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汞甲庚至寶集成

《鉛汞甲庚至寶集成》是外丹黃白術書之匯集。《正統道藏》收入洞神部眾術類。多認為是唐代清虛子編纂。今人有研究認為纂集者為趙耐庵,成書於元代。本書是中國道教史、古代科學史的重要資料,世界最早的關於黑火藥製法的記載,就見於本書。同時,本書還記載了很多古代冶金方法。本書是中國古代科學文明的標誌之一。

《鉛汞甲庚至寶集成》是外丹黃白術書之匯集。《正統道藏》收入洞神部眾術類,未著編纂人,多認為是唐代清虛子編纂。今人有研究認為纂集者為趙耐庵,成書在元代。全書五卷。卷一收“湧泉匱法”、“聖鼎長生湧泉匱法”等。卷二收“虛源九轉大丹硃砂銀法”、“太上聖祖金丹秘訣”、“九轉出塵糝制大丹”等。卷三收“子午靈砂法”、“日華子口訣”、“太微帝君長生保命丹”等。卷四收“丹房制煉藥材”、“丹房鏡源”、“白雪聖石經”等。卷五收“黃芽大丹秘旨”、“石中青取紫庚法”等。
此書所收諸多外丹黃白法,為後世提供了研究中國古代化學的豐富資料。其中最可寶貴的是留下了中國發明火藥的最早記錄。卷二《太上聖祖金丹秘訣》中,列有“伏火礬法”,記云:“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三錢半。右為末拌勻,掘坑入藥於罐內:與地平,將熟火一塊,彈子大,下放裡面。 煙漸起,以濕紙四五重蓋:用方磚兩片捺以土冢之,候冷取出。”上面所開藥單:硫黃二兩、硝石二兩、炭(馬兜鈴三錢半燃燒而成),實即黑色火藥之配方。此法為唐憲宗元和三年(808)清虛子所記,表明中國火藥的發明至遲在此年。卷四《丹房鏡源》又記載了水法煉銅。其記載云:“今信州鉛山縣有若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天然硫酸銅——引者注),即成銅。煮膽礬鐵釜,久久亦化為銅矣。”
《丹房鏡源》成書於唐肅宗乾元元年至寶應年間(758~762年),表明至遲在唐中期已發明了水法煉銅。長期以來,人們根據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五所記,認定北宋始發明水法煉銅,據《丹房鏡源》所記,可斷此說為誤。但也有研究認為:此書卷1之《神仙養道術》,卷4之《丹房鏡源》、《金二十種論》、《造丹法》等均是從《證類本草》中撮抄有關煉丹術文字彙編而成。卷1之《湧泉匱法丹序》雖有唐寶應年號,但其內容仍系據《證類》偽托,其年代仍在《證類》成書之後。固認為《鉛汞甲庚至寶集成》的纂集者為趙耐庵,纂著年代為元延三年(公元1316年),或明洪武九年 (公元1366年)。
此外,卷四《丹房制煉藥材》中有《金二十種論》,列舉了唐中期所製作的二十種“藥金”,如“雄黃金”、“雌黃金”,……等。指出其中十五種皆“假”,“只有還丹金、水中金、瓜子金、青麩金、草砂金等五件是真金”。所謂“真假”,蓋指藥金之物理性質,與真金相近者為真,與真金相去遠者為假。由此可知唐中期不僅能煉出許多種藥金,且能對之進行較為細密的技術鑑定,表現出中唐煉丹術的發展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