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絲糖

窩絲糖

窩絲糖又名繭糖,是四川省民間的漢族傳統小吃,原名“素窩絲”,已歷經了100多年的歷史。該產品配料廛窟,工藝精細,具有松酥和香甜可口的獨特風味。其適宜於秋末夏初季節生產。

基本介紹

溯源:糖果名。又名繭糖。清陳維崧《摸魚兒·詠窩絲糖》詞。自註:“糖出大內遺制,今西山一老中監尚能為之,後恐遂失傳矣。”清方以智《通雅·飲食》作“窠絲糖”。

窩絲糖白糖

原料配方:川白糖10公斤;飴糖粉17.5公斤;熟黃豆粉7.5公斤;熟花生1.5公斤;熟芝麻3.5公斤;香蘭素7.5克;蒸騰麵粉1.25公斤;熟清油50克(刷水鍋和刷裝糖盤具有)

規格:形如絲窩,大小整齊。

色澤:呈谷黃色。

組織:糖呈髮絲狀,松酥細膩。

口味:香甜可口,具有黃豆,芝麻香味。

工藝流程

制心→熬糖→扯糖絲→成型→包裝

窩絲糖黃豆

製作方法:1制心:將配料中的白糖粉、熟黃豆粉、熟花生醬、熟芝麻醬和香蘭素放在一起,拌合均勻,過篩備用。

2 熬糖:將飴糖入鍋加熱至沸點,然後減小火力,用小火熬至115-120℃,即可倒入水鍋。待稍冷後,再放盤具中分數次使用。

3 扯糖絲;以盤裡放適量糖團,疊成軟硬一致的扁圓形,用拇指從正中穿孔,雙手把糖坯捏成環狀,平放於案板上,先由兩人將環狀糖坯成圓形鏇轉對拉(人的位置不變)到一定長度後,把糖圈摺疊成雙環又成圓形鏇轉對拉,照這樣往復對拉,每拉長折雙一次為一手。拉扯到第4手時,可增加到3人同時對拉(動作不變),拉至14-15手,糖絲呈髮絲狀時為止。在拉扯糖絲的同時,前5手每手沿糖絲一圈撒撒蒸熟麵粉適量;6-10手時,每撒混合麵粉(蒸面分與烤成熱粉混合)適量;到後5手時,每手撒麵粉要靈活掌握。如糖絲斷裂嚴重,可撒適量蒸熟麵粉;如糖絲粘結,可撒適量烤熟麵粉。

4.成型包裝:取糖絲12.5克平展於左手四指內側平面上,取心子10克,放於糖絲上,將糖絲內端抄起,蓋住心子。然後又取心子2.5克添加在上面,再捲動糖絲,將心子卷包在中間成腰鼓形。最後定額裝盒,在窩絲糖面撒一層心子,封盒即在。

原料介紹

白糖:是由甘蔗甜菜榨出的糖蜜製成的精糖,白糖色白,乾淨,甜度高。白糖在生產、包裝、運輸、貯存過程中,很容易污染上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存放一年以上,顏色變黃的白糖,往往受到蟎蟲的污染。據實驗,從500克白糖中竟檢出1.5萬隻蟎蟲。人若吃了被蟎蟲污染的白糖,蟎蟲就進入消化道寄生,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有的甚至引起過敏性反應。如果在嬰幼兒或老年人的食物中,直接加入這種被污染的生白糖,可因嗆咳等使蟎蟲進入肺內而引起哮喘或咯血,且容易並發氣管炎肺炎

窩絲糖花生

黃豆:不含膽固醇,並可以境地人體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預防心臟病,黃豆中還含有一種抑胰酶的物質,它對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因此黃豆被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理想保健品。黃豆中所含的軟磷脂的大腦細胞組成的重要部分,常吃黃豆對增加和改善大腦技能有重要的效能。

花生:為豆科作物,優質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種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長生果”。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於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約於十六世紀傳入我國,十九世紀末有所發展。現在中國各地均有種植,主要分布於遼寧、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其中以山東省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

營養價值

白糖:適當食用白糖有助於提高機體對鈣的吸收;但過多就會妨礙鈣的吸收。冰糖養陰生津,潤肺止咳,對肺燥咳嗽、乾咳無痰、咯痰帶血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紅糖雖雜質較多,但營養成分保留較好。它具有益氣、緩中、助脾化食、補血破淤等功效,還兼具散寒止痛作用。所以,婦女因受寒體虛所致的痛經等症或是產後喝些紅糖水往往效果顯著。糖是營養物質,但應控制在一定的數量範圍內。

窩絲糖芝麻

黃豆:有“豆中之王”之稱,被人們叫做“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營養價值最豐富。乾黃豆中含高品質的蛋白質約40%,為其他糧食之冠。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一斤黃豆相當於二斤多瘦豬肉,或三斤雞蛋,或十二斤牛奶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也在豆類中占首位,出油率達20%;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B、D、E及鈣、磷、鐵等礦物質。一斤黃豆中含鐵質55毫克,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缺鐵性貧血十分有利;一斤黃豆中含2855毫克,對大腦神經十分有利。黃豆加工後的各種豆製品,不但蛋白質含量高,並含有多種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胺基酸,膽固醇含量中豆腐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5%,為理想的補益食療之品。黃豆及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已成為風靡世界的健康食品。

花生長於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並且和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類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適宜製造各種營養 食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