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開

陳友開

陳友開,福建美佛兒學校董事長。他不是一個很善言辭的人,他的目光卻是那么的堅定,對於當初的創業經歷更是笑而不語,是他的睿智、冷靜想一把鑰匙一樣,把美佛兒建設成一個充滿笑聲的學校。

基本信息

簡介

曾是福建平潭林業局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下海”。秋風徐徐,小樹輕輕搖晃,飄零的樹葉仿佛暗示著一個收穫的季節已悄然來臨。上課的鈴聲剛落,校園寂靜得如一池平靜的湖水,祥和而純淨。此刻,站在籃球場上眺望遠方的福建美佛兒學校董事長陳友開的表情,隨和中蘊藏著智慧,靦腆中隱藏著抱負。

“陳總,這兒的環境讓人感到賞心悅目。”記者縱眼望去,校園青山半抱,綠樹成蔭,花團錦簇,芳草萋萋,深吸一口氣,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

“是嗎?不是自詡,福清那么多私立學校,我想美佛兒的環境應該是最好的。特別是新區建設後,學校的環境就更加和諧美好了。”陳友開的表情欣慰而自豪,“努力為師生提供優美的教學環境可是我們董事會的職責啊。”

陳友開不善言辭,寥寥數語,輕描淡寫,卻透露出創業者坦蕩的心跡。對於創業的感受,他更是笑而不知從何談起,但提及學校,他的話匣子突然像找回丟失的鑰匙,仿佛許多年來,一直挽著他走向成功的,不是曾經點點滴滴的風雨,不是自我的成熟與睿智,而是這所充滿歡歌笑語的校園。

探索中崛起

陳友開曾是福建平潭林業局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事業單位編制、穩定輕鬆的工作、不多但足夠維持生活的工資,在許多人看來,他是個十足的幸運兒。但他並不甘於此。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陣“下海潮”席捲而來,保守者怯懦地觀望著,在穩定與風險之間徘徊不定,最終錯失時機;惟有勇敢者堅定地邁出步伐,堅強地經歷此起彼伏的經濟浪潮的淘洗,在風險中尋獲人生的第一桶金。陳友開屬於後者。他拿定了主意後,便向單位提出停薪留職的申請,而後自我摸索著成功通途。他曾經營過運輸行業,曾在私立學校就職,他的經歷與同時代遊走於商海浮沉間卻立而不倒的人大致相同,惟一不同的是,他不愛張揚,朋友們常說他是個內斂隨和、誠實明理的人,這樣的性格也讓他結交了許多朋友。

二十年,學校董事會經歷了三個時期的磨礪,從創立初期的艱辛與探索,到中期的規範發展,再到現在的騰飛壯大;學校的規模日新月異,從開始的武館,到武校,到文武學校,到現在成為相當規範的文化學校。其中經歷的幾次跨越式的蛻變,陳友開記憶猶新:1997年中秋,學校兼併了“融僑少年文化武術學校”並遷移到現校址,初具規模;2001年9月,學校進行了管理模式和辦學模式的改革,設立國小部、中學部,並形成“以文為主、以藝術為特長、以武術為特色”的課程結構;2002年9月,學校增設幼兒部,並將中學部分為國中部、高中部;2003年10月,學校進行了戰略管理策劃和人力資源及財務整體變革,步入了規範、良性的發展軌道。2006年1月,學校更名為“福清美佛兒學校”,並擴大校區,將學校附近不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養豬場、養雞場、煉油廠收購併改造,保證學校擁有優美的教學環境;2007年,為充分整合教育資源,學校還籌辦了福建美佛兒職業學院。

如今的福建美佛兒學校是一所集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於一體的封閉式寄宿制學校。學校占地面積500餘畝,建築面積約10多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校園總面積的50%以上。20年來,學校共投入2.5億元資金,完善了各類設施設備的建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少年學生和家長,如今全校在校師生員工達5000餘人。

提及學校積極倡導的“文以睿智、武以養德、藝以怡情”的教學思想,陳友開侃侃而談。他認為,這種按國家課程標準開足應開設的課程,不僅注重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且還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成立了藝術體育中心,開設了武術、體操、游泳、舞蹈、桌球、籃球、書畫、文學、器樂、攝影等興趣班。為了因材施教,學校還為每一個孩子設計出成長方案,學校在國內率先成立了“青少年成長研究院”。為了使教育國際化,學校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教育資源,與澳大利亞國際交流中心、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學院、紐西蘭劍橋國際語言學校等國際頂級教育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開設了國際高中班及出國留學預科班,並每年與上述教育機構聯合組織學生開辦英語夏令營;學校現已成立了國際教育中心,具備了聘請外教的資格。

帶著“孩子”騰飛

每每提及兒女的林林總總,父母總是最健談的。陳友開亦是如此。在他的心目中,美佛兒學校就如自己傾心調教出來的孩子一般,他不僅對她了如指掌,更主要的是對她的愛深入骨髓。“二十年來,福建美佛兒學校在探索中日益壯大,如今碩果纍纍,已成為八閩強校中國名校,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具有較強的影響力。”陳友開為此自豪。

長期以來,陳友開如一位父母般,細心照料著這個孩子,望“子”成龍的願望同樣在他的心裡根深蒂固。現在,在眾人的努力下,這個“子”終於成“龍”:這所曾經默默無聞的武館成為全國教育教學管理示範學校、全國先進民辦學校、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十大社會滿意學校、全國百強民辦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單位、全國科研興趣示範基地、北大附中/附小遠程教育示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校本培訓基地、省級花園式學校、福建省散打/套路訓練基地、福建省AAA單位、福建省國小數學發展性實驗基地校。2006年5月該校被評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中心”;2006年6月,該校作為民辦學校的唯一代表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同台領取了“2006年度全國教育教學管理示範學校”的獎項等。

看著眾多的光環圍繞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試問有哪一位做父母的不為之激動,感概?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僅2002年以來獲省市、國家級榮譽或獎項的就有:優秀教師62人次,其中2人榮獲國家級園丁獎,2人榮獲全國語文學習輔導獎,4人被評為省級優秀民校教師;文化知識賽二等獎以上83人次,其中2人獲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和語文學習大賽一等獎;武術類競賽獲二等獎以上的105人次,其中3人獲全國武術館校武術比賽的男子太極拳冠軍、男子散打亞軍,2人獲全國青少年武術散打套路錦標賽冠軍,2人獲第十屆全國運動會男子南拳和南棍全能冠軍、男子太極拳冠軍;在藝術類競賽中獲二等獎以上的120人次,僅在全國書畫大賽中獲特獎和金獎的就有30人次。此外,教師教研論文發表或獲獎的37篇。不僅如此,二十年來,一批批學子先後升入全國各地的名牌大學,有的甚至遠渡重洋,前往澳大利亞、法國、瑞士、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國家留學深造。學校最新的要求是,學生的高考上線率要達到70%。

陳友開的“家中”,貼滿了孩子們努力取得的獎狀,掛滿了紅燦燦的錦旗,他像一位自豪的家長,談及自己的孩子的榮譽時笑容滿面,思考孩子未來發展時眉頭深鎖,他的心愿只有一個,牽著孩子的小手,帶著他“騰飛”。

聰明的董事享受“清閒”

福建美佛兒學校校長劉元大與陳友開共事十幾年,可以說是陳友開的老大哥老朋友,對於陳友開的思路,他從自己的角度做了這樣的注釋:做為校領導,陳總一直認為,學校任何部門的領導都應是該部門的精英,應完全掌握該部門的詳細情況,如此這般才能促進部門的發展。學校的行政管理應由內行的人執鞭。所以,美佛兒的管理與其他私立學校不同,福建美佛兒學校的董事會大膽將權利完全下放,陳總既不兼任校長,也不監管財務,這就意味著他不會幹預校委會的一切行政行為。而且,學校還將這種方式擴張開來,不僅局限於董事會與校委會,從高層到學生,校長對董事會負責,各個學部的責任人對校長負責,班主任、教練、老師對學部責任人負責,層層遞進,達到齊心協力共同服務學生的目的。

“不需要直接管理學校,這是否說明陳總這董事做得挺‘清閒’啊?”記者笑著說。

“並不是如此,雖然陳總不監管財務不兼任校長,但他依舊有自己的分工,比如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學校的擴張等。權利下放並不代表不需管理,而是分工的細緻化,工作的責任制。”劉元大說。

蘇軾曾說:“士有一言中於道,不遠千里而求之。”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要善於用才,敢於用才,精於用才,但最關鍵的是信任所用之人,所以,陳友開大膽地將權利完全下放,認真做好學校發展工作。且看學校的幾位領導便知陳友開用人眼光的獨到。校長劉元大,1997年加盟石竹山文武學校。歷任班主任、政教處主任、教務處主任、招生辦主任、總務處主任、校長助理、常務副校長、校長。2004年被聘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2005年獲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職稱;2006年獲“中國傑出教育家”“中國行業科學研究會著名專家”稱號;2007年被聘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分管學校教學的副校長王運才,中教高級職稱,湖北省孝感市教學研究學會會員;孝感市教學研究學會中學語文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中學語文教改研究中心研究員。1993年獲第七屆“華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1994年獲市第二屆中學生作文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1997年獲市中學語文優質課競賽一等獎;1998年被評為市中國小中青年骨幹教師。福建美佛兒學校書記、副校長施修德,自1991年起擔任校長職務,曾榮獲“福建省優秀教師”、“福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平潭縣首屆傑出青年”等稱號。這三位校領導全部進修歐洲愛爾蘭大學MBA學位,並已完成學業。

一所好的學校,應擁有好的校長,正因為幾位校長的實力,陳友開才放心大膽地將一切行政工作交予他們。

認真做好“服務員”

在陳友開看來,作為學校的董事,最重要的應是服務學生,“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堅持以學生為本。學校領導堅持用‘四員化’理論指導工作,即‘我們都是教務員,我們都是服務員,我們都是監督員,我們都是宣傳員’,其中的服務員就是告訴大家,我們是真正切實地為學生服務的。”

習習涼風輕撫面龐,一絲清涼的美好湧上心頭,陳友開與幾位校領導站在籃球場上交流想法。劉校長告訴記者:“我與陳總共事多年,他為人隨和誠實豁達,最重要的是他一心一意為教育。他一直覺得教育是公益事業,它與企業不同,企業需要戰略擴張,需要多元化發展,而教育著重強調逐層深入,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他常說,我們要過小康生活,而不是富翁生活。他不會每天想著多元化擴張,不會好高騖遠,他具備從事教育的素質———社會責任感。”

領導者要善於“親和”,平易近人,要使下屬覺得自己易於接近,敢於接近,心理上永遠存有一種“暖”的感覺。陳友開天性隨和,正如劉校長的看法,他為人隨和,易相處,雖然他是老闆,看似高高在上,但他平易近人,遇到朋友犯錯他會指責;商量學校發展大計,遇到意見不合,他會為自己認為是對的觀點爭得面紅耳赤,卻在一番思考後,主動與對方進行溝通,並贊同對的想法。他常說:“學校既不是我的,也不是學校里的任何一個人的,而是大家共同的家園,每個人都是學校的主人,每個人都應為學校擁有榮譽而開心,為學校分憂解難。”

十幾年的風雨兼程,福建美佛兒學校這顆八閩之珠民校之星,正日益放射出奪目的光輝。作為學校的董事,他精心耕作在這片沃土上,帶領更多的莘莘學子從這裡開始夢的啟航。他告訴記者,學校的願景是“到2010年成為中國基礎教育領域理念領先、設施完備、質量一流,富有文化影響力的國際型名牌學校”。圍繞這個目標,學校還進行一系列規劃,從去年開始,還專門為學校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通過一系列活動,將學校發展為人文校園、書香校園、感動校園、魅力校園、品牌校園、和諧校園。五年五個主題,每一個主題的成功實施對學校來說都是一次質的飛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