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金液

玉液金液:玉液、金液,均為闡釋道法的嘗試性形式,如同藥物、火侯、爐鼎一樣,藉以言象而已。玉屬陰,此陰為後天之代;液者,非實有其液,以液言其象,如同謂道為氣一樣,實非有人們所知道的那種氣,然而道這種物卻是實有。因為此一功夫,屬於堅固後天有形軀體,道物自此已開始減少外耗,積累漸充,故曰還丹,丹即道物。但是又因只是形體堅固,道物多些而已,且仍未離後天階段,所積累的道物還不是真正的先天,必須再繼續向上用功,因此要有後面的金液還丹功。

玉液金液

玉液、金液是周天過程中產生的唾液

簡介

唾液極為古代練功人士所重視,並給予多種稱謂,如金漿玉醴甘露自家水醴泉等。漱咽之,併名“胎食”,玉液是在小周天過程中產生的唾液。古人認為:人的舌下為玄膺,該處有兩竅,左名金津,右名玉液。當精氣經過玉池(口)的時候,這兩竅所分泌的唾液為玉液。 《黃庭內景經》中說它,能“開通八脈血液始,顏色生光金玉澤,齒堅發黑不知白”。金液是指在大周天過程中產生的唾液。內丹術中認為,這是腎水中的精氣上升之故。因按五行學說,金生水,金為水母,蘊藏在腎中(即丹田中),在大周天中可以隨精氣的運轉而上升至口,化為甘甜的唾液,其對身體的效用,更超過玉液。
當玉液或金液增多,而“津液滿口,如井水然,微漱數遍,徐徐以意引下重樓(氣管),漸過膻中(兩乳之間),鳩尾(劍突下),中脘、神闕(臍)至氣海(下丹田)止”(《性命圭旨》)。在咽下時,最好要閉目內視,似乎看到它在下降。內丹術中還認為這種唾液,是在周天中產生,而又咽歸丹田,與一般唾液有質的不同,所以也稱為玉液還丹或金液還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