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海上專業實驗中心

本中心由航海教育教學工作委員會直接指導,具體承擔全校海上專業及相關工科類專業的實驗、實訓、實習教學任務和海上綜合素質教育,是全校綜合性的實驗教學平台和學生課外創新與實踐基地。 根據《STCW78/95公約》有關適任評估要求,將海上專業核心課程實驗與實踐整合為獨立設課的專業實訓,並全面修訂了實驗教學大綱,更新了實驗教學內容,大幅度增加綜合性、創新性實驗,使海上專業注重技能和素質培養的特色貫穿於整個實驗教學中。 全方位的改革帶來了中心實驗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心已擁有一支學歷、學緣、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理論知識深厚,實踐技能熟練,富有責任心,愛崗敬業的“雙師型”實驗教學隊伍。

1999年,為履行國際海事組織《STCW78/95公約》和《船員教育與培訓質量體系》有關規定,主動適應國家《海船船員適任考試、評估和發證規則》有關專業培訓和適任評估要求,著眼於造就未來機駕合一型高素質船員需要,提升海上專業學生課外創新與實踐能力,培育學生綜合應變、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全面滿足國際航運市場對高素質航海類專門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學校將輪機工程實驗中心、航海綜合訓練中心合併組建了海上專業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2001年,為了加強海上專業教學管理工作,學校成立了航海教育教學工作委員會,全面負責海上專業教學過程巨觀管理、協調、指導工作。本中心由航海教育教學工作委員會直接指導,具體承擔全校海上專業及相關工科類專業的實驗、實訓、實習教學任務和海上綜合素質教育,是全校綜合性的實驗教學平台和學生課外創新與實踐基地。
目前,本中心占地面積14350?,儀器設備資產總值6230萬元,擁有國內先進的360°視景的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器、輪機模擬器、自動化機艙、航海雷達模擬器、GMDSS(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模擬器和國內領先的機電設備操作模擬器、水上訓練中心,擁有機艙設備虛擬操作、柴油機測試、液壓實驗、零部件探傷、污染物控制、GMDSS網路模擬信息、交通運輸網路信息、航海模擬器桌面系統與電子海圖等信息平台,擁有海事局計算機無紙化考試、專業英語聽力與會話自主學習平台。
中心的學科依託輪機工程學院、航海學院具有完整的學科體系、優良的教學科研條件和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擁有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輪機工程學科是福建省重點學科,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校級重點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已列入福建省2008-2013年博士點建設規劃。輪機工程專業是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航海技術專業是省級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輪機工程專業教學團隊是福建省教學團隊,擁有“基於強化實踐技能的輪機工程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強大的學科專業支撐為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中心多年來不斷跟蹤研究航運發展對人才的新需求,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指導思想,樹立以學生為本,“以專業知識教育為基礎,以實踐能力訓練為重點,以創新精神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理念,形成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融合一體、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相輔相成,集系統教學、創新實踐、素質教育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實驗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從人才培養機制、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教學內容和手段方法、實驗教學隊伍、實驗室軟硬體條件、實驗室管理體系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與創新。
通過改革,建立了海上專業相互融合、教學與科研相互支撐、科研促進教學的人才培養機制和“PDCA”(計畫-行動-檢查-糾正)教學管理運行機制,使研究性、創新性實驗教學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有了措施保障,使海上專業在校生專業技能實訓得到了強化,資源配置得到了最佳化。
近年來,為主動適應國際航運市場和社會對人才的新需求,修訂了海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輪機工程、航海技術兩專業部分課程和實踐相互滲透、交叉,中心重新整合海上專業實驗課程體系,構建了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緊密結合、有機聯繫、科學合理,分層次、多模組、相互銜接的“二個結合”(校內外實踐基地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三個層次”(通識教育實踐、專業教育實踐、綜合教育實踐)、“四年不斷線”的實踐教學體系。根據《STCW78/95公約》有關適任評估要求,將海上專業核心課程實驗與實踐整合為獨立設課的專業實訓,並全面修訂了實驗教學大綱,更新了實驗教學內容,大幅度增加綜合性、創新性實驗,使海上專業注重技能和素質培養的特色貫穿於整個實驗教學中。健全了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加強了實驗室的規範化和信息化管理,實現了實驗室資源共享和對外開放,為提升實驗教學水平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和福建省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提升了中心的硬體條件;自行研發了船舶電站虛擬操作平台、輪機虛擬現實技術平台,拍攝了船舶動力裝置拆裝教學系列錄像片,建立了船舶機電設備陳列室,編寫了雙語實訓教材,並實現了實踐課程的雙語教學。同時,先後與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貨輪公司共建了“清華山”、“玉龍山”、“崑崙山”、“大嶼山”、“華光”等5艘六萬噸級實習船基地,為培養國際化的高級航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方位的改革帶來了中心實驗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心已擁有一支學歷、學緣、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理論知識深厚,實踐技能熟練,富有責任心,愛崗敬業的“雙師型”實驗教學隊伍。近5年來,中心教師獲得福建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得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建設省級精品課程6門,校級精品課程9門;現有省級教學名師3人,校級教學名師6人,校級教學示範崗4人,福建省勞動模範2人,廈門市勞動模範3人。海上專業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取得優異成績,其中獲國家級獎勵1項、省級5項、校級9項,獲福建省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10項。連續五年海上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8%,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實踐技能、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給予充分的肯定。
經過教育部、交通運輸部、福建省、廈門市持之以恆的大力支持和重點建設,經過中心全體教職員工的不懈努力,中心的實驗教學和人才培養水平必將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必將為國際航運業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航運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