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蟬紋鼎

青銅蟬紋鼎

青銅蟬紋鼎,高22.3厘米,口徑20厘米,其裝飾風格也透出濃郁的現實生活的氣息。現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收藏。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青銅蟬紋鼎青銅蟬紋鼎

青銅蟬紋鼎

商代銅鼎素以造型厚重和神秘恐怖而著稱,鮮有輕巧活潑的感覺。這一件青銅器雖然仍是敦厚沉重,卻形體嬌小,高22.3厘米口徑2O厘米,其裝飾風格也透出濃郁的現實生活的氣息。由此讓我們得以管窺商代晚期審美心理的另一個層面,這不能不說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

此鼎造型渾圓,直口上對稱地鑄出兩個直立的厚耳,豐滿的腹部下有三條均勻分布的立柱形足,反映了商代銅器厚實穩重的一般作風。鼎腹的上方,引人注目地鑄出一條帶狀紋飾,母題是非常寫實,非常生活化的蟬。蟬作方向一致的橫向連續排列,線條粗細有致、繁簡得當,蟬紋的下方,是一周由雷紋組成的倒三角紋帶,兩者之間,由一周二方連續的捲雲紋連線。整個圖案疏密得當,層次分明。圖案中以若干首尾相接的蟬為裝飾,即後世所謂的"蟬聯"之意。又有"蟬嫣"一詞,同樣是寓意一脈相承而連續不斷。在作為寶器的銅鼎上醒目位置鑄出"蟬聯"紋,大約反映了鼎的主人希望安定富貴的生活能代代相傳的心態。因為商代早中期多次遷徙,飄泊不定,直到盤庚繼位後將首都遷到安陽小屯(即殷墟),才算固定下來,此後直至商朝滅亡,再無遷徙。所謂的商代晚期,指的就是自盤庚遷都以後的這段時間。這件蟬紋銅鼎就是遷都不久後鑄成的,寄託了商王朝上層貴族對遷徙的厭倦和對安全的嚮往,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值得重視。另外,此鼎的內壁底面上鑄有家族的徽號,這是商代晚期的流行作法,也是在青銅器上鑄造銘文的發端。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