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

閩清

閩清,位於福建省東部,轄11個鎮、5個鄉。人口30.15萬人。物產豐饒,是全省重點林業縣和南方雜果基地,盛產橄欖、李果、柑桔、蜜柚和無核柿“五大名果”。

基本信息

(圖)閩清閩清

閩清位於福建省東部,福州市西北部,閩江下游。東鄰閩侯縣,西毗尤溪縣,南接永泰縣,北與古田縣交界。北緯25°55'-26°33',東經118°30'-119°01' ,轄11個鎮、5個鄉:梅城鎮、坂東鎮、池園鎮、梅溪鎮、白樟鎮、白中鎮、塔莊鎮、東橋鎮、雄江鎮、金沙鎮、省璜鎮、雲龍鄉、上蓮鄉、三溪鄉、下祝鄉、桔林鄉。

簡介

(圖)地圖地圖

閩清縣位於福建省東部,福州市西北部,閩江下游。東鄰閩侯縣,西毗尤溪縣,南接永泰縣,北與古田縣交界。地理坐標為北緯25°55′-26°33′,東經118°30′-119°01′。總面積1468.8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30.15萬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

閩清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五代後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置縣至今,湧現出宋代八閩第一位狀元許將,並稱“梅溪二陳先生”的理學家陳祥道、音樂家陳暘兩兄弟,集詩人、書畫家、道教南宗五祖於一身的白玉蟾,近代愛國僑領黃乃裳,當代著名肝膽專家、中科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吳孟超等名人志士。

歷史沿革

(圖)閩清縣城舊貌閩清縣城舊貌

唐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拆侯官縣西鄉十里設梅溪場,鏇升為縣,後改名梅清縣。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以梅溪與閩江匯合,江水濁溪水清,改名閩清縣。歷屬福州、長樂府、東都、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須彌山海拔1369米,為全縣最高峰。梅城聶兆談為該縣首富,和另一巨富梅溪黃超為閩清僅有的兩名億萬富翁。

1949年8月15日解放。1950年屬閩侯專區,1956年改屬南平專區,1959年復屬閩侯專區(1971年閩侯專區改稱莆田地區),1983年劃歸福州市。

宋時分為奉政、壽寧2鄉。元明仍沿其舊。清順治十七年(1661年)分為昇平、和豐2坊和旌良、旌善、綏來、淳化、懷德5鄉。

民國25年(1936年)劃為3個區,民國31年並為梅南區,民國35年劃為梅城、玉文2鎮和白台、半嶺、金沙、龍峰、合龍、清溪、雙芝、杉村、塒坪9鄉。

1949年仍沿其舊。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劃為16個人民公社,1983年劃為17個人民公社。

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各公社分別改為鄉(鎮),共設3個鎮14個鄉,後增設雲龍鄉,並陸續將7個鄉改鎮。

2009年,撤銷省璜鄉,設立省璜鎮。2000年轄梅城、東橋、雄江、梅溪、金沙、白樟、白中、坂東、池園、塔莊、省潢11個鎮,下祝、桔林、雲龍、三溪、後佳、佳頭、上蓮、7個鄉,設17個居委會、271個村委會。面積1466平方千米,人口30.41萬人。

2003年轄11個鎮、7個鄉:梅城鎮、坂東鎮、池園鎮、梅溪鎮、白樟鎮、白中鎮、塔莊鎮、東橋鎮、雄江鎮、金沙鎮、省璜鎮、雲龍鄉、上蓮鄉、三溪鄉、下祝鄉、桔林鄉、後佳鄉、佳頭鄉。

2004年7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文[2004]243號)批覆同意撤銷閩清縣後佳鄉、佳頭鄉併入上蓮鄉。合併後的上蓮鄉轄上蓮、溪坪、新村、蓮埔、上寨、田溪、石漏、下豐、上豐、佳頭、大土乾、街中、福星、佳洋、卑溪、林中、頂洋、樟里18個村委會。上蓮鄉政府駐上蓮村。

2004年調整後 閩清縣轄11個鎮、5個鄉:梅城鎮、坂東鎮、池園鎮、梅溪鎮、白樟鎮、白中鎮、塔莊鎮、東橋鎮、雄江鎮、金沙鎮、省璜鎮、雲龍鄉、上蓮鄉、三溪鄉、下祝鄉、桔林鄉。

自然資源

閩清山青水秀,物產豐饒。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8.3%,木材蓄積量340萬立方米,筍竹10萬畝,是全省重點林業縣和南方雜果基地,盛產橄欖、李果、柑桔、蜜柚和無核柿“五大名果”。境內有華東地區最大的水口水電站,裝機容量140萬千瓦,庫區水域面積13平方公里。有全國單幢面積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世界稀有、中華之最”的黃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八閩岳祖”白岩山及黃楮林、大明谷溫泉等人文、自然景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名山·碧水·溫泉·古民居”黃金旅遊線路。

閩清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高嶺土1600多萬噸、葉臘石500多萬噸、紫砂土6000多萬噸,為陶瓷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資源。目前,陶瓷業已成為全縣最具特色、最具優勢的產業,擁有建築陶瓷、電瓷、日用瓷、功能瓷、藝術瓷五大類產品,特別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建陶業和電瓷業,年產值30多億元,成為全國釉面磚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和全省最大的電瓷出口基地。同時,工藝品、製藥、造紙、煉鋼、生化、箱包、食品加工等產業也得到蓬勃發展。

社會經濟

(圖)閩清閩清

閩清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以陶瓷、電力、工藝品、食品加工為骨幹的工業體系不斷壯大;以農、林、牧、淡水養殖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以交通運輸、建築、休閒旅遊為重點的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憑藉豐富的瓷土資源發展起來的陶瓷業具有悠久的歷史,是閩清最具特色的產業,2006年產值達30多億元人民幣,閩清是全國釉面磚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和全省最大的電瓷出口基地,2004年被授予“中國陶瓷生產基地縣”,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豪業陶瓷公司獲得產品質量國家免檢資格,一批陶瓷企業產品獲得省名牌、省著名和市知名商標。近年來,閩清經濟社會事業齊頭並進,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區域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食用菌生產先進縣、全國百個農村電氣化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示範縣和全省首批“建築之鄉”等榮譽稱號。當前閩清縣正加快實施大工業、大城關、大交通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商旅一體化、經濟市場化進程,努力建成為海峽西岸繁榮和諧的省會衛星縣。

閩清縣是全省重點糧食生產基地縣。近年來積極調整傳統農業結構,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旅遊觀光農業得到穩步發展,茶果、畜牧、林竹、水產、食用菌、蔬菜六大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並培植起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重點農業生產基地。

特色產業

閩清是著名的陶瓷之鄉。陶瓷業是閩清的傳統和優勢產業,也是發展潛力最大的產業。建材瓷一技獨秀,產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以及城市房地產開發的升溫和住房改革的到位,建材瓷市場巨大。電瓷出口量居全國首位,全國範圍內的城鄉大規模電網改造使高低壓電瓷呈現供不應求之勢。工藝美術瓷也向來為歐美市場青睞。 閩清還是著名"建築之鄉"。建築業是全縣支柱產業,在國內外市場頗具聲譽。新興的食品加工業和旅遊業逐漸加快產業化步伐。以"八閩岳祖"白岩山和全國最大古民居---宏琳厝為龍頭的"名山碧水古民居游"為國內外遊客所心怡神往。

旅遊資源

閩清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人文底蘊深厚,旅遊環境良好。以“八閩岳祖”白岩山、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水口水電站、中國溫泉第一溪之稱的黃楮林溫泉及大明谷溫泉、全國單幢面積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為代表的景點,形成獨具特色的“名山·碧水·溫泉·古民居”黃金旅遊線路。2006年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0多萬人次,旅遊收入3445多萬元,是閩清經濟新的增長點。

閩清旅遊業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起步。歷經十幾年的宣傳、挖掘、創意包裝,整合資源,開拓發展創立了閩清目前初具規模的旅遊景區及旅遊行業。加強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的旅遊業六大要素,開展以“名山、碧水、溫泉、古民居游”等為主題的自然生態、休閒觀光旅遊。近幾年又推出具有閩清特色的“登名山、逛民居、游庫區、泡溫泉、嘗河鮮”為內容的“閩清一日游”、“閩清二日游”精品線路。積極打造品牌,推出以坂東鎮全國單體最大的古民居宏琳厝為主的古民居群落民居民俗風情游;以華東最大的水口水電站為主的庫區風光游;以素稱“八閩岳祖”白岩山、“八閩第一叢林”白雲山、“世界稀有、中華之最”的黃楮林及“中國溫泉第一溪”為主的自然生態、田園風光游。閩清旖旎的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使慕名前來的遊客流連忘返。旅遊業的興起推動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閩清縣國民經濟成長的新亮點。

景點介紹

(圖)白岩山 白岩山

1、白岩山

建設完善13公里進山路,建造多功能服務管理樓及別墅,建設服務管理區園林,種植本地四季花卉,按原貌改建修復仙君殿、白岩寺、一家仙、玉皇閣等一批建築。完善路網,形成生態游步區,完善各種標識,修建竹木休息小亭,沿路安裝地燈,搭建索橋、棧道、天梯天橋、升降機和山間滑索。開闢攀岩點,開拓白岩山——姬岩5公里旅遊公路。依原貌重建“三縣亭”,設定石刻三縣交界處山水圖和古道介紹,修整觀光梯田,改造散居農舍,開闢農家旅舍,推出“農家樂”游項目。

2、黃楮林溫泉景區

黃楮林溫泉景區位於縣內西南部,雄江鎮境內,屬黃楮林自然保護區的一個景區,景區面積約2.6萬畝,其中核心區面積約3500畝。黃楮林溫泉景區以森林、溫泉、溪谷飛瀑為特色。天然溫泉是黃楮林景區最具有特色的自然風景資源。據測定:溫泉水溫為53.7℃,出水量大,日涌量達800噸,水質好,無色無味,溫泉水富含碳酸氫鈉,溫泉水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人稱“美人湯”。據了解,當地村民們常用溫泉洗浴,健康長壽老人多。近年來,景區開拓者以人為本,套用科學方法,充分利用溫泉、溪谷天然景觀資源,巧妙地創造了天池(溫泉)十八景,包括溫泉游泳池、溫泉浴、溫泉按摩等保健養生項目。同時興建星級賓館、豪華別墅。增加遊樂設施,並利用這裡的森林、溪流飛瀑和人文景觀,構築森林、溫泉、飛瀑之旅,為人們休閒養生、游賞觀光、登山拓展等提供理想景區。黃楮林溫泉景區對外交通便捷。進入景區公路在雄江與閩江交匯處與316國道連線。距福州市區90公里,距閩清縣城37公里。現有班車直達景區。

3、大明谷溫泉景區

2005年5月由香港義能國際集團投資3000萬元開發建設,投資期限40年。整個景區將以溫泉為核心,依勢而建,規劃建成七大功能區:停車區、溫泉洗浴區、住宿餐飲區、生態休閒區、遊樂活動區、水上遊樂區、度假別墅區等。景區占地面積約200畝,景區的景點規劃利用天然地勢、自然資源而進行,最大化展現建築、景觀、設施與自然的共融共生。景區將主要圍繞溫泉而展開,打造溫泉旅遊品牌。充分利用原生態山體資源,形成十幾個溫泉組,六七十個溫泉池,建成“生態、養生、休閒、娛樂、美食”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景區的開發建設將成為閩清縣又一處亮麗的旅遊風景線。

4、雲龍際上鳳凰山風景區

雲龍際上鳳凰山全景雲龍際上鳳凰山全景

閩清縣雲龍鄉際上村有著豐富的自然、文化瑰寶。青山秀水,古樹奇石,亭台樓閣,宋代遺蹟,再加上豐富的“二陳”禮樂文化,使際上這個小村莊充滿了自然和人文氣息,有著神奇的吸引力。村中有許多宋代的文物,如石橋、石碑、石蹬、石雕和摩崖石刻,《宋史》記載“一門七進士、五子四登科”的故事,就發生在際上村,名滿天下的北宋哲學家陳祥道、北宋音樂家陳暘兄弟二人也出生在際上村。南宋時期與陸游、辛棄疾齊名的著名文學家張孝祥,曾慕名專程訪問這裡,參觀附近的鳳凰山,在陳祥道、陳暘讀書處題寫“起傅岩”三個摩崖大字,朱熹也曾遊覽這個村,並在陳祥道、陳暘故宅門前題句“棣萼一門雙理學、梅溪千古兩先生”。 鳳凰山上,已開發師母石、天堂長生廟、天福殿、觀音岩、八仙聚會、望天宮等多處景點。目前,際上村和鳳凰山旅遊業也正在建設中,已在鳳凰山下興建京福高速公路互通口聯接線,並將鳳凰山旅遊開發納入閩清縣城新城區規劃體系,閩清縣城建有陳祥道、陳暘紀念館,遊客不絕。際上村這個宋代神秘學村以及鳳凰山將變成旅遊勝地,吸引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重點僑鄉

閩清是福建省重點僑鄉,旅居海外華人華僑達20萬,遍布五大洲。廣大海外鄉親熱愛祖國,關心和支持家鄉的建設事業,成為閩清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為沿海較早對外開放的縣份,已有馬來西亞、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台灣、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梅投資興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