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時代

2009年,是全球“頭文字G”會議有史以來開的最多的一年。但這樣的G會高峰或許並不意味著這一少數國家集會的會議模式發展成熟達到頂峰,相反,很可能是預示“撤退”的“集結號”。當今世界不再由少數幾個國家決定,卻是由來自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共同談判來決定,對於一些國家,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他們本身就可以代表一支力量,但是對於其他一些相對較弱的國家,他們需要尋找屬於自己的團體,歐盟、非盟或者七十七國集團甚至其它集團,正是以這樣的面貌出現在更多國際場合。或許這個時代能被稱作“集”時代。

時代背景

英國當地時間2009年4月1日下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親王在白金漢宮舉行招待會,款待參加G20峰會的領導人英國當地時間:2009年4月1日下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親王在白金漢宮舉行招待會,款待參加G20峰會的領導人

自1975年美國法國日本英國義大利西德創辦第一次六國峰會以來,這一少數富國組織峰會傳統一直延續至今(2009年)。可以說,三十多年來,世界經濟主導權一直掌握在少數幾個國家手中。

但情況在近些年發生了變化。自2003年起,G8峰會中都會穿插舉行八國集團與開發中國家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事實上,本年度G8領導人合影背景板上的國旗就有三十面之多。

2008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G20首度召開,2009年,又舉辦兩次。尤其在2009年9月的那次會議上,最後通過的共同檔案宣稱今後G20會議將繼續舉行。坊間稱G20將取代G8。

產生原因

無論是G8本身的擴展還是由G20取代前者,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原來的少數富國會議已經越來越不能解決現今遇到的許多全球性問題,無論是氣候變化環境問題,還是金融危機、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等等,都不是簡單涉及少數幾個國家的事情,也不是少數幾個國家能夠解決的問題。

另外一個原因是,美國一家獨大的世界格局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如2009年12月的一期美國《新聞周刊》形容的那樣,美國的國勢,如同其封面上大頭朝下的華盛頓國會山那般,掉頭向下了相反,以中國、印度巴西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在這十年時間強勁崛起,也是推動G8退出歷史的重要原因。

現實情況

2009年當地時間4月1日,中國畫家於成松創作的G20領導人巨幅肖像複製畫,出現在英國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2009年4月1日,中國畫家於成松創作的G20領導人巨幅肖像複製畫,出現在英國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

G8之後,世界將會怎樣?G20或許方興未艾,但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卻預示一種新的模式。從本次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看,目前對話基本集中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之間。以已開發國家為例,形成歐盟和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十國組成的傘形集團兩個組織,開發中國家則以中國加七十七國集團的方式出現。事實上,美國、俄羅斯在談判中各自代表一股力量,而在一百三十多國組成的七十七國集團中也隱約可見小島國集團、最不已開發國家聯盟和OPEC的身影。

一個氣候問題,集結了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包括發展權、歷史欠賬、貧富差距、資源分配、技術不平衡等問題在內的眾多南北對話話題。一次氣候變化大會,已經成為將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眾多不平衡問題集中起來的一次談判。

還有一些國家也正在尋找各自所屬的集團。一直歸在西方已開發國家行列的日本,現在變成亟不可待要回歸亞洲,為此甚至不惜得罪美國,提出“東亞共同體”的構想,正是希望能在今後的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勢。也有專家指出,世界“集團化”的背後還是世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大趨勢。在哥本哈根,有評論稱這是二戰後最重要的國際集會之一,只不過不再以軸心國或者同盟國的面貌出現。

未來

未來的世界格局不再由少數幾個國家決定,卻是由來自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共同談判來決定,對於一些國家,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他們本身就可以代表一支力量,但是對於其他一些相對較弱的國家,他們需要尋找屬於自己的團體,歐盟、非盟或者七十七國集團甚至其它集團,正是以這樣的面貌出現在更多國際場合。也許未來人們會發現,G20不過是上述這些國家和集團某種形式的代表而已,“集”時代或許即將來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