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地風屬

鑽地風屬

鑽地風屬,屬於繡球科,分布於東亞。別名追地楓、桐葉藤、全葉鑽地風、利筋藤。落葉木質藤本,以氣根攀援,長至4m以上。生於海拔900-1500m的山坡疏林內,以及路邊裸岩旁,常蔓延岩石上及攀緣樹木上升。全年可采,挖取根部,剝取根皮,曬乾。乾燥的根皮呈半捲筒狀,厚而寬闊,內層有網紋。以皮質鬆脆、不含木心、色紅棕、味清香微帶樟腦氣者為佳。有舒筋活絡,祛風活血的功效。代表種類:柔毛鑽地風。

基本信息

簡介

Schizophragma Sieb. et Zucc. 鑽地風屬,繡球科,約8種,分布於東亞,我國有6種,產長江以南各省。落葉、藤狀灌木,以氣根攀登於他物上;葉對生,具長柄;花白色,排成頂生、疏散、具柄的傘房花序,邊緣的不孕花僅由一大萼片組成;孕性花小,4-5數;雄蕊10;花柱1,短,柱頭4-5裂;蒴果10,棱形,於棱間開裂。本屬與繡球屬Hydrangea不同之處為邊緣的不孕花僅有具長柄、不分裂的萼片1枚,花柱單一和冬季有縱裂的樹皮


性狀

落葉木質藤本,以氣根攀援,長至4m以上。葉對生;葉柄長達8cm;葉片卵圓形至闊卵圓形,長8-15cm,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至心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小齒,質厚,下面葉脈有細毛或近無毛;傘房式聚傘花序頂生;花二型;周邊為不育花,僅具一片大形萼片,狹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約4-6cm,寬約3cm,先端短尖,乳白色,老時棕色,萼片柄細弱,長2-4cm;能育花小,萼片4-5;花瓣4-5,白色;雄蕊10;花柱l。蒴果陀螺狀,長約6mm,有10肋。種子多數,線形,長2-3mm,淺褐色。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900-1500m的山坡疏林內,以及路邊裸岩旁,常蔓延岩石上及攀緣樹木上升。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藥用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挖取根部,剝取根皮,曬乾。性狀:乾燥的根皮呈半捲筒狀,厚而寬闊,內層有網紋。以皮質鬆脆、不含木心、色紅棕、味清香微帶樟腦氣者為佳。主產於廣西。性味:涼;淡
歸經:
鑽地風
鑽地風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祛風活血。主風濕腳氣;風寒痹症;四肢關節酸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
附方: 治四肢關節酸痛:鑽地風根或藤一斤半,八角楓五加皮、丹參各半斤,白牛膝六兩,麻黃五錢。切細,入黃酒十二斤,紅糖、紅棗各一斤,裝入小壇內密封,再隔水緩火燉四小時。每天早晚空腹飲四兩左右。頭汁服完後,可再加黃酒十斤,如上法燒燉、服用。(《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行腳氣。
2.《藥材資料彙編》:去風濕,止痛。


3.《浙江天目山藥植志》:驅風活血。治絲蟲病。

代表種類

種中文名:柔毛鑽地風
種拉丁名:Schizophragmamolle(Rehder)Chun
種別名:長葉毛鑽地風、紅毛鑽地風(植物分類學報)
科中文名:虎耳草
科拉丁名:Saxifragaceae
屬中文名:鑽地風屬
屬拉丁名:Schizophragma
國內分布:產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廣西、廣東、江西、江蘇、福建等省區。生於路邊林中或山谷,峭壁上,海拔500—21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瓦山。
海拔:500-2100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actaphytotax.Sin3(2):167.1954]
鑽地風
鑽地風

中國植物志:35(1):195
英文植物志:8:409

鑽地風屬和冠蓋藤屬區別

鑽地風屬(SchizophragmaSiebold&Zucc.)和冠蓋藤屬(PileostegiaHook.f.&Thomson)隸屬於虎耳草科繡球花亞科繡球花族植物,分布於東亞。苞片存在與否、不育花存在與否、花瓣頂端是否聯合、蒴果和種子的形狀、葉片質地、生長習性、表皮細胞垂周壁加厚與否、氣孔器分布、類型、氣孔大小、保衛細胞輪廓、外拱蓋是否雙層、二級脈、三級脈、高級脈及網眼等特徵在屬的水平上具有重要的分類學意義,這些性狀特徵支持將鑽地風屬和冠蓋藤屬作為兩個獨立的屬處理。根據形態性狀及葉脈序特徵推測,冠蓋藤屬較原始,鑽地風屬較進化。在鑽地風屬中,葉片毛被的有無及類型、葉片形狀和葉緣的形狀等特徵可作為可靠的分種依據;葉表皮特徵在種及種下等級具有重要的分類學意義;葉脈序多呈現環節曲行羽狀脈式樣,二級脈具分枝,在種間存在細微差別。根據形態性狀及葉脈序特徵推測,厚葉鑽地風S.crassumHand.-Mazz.和白背鑽地風S.hypoglaucumRehder可能為鑽地風屬中較原始的類群,秦榛鑽地風S.corylifoliumChun和繡球鑽地風S.hydrangeoidesSiebold&Zucc.可能較進化。在冠蓋藤屬中,葉片毛被的有無及類型、葉片形狀等特徵可作為可靠的分種依據;該屬中葉表皮特徵相似,2個種間葉表皮特徵無差異;葉脈序多呈現環節曲行羽狀脈式樣,二級脈無分枝,在種間差異極小。在研究了近2000份臘葉標本的基礎上,結合葉表皮特徵和葉脈序特徵,認為鑽地風屬和冠蓋藤屬為兩個獨立的屬。首次對鑽地風屬和冠蓋藤屬進行了世界性的分類學修訂,確認鑽地風屬含7個種、5個變種,冠蓋藤屬含2個種。對鑽地風屬中的5個名稱和冠蓋藤屬中的2個名稱進行了歸併;為鑽地風屬中的1個名稱和冠蓋藤屬中的2個名稱指定了後選模式;發現被命名為維西鑽地風S.crassumHand.-Mazz.var.hsitaoianum(Chun)C.F.Wei的類群其正確名稱為S.crassumHand.-Mazz.var.ellipticumJ.Anthony;恢復了變種小粉綠鑽地風S.integrifoliumOliv.var.minusRehder。

所有物種

白背鑽地風
大果鑽地風
粉綠鑽地風
厚葉鑽地風
鑽地風
鑽地風

厚葉鑽地風(原變種)
臨桂鑽地風
秦榛鑽地風
柔毛鑽地風
橢圓鑽地風
維西鑽地風
小齒鑽地風
圓葉鑽地風
鑽地風

鑽地風
鑽地風(原變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