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

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

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由阿克蘇諾貝爾公司與中國化學會合辦,設立於2009年,每兩年評審一次,旨在表彰在化學及材料科學領域成就斐然、在進行創新研究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中國科研人才。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每次獎勵優秀科學家3名,獎金(10萬元人民幣)。

簡介

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在中國設立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在中國設立

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設立於2009年,以鼓勵和表彰中國化學科研工作者在塗料及精細化學品、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表征、膠體化學、綠色化學、新型材料科學及其他與塗料相關的研究和實踐方面具有開拓創新的科學研究工作。

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項獎勵候選人由本會理事推薦,由中國化學會組成獨立的評審委員會主持評審。每兩年評審一次。

獲獎人由中國化學會阿克蘇公司確認後正式公布,並在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上頒發證書和獎金。

設立背景

阿克蘇諾貝爾公司在全球裝飾漆、工業塗料以及特殊化學品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阿克蘇諾貝爾於1970年成立“阿克蘇諾貝爾科學大獎”。至2010年這四十年里,這項獎勵只在荷蘭和瑞典表彰不同領域的傑出科研成果,在中國設立“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是阿克蘇諾貝爾科學大獎的首次延伸。

設立意義

該獎項不僅蘊涵了阿克蘇諾貝爾尊重科研的優秀傳統,也同時彰顯利用世界頂尖水平的科研力量推動科技創新。

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的設立,是中國化學會與阿克蘇諾貝爾合作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成為阿克蘇諾貝爾與中國化學家交流的視窗,這將有助於加強中國化學界與阿克蘇諾貝爾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合作。

歷史

“阿克蘇諾貝爾科學獎”設立於1970年,該獎項最初名為“阿克蘇大獎”,阿克蘇諾貝爾科學獎頒發給個人,以表彰其在跨學科領域的開創性研究。

最初該獎項只在荷蘭頒發,自1999年開始,該獎項的頒獎典禮輪流在瑞典和荷蘭兩地舉行。

2010年,該獎項首次延伸至中國,定名為:“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

2012年又在英國設立。這一獎項還將於2013年延伸至北美,與美國化學會(AmericanChemicalSociety)聯合設立。

該獎項分別在荷蘭、瑞典和中國設有獨立評審團。評審團由荷蘭皇家科學及人文學會(theRoyalHollandSocietyofSciencesandHumanities)、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theRoyalSwedishAcademyofEngineeringSciences(IVA))、中國化學會(ChineseChemicalSociety)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SocietyofChemistry)的專家組成。

獎勵

每次頒授給三位在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表征、膠體化學、綠色化學與新型材料科學科研工作有傑出表現的科學家,每位得獎者將獲得獎金人民幣10萬元和榮譽證書。

獲獎者

第一屆

第一屆中國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第一屆中國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

首屆“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將於2010年春接受提名,由中國化學會召集的獨立評審小組將負責選出獲獎者,頒獎儀式將於2010年6月在廈門召開的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會議上進行。宋延林研究員因其在有機高密度信息存儲材料、聚合物光子晶體的製備和套用、綠色列印印刷材料和技術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榮獲首屆“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另外兩位獲此殊榮的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教授,清華大學化學系張希教授。

第二屆

第二屆“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頒獎儀式於2012年4月13日在成都舉辦的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上舉行。三位獲獎學者分別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忠范教授、清華大學化學系帥志剛教授以及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謝素原教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