫時期,受圓舞曲的流行風潮影響,作曲家也嘗試將圓舞曲放入他們的大型作品中,例如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的第二樂章便是用圓舞曲所寫成,另外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劇“尤金·奧涅金”、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以及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都有精彩的圓舞曲音樂。除此之外,蕭邦和布拉姆斯也都創作了多首用鋼琴獨奏的圓舞曲,這又是圓舞曲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了。
圓舞曲圓舞曲
至於做為社交舞,起源於1780年代維也納的華爾滋,很快就傳到其它歐美國家。俗稱慢三步,用3/4拍的音樂,抱握姿勢以閉合位置為主。特點是在第一拍的時候,身體要低下來,而在第二、三拍的時候,身體要升高,形成波浪式的移動。基本舞步是左轉(ReverseTurn)和右轉(NaturalTurn)。“維也納華爾滋”(VienneseWaltz)是從華爾滋演變出來的速度很快的舞,俗稱快三步。國際華爾滋只限於閉合位置(closedposition),而美國式華爾滋(AmericanStyleWaltz)卻允許閉合位置以外的所有位置。

發展

圓舞曲圓舞曲
圓舞曲雖然只是一種源自日常生活的音樂體裁,但是它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和獨特的風格,表現多樣的內容和豐富的感情。這可以從很多著名作曲家寫的圓舞曲中得到證明。
十八世紀後半葉,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莫扎特寫了近五十首短小、精悍、具有民間風格的圓舞曲,稱作《德國舞曲》。之後,舒伯特寫了二百餘首供鋼琴獨奏的圓舞曲。著名的浪漫主義鋼琴作曲家蕭邦寫有十四首音樂會圓舞曲。維也納作曲家約翰·史特勞斯,他是一位主要從事圓舞曲創作的作曲家,具有“圓舞曲之王”的美稱。他一生寫了447首圓舞曲。他創作的大量圓舞曲中,最膾炙人口的可算是《藍色的多瑙河》了。這首圓舞原是一首歌唱多瑙河的男聲合唱曲,曲名全稱《在美麗的蘭色多瑙河上》,後來作者又親自改編為樂隊演奏的圓舞曲,很快流傳於全世界。隨後,這首樂曲又被很多作曲家改編成獨唱曲和各種樂器的獨奏曲。
與此同時,圓舞曲在俄羅斯也得到了廣泛的流行,在格林卡的《幻想圓舞曲》中第一次使圓舞曲這樣的生活舞曲得到了交響性的展開,尤其是柴可夫斯基在他的創作中圓舞曲具有獨特的重要位置,他不但在《天鵝湖》等舞劇中寫了許多著名的圓舞曲,並且把圓舞曲納入了交響套曲的統一構思中,成為交響樂中的一個獨立樂章。他根據俄羅斯節拍的特點,創作了絕無僅有的5/4拍圓舞曲(如第六交響樂第二樂章),並在許多深刻的、沉思的、抒情的主題中運用圓舞曲的體裁,使圓舞曲成為深入刻劃心理體驗的手段。他的《憂鬱圓舞曲》中,在輕快的圓舞曲的面紗後面,表現了沙俄時代知識分子對命運的深深的憂慮。
中國在解放後,由於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人民生活的改善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圓舞曲這朵外來的鮮花,得到了很好的移植和培育。我國的作曲家將外來的體裁和民族的音調相結合,創作了許多民族風格的圓舞曲,如《青年圓舞曲》、《春天圓舞曲》、《青年友誼圓舞曲》等,這些樂曲既有鮮明的圓舞曲的體裁特徵,又有中國人民特有的熱情和含蓄,歡樂而沉著的性格特點,反映了中國人民生活的幸福和美滿。

代表作

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Strauss,1825-1899),老約翰·施特勞斯的兒子,奧地利著名的輕音樂作曲家。出生在十九世紀奧地利維也納有名的音樂世家。與其父親約翰·施特勞斯同名。這裡的“老”字和“小”字是後人加的。為了區別他們,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老”,“小”這么兩個字。
其創作以《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活》、《春之聲》等一百二十餘首維也納圓舞曲著稱,被後人冠以“圓舞曲之王”的頭銜。他曾帶領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他的圓舞曲獨具特色,鏇律酣暢,柔美動聽,節奏自由,生機盎然,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他還將源於德國南部性格溫和的連德勒舞,改造成為結構簡單、節奏靈活、鏇律優美、感情奔放的音樂體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