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成松

於成松

於成松,男,1958年生。四川省西充人。北京世界風光國際文化中心藝術總監,《中國風光畫集》35卷系列獨立創作人,《世界風光》大系100卷總編輯、總執筆。曾服役於西藏部隊。任南充市文化館美術工作者。國家高級美術師。創造出獨特的新畫種,中國美術家協會原主席吳作人先生命名為“複合油版畫”。

基本信息

簡 介

於成松1958年生。四川省西充縣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會員。北京世界風光國際文化中心藝術總監。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首席畫家。世界華人華僑精英聯合會美術分會會長。中華清風書畫協會副會長。曾服役於西藏部隊,任四川省南充市文化館美術幹部。創造出新畫種,中國美術家協會原主席吳作人先生命名為“複合油版畫”。已出版個人畫集48部,其中,《於成松四川風光畫集》系列六部,被作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的紀念品;《中國風光畫集》系列34卷,被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選作禮品畫冊,成為“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上的重要見證。他用中國畫藝術形式創作的“我們一起走過——90年90肖像”大寫作品,被譽為肖像繪畫藝術的里程碑。於成松2010年1月1日,在南極發表《世界風光藝術宣言》;是世界第一位在南極洲舉辦個人畫展的畫家。目前,正在進行《世界風光》大系100卷的創作工作。

個人畫展

1987年,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在成都舉辦《於成松畫展》;1989年,四川省、上海市總工會、美術家協會將《於成松畫展》列為四川省、上海市兩省市間的文化交流項目在上海展出; 1990年,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總工會在北京舉辦《於成松畫展》,並舉行“於成松作品座談會”。已先後十八次由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文聯、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誌等在中國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舉辦個人畫展,部分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1991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於成松畫集》。該畫集被選入由解放軍總政治部、國家民政部在1992年舉辦的首屆全國軍地兩用人才成果展,並被大會選為贈送代表的紀念品。

1992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於成松四川風光畫集》系列《九寨溝》《萬嶺竹海》《石海洞鄉》《黃龍瑤池》《長江三峽》《劍門蜀道》六部。1992年,該六部畫集被選作贈送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的紀念品;1995年,又被列為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的紀念品。

獨特的複合油版畫

1993年,應人民中國出版社等單位之邀,用獨特的複合油版畫藝術形式,潛心創作《中國風光畫集》。該套系列畫集共35卷(台灣省為二卷)。

2000年,中國文聯(外發[2000]278號)報經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字[2000]1036號)批准,以該套畫集為載體,以台灣中華兩岸世紀發展協會邀請“於成松藝術交流訪問團”赴台學術交流和收集《中國風光畫集·台灣卷》創作素材為契機,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文聯、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中國風光畫集編務辦公室等單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西藏布達拉宮廣場、北京八達嶺長城、海南省海口市、三亞市天涯海角風景景區、廣東省廣州市舉行了重要的大型歷史性活動:“中華魂《中國風光畫集·台灣卷》海峽兩岸萬人簽名百家寄語徵集活動”和新浪網民寄語活動。在國家外交部的支持下,於成松發起舉辦了“和平·發展·友誼《中國風光畫集·台灣卷》徵集世界百位元首、著名人士新世紀寄語祝願美麗中國早日統一”活動,得到了多位外國元首和駐華大使的友好回應和積極支持。

簽名活動的重要資料(照片)和百家寄語題詞,將編入《中國風光畫集·台灣卷》第二冊以及在“中華魂《中國風光畫集·台灣卷》海峽兩岸萬人簽名百家寄語展暨於成松中國風光作品世界巡迴展”中展出,百家寄語還將按每位題詞者一個版,精製成可保存千年以上的鈦合金銅銘牌,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適當時間贈台灣地區的博物館收藏及世界其它著名博物館收藏。作為新千年新世紀之際,中華兒女和各國元首、著名人士再次表達大陸和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兩岸必將統一心愿的歷史見證,載入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史冊。

“為中國美術作貢獻”

1996年7月25日,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著名美術家吳作人先生在生病期間托夫人蕭淑芳致信江澤民總書記,向江總書記推薦於成松,江澤民同志曾在寓所接見於成松,並題簽和合影留念。自1982年之始,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美術家協會主席李少言、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劉開渠、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古元、中國版畫家協會主席李樺、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王琦、上海美術家協會主席沈柔堅等對於成松的藝術創造給予指導和充分肯定,並多次題詞鼓勵。劉開渠先生題詞鼓勵於成松“為中國美術作貢獻”。

個人作品

2001年,《從神農架撿來的世界》等二幅作品入選慶祝清華大學建校九十周年——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

2003年,創作《錦繡南充》畫集,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2004年10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在北京主辦於成松油畫作品展覽。

2005年9月,作品《被遺忘的世界——昨日隨風》人選2005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序列展——中國中青年藝術家優秀作品展。

2005年9月,巨幅油畫《水乳大地》被選作懸掛於天安門城樓貴賓廳作品。是天安門城樓懸掛的第一幅風光油畫作品。

2005年9月,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誌在北京主辦於成松“中國風光作品巡迴展·北京”展覽。

2005年10月,在中國政府收復台灣、澎湖列島,重新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60周年紀念日,國家有關方面以於成松的《中國風光畫集·台灣卷》為載體在新浪網舉行網民寄語活動;並將於成松的油畫作品列為特等獎獎品。

2005年9月,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誌舉辦於成松“中國風光作品巡迴展”學術座談會。稱其作品技法獨樹一幟,在畫壇獨享風格,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認為於成松的作品在東西方繪畫藝術交融中具有橋樑與樞紐作用,屬於中西繪畫藝術第四次浪潮的代表佳作。他的作品所表現的卵石堅硬、古拙,得天自然,細膩而神奇;溪流清澈、明快,纖柔不媚,歡快而沉穩;瀑布有勢、有神,蕩氣還魂,如歌如訴;海浪熱烈、激情,奔放無形,細微而粗獷;陽光熾熱似火,溫暖如懷,普照同射;雲霧變幻如山,賓士如夢,凝結如風;冰川玉潔透明,清淨如洗,勢如天生;古樹禪奧、生新,有態有神,生命如人……將你帶入如詩的境界。中國美術研究所前所長水天中寫道:“於成松以他的創作計畫踵事增華,值得肯定。每一代藝術家都可以從他的個性化藝術視角和藝術手段出發,為中華山川增加新的光彩。它既有利民族認同感的樹立,也有利於繪畫藝術的發展。”

於成鬆通過對不同類別顏料和不同溶劑的融合,掌握了具有色彩穩定的,耐酸、耐鹼、耐紫外線照射,與普通油畫顏料相同性能並適合自己創作使用的獨特顏料;在創作實踐中,他摸索出拖、提、壓、轉、起、伏、刮、鏇、遮、隔、漏、添、蓋、洗、脫、印、沖……等多種自己的創作技法,創造了新的畫種——複合油版畫,受到美術界和社會普遍肯定。在繪畫藝術歷史的長卷中,已經確立了獨立的位置。

2006年6月,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文聯、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等在海口市舉辦“於成松中國風光作品巡迴展·海南”展覽。

作品展

2006年9月,“於成松中國風光作品巡迴展·廣東”展覽在廣州舉行。

2006年12月,作品《藍色天空》在2006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獲優秀獎。

2006年,創作《於成松的女人世界’2006》畫集,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7年8月,與於楊楊合作的巨幅中國畫作品《偉大時刻》入選慶祝建軍8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8年,8月,他創作的34卷一套的《中國風光畫集》,被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選作贈送出席2008北京奧運會活動的中外貴賓的禮品畫冊;同時,被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作為對外禮品。

2008年9月,於成松向家鄉西充縣捐贈他創作的34卷一套的《中國風光畫集》,西充縣政府為此舉行了隆重的收藏儀式。

2008年9月,中共南充市委宣傳部、南充市文化局舉辦於成松《中國風光畫集》座談會,與會人士稱:“於成松現象”值得關注,於成松三十年磨一劍的勇氣值得提倡,於成松不為名利默默為祖國山河立傳的精神值得學習。

2008年11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奧運禮品——於成松《中國風光畫集》作品展”。並舉辦“於成松作品學術研討會”。出席研討會的專家稱於成松是美術界的徐霞客。承擔著一項文化使命。其藝術成就和貢獻在中國美術史上的獨特位置已成為客觀事實。

2008年12月9日,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奧運禮品——於成松《中國風光畫集》收藏儀式”,館長詹福瑞為於成松頒發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證書。

2009年1月20日,在北京發布由他創作的巨幅中國畫作品《朗朗青空》和《盈盈厚土》,祝賀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就職第44任美國總統。

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橋藝術中心舉辦“通往倫敦·於成松20國峰會首腦肖像作品預展——英國之夜”酒會。

2009年4月2日,在北京橋藝術中心舉辦“峰會·峰繪——著名畫家於成松23件巨幅肖像4月2日北京倫敦同步展出”新聞發布酒會。在北京橋藝術中心展出作品原件,倫敦展出複製件,展期一月。中國、英國等國家的主流媒體報導活動。新華社報導稱“於成松運用中國畫的筆墨意境和油畫的色彩魅力創作的這些巨幅肖像作品,不僅用筆簡約而準確,而且畫面色彩豐富、人物惟妙惟肖,在肖像畫中創造出山水畫作品裡的韻律和磅礴氣勢,為發展中國畫藝術打開了嶄新視野。”

2009 10 隨26次科學考察團遠赴南極。

2010 1 ,在南極舉辦於成松個人畫展。

2011 7 ,“我們一起走過——強大祖國,我生命的保護神‘90年·90肖像’於成松大寫作品全球巡禮”活動舉行。

2011 11 , “百年百肖像” 中國畫大寫作品百米長卷,全球巡禮美國華盛頓獨立廣場、紐約時報廣場及聯合國大廈。

2012 4 ,南墨北彩傅世亨、於成松作品展。

2012 12 , “我們一起走過——中國百年百肖像” 於成松大寫作品全球巡禮在德國柏林馬克思廣場、德國特里爾城馬克思博物館收藏中國百年百肖像百幅肖像版畫作品。

2013 1 ,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於成松創作的“中外名人掛圖”即將付印。這是自建國初期第一版“中外名人掛圖”出版近60年來,該系列掛圖第一次改版。

成 就

是第一個被國家級部門以畫家個人創作的畫集為載體,舉辦國際性大型歷史性活動的畫家。

是第一個以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為分卷創作出版風光畫集的畫家;也是第一個創作出版43部畫集中,沒有一幅作品重複出版,同時,除《錦繡南充》畫集由家鄉南充市委宣傳部安排創作、作為該市的對外交流禮品外,其餘都被列為國家大型活動和對外交流的紀念品的畫家。

是第一個由世界最大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將其作品集作為紀念品的畫家。

是第一個邀請由國外元首、大使以其作品集為載體,題詞寄語和題詞寄語者最多的畫家。

是第一個由國家有關方面以其作品集為載體,在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站徵集題詞寄語和題詞寄語者最多的畫家。

是第一個由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給個人舉辦畫展的畫家。

是第一個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向中國國家主席致函推薦的畫家。

是第一個將其藝術作品集和創作活動作為社會各界展示願景的舞台、直接參與其活動者最多最廣的畫家。

是第一個被授予中華環保綠色使者稱號的畫家。

是第一個由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將其創作的34部一套的作品集作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禮品的畫家。

根據給世界各國元首的信函中所作的承諾,於成松已開始《世界風光》大系100卷的創作工作。

2009年10月隨26次科學考察團遠赴南極。

2010年1月,在南極舉辦於成松個人畫展。

(《中國風光畫集》編務辦公室 提供)

中國南極畫家第一人

中國第26次南極科學考察歷時半年終於圓滿結束,科考船“雪龍號”於4月10日凱鏇而歸。中國南極畫家第一人於成松也安全、圓滿、成功、勝利載譽回到祖國,今天上午我打通了剛剛回到北京的好朋友於成松的電話,衷心祝福他GO HOME!他的聲音中還帶著疲倦、勞累、喜悅,真是為他高興、激動,太棒了,這是他的榮光,他的精彩,他的一輩子的驕傲。他在半年時間裡,歷經種種艱難險阻,冒著生命危險,記錄和創作了多幅難得畫作,為中國書畫界贏得了榮譽,熱烈歡迎大畫家於成松回家暖和暖和,南極太冷了。

2009年10月11日 我國第26次南極科學考察出發,考察隊員從上海“雪龍”號專用碼頭出發,進行為期半年(180天)的科考活動。考察隊員中,有位特殊的隨行人員:來自祖籍四川的著名畫家於成松也背負50公斤行囊,遠赴南極,用畫筆向世人展現冰天雪地的南極風光。

於成松因此成為我國遠赴南極的畫家第一人。

“我有一個夢想,用畫筆向世界人民展現美麗的中國,向中國人民展現美麗的世界。”於成松畫中國風光出名後,就產生了畫世界的夢想。

在南極的經歷

遭攻擊智斗海豹5回合

看似平靜的南極其實危險重重,一次,於成松和4名隊員同行,一名老隊員前面帶路,後面幾人踩著前面的腳印前進,“前面的隊員突然掉進冰縫裡了!”於成鬆緊隨其後,兩人只有二三十厘米距離,他趕忙將手裡的一根木桿伸過去,大家合力將這名老隊員拉出冰縫;還有一次,於成松正在收集素材時,突然一聲悶響從腳下傳來,“面前一座冰山中間陷下去了,要是多走兩步,就會葬身冰海。”

“海豹一般都不攻擊人,我卻遇上兇猛的海豹。”去年12月12日,於成松一個人到南極冰海尋找素材,數隻行動笨拙的海豹,或躺或臥擠在海灘一角。離它們五米遠左右時,於成松準備近距離拍攝,突然,一隻海豹向他撲來。“逃了五六米,我一個急轉身,海豹因為調頭困難,仍在往前沖。”於成松和海豹鬥了5個回合,5次快速轉身,才贏得時間甩開攻擊他的海豹。 沒有電視,沒有網路,科考之外,於成松是如何打發時間的呢?閒下來的時候,於成松不是作畫,就是寫信,給愛妻張玫寫了上百封信,這些電子信件是通過專用信箱收發郵件的,“光這個專用信箱的費用就給了7000元錢。”想看春節晚會咋辦?朋友把節目視頻發給中山站,於成松再到中山站下載觀看,“看到春節晚會,我好激動,第一次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第一次感受對親人的思念。”這已是三月中旬的時候了,離春節已有一個多月。

平時就住在停在冰海上的“雪龍”號科考船,科考時才走上南極大陸。很難吃上新鮮蔬菜,吃完從國內帶去的蔬菜後,“雪龍”號曾到澳大利亞採購過一次。壯美的南極風光讓於成松激動不已,科考隊員的工作和生活也成為他畫筆下的素材。

畫畫時企鵝湊來看熱鬧

於成松在南極畫了83幅畫,“回來根據那些素材慢慢畫,”最讓於成松溫暖的是那些南極企鵝,三五成群,“我畫畫時,它們就站在畫布前看熱鬧,不怕生,很憨厚!”

“和出發時相比,他現在黑多了,瘦多了。”昨日上午,妻子張玫趕到上海港,迎接丈夫的歸來。“手機可以用了,能看電視。能上網了,”瘦了15斤的於成松自言“重回人間”,最想吃一頓四川火鍋。

生死一瞬間

2009年12月17日晚上。第二次的遭遇更讓我現在也心悸。南極的12月正是極晝,晚上也如白天。那天晚飯後,我帶上包括陳醫生在內的三位“老南極”隊友再次到海里的冰區去拍攝《世界風光藝術宣言》圖片用的外景。由於有第一次的經歷,這次出去,我在心理上對安全就更加注意,更加小心。我們沿著隊里前幾天還用雪地車拉卸貨物的路線,朝著一座巨大的冰山群的方向探去。前天,我還乘坐雪地機車從這附近返回雪龍船,心想,這總不該出現什麼危險情況。我們四人走進冰區,越過一道冰裂縫時,我特別小心,四人中,我是最後一位越過的人,在我起跳前,我把他們三人都叫到前面,讓他們看著我跳,壯壯膽,我加足馬力,猛地跳了過去,他們三人把我接住。在我走到浮冰上自認為安全的地方後,他們就爭先去拍攝前面幾隻躺在浮冰上的海豹去了。由於在前幾天,我被一隻兇猛的海豹攻擊得死裡逃生,我見海豹就遠遠躲開,不想接近。就在那時,我聽到一種帶著恐怖的聲音傳來,我問:“是什麼聲音?”他們隨口就答:“是海豹叫。”在南極,從外界來的聲音只有企鵝、賊鷗和海豹的叫聲。海豹叫就海豹叫,我不再去想。當我回頭,想看看回去的路線,如果再跳這冰裂縫時,選在哪裡?當時,我驚恐的發現,剛才我跳過的冰裂縫在增寬,再看看自己踩著的這片巨大的浮冰和與浮冰相連的所有冰山都在急速的移動,我驚慌的呼喊:“不好,我們踩的冰在動,冰山也在動。”“沒什麼,是漲潮。”他們頭都不回的回答。漲潮有如此厲害?我見那冰裂縫從一米左右寬迅速的變得四、五米寬。順著遠望,在浮冰覆蓋的白茫茫海面上,那冰裂縫向一條沒有盡頭的河流。一眨眼工夫,冰裂縫又被合攏,與對面那塊冰相撞擊,兩者相遇撞起的冰塊超過兩米高,我呆呆的站著不敢邏動,看著“漲潮”的稀奇。再看他們三人,那些先還躺在冰上任憑拍攝的海豹已相繼逃跑,其中有一隻海豹直朝我的方向跑來,我大喊著:“海豹又要攻擊人了”。我見他們三人隨著朝我來的海豹跟來。有他們三人在前面頂著,我心中對那海豹就沒有多少害怕。只見那冰裂縫一陣裂遠,又一陣撞擊合攏,我擔心的是這“漲潮”會斷我們會去的退路。其中有位還抱怨著,這漲潮也不預報。有的問,今天是農曆幾日,說話間,我們見他們三人開頭站著拍攝海豹那處的浮冰已從我們站著的這片大冰塊上脫離,正在海水中若影若現。因為有海豹的地方,冰上就有海豹洞孔,同時冰都較薄。是那隻朝我來的海豹把他們引出了險境,救了他們。但是,這些還並沒有讓我們意識到巨大的險情正在發生。那時,平常被大家都稱為膽大的陳醫生說,別怕,該幹嘛幹嘛。這句話與我的心思有點合拍,我們不能白來一趟。於是,我們該幹嘛幹嘛。我們按我的布置,以冰山為背景,開始拍攝我需要的照片和錄象。陳醫生叫我站在一處高高凸起的冰面上,說,這裡的冰相對較厚,一般不會裂開,叫我們不要怕,只注意好自己腳下,如果發現腳下在開裂,馬上離開。我覺得他講得有道理,就按他的方法,直到把我的《世界風光藝術宣言》需要的資料拍攝完畢。任憑“漲潮”,任憑冰開冰合。當我們還想再選新的地方,我看見在離我們最近的海岸,有人站在礁石上不停的跳著,向我們的方向揮舞著雙手。我說,你們注意看看,那裡那個人是不是在叫我們,大家屏住氣一聽,仿佛是叫我們趕快回去。我們才開始撤回。在回的路上,我看見來時還好好的冰面,到處都是裂開又撞合的新冰裂縫。我們小心的回到岸上,才是中山站的站長助理小孫,他說,趕快離開這裡,危險。就讓我們上了早準備在那裡的汽車。

上車後,他立即用對講機喊:“飛機不用起飛,他們已經安全返岸,直升飛機不用起飛,他們已經安全上岸”。我們才感到我們遇到未知的險境。

我們回到站上,準備救助我們的直升飛機的螺鏇槳還沒停住。等著我們的訊息的隊員們看見我們就連聲說:“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一問,才知道我們以為的是“漲潮”並不是漲潮,是附近的一座冰山顛覆,撞在了我們作為背景拍攝照片的那座冰山的另一面,引起的波濤。我聽到的聲音,也不是海豹叫,是冰山相撞擊的聲音。那裡周圍的冰山,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連續反應,如果我們旁邊哪怕再有一小塊冰山被震動,造成淹埋在海里的部分發生脫落,頭重腳輕而顛覆,我們連叫的機會都沒有。我們站著拍照的那座凸起的浮冰,在與整個大浮凍的移動推力下,更容易頭重腳輕。我們知道了所發生的情況後,全身冒汗,陣陣發冷。

在我準備到海里的浮冰區去拍攝照片時,有位從 台灣來的姓郭的隊友也想去浮冰區走走,由於我見他沒有穿標準的工作服,就沒有約他一道前行。於是,他與另一位隊友去了海里,他們在離我們四、五百米的地方,看見了冰山在我們附近顛覆的過程。有人見他們逃回站里時,臉色蒼白,全剩驚恐。他見我回來,把我叫到屋裡,心悸慌慌,說:他見到冰山在我們附近顛了個,一會兒他旁邊的浮冰開始裂開,他腳下的冰在急速的運動,頓時,四面都是冰裂縫,嚇得不敢動彈,禁不住的尿都流濕了褲子,眼淚都流出來了,心想我們幾個就這樣消失在南極了。我聽他聲音發哽,抬頭見他,眼裡又滾動出淚花。

第二天,雪龍船的政委見了我說:老於啊,昨天我聽到對講機里在呼喊,老於,老於,畫家老於,你們在哪裡,你們在哪裡,又不見你的回音時,真讓人揪心啊!直到又聽到你們已經安全靠岸的訊息,我們的心才放了下來。以後外出,要帶個對講機,隨時便於聯繫。聽他這么一說,快要出嘴的“謝謝”又被咽了回去。感到身體一陣沉重,沉重得不能移動一點。

我們如果就那樣被冰塊蓋在海里,就連說一聲:“上帝,這裡是可怕的地方”都沒有機會。

我對世界風光的虔誠,對南極的敬仰,終於感動了上帝,把我的驚險化成了神奇,用危難豐富了我的經歷,為我的《世界風光藝術宣言》添加上驚奇,悲壯,厚重的一頁。在2010年1月1日的今天,我行程萬里,經過生死的絕別,我在這蒼茫亘古,神秘莫測的南極祝福南極,祝福地球,發出我對地球的美好心愿,我一定會感動上帝,給我的《世界風光》以鞭策,支持,鼓勵。這個上帝,還包括讀過這篇文字的你。

家庭

夫人:張玫

女兒:於楊楊,又名於揚洋,當代藝術家、藝術策展人。

中文名: 於楊楊
別名: 於揚洋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南充
出生日期: 1983年12月
職業: 當代藝術家,藝術策展人
主要成就: 創建四川美術學院新生代聯盟 中國美術新生代聯盟主要籌備人

1983年12月4日生於四川南充;

2003年7月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版畫系。

2006開始活躍於當代藝術界,先後從事或兼任過藝術區運營總監、藝術網站運營總監、藝術總監、藝術經紀人、項目策展人、公益筆會項目負責人、拍賣公司經理、藝術雜誌編輯等12種藝術類職務,掌握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現狀第一手學術資料。

積極致力於中國青年藝術家推廣和發掘,是四川美術學院新生代聯盟創建者、中國美術新生代聯盟主要籌備人。

多次策劃中國當代新生代藝術家展覽,挖掘大批優秀青年藝術家進入市場,在發現新銳藝術家、評判作品方面獨到、前瞻、創新,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成熟和多樣化做出了一定貢獻。

獨立創作多種類、28種題材當代藝術實驗性作品以畫廊、拍賣、電視購物、禮品、藝術衍生品、家裝市場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投入藝術品市場,手法創新大膽,取得市場肯定。

2007年與父親合作將版畫元素代入中國水墨的作品《偉大時刻》獲得建軍80周年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個人藝術創作走向成熟。

兒子:於其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