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接

黃正接

黃正接,1974年出生福建詔安,1998年由福建醫科大學本科畢業後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從事外科工作,現為福建醫科大學2007級碩士研究生班長、研究生學院第二黨支部組織委員、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履歷

黃正接(右) 黃正接(右)

1974年出生福建詔安。1998年由福建醫科大學本科畢業後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從事外科工作,現為福建醫科大學2007級碩士研究生班長、研究生學院第二黨支部組織委員、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

簡介

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在醫院工作,黃正接都用行動詮釋醫學生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醫生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醫德是靈魂,醫術是生命。醫生有責任以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保障老百姓的醫療權、生存權,為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在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座談會上,黃正接平實的一席話代表他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道出了當代醫學生的心聲,也感動了參加座談會的所有人。

積極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

早在1995年3月就讀本科期間,黃正接就註冊加入了福建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積極參加校內外青年志願者活動。從校園衛生環境整理到照顧退休老教授,由健康諮詢到山區義診,從社會服務到街道共建,處處都有他的身影。1997年,黃正接被共青團福建省委評為“福建省優秀共青團員”。

2007年,他重新回到福建醫科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作為一名具有10年臨床工作經驗的學生黨員,黃正接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積極組織、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

農村中“小病大治”——把感冒當腦炎治、“大病小治”——把直腸癌當痔瘡治的悲劇時有發生,這些看似小事,卻反襯出醫療資源分配的極不平衡。為此,他的胸中常常涌動著“為了農民的健康,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為百姓看病”的萬丈豪情。

黃正接經常犧牲休息時間和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利用周末、寒暑假,組織青年志願者深入農村,為農民民眾送醫送藥、健康體檢。他帶領具有醫師資格證、執業證的研究生在福州郊區建立了閩侯上街鎮紅峰村老人院、善恩園孤兒院兩個服務基地,定期為那裡的老人、孤兒測量血壓、健康體檢、診治疾病。不定期在福州周邊地區舉行社區義診活動,服務社區民眾和外來務工人員,為民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切實的醫療衛生服務,讓民眾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就能享受到綜合性大醫院的醫療服務。

黃正接(中) 黃正接(中)

黃正接不僅定期上門為民眾服務,還主動留下自己的聯繫電話,民眾有病痛可以隨時聯繫。許大爺大便出血,在當地醫院就診多次總是無功而返,當地醫院的醫生告訴老人衛生院沒有儀器設備,他的病要到城裡大醫院檢查,失望的老人試著電話聯繫志願者黃正接,沒想到第二天具備高年資主治醫師資格的他就攜帶手套上門為老人檢查身體,不怕髒不怕臭,為老人仔細做了肛門指診並扣出大量羊糞樣大便。其實老人就是因為便秘導致痔瘡出血,需要的儀器設備只有一副醫用手套和不怕髒不怕臭的“愛心”,詳細向老人交代治療要點和注意事項後,黃正接一口水都沒喝就回學校上課了,經過多次隨訪,老人的大便出血治癒了,他才放下那顆牽掛老人的心。許大爺逢人便說:“這些志願者不是自己的親人勝似親人,感謝福建醫科大學培養出這么好的學生。”

2008年1月底,黃正接同志做為福建醫科大學研究生寒假醫療服務隊唯一一位碩士研究生,和9位博士生一起奔赴華安參加送醫下鄉活動,承擔起整個服務隊普通外科專業的全部診療工作,以豐富的臨床經驗、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體貼入微的關愛語氣獲得當地民眾的歡迎和信任,為當地民眾治癒了許多疑難雜症,得到當地民眾的好評,也得到《福建日報》、福建電視台、《福建衛生報》等新聞媒體的報導,以他為醫療骨幹的福建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赴華安縣醫療志願服務隊獲“2008年福建省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團隊”稱號。

投身四川災區

黃正接(右) 黃正接(右)

2008年7月16日到2008年8月13日,黃正接以志願者的身份赴四川災區為災區民眾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擔任福建醫科大學災區服務團臨時團支部副書記。黃正接同志充分發揮醫學專業特長,深入基層、不畏艱辛、勤懇務實,帶領醫療小分隊積極為災區民眾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在四川災區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醫療救助活動。不僅診治病人,而且開辦培訓班,並帶去了福建衛生管理工作的經驗,深受當地衛生部門及民眾百姓的好評和歡迎,為四川災區災後重建作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貢獻,團中央工作簡報第3期和第8期以及當地新聞媒體對醫療小分隊的工作事跡進行了報導。2008年9月四川省滎經縣、雅安市政府將黃正接同志推薦為“四川省省外來川優秀志願者”候選人;2008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福建省教育廳 、共青團福建省委 、福建省學生聯合會 聯合授予他“2008年福建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稱號,廈門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廈門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榮譽。以他為醫療骨幹的福建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赴四川災區醫療衛生防疫團獲“2008年福建省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團隊”稱號。

在四川志願服務期間,黃正接充分發揮醫學專業特長,深入基層,不畏艱辛、勤懇務實,帶領醫療衛生服務團積極為災區民眾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為了更好地為當地民眾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切實幫助基層醫師提高醫療技術水平,醫療隊以滎經縣花灘衛生院、滎河衛生院兩個門診量最大的衛生院為基地,黃正接主治醫師每周定期到基地衛生院進行業務查房,針對每一個住院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傳幫帶”基層醫務人員,把醫療技術留下來,讓支醫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同時通過定期查房、門診坐診讓當地農民在家門口享受三級甲等醫院的醫療技術服務,在當地醫院和民眾里引起積極反響。

學生時期

無論是本科期間還是碩士階段,黃正接都品學兼優,多次獲得校學生獎學金,榮獲“2008年福建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福建省優秀共青團員”、“廈門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福建醫科大學優秀研究生幹部”、“福建醫科大學優秀共青團幹部” 、“福建醫科大學優秀志願者”、“福建醫科大學研究生黨總支優秀共產黨員”、“福建醫科大學研究生黨總支社會實踐積極分子”等榮譽。

黃正接先後在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表了《血清CEA、CA199水平對結直腸癌術後患者的隨訪價值》、《神經合併傷的治療對胰腺損傷預後的影響》、《118例重度顱腦損傷的急診救治》、《心臟移植術後3年心跳呼吸驟停搶救成功1例》等學術論文,在廈門市科委立項課題《胰島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中擔任第一助手。2008年5月應邀出席第12屆福建省研究生自然辯證法青年學術年會“青年與當代科技發展”論壇,並在大會上發言。

面對民眾的讚譽、師生的好評,黃正接從不驕傲;對於經常犧牲休息時間和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參加志願者活動,他無怨無悔;展望未來,作為一位有10年臨床經驗的醫學研究生,他願意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青春熱血譜寫青年志願者的奉獻之歌,用自己的行動詮釋醫學生的誓言。

黃正接說:“在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過程中,既讓我樹立了奉獻意識、關愛了老人、孤兒,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弱勢人群看病難的問題。通過醫療志願活動,我深深的認識到農村缺醫少藥的現實,激發了我奉獻基層回報社會的願望,並對醫德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那就是良好的醫德醫風不僅僅是不收紅包和回扣,同時需要具有為人民民眾奉獻一切的遠大理想,需要具備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個人情感,需要具有解決人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信心與勇氣。”他樸實的言語包含了醫學生共同的心聲――關注民生,構建和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