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炎症

顱內炎症

腦膜炎是一種腦膜或腦脊膜被感染的疾病。細菌型腦膜炎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需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精神損傷。病毒型腦膜炎則比較嚴重但大多數人能完全恢復,沒有後遺症。腦膜炎比較罕見,大多數為兩歲以下的嬰兒。開始的症狀類似感冒,如發熱、頭痛和嘔吐,接下來嗜睡和脖子痛,特別是向前伸脖子時痛。小孩子經常因弓後背時感到疼痛。有一類大腦炎會有暗紅色或淺紫色淤點布滿全身。兒童會因大腦炎導致囟門突出(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柔軟的地方)。

基本內容

疾病名稱

顱內炎症顱內炎症

顱內炎症

顱內炎症 疾病分類

眼科

疾病病因

多種原因導致。

診斷檢查

根據臨床即可診斷。

治療方案

積極治療原發病。

症狀體徵

眼球運動神經受損引起眼肌麻痹,結膜炎,角膜淺層潰瘍和實質層侵潤。有時可見視神經炎、視神經視網膜炎或視神經萎縮、轉移性眼內炎或全眼球炎等。昏迷者發生暴露性角膜炎。呼吸衰竭時有瞳孔異常,早期瞳孔縮小或時大時小,繼之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

腦膜炎

腦膜炎(meningitis)可累有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硬腦膜炎(pachymeningitis)多繼發於顱骨感染。自從抗生素廣泛套用以來,此病之發病率已大為減少。軟腦膜炎包括蛛網膜和軟腦膜炎症,則頗為常見。因此目前腦膜炎實際上是指軟腦膜炎(leptomeningitis)而言。腦膜炎絕大部分由病原體引起,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膜炎是其中最主要的類型;少數則由刺激性化學藥品(如普魯卡因、氨甲蝶呤)引起。腦膜炎有3種基本類型:化膿性腦膜炎,淋巴細胞性腦膜炎(多由病毒引起),慢性腦膜炎(可由結核桿菌、梅毒螺鏇體、布氏桿菌及真菌引起)。本節重點敘述化膿性腦膜炎。

1.急性化膿性腦膜炎 急性化膿性腦膜炎是軟腦膜的急性炎症,大量炎性滲出物積聚於蛛網膜下腔。其中流行性腦膜炎多在冬春季流行,其餘病原的腦膜炎則多為散發性。

病因和發病機制

急性化膿性腦膜炎的致病菌類型隨患者之年齡而異。在青少年患者中以腦膜炎

顱內炎症顱內炎症

雙球菌感染為主。該菌存在於病人和帶菌者的鼻咽部,借飛沫經呼吸道傳染,細菌進入上呼吸道後,大多數隻引起局部炎症,成為健康帶菌者;僅小部分機體抵抗力低下的患者,細菌可從上呼吸道黏膜侵入血流,並在血液中繁殖,到達腦脊膜後引起腦膜炎。在冬春季可形成流行,稱為流行性腦膜炎。

新生兒腦膜炎最常見的病因是大腸桿菌,感染多來自產道。由於體內缺乏能中和病菌的IgM,入侵的大腸桿菌得以繁殖而致病。

流感桿菌腦膜炎多見於3歲以下之嬰幼兒。肺炎球菌腦膜炎在幼兒和老年人常見,其中幼兒的腦膜感染多來自中耳炎,而在老人則常為大葉性肺炎的一種併發症。

病理變化

肉眼觀,腦脊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病變嚴重的區域,蛛網膜下腔充滿灰黃色膿性滲出物,復蓋著腦溝腦回,以致結構模糊不清,邊緣病變較輕的區域,可見膿性滲出物沿血管分布。在滲出物較少的區域,軟腦膜往往略帶混濁。膿性滲出物可累及大腦凸面矢狀竇附近或腦底部視神經交叉及鄰近各池。由於炎性滲出物的阻塞,使腦脊液循環發生障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腦室擴張。

鏡下,蛛網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蛛網膜下腔增寬,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細胞及纖維蛋白滲出和少量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浸潤。用革蘭染色,在細胞內外均可找到致病菌。腦膜及腦室附近腦組織小血管周圍可見少量中性粒細胞浸潤。病變嚴重者,動、靜脈管壁可受累並進而發生脈管炎和血栓形成,從而導致腦實質的出血性梗死。

臨床病理聯繫

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在臨床上除了發熱等感染性全身性症狀外,常有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

(1)顱內壓升高症狀:頭痛,噴射性嘔吐,小兒前囟飽滿等。這是由於腦血管充血,蛛網膜下腔滲出物堆積,蛛網膜顆粒因膿性滲出物阻塞而影響腦脊液吸收所致,如伴有腦水腫,則顱內壓升高更加顯著。

(2)腦膜刺激症狀:頸項強直。炎

顱內炎症顱內炎症

症累及脊髓神經根周圍的蛛網膜、軟腦膜及軟脊膜,致使神經根在通過椎間孔處受壓,當頸部或背部肌肉運動時可引起疼痛,頸項強直是頸部肌肉對上述情況所發生的一種保護性痙攣狀態。在嬰幼兒,由於腰背肌肉發生保護性痙攣可引起角弓反張(episthotonus)的體徵。此外,Kerning征(屈髖伸膝征)陽性,是由於腰骶節段神經後根受到炎症波及而受壓所致,當屈髖伸膝試驗時,坐骨神經受到牽引,腰神經根因壓痛而呈現(3)顱神經麻痹:由於基底部腦膜炎累及自該處出顱的Ⅲ,Ⅳ,Ⅴ,Ⅵ,Ⅶ對顱神經,因而引起相應的神經麻痹征。 (4)腦脊液的變化:壓力上升,混濁不清,含大量膿細胞,蛋白增多,糖減少,經塗片和培養檢查可找到病原體。腦脊液檢查是本病診斷的一個重要依據。

結局和併發症

由於及時治療和抗菌素的套用,大多數患者可痊癒,病死率已由過去70%~90%降低到50%以下。如治療不當,病變可由急性轉為慢性,並可發生以下後遺症:①腦積水:由於腦膜粘連,腦脊液循環障礙所致;②顱神經受損麻痹:如耳聾,視力障礙,斜視、面神經癱瘓等;③腦底脈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應部位腦缺血和梗死。

暴發性腦膜炎球菌敗血症是暴髮型流行性腦脊膜炎的一種類型,多見於兒童。本病起病爭驟,主要表現為周圍循環衰竭、休克和皮膚大片紫瘢。與此同時,兩側腎上腺嚴重出血,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稱為沃-弗(Waterhouse-Friederichsen)綜合片,其發生機制主要是大量內毒素釋放所引起的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患者腦膜變化輕微,病情兇險,一般在起病24小時內死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