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烏斯派

阿里烏斯派是由一位亞歷山大里亞的基督教牧師所阿里烏斯(Arius)(AD250——336)提出的。其教義基礎認為耶穌並不是一個完全的神,而是三一中較低的一位。聖父和聖子並不會一直在一起。耶穌(the son)是被聖父(the father)創造出來的一個創造物(creature)在此之前耶穌並不存在。

阿里烏派
阿里烏斯教派(Arianism)是由一位亞歷山大里亞的基督教牧師所阿里烏斯(Arius)(AD250——336)提出。其爭論的焦點就是聖三一理論。阿里烏斯認為耶穌並不是一個完全的神,而是三一中較低的一位。聖父和聖子並不會一直在一起。耶穌(the son)是被聖父(the father)創造出來的一個創造物(creature)在此之前耶穌並不存在。比如約聖經的約翰福音14:28中,耶穌說:「因為父是比我大的。」。(that the father is "greater than I")等經文都是阿里烏教派的理論基礎。但是另有學者認為聖父,聖子,聖靈是完全相同的不僅僅是相似。神存在與三個人(person)中間(聖父,聖子,聖靈)但是實質是 (one substance)一致的。
由於兩派的爭端愈演愈烈對君士坦丁大帝所維護的帝國統一造成了危害,所以他特地寫了信去責備他們雙方,但這封信並沒有帶出任何解決之道,反而是造成後來在公元325年召開尼西亞大公會議的原因。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5年召開第一次的基督教大公會議(即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以解決此神學爭論。結果會議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影響和監督下,全體主教簽署通過《尼西亞信經》。會議確認基督既是一個完全的神也是一個完全的人,他直時間伊始就存在,他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化為人形,降生於人世,以耶穌之名四處傳教,最後被處死。
但這項決議並沒有獲得完全的承認,君士坦丁流放了阿里烏斯還有兩位不肯簽署《尼西亞信經》的主教(Theonas of Marmarica和 Secundus of Ptolemais)還有兩位主教( Eusebius of Nicomedia and Theognis of Nicaea)雖然簽署了《尼西亞信經》但拒絕譴責阿里烏斯。後來君士坦丁大帝在優西比烏 (Eusebius) 的影響下,將《尼西亞信經》的捍衛者馬爾塞魯以散布異端的罪名撤職。並結束了阿里烏斯的流放。在君士坦丁大帝隨後在神學態度的變更和其後繼位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支持下,阿里烏教派的勢力得以保存。
不過這兩派勢力的斗在以後爭愈演愈烈並沒有和緩的趨勢,尤其幾位繼任者如君士坦丁二世採取了親阿里烏斯的政策。朱利安乾脆信仰多神教而且把流放的主教回歸。加劇了兩派的爭論。直到公元380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的召開,聖靈被接納為三位一體的神格,阿里烏教派再次被斥為異端。此時,三位一體的神學思想基本上巳確立為正統教義。
但是在蠻族地區卻一直是阿里烏斯一統天下。公元376年皇帝瓦林斯由於同情他的阿里烏斯教友,允許西哥特人及其盟友和平進入帝國拉開了民族大遷徙的序幕。後來蠻族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帝國也不得不面對這種宗教隔閡。很多蠻族國王都把教堂交給阿里烏斯派管理。但是自里奧一世勸服阿提拉撤軍並保衛羅馬後,教會已經成為西羅馬的精神領袖。為了取得教會的支持和便於統治的西羅馬的民眾。有遠見的蠻族首領紛紛改教。當然在這中間女人也發揮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如有一個歷史故事,法蘭克皇后克洛蒂爾德出生於一個羅馬化的蠻族家庭,母親是一個羅馬貴族信仰天主教而父親和大多數蠻族一樣是一個阿里烏斯教徒。後來他的伯伯殺害他的父母並把他的姐姐流放。可能她的美貌和才智使他的伯伯認為可以通過她成就一門上好的親事。可惜事與願違她卻和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私定終身。由於克洛維是信仰異教(也有研究說他信仰阿里烏斯教),所以在新婚之夜開始就開始了喋喋不休的傳教。直到有一天克洛維再和阿勒曼尼人的戰鬥中節節敗退。此時他祈求他妻子的神明:“耶穌基督,克洛蒂爾德稱你為當世上帝之子..........如果你賜予我勝利,那我就以你之名受洗。”結果克洛維馬上就反敗為勝。後拉克洛維和他的3000名手下受洗成為第一個信仰天主教的蠻族,並和天主教會建立起了堅定同盟。克洛蒂爾德死後被封為聖徒。
這樣的故事還在不停的發生著。西哥特人和倫巴第人放棄阿里烏斯教改信天主教也和天主教的皇后密不可分。甚至克洛蒂爾德的曾孫女嫁給了肯特的國王並使之改宗。當然這樣的故事既有事實也有虛構的部分畢竟這和君士坦丁在米芬橋改教的情節太相似。但是隨著蠻族的紛紛改宗他們和當地的羅馬——高盧人逐漸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歐洲人。而阿里烏斯教則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他提出聖子基督不完全是神,與聖父不同性不同體,由上帝所造,因而次於聖父,聖靈則更次於聖子。他還反對教會占有財產,尤其是占有大量田產。其主張得到不少教徒和教士擁護,引起了教會內部的嚴重分歧。325年尼西亞公會議將其定為異端。阿里烏派遭到正統教會敵視,但得到下層民眾擁護。4 世紀後在羅馬帝國邊境地區的哥特人和汪達爾人中廣泛傳播。6~7世紀間逐漸消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