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畢法》

《靈寶畢法》

《靈寶畢法》全名為《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相傳為正陽真人鍾離權在終南山石壁獲得《靈寶經》30卷,後參悟其中真諦,而成此書。《靈寶畢法》主要講述的是內丹修煉,體系頗為完整,分為上、中、下3卷,收入《正統道藏》太清部。上卷名為《小乘安樂延年法》,分為四門,即第一篇至第四篇。此為內丹功法之初級階段,即一般所說的築基之法,煉此可以延年益壽。

簡介

《靈寶畢法》是鍾呂金丹派秘典,其書奠定了宋元以降內丹學的理論功法。與一般內丹書不同,《靈寶畢法》不僅講具體功法,而且對內丹隱名、術語作出解釋,為本書特色。全名《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鍾離授呂公靈寶畢

鍾離權 鍾離權

 法》,傳說的作者鍾離權為五代隱士,傳派為鍾離權-呂洞賓-華陽子施肩吾-李竦,而不是後世所說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張伯端

鍾呂丹道雖以性命雙修達致“天仙”為目的,但從煉命修性的小成階段看,其仙道之中也不乏人道的歷程,《靈寶畢法》的“安樂延年法”便是人道養生極其寶貴的內煉功法。所講的養生理論,是從丹道中脫胎而來,與傳統中醫養生理論作比較,可以說是別具一幟而不假外求的內煉養生體系。

《靈寶經》由漢末鍾離權從終南山石壁間發現並注成《靈寶畢法》。《靈寶經》由三部分組成,上部《金誥書》,元始所著。中部《玉書錄》,元皇所述。下部《真源義》,太上所傳。這是《靈寶畢法》所寫的《靈寶經》的來源。從內容上看,《金誥書》內容最全面,三書一脈相承,互為貫通,略有側重。該經以天地為研究物件,直接探索天地運行之道,以及天地的起源,建立了完整的道、陰陽氣和萬物的物質體系,用該物質觀全面解釋了天地周而復始的年運動,以及與天地有機配合的月日運動,構建了完整的獨特的天文理論體系,其知識深廣度和對中國文明的奠定作用是無可置疑的。

鍾離權在《靈寶畢法序》中記載:“因於終南山石壁間,獲收《靈寶經》三十卷:上部《金誥書》,元始所著;中部《玉書錄》,元皇所述;下部《真源義》,太上所傳:共數千言。……總而為三乘之法,名《靈寶畢法》。”從這段記載看,《靈寶畢法》是從《靈寶經》三十卷刪銷演化而來的。《靈寶經》三十卷,今不見傳。

出現時間

引用丁培仁先生之考證:

《靈寶畢法》 《靈寶畢法》
“《靈寶畢法》相傳為鍾離權得之於終南山,授於呂洞賓,故又名《鍾離授呂公靈寶畢法》, 鄭樵於宋高宗紹興年間撰成的 《通志·藝文略》著錄。據此可斷兩宋間此書已流傳於世。尤袤《遂初堂書目》著錄則為《鍾離真人靈寶畢法》。……此書題“正陽真人鍾離雲房著, 純陽真人呂洞賓傳”,而又自稱“正陽真人鍾離雲房序”,或書真而序偽,亦未可知。但不避 宋聖祖趙玄朗諱,則猶是北宋真宗以前所作。……鍾呂金丹派的另一名著《鍾呂傳道集》,題為“正陽真人鍾離權雲房述,純陽真人嵒呂洞賓集,華陽真人施肩吾希聖傳”。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為《鍾呂傳道記》,“施肩吾撰”。此書與《靈寶畢法》同一思想體系,而且明明白白是在為《靈寶畢法》作解。在道藏中收於《修真十書》卷十四至十六,而兩宋間人曾慥所編《道樞》亦有節要。《道樞》卷三十九《傳道上篇》相當於《修真十書》卷十四;卷四十《傳道中篇》,相當於《修真十書》卷十五及十六第一篇“論還丹”;卷四十《傳道下篇》相當於《修真十書》卷十六“論鍊形”。末謂鍾離於是擇吉日授純陽子《靈寶畢法》。(可見過去有人認為《鍾呂傳道集》出南宋光、寧時,是不對的。)考呂洞賓弟子華陽子施肩吾(非唐代棲真子施肩吾)為宋真宗時人,其作《西山群仙會真記》在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之前,而他傳道於李竦也在此前後。

凡此種種,可以推斷《靈寶畢法》製作年代的下限當在宋真宗以前。雖然不能遽定這部丹書就是鍾離權親著,但它屬於鍾呂金丹派的功法經典還是可以斷言的。”

主要內容

玄機奧旨,難以盡形方冊,靈寶妙理,可用入聖超凡。總而為三乘之法,名《靈寶畢法》。大道聖言,不敢私入一己,用傳洞賓足下。”《佛祖統紀》亦言鍾離權“將洞賓入終南山,授《靈寶畢法》十二科”。然序言“靈寶經”三十卷數千言,蓋系鍾呂金丹派所傳秘典,非靈寶派之經書。北宋真宗時人華陽子施肩吾編《鍾呂傳道集》末有“鍾曰:仆有《靈寶畢法》凡十卷一十二科,……實五仙之指趣,乃三成之規式,當擇日而授於足下(按指呂洞賓——引者注)”等語;又《鍾呂傳道集》多據此書為說。則此書至晚已於宋真宗時代以前問世,華陽子施肩吾為其傳人。

《靈寶畢法》 鍾離權

該書原十卷,始見錄於《通志·藝文略》道家類修養目。

《遂初堂書目》無卷數。《正統道藏》太清部所收十篇,即原卷數,合為上、中下三卷,題“正陽真人鍾離權雲房著,純陽真人呂嵓洞賓傳”。《道藏精華錄》第六集亦三卷。《道樞》卷四十二《靈寶篇》系曾慥節選本,文字多異。重刊《道藏輯要》危集所收,格式同於《正統道藏》,唯不分卷。

《靈寶畢法》卷上為“小乘安樂延命法四門”:匹配陰陽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龍虎第三,燒煉丹藥第四。據稱,修此小乘法四門,可致人仙。卷中“中乘長生不死法三門”:肘後飛金晶第五,玉液還丹第六,金液還丹第七。此中乘法三門對應於地仙。

卷下“大乘超凡入聖法三門”:朝元第八,內觀第九,超脫第十。此大乘法三門對應於天仙。又有“十二科”之說,見於《鍾呂傳道集》,即玉液、金液二門各分還丹鍊形兩項,合十篇十二科。各篇又分“六儀”,即六種編例:“一曰《金誥》,二曰《玉書》,三曰《真原》,四曰《比喻》,五曰《真訣》,六曰《道要》。”《金誥》《玉書》(或《玉書籙》)、《真原》(或《真源義》)托於三清所說。《比喻》系以此物比他物,曉喻內丹之旨。《真訣》和《道要》為實質性的練功訣要,解說功法,提挈要領。

書中首言道生萬物,有形而後有名。“天地於道一得之,惟人也,受形於父母,形中生形,去道愈遠。自胎完氣足之後,六欲七情,耗散元陽,走失真氣”。人之患病由於“陰陽不和,陽微陰多”。故當法卦象,養元氣。靜坐導引,咽液搓面,服氣搐外腎,使心腎相交,水火相濟。又以心腎比天地,以氣液比陰陽,以子午比冬夏;謂“腎中生氣,氣中有真水,心中生液,液中有真氣。真水、真氣乃真龍、真虎也”。並具體講述“勒陰關而煉丹藥”等法。大致相當於後世所說“築基”功夫。

論中乘三門之法,是此書的主幹部分。書中次第詳說“肘後飛金晶”、“玉液還丹”、“玉液鍊形”、“金液還丹”、“金液鍊形”諸法,並提出防止“太過”。據稱,行到此處,“內志清高”,“魂神不游”,“陽精成體,神府堅固”;“陰陽變化,人事災福,神靈而皆能預知”。神通多端,不一而足。

繼而論大乘法三門,謂“萬物生成在土,五行生成在一,真元之道,皆一氣生也”。“天地有五帝而比人之有五臟也”,“凡春夏秋冬之時不同而心肺肝腎之旺有月”,“真氣隨天度運”,修煉亦當依時隨運。又言:“觀乎內而不觀乎外,外無不究而內得明;觀乎神而不觀乎形,形無不備而神得見矣。”

“物物無物,以還本來之象,法法無法,乃全自得之真矣。”認為“道本無也,以言有者非道也,道本虛也,以言實者非道也。既為無體,則問應俱不能矣,既為無相,則視聽俱不能矣。以玄微為道,玄微亦不離問答之累;以希微為道,亦未免為視聽之累。希微、玄微尚未為道,則道亦不知其所以然也。”其釋“超脫”,謂“須是前功節節見驗”而後可行,以致隨意出入身軀,“身外有身”。並聲稱“神出未熟”,則“無由再入本軀,神魂不知所在,乃釋氏之‘坐化’、道流之‘屍解’”。全書要旨,歸於明陰陽互含之理,“配合甲庚,方驗金丹之有準;抽添卯酉,自然火候之無差。紅鉛黑鉛,徹底不成大藥:金液玉液,到頭方是還丹。從無入有,常懷征戰之心;自下升高,漸入希夷之域。抽鉛添汞,致二八之陰消;換骨鍊形,使九三之陽長。水源清濁,辨於既濟之時;內景真虛,識於坐忘之日”,如此即可“超凡入聖”。書中還對部分內丹隱名作了解釋。

此書是鍾呂金丹派的基本教典,闡述了鍾呂金丹派的教理、哲學觀點,奠定了宋元以後內丹學的理論基礎。為唐宋內丹學的最高水平,故研習內丹者皆視為必讀之要典。

養生理論

一、仙道中的人道養生

《靈寶畢法》 《鍾呂傳道集》

鍾離權在《鍾呂傳道集》中提到“仙有五等、法有三成”。法有三成者,即小成、中成及大成。仙有五等者,即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及天仙,由於“鬼仙不離於鬼,人仙不離於人,地仙不離於地,神仙不離於神,天仙不離於天”,故所謂人仙者,即是極盡天年、健康長壽的人。鍾離權解釋“人仙”謂:

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互互動合,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對“人仙”的定義,顯然在乎於“形質且固”、“多安少病”的健康狀態。要達到這個理想,便是效法天道。雖雲道中僅得一法,法中僅得一術,然持而行之,亦不枉此生,極盡天年。

歷來中國養生之道都被道教徒視為修真之路的部分內容,而養生以達天年的概念,在中醫理論中言之甚詳,譬如《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靈寶畢法》 《黃帝內經》論養生:調節陰陽

《黃帝內經》論養生的焦點也環繞著“真元之氣”的保持。正因如此,形神才得以堅固,從而健康長壽,盡終天年。如果用鍾離權的角度看,這便是“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所得之一法便是“法於陰陽”,所得之一術便是“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則是“法陰陽”、“和術數”的具體行為。

鍾離權雖把仙界劃分為五等,其實只得三等,因為“鬼仙”即是鬼,而“天仙”在煉命層次上與“神仙”別無異處,故從修煉等級上言,仙僅分三等;亦即是“小成”、“中成”及“大成”之三成法。所以鍾曰:“人仙不出於小成法,地仙不出於中成法,神仙不出於大成法。”然而,“人仙”的位置,在鍾離權處評價不高,他說: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業重福薄,一切魔難而改初心,止於小成,雲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不能變換。……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於大道,止於大道中一法一術,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故曰人仙。

鍾離權不以“人仙”為“人道”正統,是因為求得“大道”者,必以“天仙”為終極,“人仙”只不過是“大道”中一法一術的結果,當然距“仙”尚遠,而此一法一術的修煉,所成就出來的僅是一個可以安樂延年的“人”。

話雖如此,如果能執持一法一術的修煉,最終可以享盡天年、多安少病的話,亦是養生全身的良方。中醫在保命的環節上主要以藥餌針灸之法,總要靠外物來調理身體,今鍾離權之金丹大道能透過對身體之煉養和改造達致健康長壽的功效,實是傳統養生理論所未能及者。

二、天人合一的養生根據

《靈寶畢法》一開始便闡述“大道”,說明宇宙秩序即是人體氣液運化秩序。然道生萬物,萬物中最大者為天地,而人為物中之靈。人同天地,心比天而腎比地,天地間相距八萬四千里,而心腎之間亦相距八寸四分。

《靈寶畢法》承傳著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的理論,解說大道之運行規律。

大道無形,視聽不可以見聞;大道無名,度數不可以籌算。資道生形,因形立名。名之大者,天地也。天得乾道而積氣以覆於下,地得坤道而托質以載於上。覆載之間,上下相去八萬四千里,氣質不能相交。天以乾索坤而還於地中,其陽負陰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還於天中,其陰抱陽而下降。一升一降運於道,所以天地長久。

這裡說明了大道運行的機制。這個機制很重要,因為天地間的運行機制,就是《靈寶畢法》用以描述人身小宇宙運化的玄機。上面的一段說話,可以看到作者企圖引用老子思想來說明運化由來。道先是老子思想中的“有生於無”的觀念。跟著是天地成形以後,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成為大道運行的原因,而達致天地長久。

老子認為大道是“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形、無名這兩個概念是道的指謂,由於道是“善數不用籌策”,故無名之道自然就不能存在度數概念。及後“有”從道出,是“有生於無”,再因“有”而有“生”,生之始為天地,是一生二而為兩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作為乾,地作為坤。天在上,輕清之氣集於上;地在下,重濁之氣以成質,兩者上下相對,成一覆一載,是陰陽判、天地分的階段。既然天地已生,那本來無形無名的道就落於形而下的器之上,器之名最先者,便是天地。其後二生三,三生萬物便由天地所衍生出來。

《靈寶畢法》 《靈寶畢法》基於老子思想

《靈寶畢法》的宇宙生成論建基於老子思想,創生以後,其衍生過程也依循老子思想的發展。老子以“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為孕育萬物的原理,《靈寶畢法》則巧妙地說明了這個意思。天本來是,地本來是。“乾索於坤而還於地中”,其陽負陰而上升,成為坎之象,陽在內而陰在外,故陽負陰;因它本來是陽性,故上升。“坤索於乾而還於天中”,其陰抱陽而下降,成為離之象,陰在內陽在外,故陰抱陽;因它本來是陰性,故下降。這樣便構成天地之間的運動,亦因此運動是升降往復,循環不斷,所以天地可以長久。

《靈寶畢法》的天人合一的觀念,主要在氣液運化的機制上講。從上面的宇宙觀看,萬物在天地之間生成,全賴天地之間沖和之氣所發孕而來,而天地間氣液升降運動,就成為一切變化的“先機”。由於天地陰陽升降不失其時,而日月魂魄之往來皆合其度,故天地間便衍生寒熱溫涼,並以一年一交合;日月有晦朔弦望,並以一月一往來。天地有三百六十日,日月有三百六十時,人亦有三百六十度。四季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乃天地之定數,草木如此,人亦如此,萬物之生息變化,均同出一源。人的小宇宙也如同大宇宙,以心比天,以腎比地,大宇宙的氣液運動比於腎氣與心液的升降。如果人的氣液運動能夠等同於天地間的氣液往復,而且這個升降往復也是循環不息的話,那么人就能與天地長久。

三、採補氣液以養命延年

為了補充因後天七情六慾及形中生形所帶來的損耗,《靈寶畢法》提出了兩個方法,一是補法,另一是采法。

補法是把後天已損的氣液運化水平提升,回復到正常階段,有如天地間的氣液升降一樣,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采法是當氣液運化達到相當水平以後,在氣多能生液、液多能生氣的情況下,捕捉氣中真水,交合液中之真氣,稱之為“交媾龍虎”。

如果持之有法,採補之功是能夠把身體的元陽回復到原初嬰孩狀態的,十年之損,可以一年用功補之。又曰:“補之過數,止行此法,名曰水火既濟,可以延年益壽,乃曰人仙,功驗不可備紀。”功夫到此,便是小成丹道的階段,謂之“人仙”,即是安樂延年,又稱“小鍊形”,所效驗的便是“百骸無病,神光暗中自現,雙目時若驚電”等。

《靈寶畢法》的煉功理論是以天地氣液運化玄機作根據的,所以採補之功也以年中用月、日中用時的法則行持。《靈寶畢法》認為,天地間的陽氣變化是有規律的,冬至是一陽生於地,惟陽氣初萌,乃在陰區之中,故陽能勝陰,要堅持九十日即行走四萬二千里而天地之半,方入陽區,時當春分之際,之後的旅程便容易得多了,因為陽入陽位,乃得位而升。從春分到夏至,陽氣愈積愈多。夏至陰生而下降,陰漸多而陽漸散微,陰降至天地之半,時當秋分之際,陰從陰區易降,但陽氣相對地愈是減少,自秋分至冬至一段,是陽氣微散而欲絕之時。

身體的氣液升降也受著這個變化所影響,若以心腎比天地,以氣液比陰陽,又一日比一年,日用艮卦比一年,用立春之節,乾卦比一年,用立冬之節的話,則見陽氣在日用艮卦之時,是陽氣弱而難升;日用乾卦之際,是陽氣散而欲絕。人之所以致病,是陰陽不和,陽微陰多,艮卦陽氣難出,是故外邪易入,清晨容易受風寒所侵;而已有病者,每出現當於艮卦體內陽氣難出之時病痛明顯,動後則舒的現象。同一道理,乾卦陽氣衰微之際,病情惡化,自為必然之事。

《靈寶畢法》 乾卦

所以,《靈寶畢法》在艮乾二卦作補損之功。因艮卦氣微,故艮卦養元氣;乾卦氣散,故乾卦聚元氣。並謂古人朝屯暮蒙,日用二卦,乃得長生在世。艮乾二卦所做的功法大致如下,先看艮卦:

日出當用艮卦之時,以養元氣,勿以利名動其心,勿以好惡介其意,當披衣靜坐,以養其氣,絕念忘情,微作導引,手腳遞互伸縮三五下,使四體之氣齊生,內保元氣上升,以朝於心府,或咽津一二口,搓摩頭面三二十次,呵出終夜壅聚惡濁之氣,久而色澤充美,肌膚光潤。

由於艮卦陽氣難出,故功法中主要以導引為主,及其手腳之伸縮和咽津摩面,都是長養元氣的具體動作。又再看乾卦之功法:

日入當用乾之時,以聚元氣,當入室靜坐,咽氣搐外腎。咽氣者,是納心火於下,搐外腎者,是收膀胱之氣於內。使上下相合腎氣之火,三火聚而為一,以補暖下田,無液則聚氣生液,有液則煉液生氣,名曰聚火,又曰太一含真氣也。

乾卦陽氣衰微,腎氣正於清冷欲絕之時,下田火衰,故要借心火及膀胱之火之力溫暖下田,腎氣雖微弱,然三火合一,則可聚氣,氣聚則能生液,液多則能生氣,此乃氣液運行不息的循環系統。

為要達到更好效果,必須年中用月,日中用時,乾卦相當於年中立冬,故功法以立冬為首,若此階段能保住陽氣不散,則冬至可合併冬至一陽生於坎位那新生之氣,屆時便能有更高水平的氣液運動。行持不過一年,便能保十年之虧損,至於身體上之效驗,若見於外者,便是容顏光澤,肌膚充悅;見於內者,則下田溫暖,小便減省,四肢輕健,精神清爽,痼疾宿病皆除。

艮乾二卦的用功只是為補虧損,目的是使體內氣多能生液,液多能生氣,及至氣液水平達到相當程度之時,身體自然產生對外抗病袪邪的作用,這是一個促進身體健康的內煉良方。不過,《靈寶畢法》在人仙修煉上,還有一點更為重要的項目,就是“交媾龍虎”。

“交媾龍虎”是當氣多能生液,液多能生氣的大前提下完成的,因此,《靈寶畢法》要求先補而後采。龍虎是指真龍真虎。真龍是心液中無形之氣,稱“正陽之氣”;真虎是腎氣中無形之液,稱“真一之水”。當“真一之水”交合“正陽之氣”,便是“交媾龍虎”,也就是採藥之時。

為何氣中有真水,液中有真氣的現象呢?即使有此現象,真水為何要交合真氣呢?這兩個問題,都在《靈寶畢法》中有所交代。

於氣液升降運動的描述中,《靈寶畢法》用了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的機制解釋,於是陰降陽升,與天地行道,而萬物生成。但在闡述陽太極而陰生及陰太極而陽生處,《靈寶畢法》還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上升的陽氣及下降的陰液當中,於恍惚杳冥之際,含蘊著無形的真水及無形的真氣,也由於水中藏真氣及氣中藏真水的關係,當夏至由陽太極而變陰時,所以能夠陰生,是因為陽氣從地中上升整個過程中都含藏著無形的真水,及至陽到而難升,陽太極而作出質變,質變之所以成功,乃其本質已含藏那無形而相反的屬性,到夏至時,無形的水變做有形的液,從而繼續往返的運動。同樣,冬至時,陰太極之所以變陽,乃因為陰液自夏至始已含藏無形的真氣於其中,及至冬至陰到地而難入,所以陽生者,是無形的氣變成有形的氣,再繼續其不止不息的運動。

,氣液升降運動當中,存在著三個變化玄機,一是“負陰而抱陽”,二是“返者道之動”,三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道性。《靈寶畢法》在討論第三種道性時,不是狹隘於氣液二者之上的;陰中藏真氣,陽中藏真水,卻是萬物的本質。人體內的氣液變化固然也同樣有氣中藏真水,液中藏真氣的性質,為要把握真氣真水,必依時採取,其法如下:

《靈寶畢法》 《靈寶畢法》養生

當離卦腎氣到心,神識內定,鼻息少入遲出,綿綿若存,而津滿口,勿吐咽下,自然腎氣與心氣相合,太極生液;及坎卦心液到腎,接著腎水,自然心液與腎氣相合,太極生氣。以真氣戀液,真水戀氣,液與真水自相合,故液中有真氣,氣中有真水,互相交合,相戀而下,名曰交媾龍虎。若以火候無差,而抽添合宜,三百日養就真胎,而成大藥,乃煉質焚身,朝元超脫之本也。

識時採取,便是於中午離卦之時,讓腎氣與心氣相合。若年中用月,即以冬至為始,因冬至腎氣生,氣多能生液,液多能生氣。故曰:“以冬至為始,以離卦為期”。

至於真陰何以要交合真陽,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陰陽觀念:“陰不得陽不生,陽不得陰不成”,只不過現在不是普通的陰陽,而是“真陰”、“真陽”罷了。故“交媾龍虎”是滿足“真陰不得真陽不生,真陽不得真陰不成”的道性。為了更清楚說明,《靈寶畢法》以日月比作真陽,以金玉比作真陰。星辰是積真陽以成神,而土石則是積陰以成形的。而星辰中最大者為日月,土石者最貴者為金玉。日月乃真陽而得真陰以相成,而金玉則是真陰而得真陽以相生。日月金玉也須真陰真陽的交合互補而生成,所以人體中的真水真氣也須交合以生成大藥。

玉得真陽而成寶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結果,故曰“氣足生寶”,金玉之成寶者,是以氣足而進之以陽,在人來說,交媾龍虎而採藥後,還須進之以陽,稱之為“燒煉丹藥”。

何時可作燒煉呢?是乾卦。因為氣液將欲還元,真氣本以陽氣相合而來,陽氣弱而真氣無所戀,采合必於此時,《靈寶畢法》述說乾卦燒煉丹藥之法是:

神識內守,鼻息綿綿,以肚腹微脅,臍腎覺熱大甚,微放輕勒,腹臍未熱,緊勒。漸熱即守常,任意放志,以滿乾坤,乃曰勒陽關而煉丹藥。使氣不上行,以固真水,經脾宮,隨呼吸,而搬運於命府黃庭之中。

金玉之寶貴,是因為長年累月地“進火”,致氣足以成寶。金玉屬陰,人之軀體是形質,也屬陰,也如金玉得借真陽進火燒煉以成神,進火有數,自然金丹泛現,脫胎換骨,非俗類等倫。這些都在《靈寶畢法》有關中成及上成丹法中一一描述。

批判爭議

後來的金丹派,

《靈寶畢法》 陳泥丸(陳楠)
如陳泥丸 《羅浮翠虛吟》對《靈寶畢法》是持批判的態度。陳泥丸批評的:“有如咽液為靈泉”、“或者默朝高上帝”、“與彼閉息吞津唾,謂之 玉液金液丹”、“ 聳肩縮頸偃脊背,喚作直入玉京山”(肘後飛金晶),都是《靈寶畢法》和《鍾呂傳道集》中的內容,被 陳泥丸批評為“此皆旁門安樂法,擬作天仙豈不難”。又直接批判了《靈寶畢法》,以及 施肩吾《西山群仙會真記》:“或依《靈寶畢法》行,直勒尾閭咽津液;或參《西山會真記》,終日無言面對壁”。僅僅被看作“如斯皆是養命方”。因此,如果說陳泥丸是“鍾呂金丹派”的話,他應該是將《靈寶畢法》視作“偽書”的,或者說他並不重視《靈寶畢法》。而全真教依據《靈寶畢法》等,製造了署名 丘處機的《大丹直指》,則很尊重《西山群仙會真記》和《靈寶畢法》等。

《鍾呂傳道集》《靈寶畢法》《西山群仙會真記》《大丹直指》,這四本書可以說是一個體系。還有署名“陳仆”的《內丹決》等,以及《雲笈七籤》記載的“內丹”,也和這些基本相同,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功訣”在唐宋年間是很流行的。對於《悟真篇》中記載的“丹訣”,當是陽春白雪,故張紫陽感嘆:“仆以至人未遇,口訣難逢,遂至寢食不安,精神憔悴。雖詢求遍于海岳,諸益盡於賢愚,皆莫能通曉真宗,開照心腑。”後來,才在成都“遂感真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訣。”而“世之學仙者,十有八九;而達其真要者,未聞一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