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仕

院仕對“院士”的戲稱。因新增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百分之八十以上擔當行政職務,故稱。2009年12月初,兩院院士新增選名單相繼公布。中國科學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機構的現任官員;中國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過85%是現任官員;工程院60歲以下新當選的院士中,均有校長、院長、董事長等職務,僅有一人例外——台灣雲林科技大學的楊永斌只有“教授”頭銜。

簡介

院仕對“院士”的戲稱。因新增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百分之八十以上擔當行政職務,故稱。

當權力主導一切,“官本位”根深蒂固,“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都是難免的事情,院士也會失真變異成“院仕”,活脫脫的成為高官俱樂部

現狀

在學術行政化的侵蝕無所不在的當前,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相信很多人並不感到特別驚詫:既然權力可以通吃,手握權力者覬覦院士頭銜,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
院士變“院仕”,讓公眾滿懷憂慮。一方面,“仕而優則學”的程度越深,越證明權力之手玩弄學術榮譽的肆無忌憚。學術環境被權力干擾面越大,常態的學術環境被污染就越深。因為在現有體制下,學術榮譽和頭銜的獲得,往往和優質高效的科研經費、科研環境獲取息息相關;官員們擠壓和掠奪本應屬於真正學者的有限資源,損壞學術環境不說,還將造成寶貴資源的浪費。中國科技高層次創新呈現負增長態勢的事實,就是明證。

另一方面,在權力通吃的情況下,“仕而優則學”必然伴隨著“學而優則仕”。在官本位思維的驅動下,為了追求更高的行政級別,獲得一些聲名的學者們,往往都會在行政職務上有所謀。在行政崗位上,他們是否具備相應的管理才能,學術思維是否適應行政思維尚且不論,檢視現實不難發現:那些一朝為官的學者們,有幾位還能在學術上有更深的探索、更多的建樹?

原因

院士變“院仕”,是學術行政化的狂歡。究其原因,問題不全出在當前的院士遴選制度上。誠如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所言,沒有規定說官員就不能當選院士。可如果權力通吃變為學術成果“通吃”,所謂的院士評選標準和遴選過程,只能是形同虛設。而後者,正是我們憂慮所在。
所以,在諸如院士評選、名師評選中,除了對行政官員參選進行必要的限制之外,要想遏制學術行政化對學術倫理和底線的顛覆,其他制度構建應同步加快進行。比如,大學校長應該儘快實現職業化,對學術不端的零容忍制度應儘快施行,等等。

教育部公布年度新詞

根據25日發布的2009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蟻族、裸婚、孩奴、經適男”等詞語被收入年度新詞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