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街彝族苗族鄉

雉街彝族苗族鄉

雉街彝族苗族鄉為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下轄的一個民族鄉,位於赫章縣城南部,地處中國十大避暑名山“貴州屋脊”——韭菜坪北麓的烏蒙山深處,距縣城46公里

基本信息

概況

雉街彝族苗族鄉機構內部設定、人員配備及辦公設施
機構內部設定
全鄉機關機構內部共設13個機構,分別為黨政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財政所辦公室、農業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計生站、村管所、鄉企站、安監站、林業站、國土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
人員配備情況
黨政辦公室共有人員12人,副科級幹部1名,黨政辦主任1名,組織員1名,一般幹部9人。主要職責是:承辦黨委、政府的日常事務及交辦的臨時事務。負責黨建、紀檢、政協、共青團、關工委、工會、行政執行、信訪、人大、政法、統計、扶貧、文化教育、武裝、招商引資、非公經濟發展、城建、環境衛生、勞務輸出和機關建設,負責全鄉工作的目標考核及通訊報導,協調各辦公室及個別人員調配。
社會事務辦公室共有人員3人,主任1名,一般工作人員2人,主要負責民政工作。
經濟發展辦公室有人員1名,主要負責全鄉所有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財政所有人員5人,負責人1名,一般工作人員4名。主要職責是:處理好日常事務,貫徹執行上級有關財稅徵收管理的法律法規、政策、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制定年度財政工作規劃,編制年度預決算,做好人事工資和財務管理工作。
農業服務中心有人員4人,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水利站負責人1名,農機站負責人1名。主要職責是:涉農法規的宣傳、貫徹執行。

坐落位置

雉街彝族苗族鄉位於赫章縣城南部,貴州屋脊——韭菜坪北麓的烏蒙山深處, 地理坐標為東經104°45′56″,北緯26°53′12″,海拔在1800米——2500米之間,境內為典型的高海拔低緯度山區。距縣城50公里。東、西面與興發鄉、珠市鄉相連,南面與水城縣木果鄉接壤全鄉總面積136.6平方公里,。
截止2007年末,雉街鄉轄雙龍、雉街、拉夫、聯發、涼山、發達、大河、汞山、木沖、木戛共10個行政村,共58個村民組。
截止2007年末,雉街鄉轄區內,村民總戶數3338戶,總人數1414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7人,占全鄉總人口數的1.6%;少數民族有6715人,占全鄉總人口數的47.5%。
截止2007年末,雉街鄉耕地總面積為17000畝(1129.5公傾),其中年末實有耕地總面積16942畝,人均耕地面積1.2畝。
截止2007年末,雉街鄉工業總產值15524萬元,農業總產值360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11924萬元,實現利潤1002萬元,上繳稅收991萬元,全鄉財政收入完成1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218元。
雉街鄉從北往南,地形為北低南高的趨勢,境內被拉夫村的雞嘴山、雙龍村和雉街村交界處的龍家大岩、聯發村和涼山村交界處的大涼山和發達村的許家岩、小涼山等大山切割包圍,山多山高坡陡,壩子地稀少,雉街河貫穿全鄉境內的汞山、木戛、大河、雙龍、發達和雉街等6個村,河沿岸有面積較大的連片肥沃土地,面積較大的有木戛、木城、俄坪、發達、苗寨等大壩子,這些地方村落人口比較密集。全鄉境內主要以高大延綿的碳酸鈣石灰石大山為主,占全鄉總面積136平方公里的80%以上。最高海拔2600米,是發達村發拉組的岩蒜坡大山,海撥最低點1800米,是雉街村阿為組的撤妻小河與雉街河的交叉口處。
雉街鄉1996年年平均降水量為975毫米,常年日照時數為1500小時,無霜期223天,年平均氣溫 11.4℃。
雉街鄉境內耕地土質有灰坡土,主要分布在涼山、雙龍、大河等村的山坡地,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是馬鈴薯。其次是淺黑色鹼性土壤和黃色酸性土壤較多,全鄉10個村都不同程度有分布,主要適宜種植玉米、芸豆、大豆等農作物。
雉街鄉境內礦藏資源豐富,蘊藏著鐵、鋅、鉛等金屬礦產,有全省著名的菜園子鐵礦區;該礦區礦段A64至A90線地處雉街鄉境內,省道212線水(城)赫(章)線邊緣地帶,礦區距赫章縣城20公里、距大灣火車站23公里、距六盤水站77公里。礦區直距為20公里,礦界地理坐標為東經104度42分38秒至104度3分55秒,北緯26度56分23秒至26度57分44秒,礦區內現已探明鐵礦石儲量7000萬噸,其中赤鐵礦(紅礦)占總量的51%,菱鐵礦(綠礦)占總量的49%。
同時,在木沖村的冒沙井、汞山村的小汞山、木戛村的石丫口、拉夫村的馬倒岩、發達村的小白岩等地都不同程度地有鐵、鋅、鉛等礦石分布;在聯發村的水淹壩、拉夫村的節骨丹麻窩、汞山村的汞山組楊家院子等地主要有氧化鋅礦;在發達村的小涼山許家岩主要有鉛礦,這些礦石的儲量都不是太大。
雉街鄉境內的主要河流名叫雉街河,發源於毗鄰的珠市鄉境內的青槓村醫院邊的大龍井,流過珠市鄉的青槓村後,依次流經雉行街鄉的汞山、木戛、大河、雙龍、雉街等村後,在雉街村阿為組與從拉夫村流來的撤妻小河在名叫蹲哼的地方交匯後,流入水城縣木果鄉的盤雄地,在天修橋形成伏流後又在15公里處的木果鄉七股水流出,逐步流進烏江。雉街河的主要支流有小米溪、高爐河、雙龍井小河、發達小河、撤妻小河等,流域面積約60平方公里,理論發電量在50千瓦時,實際開發量為0,因為現在在雉街河上沒有建水電站。
雉街鄉水面面積約為5平方公里,如果有資金投入的話,可在雙龍村木城組的雙龍飛瀑河段修水電站,開發水電資源。
雉街鄉境內的風景名勝主要有:位於大河村下河組雉街河段的“小山峽”風光;位於雙龍村木城組的雙龍飛瀑風景區,此處有石牛角、滑石板、黑龍深灘等景點;位於雉街河下游雉街村野雞苗寨的神仙洞、十里峽谷風光;位於涼山村的萬畝草場風光;位於雙龍村與拉夫村交界處的雞嘴山林場千畝林海風光;位於雉街河沿岸從雙龍村木城組到發達村興田組到雉街村阿為組的杜鵑花林帶;位於雙龍村雙龍組和發都組與拉夫村興元組和中寨組交界處的以草鞋丫口為中心面積達20平方公里的大紅白杜鵑花林海。

經濟建設

農業(1996——2007)年
建立雜交水稻或雜交玉米種子繁育基地面積數:
雉街鄉境內無水稻種植,自1996年到2007年建立雜交玉米種子繁殖基地200畝。
(2)2007年鄉(鎮)共有山塘水庫數、山塘數;水輪泵站數(含名稱、裝機台數及功率),灌溉面積數。
2007年,雉街鄉境內沒有水庫和山塘。
經果林基地建設情況(含名稱、面積、苗木株數和種類)畝效益元畝。
雉街鄉於1996年在汞山村汞山組的沙沖梁子上利用荒山建成面積為300餘畝的的板栗基地,基地內有板栗樹8000株,每年每畝經濟效益約在2500元。
(4)2007年末,雉街鄉糧食總產量為5821噸,脫毒馬鈴薯總產量為1395噸。
(5)1996年——2007年,雉街鄉共完成坡改梯土地面積100餘畝。

工業

(1)2007年末,雉街鄉工業總產值為11942萬元。
(2)2007年末,轄區內國有企業、集體工業企業、私營企業家數及經營狀況。
2007年末,雉街鄉境內無國有企業和集體工業企業,但有私營企業14家,其中燈塔鐵廠、龍騰鐵廠、赫章縣銀泉澱粉廠、小河鐵業有限公司等10家私營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經濟效益可觀。2007年度完成的各種指標數如下:年末從業人員數為1300人,增加值3588萬元,總產值11924萬元,營業收入11924萬元,利潤1002萬元,稅收991萬元,勞動者報酬總額為846萬元。
鄉鎮企業情況:
雉街鄉鄉鎮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前景可觀,發展潛力大。
1993年8月,由印度尼西亞香港燈塔公司投資在雉街鄉雙龍村雉街河的幸福橋邊修建了燈塔鐵廠,性質為外資私營企業,主要冶煉生鐵,產品銷往四川、廣西等地,年產量約為10000噸,年純利潤為9萬元,年上繳稅費278萬元,現有固定資產1560萬元,從業人員達119餘人。1993年7月,由福建省福清市薛書義等人共同投資在雉街鄉雙龍村的丫鵲潭邊修建雉閩鐵廠,後更名龍騰鐵廠,性質為聯營私營企業,主要冶煉生鐵,產品銷往福建、湖北等地,年產量約為438噸,年純利潤為13萬元,年上繳稅費112萬元,現有固定資產532萬元,從業人員達85餘人。2002年6月,由貴陽市客商投資在雉街鄉汞山村小河邊新建赫章縣小河鐵業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經營菱鐵礦焙燒,年產焙燒礦127798噸,主要銷往水城鋼鐵責任有限公司、遵義鐵合金廠等處,每年上繳稅金488萬元,創純利潤252萬元,從業人員達115人。2003年12月,由福建省客商薛書義等投資然汞山村大樹腳新建赫章縣浩盛焦化廠,主要生產焦煤,年產量為497噸,上繳稅金32萬元,創利潤40萬元,從業人員60人,現有固定資產463萬元。2004年4月,由黑龍江省、寧夏、湖北等地客商投資在發達村發田組修建赫章縣銀泉澱粉廠,主要生產馬鈴薯澱粉,年產量為1275噸,產品銷往廣州市、上海市等地,年純創利潤30萬元,上繳稅費10萬元,從業人員為60餘人,現有固定資產500萬元。2004年8月,由福建省客商投資新建維克多礦業有限公司,屬於股份制企業,主要生產焙燒礦,年產量7500噸,上繳稅費29萬元,創純利潤24萬元,從業人員達88人,現有固定資產250萬元。2005年11月,由福建省客商投資在木沖村新建赫章縣黎明礦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焙燒礦,年產量為24303噸,每年上繳稅金76萬元,創純利潤18萬元,從業人員65人,現有固定資產1532萬元。雉街鄉境內還有大量的鐵礦、鋅礦、鉛礦等開採礦井,從業人員無法統計。
鄉政府引進私營企業情況:
雉街鄉從1996年至2007年引進私營企業有:赫章縣燈塔鐵廠,主要冶煉生鐵,年產量約為10000噸,年純利潤為9萬元,年上繳稅費278萬元。赫章縣雉閩鐵廠,後更名龍騰鐵廠,主要冶煉生鐵,年產量約為438噸,年純利潤為13萬元,年上繳稅費112萬元。赫章縣小河鐵業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經營菱鐵礦焙燒,年產焙燒礦127798噸,每年上繳稅金488萬元,創純利潤252萬元。赫章縣浩盛焦化廠,主要生產焦煤,年產量為497噸,上繳稅金32萬元,創利潤40萬元。赫章縣銀泉澱粉廠,主要生產馬鈴薯澱粉,年產量為1275噸,年純創利潤30萬元,上繳稅費10萬元。維克多礦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焙燒礦,年產量7500噸,上繳稅費29萬元,創純利潤24萬元。赫章縣黎明礦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焙燒礦,年產量為24303噸,每年上繳稅金76萬元,創純利潤18萬元。

鄉(鎮)建築業的發展情況

雉街鄉建築業的發展步伐較為遲緩,也沒有規模型的建築工程隊,在全鄉範圍內各村都有一些民間的建築工程人員,他們或3個一群,或5個一夥,承建的工程也主要是村民的住房,建築規模不大,效益只是一般。

畜禽養殖

鄉(鎮)2007年末,種類養殖場個數、養殖模式、養殖專業戶戶數。豬、牛、馬、羊、禽的飼養量、出欄量、實現產值。
截止2007年底,雉街鄉境內共各類規模養殖場6個,分別是雙龍村文道學創辦的立體養殖場、聯發村陳富財創辦的財茂養殖場、雙龍村場組村民朱恆亮創辦的養豬場、發達村紅磚組謝才榮創辦的黑山羊養殖場、拉夫村楊良舉創辦的龍家大岩洞黑山羊養殖場,他們的養殖模式主要是部分獨立飼養,有些是動員村民入股,進行股份制養殖,按比例分利潤。豬存欄8510頭,牛存欄3328頭,馬存欄866匹,羊存欄7610隻,禽存欄32050隻。其中,豬出欄6150頭,牛出欄789頭,馬出欄76匹,羊出欄2302隻,禽出欄14256羽,共實現產值563萬元。
利用各種水面養殖情況,2007年末,共有養殖網箱個數、出欄數量、實現產值。
2007年末,雉街鄉在雙龍村建成養魚塘5個,占地面積15畝,年產量在每一個畝500公斤,每畝產值約5000元。

林業

人工造林的位置、面積、品種。
雉街鄉人工造林地塊有:雙龍村老鷹岩腳零星造林華山松60畝,雉街村大丫口零星造林華山松70畝,拉夫村白墳零星造林華山松2000畝,聯發村國小同圍零造林華山松、杉樹、雜木樹等130畝,木戛村石丫口零星造林華山松1500畝,大河村兔兒沖零星造林華山松300畝。
林木覆蓋率的變化情況。
雉街鄉在1996年以前,森林覆蓋率約在80%,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盜砍濫伐,現在森林覆蓋率下降到65%。
名優特新品種的栽培。
雉街鄉栽培的名優特新品種主要有:柳杉、水杉、冬青樹等品種。
各種林果基地建設情況:
雉街鄉林果基地有大河村上河組古洪光創辦的林果園,占地面積20畝,主要栽種山丘梨、寧夏蘋果、無核彌猴桃,每年水果產量在2噸多,產值近8000元。
中藥材種植基地情況:
雉街鄉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主要有聯發村高林組苗族黃正光自己培植的中藥材園,占地面積3畝,栽種的中藥材主要是義務為民眾治病為主,經濟效益不明顯。
苦丁茶種植基地情況:
雉街鄉境內野生苦丁茶數量並不多,目前人工成片規模種植的也沒有。
(7)退耕還草、退耕還林情況。
雉街鄉2003年實施退耕還林面積達1853畝,其中汞山村1296畝,雙龍村444畝,木戛村113畝。2005年實施退耕還林面積409.8畝,其中雉街村205.7畝,發達村150畝,木戛村40.6畝,大河村12.5畝。

基礎設施建設

1、1995年——2007年,鄉(鎮)新建、改建房屋面積數、門面個數、農貿市場投入資金及配套使用情況。
雉街鄉1995年——2007年,鄉(鎮)新建房屋面積數為2000餘平方米、門面數145個、農貿市場投入資金260餘萬元。
2、路面硬化面積數。
截止2007年底,雉街鄉境內還沒有路面硬化。
3、新修、整修排水溝條數及長度。
截止2007年底,雉街鄉新修排水溝2條,總長度為4公里。
4、人畜飲水工程的實施及受益情況。
從1996年——2007年,雉街鄉先後實施了鄉機關及發達村、雙龍村、龍騰鐵廠、燈塔鐵廠一線的人畜飲水工程,雉街村的苗寨、小寨、阿為等村民組的人畜飲水工程,雉街村彎子組的小水窖工程,涼山村人畜飲水工程,木戛村木戛、石丫等村民組的人畜飲水工程,汞山村大樹、小河等村民組的人畜飲水工程,這一系列人畜飲水工程的實施,解決了7000餘人,5000餘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
5、1996年——2007年新建、整修鄉村公路公里數、新建、維修橋樑座數。
1996年——2007年,雉街鄉新建聯發村至涼山村長6公里的通村公路,整修了從雙龍村幸福橋邊至雉街村長5公里、汞山村大樹腳至木沖村長6公里的通村公路。在大河村小米組的小米河上新建橋樑1座,在雙龍村瓦廠組和俄坪組的雉街河段上維修了橋樑2座。
6、2007年末,鄉(鎮)各種運輸車輛數。
截止2007年末,雉街鄉有各種運輸車輛232輛,其中大型運輸汽車86輛,中型貨車45輛,農用拖拉機55台,麵包車26輛,電三輪20輛。
7、截止2007年底,雉街鄉已開通程控電話150門。
8、截止2007年底,雉街鄉有線電視只覆蓋了鄉機關所在地及周邊的雙龍村的場壩、俄坪兩村民組的160戶用戶,有線電視覆蓋率為5 %。
9、截止2007年末,雉街鄉已新建敬老院1個,但年底還未峻工,還未投入使用。

農田基本建設

截止2007年底,雉街鄉有耕地17000餘畝。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包括涉及的村、組、,水、電、路建設及其他社會事業的建設情況。
由於經濟基礎薄弱,雉街鄉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步晚,成效不明顯,鄉黨委、政府已規劃了發達村和汞山村為全鄉的首批新農村建設點,現規劃方案已擬定,已開始起動實施。發達村主要涉及發達、發營2個村民組,現已通水、通電,道路硬化還未實施;汞山村主要涉及汞山組、小河組、大樹組3個村民組,已通水、通電,連戶路硬化還沒有起動。

科教文衛

1、從1996年——2007年,雉街鄉投入教育事業資金總額為30餘萬元。
增擴建各種教育設施項目:
1996年——2007年,雉街鄉擴建的各種教育設施項目有:1999年,由國家義務教育工程共投資42萬元,新建木戛國小和雉街鄉中心校教學樓,共解決了800餘名小學生就讀問題; 2000年,由國家義務教育工程共投資42萬元,新建汞山村國小和發達村國小教學樓,解決700餘名小學生就讀問題;2003年,由香港慈善基金會共投資24萬元,新建了拉夫村翰林院希望國小和聯發村鄭裕彤第六希望國小教學樓和籃球場、學生課桌凳等附屬設施,解決了兩村500餘小學生就讀問題;2004年,由南京愛德基金會投資20餘萬元新建雉街村國小教學樓及圍牆、廁所、硬化活動場所等;2005年,由香港慈善基金會投資12萬元,新建木沖村楊林希望國小教學樓及廁所、課桌凳等設施,解決了200餘名小學生就讀問題;2006年,由雉街鄉人民政府貸款10萬元,新建涼山村國小教學樓,解決了140餘名小學生就讀問題;2002年以來,由香港譚兆集團等投資300餘萬元,新建雉街鄉初級中學教學樓、綜合實驗樓、寄宿制學生食堂及校園圍牆、操場等設施,解決了全鄉700餘名中學生就讀問題。由學校自籌資金10萬元,購置電腦32台,在鄉中心校開設學生電腦課;2005年,由上級投資30萬元,購置電腦35台和新建初級中學多媒體教室、遠程教育設備;同時,各校都建有圖書室、儀器室,配備了遠程教育設備。1996年以來,鄉人民政府投資30餘萬元徵用土地修建學校時,作為農戶搬遷費用和土地補償費。
3、2007年末,鄉(鎮)中國小、幼稚園數、教職工總數、在校生人數、適齡兒童入學率。
截止2007年末,雉街鄉中、國小共有有11所,教職工總數為129人,在校學生人數為298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5%。其中,鄉初級中學1所,有教職工30人,在校中學生751人。
鄉(鎮)衛生院個數、床位數、設備簡介、醫務人員數。
截止2007年末,雉街鄉有鄉衛生院1個,有床位4個,有醫務人員6人,室內設備有:心電圖儀器1個、尿液分析器1台、顯微鏡1台、微機3台、冰櫃3個。
截止2007年底,雉街鄉無村衛生室,已領證的鄉村醫生人數有12人。
截止2007年底,雉街鄉有鄉文化站1個、廣播站1個,工作人員1人。
7、截止2007年末,雉街鄉計畫生育率為92.03%,綜合節育率為89.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
8、1996年——2007年,共產生“雙文明戶”、“小康示範戶”、“五好”戶數據。
從1996年——2007年,雉街鄉共評選出“雙文明戶”21戶、“小康戶”130戶、“五好” 戶75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