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草

金龜草

金龜草,拉丁學名:Cimicifuga acerina (S. Et z. ) Tanaka。毛茛科,多年生草本。別名小升麻(河北內邱) 拐棗七(四川金佛山),開喉箭、茶七(陝西平利),金絲三七、五角連(浙江天目山),金龜草。分布廣東、浙江、湖南、貴州、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甘肅、陝西、山西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金龜草外觀圖 金龜草外觀圖

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具多數鬚根。莖直立,中空,有縱溝,高25~110厘米,上部密生灰色短柔毛。葉1~2片,近基生,1回3出複葉,具長柄;小葉有柄,卵狀心形,中央小葉長5~20厘米,寬4~18厘米,7~9掌 狀淺裂,邊緣有鋸齒;側生小葉較小。穗狀花序細長,長10~25厘米,單一或分枝;花小,白色,直徑4毫米,近無梗;萼片4~5;雄蕊8~多數;心皮1~2,無毛。菁莢果長約10毫米,具多數淺褐色種子。

分布

花期7~8月。生於山地林邊或林下。分布廣東、浙江、湖南、貴州、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甘肅、陝西、山西等地。

藥用價值

根狀莖可供藥用,治勞傷內損、癤毒等症,也可作土農藥(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