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斑蛸

雙斑蛸,蛸科(章魚科)軟體動物,胴部卵圓形,體表光滑,間或具一些不規則的疣起和一些網狀條紋。在每一隻眼的前方,第2、3對腕之間具一個黑色的大圓斑,其外側有不規則的黑色色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短腕型,腕長約為胴長的4、5倍,各腕長度相近,或略有差異,腕吸盤2行。雄性右側第3腕莖化,甚短於左側對應腕,端器錐形,極小,僅約為全腕長度的一百分之一;陰莖部細長,膨脹部小,約為陰莖部長度的五分之一,略呈橢圓形,中央具一分隔。漏斗器W型。鰓片數約8-10個。中央齒為三尖型,第1側齒較大,齒尖偏中,第2側齒基部邊緣平,齒尖居中,第3側齒近似彎刀狀。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120毫米。

生活習性

喜暖性明顯,在海南島南部和西沙群島海域較為常見;生活區可擴展到浙江南部的南幾島附近,那裡仍屬黑潮暖流影響較大的海域。多生活於潮下帶,也在潮間帶活動,棲居的生境為洞穴、石頭下面和岩礁縫間等。據Ambmse(1982)報告,雙斑蛸對隱蔽所的利用行為甚為明顯,它們以洞穴、石下或岩縫為庇護所,在這些庇護所中的棲息時間一般頗長,半數以上的種群在同一隱蔽所中的居住期超過一個月,少數個體的居住期長達五個月,四分之一的和群在同一隱蔽所中僅呆幾天,有不少個體每天更換隱蔽所。它們利用隱蔽楊所交配、產卵、避敵或出擊等。兇猛肉食性的雙斑蛸是生活於潮下帶的凹螺、戚和雙殼類的主要天敵,在雙斑蛸的大量捕食下,會減少甚至消滅這些種類的地方種群。雙斑蛸是體型較大的蛸類,據TaylorandChen(1969)報告,無鰾的底棲性魚類一斑鮋(Scorpaenaguttata)也經常遭到雙班蛸的捕獵。

分布

分布於東海,南海,馬來群島,夏威夷群島,加里福尼亞,聖薩爾瓦多,巳拿馬,斯里蘭卡,印度海域。

軟體動物門(四)

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