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故居

錢學森故居

錢學森故居,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馬市街方谷園2號。方谷園在解放路以北,是一條很短的小巷,夾在馬市街和直大方伯之間。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錢學森故居,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馬市街方谷園2號。方谷園在解放路以北,是一條很短的小巷,夾在馬市街和直大方伯之間。從解放路拐到馬市街,走200米左右,看到浙醫二院眼科中心的牌子,旁邊就是方谷園,拐到方谷園再往東走100多米,就到了方谷園2號,錢學森故居所在地。

歷史信息

錢學森故居是一個三進民居,由兩

個天井相連,還有一個後花園。房子為木結構,主色調為老紅色,至今它的所有人一欄中登記的還是“錢學森”的名字。目前故居還在修繕中,屬於杭州市文物保護點。
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是杭州人,曾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學(現杭州第四中學)校長。母親章蘭娟本是杭州富商之女,錢學森生於上海,但3歲以前一直生活在杭州。1929年,錢學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每年寒暑假均在杭州度過,大學期間還因傷寒,回杭州養病一年。1935年,大學畢業時,他在杭州飛機製造廠實習過一段時間。1935年留學美國,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和夫人兒女衝破阻力從美國返回祖國,10月中旬一家4口從上海回到杭州帶孩子尋根,遊覽西湖,但此後再未回過故鄉。
10月31日,錢老在北京逝世。方谷園2號錢學森故居特向公眾開放三天,在正門一間客廳設了一個小小的靈堂,接受公眾悼念。廳內擺放著錢老的遺照,四周掛著記錄他生平的圖板和很多花圈、花籃。很多市民自發前來悼念。隔壁的小營公園內有錢學森的畫像,刻著他的生平。在畫像前,同樣放滿了寄託哀思的鮮花。
今天,是錢學森故居向外開放的最後一天。明天起將關閉繼續修繕。待完工後再正式向公眾開放。

人物簡介

錢學森,男,漢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加州理工學院教授,曾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

錢學森同志,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現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前身)機械工程系 。是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領域的世界級權威、空氣動力學學科的第三代摯旗人,是工程控制論的創始人,是二十世紀套用數學和套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堪稱二十世紀套用科學領域最為傑出的科學家,他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成為和其恩師馮·卡門並駕齊驅的航空航天領域內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並以《工程控制論》的出版為標誌在學術成就上實質性地超越了科學巨匠馮·卡門,成為二十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錢學森同志也是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之一,影響最大、功勳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中國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錢學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進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習,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費留學生,次年九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一九三六年九月轉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師從世界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先後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飛彈等領域研究,並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錢近似”公式,在二十八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1950年,錢學森同志爭取回歸祖國,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錢學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國政府迫害,遭到軟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釋放15名在韓戰中俘獲的美軍高級將領作為交換,錢學森同志終於衝破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自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飛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對中國火箭、飛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1956年初,
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飛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任命他為委員。
1956年參加中國第一次5年科學規劃的確定,錢學森與錢偉長錢三強一起,被周恩來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飛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飛彈、中近程飛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飛彈運載核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飛彈運載核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
控制科學領域,1954年,錢學森發表《工程控制論》,引起了控制領域的轟動,並形成了控制科學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論》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同年9月,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成立大會推舉錢學森為第一屆IFAC理事會常務理事。他也成為該組織第一屆理事會中唯一的中國人
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飛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錢學森曾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技協會主席。1991年10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
套用力學領域,錢學森在空氣動力學及固體力學方面做了開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壓縮邊界層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並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1953年,錢學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巨觀力學特性,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
在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領域,錢學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堅持致力於將航天系統工程概念推廣套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建設,並從社會形態和開放複雜巨系統的高度,論述了社會系統。他發展了系統學和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的方法論
在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領域,錢學森在40年代提出並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於核火箭的構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概念。
在思維科學領域,錢學森在80年代初提出創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推動思維科學研究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他主張發展思維科學要同人工智慧、智慧型計算機的工作結合起來,並將系統科學方法套用到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提出思維的系統觀;此外,在人體科學科學技術體系等方面,錢學森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錢學森同志於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等重要職務;他還兼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1991年10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
在錢學森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老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是偉大的人民科學家 。

公交指南

錢學森故居地址:上城區馬市街方谷園2號。
公交站點:馬市街
停靠線路:30路、62路、401路、288(高峰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