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嘴捕蛛鳥

長嘴捕蛛鳥

長嘴捕蛛鳥,所屬動物界,上體橄欖綠色,下體艷黃色,主要以蜘蛛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主要分布於印度至中國、東南亞、菲律賓、馬來半島及大巽他群島。所屬動物界。

基本信息

物種簡介

長嘴捕蛛鳥長嘴捕蛛鳥

物種名:長嘴捕蛛鳥 Little Spiderhunter

類:鳥類

:雀形目

太陽鳥科

捕蛛鳥屬

拉 丁 名:Arachnothera longirostris
英 文 名:White-throated Spider Hunter

長嘴捕蛛鳥長嘴捕蛛鳥

遷徙:留鳥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國內分布於雲南南部和東南部。

國外分布:國外分布於尼泊爾印度西南部,往東到阿薩姆孟加拉國、中南半島、緬甸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

長嘴捕蛛鳥長嘴捕蛛鳥

生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和熱帶雨林中,尤其喜歡在林緣和疏林等較為開闊的地方活動和覓食

長嘴捕蛛鳥長嘴捕蛛鳥

有時也見於地邊和村寨附近的樹上。

體型

體重♂12-15g,♀11g;體長♂140-165mm,♀136mm;嘴峰♂32-38.5mm,♀34.5mm;翅♂64.5-70mm,♀61mm;尾♂45-45.5mm,♀40.5mm;跗蹠♂16-17.5mm,♀15.5mm。

食性

主要以蜘蛛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很少成群。性活潑,但較為安靜,常在樹叢間穿梭飛翔,飛行較直,鳴聲柔和。

生長繁殖

繁殖期4-6月。多營巢于海拔400-1000m

長嘴捕蛛鳥長嘴捕蛛鳥
的茂密常綠闊葉林中,巢由葉脈構成,固定於大的葉片下面。每窩產卵2枚,卵白色微沾粉紅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在鈍端較密,常常圍著鈍端形成一個環帶,也有的卵為白色而被有紫黑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7.0-19.1mm×12.5-13.9mm。

叫聲

飛行時發出尖聲weechoo或cheek-cheek-cheek或簡單高音鳴聲tik-ti-ti-ti,第一聲較高且音重,不斷重複,每秒約3個音。

形態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整個上體包括翅上小覆羽橄欖綠色,額和頭頂羽毛中央較暗褐,眼先和一條短的眉紋灰白色,自嘴基沿喉側有一條黑縱紋,頭側灰褐而綴綠色。

長嘴捕蛛鳥長嘴捕蛛鳥

兩翅中覆羽、大覆羽、初級覆羽和飛羽暗褐色,羽緣橄欖綠色。尾短、暗褐色,外翈羽緣亦為橄欖綠色,外側尾羽外翈灰褐色。頦、喉灰白色有時微沽黃色,其餘下體鮮黃色,胸簇羽橘黃色(雌鳥無鮮艷胸簇羽),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或黃白色。虹膜暗褐色,上嘴暗褐至黑色,下嘴石板灰色,腳石板灰色暗鉛色

種群與保護

種群數量極為稀少,不常見,應注意保護。

鑑別特徵

小型鳥類,體長14-16cm。嘴長而尖向下彎曲。上體橄欖綠色,眼先和短眉灰白色,兩翅和尾暗褐色,外翈羽緣橄欖綠色,羽端灰褐色,自嘴基沿喉側有一黑色縱紋。
長嘴捕蛛鳥長嘴捕蛛鳥
頦、喉灰白色,其餘下體鮮黃色,胸簇羽桔黃色。雌鳥無鮮艷的胸簇羽。特徵明顯,野外易於識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