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下頜關節病

顳下頜關節病

顳下頜關節病指累及顳下頜關節和(或)咀嚼肌系統,引起關節疼痛、彈響及張口受限等一組疾病的總稱。顳下頜關節是全身惟一的左右聯動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之一。由顳骨的顳骨關節面、下頜骨的髁突、二者之間的關節盤、關節四周的關節囊和關節韌帶組成。骨關節病多見於45歲左右的成年人。

病因

顳下頜關節病的病因不明,有學者認為機械性損傷、生物化學與酶互相作用有關,可導致本病的發生。繼發性顳下頜關節病的主要病因,如關節持續承受異常壓力、咬硬物、偏側咀嚼症、緊咬牙、外傷等,使關節表面軟骨首先破壞,從而導致本病發生。牙合關係紊亂、錯牙合、牙合干擾等也可導致顳下頜關節病。顳下頜關節盤移動位、關節盤穿孔與顳下頜關節病亦有關。

臨床表現

病程遷延,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期可出現關節疼痛,這種關節疼痛與退行性改變和滑膜炎有關。張口、閉口及咀嚼時疼痛加重。有許多患者僅有關節雜音,骨質增生、骨贅以及伴有關節盤穿孔或破裂的患者可聞及關節彈響、摩擦音和破碎音。

1.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

主要在張口及咀嚼時發生疼痛;張口、閉口時關節彈響或骨破壞的摩擦音;關節運動障礙,包括張口過大、偏斜或張口困難。

2.顳下頜關節強直

張口困難,面下頜骨發育障礙、偏斜和畸形。可分為關節內強直和關節外強直。

(1)關節內強直 一側或兩側顳下頜關節內的病變,使關節內發生纖維性或骨性粘連,致張口困難或完全不能張口。還有面下部發育障礙而致畸形。成年患者下頜骨已發育完成,故無面容畸形。

(2)關節外強直 上下頜間皮膚黏膜或深層組織有瘢痕組織形成,致張口困難,故又稱為頜間瘢痕攣縮,目前走馬疳已極罕見。關節外強直的臨床表現為張口困難或不能張口,但無下頜發育障礙和錯牙合畸形。

3.顳下頜關節脫位

常見下頜關節前脫位。

診斷

患者年齡大多在40歲以上,病程長,關節區疼痛反覆發作。下頜運動時可聞及關節雜音,張口受限,張口型偏斜。關節外側及後區壓痛,可出現面部不對稱。關節X線片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髁突、關節窩以及關節結節出現退行性改變,如骨贅形成、髁突前斜面唇狀增生、骨質硬化、囊性變以及髁突及關節窩磨平等。關節造影或磁共振可見關節盤前移位、關節盤穿孔、破裂等改變。

治療

以保守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包括服用地西泮、乙醯水楊酸鈉、止痛藥和肌鬆弛藥物。熱敷、按摩以及張口訓練可減輕肌與關節疼痛。牙合墊治療應注意掌握時間,一般戴2周后可改用夜間戴。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行手術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