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寧縣

鎮寧縣

在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力支持之下,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目前正借著東風處於高速發展之中。在未來的不久,將會是貴州省內一顆璀璨新星。

基本信息

鎮寧自治縣概況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世界著名黃果樹大瀑布第一縣,地處“黔之腹,滇之喉”要塞,是觀世界名瀑,探少數民族文化,集觀光、休閒、避暑旅遊的最佳寶地。

地理位置

(圖)鎮寧縣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地處貴州中丘原西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5°35′10″——106°0′50″,北緯25°25′19″——26°10′32″。縣域東接安順市、紫雲自治縣,南瀕貞豐縣、望謨縣,西鄰關嶺自治縣,北連六枝特區、普定縣。全縣總面積1709.42平方千米,南北最長83公里,東西最寬為34公里。縣政府所在地城關鎮距省會貴陽市122公里,距安順市27公里。

自然條件

鎮寧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坡度變化較大。縣境東北部的茅草坡山主峰為全縣最高點,

鎮寧縣鎮寧縣
海拔1678米,南端良田鄉北盤江出縣界處為最低點,海拔356米,相對高差1322米。鎮寧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山地面積1098平方千米,丘陵面積157.8平方千米,分別占全縣總面積的63.91%和9.19%。岩溶地貌分布廣,占全縣總面積60%以上,是貴州省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
鎮寧自治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跨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及南溫帶等多個氣候帶,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濕暖共節等特點。地域性溫差較大,自北而南,氣候隨海拔降低而升高,降水量則相反。全年平均氣溫16.2℃,最冷月(元月)平均氣溫6.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7℃,年無霜期長達297-345天,年日照時數為114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277毫米。全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氣候宜人。

資源狀況

境內水能、礦產、旅遊、低熱河谷資源豐富。

鎮寧縣鎮寧縣

縣域水能資源極為豐富,境內共有河流31條,分屬打幫河、清水河,總長580.82公里,總落差為525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344萬千瓦。
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豐富。其中銻礦50萬噸,鉛鋅汞礦4.4萬噸,重晶石3303萬噸,大理石1萬立方米,煤炭儲量42.02億噸。重晶石礦品位高、埋藏淺,開採條件較好,具有很大的開採價值。另外,石灰石、砂礦及石板材遍及全縣60%以上的地區。目前重晶石礦已得到大規模開採,成為紅星公司的原料基地。
旅遊資源豐富,亞洲第一大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黃果樹瀑布在縣域範圍,距城關鎮僅15公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龍宮距縣城22公里。境內喀斯特地貌特徵明顯,多溶洞、地下河、瀑布、泉水,堪稱喀斯特王國。城關鎮域範圍內的犀牛洞、雙明洞久負盛名。扁擔山鄉的夜郎洞景區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在洞內完善了燈光、步行游道、遊船等設施,在洞口外築壩形成一個上萬平方米的湖泊,建成有水上賓館、夜郎別墅、環湖廊亭等,已正式對外開放,夜郎洞景區的成功開發,是鎮寧實施“旅遊興縣”發展戰略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所取得的一項成果。隨著王二河水庫建成,將使黃果樹景區與龍宮景區的水路聯繫成為可能,庫區範圍也將被開發為旅遊度假區。南部打幫河流域的原始森林和孟獲屯、孔明塘等遺蹟也具有開發價值。鎮寧自治縣是多民族聚居縣,其中布依族和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0%以上。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民族歌舞、服飾及手工藝品等構成了該縣多姿多彩的民俗旅遊資源。
縣域南片區海拔350---800米,以亞熱帶氣候為主,屬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17.4---19.7 ℃,≧10℃始於2月23日---3月13日,終日12月7日---1月12日,初終間270—324天,積溫5443.4—6755.2℃。年日照時數937.3---1246.5小時,日照百分率22---28﹪。輻射能每平方厘米77.79---86.65千卡。年降雨量1025.6---1193.3毫米,下半年的降雨量占全年的82.9﹪,水熱同季。綜合氣候條件適於發展早熟蔬菜、亞熱帶經濟作物和多種林草。

歷史沿革

鎮寧縣夜郎谷

縣城歷史悠久,古為夜郎國領地。始得名於元代,其後歷經多次變革。民國2年(1913年)改鎮寧州為鎮寧縣。1949年11月21日鎮寧解放,29日成立縣人民政府,隸屬於安順專署。1956年劃入黔南自治州管轄。1958年關嶺、鎮寧兩縣合併為鎮寧縣,復歸安順行署管轄。1961年兩縣分開復置。1963年9月11日,成立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人口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全縣共轄15個鄉(鎮),總人口35萬餘人。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GDP)為112504萬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760萬元,同比增長8.3%;第二產業增加值38752萬元,同比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46992萬元,同比增長17.3%。人均GDP3195元。

下轄鄉鎮

共下轄15個鄉鎮:城關鎮 丁旗鎮 大山鄉 扁擔山鄉 募役鄉 馬廠鄉 革利鄉 江龍鎮 本寨鄉 朵卜隴鄉 沙子鄉 六馬鄉 良田鄉 打幫鄉 簡嘎鄉

鎮寧特色

1.鎮寧六馬狗肉

鎮寧縣鎮寧縣

鎮寧六馬狗肉源於山青水秀的六馬布依之鄉,用六馬清澈的河水燉煮而成,加進靈芝、黨參、桔梗等中草藥為佐料,用炭火燻烤……上桌後配上狗灌腸、狗肺、狗肝和六馬朝天椒醮水,融色、香、味於一鍋。

  狗灌腸是用狗腸、狗軟骨、腦髓、血肺、糯米、狗肉、香料等拌在一起,灌在狗腸里煮熟而成,味道極其鮮美。

另外狗爪也是一道上好的菜,用火鉗燒烙,洗淨烹熟,就餐時先夾來敬長者,然後敬客人。布依族認為狗爪最有營養,把它譽為“熊掌”。

六馬辣椒辣而香,用作狗肉醮水,是鎮寧狗肉的一大特色。

本草綱目有云:食狗有去病、滋補提神、減壓等功效,六馬布依狗肉更是壯腰健腎滋陰壯陽,對胃寒、尿床、風濕等都有食療特效。

鎮寧六馬狗肉2004年被評為貴州名菜名點風味小吃之一。

2.鎮寧波波糖的傳說

鎮寧縣鎮寧縣

波波糖是貴州鎮寧的傳統名特產品,具有酥、脆、香、甜的特點,味美可口,營養價值高,還有潤肺、止咳、化痰等藥用功能。鎮寧波波糖不僅暢銷國內各省、市,還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朝鮮等二十多個國家,譽滿五洲四海。

3.風味小吃

有一句民言:“玩在黃果樹,吃在鎮寧”。鎮寧風味小吃可不少,有遠近馳名的波波糖;還有聲名遠播味鮮、刺多的瀑布魚;早市油炸雞蛋糕,香甜酥脆,既有鹽味,又不扎舌。此外,岩花魚、五彩飯、雞八塊、搭梁粑等也是鎮寧風味小吃的美味素品。

鎮寧縣瀑布魚
鎮寧縣油炸雞蛋糕

鎮寧縣五彩飯

歷史傳說

1.波波糖的美麗傳說

以前,鎮寧城裡有個做糖的老糖匠,老伴死了,只有一個兒子,名叫唐兒。唐兒從小聰明、誠實、勤快,才十歲就學會了父親的做糖手藝。他們以包穀為原料,做出“糍粑糖”、“窩絲糖”來賣,也能餬口。
桃花李花開了又謝,白水河的河水落了又漲,冬去春來,唐兒二十歲了,仍沒有找到媳婦。這年的端陽節,老糖匠和唐兒用竹籮筐挑著糖到白水河瀑布一帶去賣。過去,天黑了糖還賣不完,這天才到晌午糖就賣光了。父子倆很高興,邁著輕快地腳步返家。當他們路過白水河邊時,忽然聽到有人在呻喚,只見一個年輕姑娘躺在地上,衣著破爛,滿身是泥,身子十分消瘦。唐兒父子見那姑娘十分可憐,就把她放進籮筐抬回家來。到家後,父子倆馬上燒來熱水,幫她洗去身上的泥土,找來唐兒的衣服給她換上,又給她餵水餵藥。不一會,姑娘從昏迷中醒采,她萬分地感激唐兒父子的救命之恩。
這姑娘名叫蘭姑,父母早已去世,她孤苦一人,流落異鄉。唐兒子見她可憐,就留下她一起生活。從此,蘭姑幫助他們做糖,洗衣做飯,把這個家弄得井井有條,唐兒父子樂得眉開眼笑。光陰似箭,一幌一月過去了。蘭姑的身體恢復了,長得挺精神,人越發顯得秀氣,又乖又甜。唐兒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暗暗地愛上了她。
那時,鎮寧州的提督趙德昌是個欺壓百姓又貪財好色的傢伙,他訪得老糖匠家來了個漂亮的姑娘後,就起了歹心。一天,狗官趁唐兒父子外出賣糖去了,就叫差人把蘭姑傳進州衙來,狗官見蘭姑像天仙般美貌,魂不附體,兩眼直勾勾望著蘭姑乾笑。蘭姑問狗官喊她來有哪樣事,狗官說是喜歡她,要娶她做妾。蘭姑氣得掉頭就走,狗官已叫人攔住大門,走不了啦。狗官見蘭姑堅決不從,就叫人把她關了起來。
老糖匠和唐兒賣糖回來,聽到訊息後,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父子倆商量來商量去,都沒有救蘭姑的好辦法。最後,唐兒想起去找結拜的哥哥犟略想辦法。
犟略是個苗族後生,打獵能手,為人正直,樂於助人。唐兒是有一次去白水河瀑布一帶賣糖時和他相識的,因為二人情投意合,就結拜為兄弟。
第二天一打早,唐兒去找到犟略,把事情的原委一說,犟略馬上說;“我帶幾個人衝進州衙,把狗官殺了,救出蘭姑”。見唐兒有些猶豫,犟略又說:“兄弟,不要怕,現在這個世道,貪官橫行,好人受氣,有理說不清,不來武的不行,你快回去,做好準備救蘭姑。”
唐兒走後,犟略立馬邀來三十多個夥伴,商量好辦法,就身背弓箭,手提砍刀獵叉,一起奔向鎮寧城。他們來到城裡,天已黑盡。犟略帶著人,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州衙前,把守門的兵丁殺了,一陣喊殺,衝進州衙去。狗官聽到喊殺聲,不知出了什麼事情,嚇得從後門逃跑了。犟略衝進州衙,找不到趙德昌,就把鐵鎖砸開,救出了蘭姑。
狗官在外躲了一夜,才回到州衙,立即派人去抓唐兒父子和蘭姑,可是他們早已離家出走了。他又派兵去抓犟略和他的同夥,也沒有抓到。狗官氣紅了眼睛,便把氣發在老百姓身上,派兵四處催逼苛捐雜稅,把無辜的百姓抓進牢里。這年正值大旱,糧食減產,百姓被逼得背井離鄉,逃荒要飯。人們提起那狗官,無不切齒痛恨。
正在這時,苗族農民領袖黃金印在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西征軍的影響下,和太平軍將領曾廣依一道率領義軍攻克了鎮寧州城,殺了趙德昌,趕走了大小貪官,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人們從困苦中得到解救,對太平天國義軍和農民軍十分感激。為了慰勞義軍,鎮寧城關、扁擔、安西等田壩地區獻來“銀糯米”、“金黃麥”、江龍、募役、六馬等山區獻來“香芝麻”、花生、核桃等,縣城裡的人聚在一起商量,要把各地老百姓獻來的這些東西做成一種最美好的糖獻給義軍,表示鎮寧各民族人民的心意。大家商量了好久,一時找不出能做好糖食的人,便決定用出榜招賢的辦法,寫了招賢榜貼在鐘鼓樓下。榜文貼出後的第三天,才見有一男一女來揭榜,大家圍攏去看見是唐兒和蘭姑。原來老糖匠聽說義軍趕走了狗官們,就帶著唐兒和蘭姑回老家來,他們聽說要做一種最好的糖食來慰勞義軍,決定試一試,老糖匠就叫唐兒和蘭姑把招賢榜揭下來。
唐兒和蘭姑揭榜回家後,在老糖匠的指導下,按照多年來做糖的經驗,先用金黃麥發出麥芽,再將銀糯米和麥芽煮熬糖化,然後濾去糖渣,將濾出的—糖水放在鍋中再熬煮,再將熬好的液糖放在架子上反覆拉扯,然後起酥……老糖匠和唐兒、蘭姑幹了九天九夜,做出了糖。但一吃起來還會粘牙,味道也不很可口。聰明的蘭姑找來芝麻,將芝麻搗細放在糖里,又將花生、核桃包在糖中,這樣吃起來香而不郁,甜而不濃,可是吃起還不夠酥、脆,唐兒和蘭姑又在扯糖上狠下功夫,在熬糖起酥時反試驗火候……最後,一種酥、脆、香、甜的糖終於出來了。但這種糖叫什麼名字呢?蘭姑想了一會說:“那糖在起酥時就像河水的波浪一樣,一浪趕一浪的,就叫波波糖吧。”老糖匠和唐兒都說這個名字好,於是就定名為波波糖。
糖做好了,唐兒和蘭姑更加相親相愛,寸步不離。老糖匠馬上給唐兒和蘭姑訂下婚事。
第二天,正是中秋佳節,秋高氣爽,鎮寧城的各族父老、兄弟、姊妹為義軍的勝利召開慶祝大會。天剛亮,四面八方的人都來了,犟略和他的同伴也來了。在慶祝會上,人們把老糖匠、唐兒和蘭姑做的波波糖獻給義軍。義軍吃了波波糖,一個個讚不絕口。黃金印曉得波波糖是老糖匠、唐兒、蘭姑嘔心瀝血做成的,稱讚他們手藝高強,當場獎賞白銀一百兩,並親自給唐兒和蘭姑主持在當天辦理婚事。
八月十五晚上,一輪明月掛在天空,鎮寧城人山人海,有的耍龍,有的玩燈,犟略和他的同伴吹起蘆笙跳起舞,盡情地歡唱,為了慶祝義軍的勝利,祝賀老糖匠父子和蘭姑做出的糖,祝賀唐兒和蘭姑結下美好的姻緣……
唐兒和蘭姑成婚後,相親相愛,不斷改進制作波波糖的技術,使波波糖的質量越來越好。
鎮寧波波糖就這樣一代傳一代,一直傳到今天。

2.歷史新說:夜郎古國在鎮寧

專家作出權威結論:“蒙正古印”確為夜郎王印

鎮寧縣鎮寧縣

日前從鎮寧傳來好訊息,有關專家已對本報曾連續報導的鎮寧“夜郎王印”作出了鑑定結論:該印系夜郎王自製大印。

神秘的“蒙正”苗族

在鎮寧自治縣革利鄉一帶,以鎮寧自治縣革利鄉為中心,居住著一支被稱為“蒙正”(古代就遺留下來之意)的神秘苗族,這支苗族有人口約2.5萬,他們不信神,只敬奉祖宗竹王,並稱夜郎竹王就是他們的老祖宗。這裡的男性成人都要舉行儀式供竹王,死時用供的竹片陪葬。

近年來,在鎮寧革利、江龍一帶,陸續發現了規模宏大的竹王城、面積約10平方公里的古城、苗王洞、神秘的“活人墳”等等。三年前的2004年11月11日,這支苗族同胞向本報記者展示了一枚被他們稱為夜郎王自製的大印。

經過數個月的潛心研究,去年4月20日,曾破譯紅崖天書的上海專家林國恩公布了他對這枚大印的部分研究成果,林國恩稱,大印背後的這支民族不可小看,但這是否夜郎王自製的大印,還要經過文物專家進行斷代研究。

今年5月26日,北京市文物局研究館員、從事文物鑑定工作38年的文物鑑定專家孫曉虹對這枚大印作出了斷代結論:漢代(少數民族地區)。

專家鑑定:夜郎王自製大印

5月底,北京文物鑑定專家對鎮寧這枚古印的斷代結論傳到林國恩那裡後,林國恩說,這枚大印系漢代文物,從時間上看是非常吻合的,結合他這一年多來的研究成果,他謹慎地對這枚大印作出了最後結論:這就是夜郎王自製的大印。

林國恩表示將於不久親自趕赴鎮寧宣布他的研究成果。此外,專門研究貴州史的貴大歷史系副教授田玉隆已數次赴鎮寧,對這支苗族同胞的圖騰、生活習俗,以及居住地的各種遺址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後,作出他的定論:這支苗族同胞屬於夜郎王室的後裔。

從本報上悉知“夜郎王印”被鑑定為漢代文物後,中央電視台“科技之光”欄目與北京電視台“魅力科技”欄目記者於6月29日專程趕到鎮寧,準備揭開古夜郎國的神秘面紗。在4天的拍攝時間裡,央視記者圍繞著這支苗族同胞的圖騰、民俗、居住地的多處遺址等進行了全方位採訪。

據了解,央視及北京電視台將於8月份播出這期節目。

鎮寧自治縣有關領導說,夜郎古國位於鎮寧,這一最新歷史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這位領導表示,鎮寧準備用三年左右時間內實現對古夜郎文化和遺址的整體開發,鎮寧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打造歷史大縣、文化大縣和旅遊大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