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頂毛竹林場

金頂毛竹林場於1997年7月17日開始籌建毛竹林場。1998年2月7日,正式創辦“安福縣金頂毛竹林場”。新組建的金頂毛竹林場,為國有性質的副科級事業單位。經濟上實行自收自支;行政上,受縣政府領導,場長由縣政府任命;業務上,歸口縣林業局管理。

概況

林場設行政辦公室、生產股、供銷股、林政股、計財股5個職能機構,下轄文家、滸坑2個分場。先後成立了中共支部、工會、共青團和婦女組織。全場現有職工168人,其中幹部20人,工人148人;中共黨員23人,共青團員20人。
場部設在原縣造紙廠職工醫院(廟背)內,占地面積14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山場地跨嚴田、泰山、滸坑3個鄉鎮,主要由縣興林森工(集團)公司、谷源山林場、坳上林場、泰山林業工作站劃撥的部分山林及購買、聯營山林。經營總面積7.2萬畝,其中林地面積7.15萬畝,占經營總面積的99.3%;林地中,森林面積4.3萬畝,占林地面積的60.14%,灌木林地面積2.85萬畝,占林地面積的39.86%;林地中,針葉林面積0.8萬畝,闊葉林面積1萬畝,竹林面積2.5萬畝。全場森林覆蓋率98.2%,活立木總蓄積12.6萬立方米,其中毛竹蓄積450萬根。經營項目主要以毛竹為主,兼營營林、森工、幼林撫育、竹林採伐、林產品加工和銷售。

減員增效

2001年5月16日,該場第二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召開,制定了增補場經營管理(暫行)辦法部分條款的實施方案,並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一是對男職工年滿50歲(含50歲)以上、女職工年滿45歲(含45歲)以上的實行場內退養;二是精簡機構。三是場中層幹部一律採取聘任制。四是人員定編,股室分場定員定崗,徹底摒棄人浮於事的不良現象。

產權制度改革

2005年6月3日,林場成立了林改領導小組,組成了內業組和外業聯絡組,制定了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依照《契約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配合鄉(鎮)村林改工作人員,認真穩妥地對所有聯營山場逐塊逐宗進行臨山踏界核查,並作好實地標記和圖表登記,做好勾圖和接界工作,確保林權改革平穩有序進行。全場國有山場100%完成了林業產權一、二、三榜公示、接受了民眾的監督。國有山場內外業接界工作提前取得圓滿成果,全面完成輸機、公示工作。全場聯營山林面積為7萬餘畝,為明晰林木所有權、林木使用權,林場本著國家讓利於集體、集體讓利於個人的原則,在充分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實事求是,互讓互利,做好聯營山場的接界和糾紛調處工作,使有些多年的界址糾紛都得到調處。

實施項目強場戰略

1999—2003年,實施貧困地區林業發展項目(簡稱FDPA項目),進行毛竹低改0.9萬畝,營造速生豐產林0.8萬畝。2003年—2005年,實施“井岡”毛竹產業化項目,完成毛竹低改0.6萬畝,項目投資總計692.68萬元,竹材蓄積量逐年增加,項目毛竹林分質量得到了全面提高,毛竹立竹度,由建設前的畝均80株,提高到185株,毛竹平均胸徑由7.2厘米提高到9.8厘米。基地毛竹蓄積由250萬株,增加到450萬株,總蓄積達1.3萬立方米。建場以來,總投資750萬元,平均總產值400萬元。現有近6000萬元固定資產(含林木資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