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和

隨和

隨和(suí hé),釋義為和順,不固執己見。隨和的反義詞是嚴肅。“隨侯珠”與“和氏璧”是歷史上有名的“春秋二寶”,又稱"隨珠和璧",喻作珍寶或珍寶中的極品,簡稱"隨和"。傳說春秋時期隨國的君主隨侯在一次出遊途中看見一條受傷的大蛇在路旁痛苦萬分,隨侯心生惻隱,令人給蛇敷藥包紮,放歸草叢。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

基本信息

詞語概念

基本介紹

隨和隨和
【詞目】隨和

【拼音】suí hé

【注音】ㄙㄨㄟˊ ㄏㄜˊ

【反義詞】嚴肅

基本解釋

[easy-going;amicable]∶和順,不固執己見

他隨和的性格使他屈從了家裡的做法

[echo what others say]∶隨聲附和

例:他隨和的性格使他屈從了家裡的做法。

例:鄒韜奮《萍蹤寄語》一○二:“一人先唱,眾聲隨和。”

隨侯珠(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隨國(也稱作“曾國”)的珍寶),與“和氏璧”並稱為“隨和”或“春秋二寶”。

詳細解釋

1.隨侯珠與和氏璧的並稱。

《史記·李斯列傳》:“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寳。”張守節正義:“ 卞和璧,始皇以為傳國寳也。”《楚辭·王褒〈九懷·陶壅〉》:“瓦礫進寳兮,損棄隨和。”洪興祖補註:“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後用來比喻高潔的才德。《漢書·司馬遷傳》:“若仆大質已虧缺,雖材懷隨和,行若由夷 ,終不可以為榮。” 唐·羅隱《酬寄右司李員外》詩:“猶把隨和向泥滓,應憐疏散任天真。”

2. 順從;謙和。

接了茶。”《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周老爺一幫人見他如此隨和,大家也願意同他親近。”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九:“他是一個心眼挺好,脾氣隨和,但有些懶懶散散,黏黏糊糊,老睡不足的漢子。”

3. 應和;附和。

《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偏偏就有我們這些不掙氣的督、撫去隨和,他們的洋錢不夠使,我們又特地買了機器,鑄出洋錢來給他們使。”鄒韜奮《萍蹤寄語》一○二:“一人先唱,眾聲隨和。”

4. 指應和、依附者。

《漢書·梅福傳》:“及山陽亡徒蘇令之羣,蹈借名都大郡,求黨與,索隨和,而亡逃匿之意。”

其它相關

隨珠和璧

“隨侯珠”與“和氏璧”是歷史上有名的“春秋二寶”,又稱"隨珠和璧",喻作珍寶或珍寶中的極品.簡稱"隨和".

戰國時期的《墨子》云:“和氏之璧,隨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良寶也。”《舊《辭海》在“隨和”一條上注釋說:“隨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寶也,故隨和並稱。”

隨侯珠

隨侯珠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隨國的珍寶,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

傳說春秋時期隨國的君主隨侯在一次出遊途中看見一條受傷的大蛇在路旁痛苦萬分,隨侯心生惻隱,令人給蛇敷藥包紮,放歸草叢。這條大蛇痊癒後銜一顆夜明珠來到隨侯住處,說:“我乃龍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來報德。”這就是被稱作“靈蛇之珠”的隨侯珠。

漢代以後的《淮南子》、《搜神記》將隨侯珠的故事記得更詳細。原意是:差水側有斷蛇丘。隨侯出行,見大蛇被打成兩斷,看其蛇有些靈異,便命隨行者用藥救治,蛇立即能活動。此處便叫“斷蛇丘”。一年以後,蛇銜明珠來報答隨侯。“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隨侯珠’,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丘南有隨季良(梁)大夫池。”蛇採用什麼形式送明珠?民間一說是隨侯乘船時,突遇風浪,一大蛇於水中銜大珠獻上;另一說是深夜夢見一大蛇銜來明珠報恩,隨侯醒來果見一明珠將室內照得如同白晝。

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無價之寶”的“天下所共傳之寶”,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里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

50餘年後,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鑑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趙王懾於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