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松

陳學松

陳學松是1973年在福建省長樂市出生,於福建警官學校畢業,曾任長樂市羅聯鄉派出所政治教導員、羅聯中學綜治副校長等,自願申請到長樂市偏遠山區——羅聯鄉派出所工作,被福州市公安局評為“十佳監所民警”。

陳學松陳學松

1973年出生,福建省長樂市人,福建警官學校畢業,監獄管理專業。1996年參加公安工作,歷任長樂市公安局巡警大隊“110”民警、長樂市治安拘留所副所長、長樂市羅聯鄉派出所政治副教導員、長樂市羅聯鄉派出所政治教導員、羅聯中學綜治副校長。曾被福州市公安局評為“十佳監所民警”。

“其實平時也有不少人請客送禮,我們都堅持‘不吃請,不收禮’,因為農民生活本來就艱苦,一畝地一年下來的收成也就七八百元,請吃一頓飯要花掉幾百元,這樣的飯會吃得安心嗎?這簡直是在吃老百姓的血汗。我寧願回家吃稀飯,這樣心裡更踏實。作為一名人民警察,我們應當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一定要做到清正廉潔,做到‘守得住大山,耐得住清貧’。”樸實無華的語言,卻體現了作為一名人民警察為人民服務的品質。

 民眾的事無小事

陳學松陳學松自願申請到長樂市偏遠山區

羅聯鄉,管轄8個行政村,10000多人口,它與福清毗鄰,是長樂市最偏遠的鄉鎮,也是經濟較落後的鄉鎮之一。羅聯派出所,這個含所長、政治教導員在內僅有四位民警的派出所,在當地卻有不小的名氣。因為這裡有一位讓民眾放心的好領導——陳學松。
2004年4月份崗位輪換,時任長樂市治安拘留所副所長的陳學松自願申請到長樂市偏遠山區——羅聯鄉派出所工作。在羅聯派出所工作期間,他親自包乾羅聯鄉最大的片區——馬厝村,既當教導員又當片警。

 

深入民眾當中

陳學松和民眾在一起
羅聯鄉,民眾有什麼事都喜歡找民警幫忙解決。東林村村民林某拒絕贍養父親,他父親無奈之下求助民警。陳學松得知後,多次到林某家中做他的思想工作,陳學松對他說:“我平時工作比較忙,很少有時間陪著家裡人,後來父親經離開了人世,我現在連孝敬他的機會都沒有。我很羨慕你有個父親,你應該好好孝敬他才是……”陳學松的話深深地喚醒了林某,他表示今後一定好好照顧父親。“我們人民警察應多到民眾家裡,多關心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我們是真心在為他們服務。民眾的事,再小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大事,不能因為是小事,我們就置之不理。”陳學松經常這樣對所里的同志說。
2004年下半年福州市第一次下鄉辦機車駕駛證時,他聯繫長樂市交警大隊,為了方便學員,他親自為學員統一收錢、填表,為了這事他頂著烈日跑了好幾趟交警大隊,交警大隊的工作人員看到陳學松滿頭大汗的樣子,感嘆地說:“作為教導員,能做到大小事都自己做,真不容易。”
 

風雨中的考驗

長樂市地處沿海,是颱風經常“光顧”的地方。每次颱風來臨之前,陳學松都是騎著機車走家進戶讓民眾做好防範措施,並把危險地方的民眾轉移到安全的地方。2005年“龍王”颱風時,他接到報警,得知轄區壩掩水庫崩潰,下游的房屋全部被淹。他立即帶著民警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看到被淹民眾站在二樓走廊呼救,情況十分緊急,他立即安排不會水性的民警去轉移可能被淹沒的民眾和財產。自己跳進水流湍急的洪水中,把一戶民房中的兩個老人、一個婦女、兩小孩背出來後,接著又到另一戶人家,把一個婦女和兩個小孩背出來……後面洪水漲到他脖子,腳底也被石頭劃爛掉了,面對著隨時可能把他沖走的洪水,他毫無懼色, 直到他把所有的民眾和財物轉移到安全地段時,才發現自己整個人像脫虛一下,一下子癱倒在地上。被救出來的民眾一下圍到他身邊噓寒問暖,有的去煮麵送給他吃,當時的場面令不少在場民眾感動得熱淚盈眶。
村民們還記得,在羅聯派出所工作的幾年裡,為了幫馬厝村的村民找回耕牛,陳學松帶村幹部、村民連續設卡守了兩個多月,自己都累得病倒了;為了偵破電線失竊案,陳學松冒雨來回取證,最終將盜賊抓拿歸案;為了調解村民之間的糾紛,陳學松不厭其煩的奔波在民眾家中,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他是一名好警察,一心一意為我們。”在採訪中,一位老農這樣評價陳學松。

 

 打防並舉保平安

陳學松陳學松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打防結合”的方針

“天下安危,公安系一半”,維護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是人民警察的一項重要職責。在片區的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中,陳學松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打防結合”的方針,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本所實際,制定完善了相適應轄區特點的管理、防範、控制機制,並不斷督促指導各村抓好落實,逐步在全轄區形成了專群結合,動靜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相交織的防控體系,基本防範能力大大增強,可防性案件的發生得到有效遏制。為了打造“平安長樂”,構建“和諧社會”,他身先士卒,經常帶著民警和群防群治人員在下半夜巡邏,有的甚至通宵達旦,有效地維護了轄區的安定穩定。為了抓捕逃犯,陳學松經常帶隊設卡通宵守夜,這當中除了要面臨歹徒的危險以外,還會面臨許多意外危險。如在去年的一次執勤中,一部從閩西過來的汽車,看到陳學松等民警在設卡,就想過去跟他們打個招呼,不想司機過於疲憊,踩剎車的時候誤剎到油門,汽車一下子飛奔駛向陳學松等人,幸好他們閃得快,才沒釀成慘劇,最終那部汽車翻倒在路邊的稻田裡。 由於措施得力,嚴格執法,打防並舉,以身作則,轄區治安狀況良好,確保了一方平安,受到民眾的好評。

 

打鐵還需自身硬

陳學松“大學習、大討論”

作為派出所的政治教導員,抓好隊伍建設是其重要工作職責。陳學松表示,要做一名好警察,除了有過硬的業餘素質,政治作風也至關重要。所里每周均組織民警開展“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爭創“無違紀基層單位”。平日裡經常組織所里民警大練兵,如跑步、走佇列等,有空組織大家給附近農田拔草,在幫忙農民乾農活的同時,也提高大家吃苦耐勞的精神。記者看到,所里圍牆內還種起蔬菜,陳學松告訴記者:“我們種的這些蔬菜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美化環境,一舉兩得。”為了節省所里的支出,陳學松上下班都堅持不坐所里的接送公車,每天都騎機車上下班,他說:“公家的錢也是錢,能節省就應該節省。”由於所里警力少,工作量又大,民警休息時間幾乎都在加班中度過,再者由於經費少,平時大家都沒有加班費、電話補貼。剛開始有些民警心裡不平衡,後面看到所領導都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也就慢慢習慣了現狀。記者在所里的輪值表里看到,陳學松一周有四個晚上安排留在所里值班,周末時間也幾乎都安排在所里值班。

陳學松除了在工作上對民警給予幫忙以外,在生活上,所里民警有困難,他也會極力幫忙他們。去年,民警康偉的父親得了癌症,對於家庭條件原本不太好的康偉得知這訊息後,心急如焚。陳學松得知後,號召所裡面民警獻愛心,一起幫忙康偉度過難關。陳學松與所長各拿出3000元,所里其他民警、協警也捐獻了1000多元。當康偉拿到那筆錢時,感動得熱淚盈眶。在榮譽面前,陳學松總是把榮譽讓給所里的民警,他說:“‘民警的榮譽就是領導的榮譽’,其實民警得了榮譽,在別人問起的時候,他們就會說,這是在某某領導領導下獲得的,這不正是我們臉上貼光嗎?也是對我們工作的很好肯定。”

採訪手記

也許是平日工作過於勞累的緣故,而立之年的陳學松頭上已經長了許多白髮。他的愛人林芬也是一名人民警察,可謂“志同道合,革命家庭”,然而,由於他和愛人的工作都很忙,極少有時間照顧家裡人,談到七歲的兒子,他總有一股愧疚之情。
在採訪過程中,陳學松多次表示,他所做的這些工作都很平凡的,是一名人民警察所應該做的,沒有什麼好提的。的確,基層民警的崗位很平凡,所做的事情也大同小異,但是,正是由這一個個平凡的崗位構建起一個和諧安寧的社會。
四年的春夏秋冬,無數的風風雨雨,陳學松在平凡的崗位上釋放著生命的智慧能量,在點點滴滴為百姓的服務中彰顯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公僕情懷,在一次次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展現英雄本色。
陳學松面對鮮花、榮譽,心情非常平靜。他說:我和其他民警一樣,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

[1] 福建之窗 http://www.fujian-window.com/

[2] 海都資訊網 http://www.hdzxw.com/Index.html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