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陵

廬陵

廬陵,舊區劃名,今指吉安。廣義的廬陵指整個地級吉安市,狹義的廬陵指廬陵縣【今吉州區、吉安縣、青原區(不含天玉鎮、富灘鎮)範圍】,本詞條指廣義上的廬陵,即吉安市。吉安是舉世聞名的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沿用至今。吉安自古人傑地靈,素有“江南望郡”、“金廬陵“、“吉州福地”、”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自秦朝建制以來,這裡人才輩出,名士薈萃,文化發達,民風淳樸。全市大部通行贛語,部分通行客家話。有井岡山、白鷺洲書院、青原山、文天祥紀念館、吉州窯、廬陵文化生態園等著名景區景點。擁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江西省衛生城市、江西省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市情近況

吉安市位於江西省中部,2000 年5 月撤地設市,現轄10縣3區1市(即吉州區、青原區、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吉安縣、新幹縣、永豐縣、峽江縣、吉水縣、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安福縣、永新縣、井岡山市),214個鄉鎮,總面積2.5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80萬,是舉世聞名的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是全國改革開放30周年18個典型地區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

廬陵廬陵

吉安,是孕育廬陵文化的人文故郡。古稱廬陵、吉州,秦始皇郡分天下時設廬陵縣,東漢時期設廬陵郡。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素有“江南望郡”和“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從唐宋至明清,科舉進士2686名,狀元16位,僅次於蘇州,流傳下了“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的民間佳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宋代大文豪楊萬里、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主纂解縉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先後誕生在這裡。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底蘊濃厚的廬陵文化。 在中國當代歷史上,吉安創造了新的光榮,1927年,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鍛造了“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民眾、勇於勝利”的井岡精神。經考證,吉安還是毛澤東、鄧小平兩位世紀偉人的祖籍地。

吉安,是創造井岡山精神的紅色搖籃。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塊紅色革命根據地,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勝利之路,創造了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井岡山精神。吉安作為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全市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達5萬餘名,1955年第一次授銜的將領147位。

吉安,是彰顯江南風韻的綠色家園。全市森林復蓋率66%,水質和空氣品質均保持在國家二類標準以上,有6個國家級、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三度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07年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吉安,是充滿發展活力的創業福地。吉安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位處香港、廣東經江西到中原的核心地帶,既是沿海腹地,又是內地前沿,北與長江三角洲對接,東與閩江三角洲毗鄰,南與華南經濟圈呼應,是至關重要的“黃金走廊”。近年來,吉安的交通區位條件得到根本改善。航空方面,井岡山機場己開通了吉安至北京、上海的航班,吉安至深圳的航班也將按計畫開通;鐵路方面,京九鐵路開通了吉安至北京、深圳、廈門的始發列車;水運方面,贛江航道貫穿境內,成為便捷的貨運黃金水道;公路方面,贛粵高速、泰井高速、武吉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快速便捷的立體交通網路已經形成。從上海、深圳、廣州、福州、廈門等城市到吉安,汽車5 一8 小時,飛機只需50 分鐘,極大地縮短了吉安與全國各地的空間距離。吉安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全市水資源達215億立方米,可開發水能資源157 萬千瓦,全省最大的水力發電廠萬安水電廠就在吉安。全市森林復蓋率達66 % ,有4000 余種植物和1000 多種動物,是國內杉木、濕地松、毛竹、油茶等經濟林的重要生產基地。境內山清水秀,生態優美,紅、綠、古三色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井岡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山”,屬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市內還有武功山、青原山、玉荀山、白水仙等4 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有當今世界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窯遺址吉州窯,以及白鷺洲書院、新乾商墓遺址、永豐西陽宮等一大批人文古蹟。吉安有健全的教育體系。井岡山大學作為吉安最高學府,擁有超過2 萬人的辦學規模,成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市現有普通中學321 所,每年為全國各大中專院校輸送優秀人才2 萬多,有普通高等院校3 所、技工學校25 所,每年可向社會提供數十萬具有中等以上文化勞動力。吉安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全市公路總里程達9000 公里,形成了市至縣“一小時交通圈”;建成了以1 10 千伏變電站為骨架、35 千伏變電站為主體的輸變電網路,以井岡山華能電廠、萬安水電廠為骨幹的電力裝機總容量達120 萬千瓦,年發電30 億度;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全市固定電話裝機達71 萬戶,行動電話達74 萬戶,網際網路用戶5 萬戶,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同時,全市形成了海關、商檢、市長直通電話、投資洽談中心、投訴中心、辦證服務中心、招投標中心“七位一體”的投資服務體系,一個“成本低、回報快、信譽好、效率高”、開明開放的新吉安正在江西中部加速崛起。吉安有堅實的發展基礎。全市己形成了電子、食品、醫藥、電力、冶煉、建材等六大工業支柱產業和草食畜禽、花卉苗木、特種水產、優秀糧油、無公害蔬菜、林產化工等六大農業主導產業。

文物文獻

吉安文物文獻資源豐富。全市現有可移動館藏文物31715件,其中屬於珍貴文物的一級藏品825件,二級藏品434

廬陵廬陵

件,三級藏品1219件。經2001年全市文物調查,全市共發現和登記各類不可移動文物遺蹟1819處,占全省登記在冊文物遺蹟總量的1/6以上。已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吉州窯等29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市本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84處,歷史文化名城2座(吉州區、井岡山市),中國歷史文化村鎮有青原區渼陂村、吉州區釣源村、吉水縣桑元、燕坊村、安福縣塘邊村、泰和蜀口洲村。各類有代表性的文物遺蹟有:以吉州窯、青原區臨江窯為代表的古窯址5處,以泰和白口城、新乾牛頭城為代表的古城址6處,以文天祥、羅貫中、歐陽修、楊士奇、解縉、周忱、胡銓等名人墓葬為代表的古墓葬211處,以村落古建築群、寺廟、府第、塔橋等各類建築為代表的古建築有362餘處,以新乾大洋洲程家商墓遺址為代表的青銅文化遺址,以青原山淨居寺、武功山道佛教遺址為代表的宗教文物,以白鷺洲書院為代表的書院文物,以井岡山革命遺址群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舊址和革命文物。其中,新乾大洋洲程家商墓遺址發掘出土各種質料的遺物1374件(顆),青銅器475件,玉器754件,陶、硬陶、原始瓷器139件,出土文物之多,品類之全,鑄工之精,造型之奇,紋飾之美,為江南罕見。它表明遠在三千年前,贛江----鄱陽湖流域就有著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被評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高校

(一)本科:

1. 井岡山大學

學校概況:

(二)專科:

1. 吉安廣播電視大學(成人高校)

2.吉安師範學院

歷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始置廬陵縣,屬九江郡。漢代廬陵屬豫章郡。東漢興平元年(公

廬陵廬陵

元194年),孫策分豫章郡置廬陵郡,郡治在今泰和縣城西北15千米處,轄西昌、高昌、石陽、巴丘、南野、東昌、新興、吉陽、興平、舊城10縣。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郡治遷西昌縣治(今泰和縣城西1.5千米)。西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廬陵郡治遷石陽城(今吉水縣城東北8千米處)。東晉鹹康八年(公元342年),太守孔倫遷建郡城於今吉安市區孔家灣附近。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廬陵郡改為吉州,遷建州城於今吉安市區趙公塘一帶;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吉州復改為廬陵郡,統廬陵、泰和、安復、新淦4縣。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再改廬陵郡為吉州,領廬陵、太和、安福、新淦、永新5縣;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遷建州城於今吉安市區北門街道轄區內;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吉州為廬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改廬陵為吉州。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置吉州廬陵郡軍事。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吉州廬陵郡領廬陵、吉水、安

廬陵廬陵

福、太和、龍泉、永新、永豐、萬安8縣。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廢吉州軍事,置吉州路總管府,領廬陵等8縣;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改吉州路為吉安路,轄吉水、安福、泰和、永新四州、五縣,取吉水、安福兩州各一字命名為吉安路,寓“吉泰民安”之意,“吉安”之名自此始。至順年間(公元1330-1333年),析永新地設永寧縣。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廢吉安路,置吉安府,領廬陵、泰和、吉水、永豐、安福、龍泉、萬安、永新、永寧9縣;二年(公元1369年),太和改為泰和,吉安府領廬陵、泰和、吉水、永豐、安福、龍泉、萬安、永新、永寧9縣。清初沿明制,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析永新、安福地置蓮花廳,吉安府轄9縣1廳,直到清末。民國元年(1912年),廢吉安府,蓮花改廳為縣,各縣直屬江西省;1914年,置廬陵道於宜春,龍泉、永寧、廬陵三縣分別改名為遂川、寧岡、吉安縣,廬陵道共轄贛西萍鄉、宜春、分宜、新喻、清江、萬

廬陵廬陵

載、宜豐、上高、高安、蓮花、安福、永豐、寧岡、永新、泰和、萬安、吉安、吉水、遂川、峽江、新淦21縣;1916年,廬陵道遷至吉安;1926年,廢廬陵道,各縣直屬江西省;1932年,置第九地政區公署于吉安,轄永豐、萬安、吉水、泰和、峽江、吉安6縣;1939年,改第九行政區為第三行政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于吉安,轄永豐、安福、萬安、吉水、泰和、峽江、吉安、寧岡、遂川、蓮花、永新11縣。1949年6月30日,中共江西省委召開第三次會議,決定成立中共吉安地方委員會、吉安公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7月16日,吉安城解放,地委、專署機關人員進駐吉安城;7月28日,析吉安縣石陽鎮及近郊建吉安市;9月,吉安分區改為吉安專區,轄1市11縣。中共吉安

廬陵廬陵

地委初屬江西省委和贛西南行政區黨委領導。1951年7月贛西南行政區黨委撤銷後,一直歸屬江西省。1952年,南昌專區的新淦縣劃入吉安專區。1953年元月,吉安市改為吉安鎮;12月16日,復名吉安市。1954年,吉安市改為省直轄。1957年,新淦改為新乾。1958年,吉安市劃為吉安專署領導。1959年1月1日,撤寧岡縣併入永新縣;7月1日,寧岡縣從永新縣析出,以寧岡縣原行政區域(劃出潮江公社對換永新的拿山公社)為主,加上遂川縣的井岡山鄉,成立井岡山管理局,歸省直轄;11月17日,省人民委員會決定,並於1960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寧岡縣建置,與井岡山管理局合署辦公;1961年12月6日,寧岡縣與井岡山管理局分治,寧岡縣屬吉安專區;1968年5月,改吉安專區為井岡山地區,井岡山管理局改稱“井岡山革命委員會”並劃歸井岡山地區管轄;1978年,恢復省轄管理局;1979年,井岡山地區改名為吉安地區;1981年10月,設立井岡山縣,隸屬吉安行署;1982年12月,建立井岡山市。1992年,蓮花縣劃入萍鄉市。2000年5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函200040號),撤銷吉安地區,成立地級吉安市,同時撤銷寧岡縣併入井岡山市;至此,吉安市轄吉州區、青原區、井岡山市和吉安、泰和、萬安、遂川、永新、永豐、吉水、峽江、安福、新乾10縣,257個鄉鎮,3150個行政村。2001年12月末止,全市轄221個鄉鎮,3129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吉安市行政區劃吉安市行政區劃

吉安市現轄10縣2區1市和2個管委會級區。

吉州區 青原區 井岡山市 新幹縣 峽江縣 吉水縣 永豐縣
吉安縣 泰和縣 遂川縣 萬安縣 安福縣 永新縣 廬陵新區
國家 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井開區)


人口民族

吉安市是一個以漢民族為主,多民族雜居的市。唐朝時期,畲族藍姓由福建上杭遷入,但在封建統治下,被貶

廬陵廬陵

為無籍民,稱“菁民”;元、明、清各代續有雷姓畲民從福建徙居於此。20世紀80年代後,因經商、移民、就業、調遣以及部分少數民族漢化後落實民族政策恢複本民族等等原因,境內少數民族人口日趨增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漢族人口434.79萬人(其中約二百萬人常年在外打工)。占總人口的99.67%;32個少數民族共有1.44萬人,主要為畲、回、壯、滿、苗、瑤、蒙古、侗、土家、朝鮮、高山、獨龍、京、黎、白、布依、水、土、達斡爾、羌、藏、仡佬族等22個民族,其中以畲族人口居多,達9841人。2002年末,全市總人口459.88萬人(其中約二百萬人常年在外打工)。其中城鎮人口111.8萬人。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463.2萬人(其中約二百萬人常年在外打工)。其中非農業人口97.4萬人。2004年末全市總人口為466.46萬人(其中約二百萬人常年在外打工)。比上年末增加3.2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9.21萬人,鄉村人口327.25萬人。2005年末戶籍人口473萬(其中約二百萬人常年在外打工)。2008年末戶籍人口數量470萬人(其中約二百萬人常年在外打工)。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吉安市介於北緯25°58′32″至27°57′50″,東經113°46′至115°56′之間,全市長約218公里,東西寬約208公里,總面積25271平方公里。吉安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占全市面積51%,平原與崗地約占23%,山地與丘陵約占23%,水面約占4%。可概括為“七山半水兩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吉安整個地勢東西高聳、南部突起、中部低平、北部平坦而由邊及里三面逐漸向北傾斜,呈階梯狀構成以吉安、泰和為中心的土壤肥沃的吉泰盆地。吉安城區地勢則西高東低,城區最高點在陽明西路與新村糧站附近,最低點位於白鷺洲。西北部有真君山、石虎嶺,北部有螺子山,東南有青原山,東部有旗嶺,東北有天玉山;城中有後河;南部為平原地貌,城南有禾瀘水,禾瀘水與贛江交匯處有神崗山。市區以贛江為界,西為吉州區,東為青原區,贛江中靠西側有白鷺洲。

氣候環境

全市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春寒冬冷、夏熱秋爽,初夏多雨、伏秋乾燥,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等氣候特點,對農作物和植被十分有利。

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豐富,發展水電事業前景良好。境內河流眾多,以贛江為中軸,有28條大小支流匯入,流域總面積約29000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196.75億立方米。理論蘊藏量為2503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為157萬千瓦。贛江從萬安良口經泰和、吉安、吉水、峽江流至新乾三湖,過境河長289公里,占贛江總長的35.2%。全市現有水庫1206座,蓄水量達19億立方米。地表水人均占有量約為4800立方米,畝均耕地占有量為3460立方米。地下水埋深3-5米,含水層厚8-15米,多年平均地下水總量為46億立方米,豐水年為56億立方米,平水年為45億立方米,枯水年為28億立方米。

地下礦藏眾多,主要有煤、鐵、鎢、鉬、鎳、鈮、鉭、鈹、砂金、耐火粘土、泥炭、錳、鉀、稀土、白泥、熒石、花崗石、大理石、粉石英等50多種。有開採價值的礦點400多處。還有金、銀、鈾、鈷、錫、鉑、重晶石、溫泉等礦種。鎢礦儲量僅次於贛南位居全省第二。花崗岩資源頗為豐富,且結構均勻、質地堅實、品種多樣、花色有桃紅、赤紅、墨綠玉、墨玉、翡翠玉等17種,儲量9億多立方米。大理石儲量達2億立方米,礦體裸露、礦石純淨細膩,晶瑩如玉,質潤堅韌,經火耐磨,顏色有白、紅、青、綠、黑數種。熒石、陶玉、瓷土、岩鹽礦、鉀鹽礦、石膏等礦,品位高、雜質少、儲量均在5000萬噸以上。泥碳資源是本地一大優勢礦種,是一個有開採價值的礦種。

境內安福、吉水兩縣發現一批新礦產,其中吉水縣邱陂鄉壩背村發現的優質天然礦泉水,含有20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化學元素,屬低礦化被低納富含偏矽酸重碳酸鎂鈣型礦泉水,可建一個年產3000至10000噸規模的礦泉水廠。安福縣的新礦產,其礦中含鋰瓷石、鑽礦泉水,此礦屬於省內首次發現,有較高開採和利用價值。

社會

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城市建設

2011年圍繞“文化廬陵、山水吉安”的城市定位,大力推進城鎮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全市實施重點城建項目258個,完成投資125.2億元,城鎮化率提升2.03個百分點,達到39.62%。中心城區建設步伐加快。建成區面積達到59.6平方公里,新增2.9平方公里。市文化藝術中心被評為江西省首屆十佳建築;市民廣場、吉安桐坪機場、城南新區和濱江新區路網、城市主幹道街景改造等工程竣工;93個基礎性、功能性、生態性的城建項目紮實推進,完成投資41.3億元;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有序開展,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有效實施,新增公園綠地面積5.4萬平方米,中心城區功能不斷完善,品位不斷提升。縣市城區建設進一步提速,園林綠化、街景改造、商貿市場、污水垃圾處理等工程全面實施,新增園林綠地面積410.8萬平方米,新建污水管網189.5公里,遂川縣創建省級園林縣城,全市省級園林縣城達到9個。城鄉同治成效明顯,31個示範鎮、重點鎮加快建設,6個鄉鎮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913個新農村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打造了一批具有廬陵風格的美麗鄉村,5個村獲全省人居環境範例獎,井岡山昌蒲村評為中國最有魅力鄉村,吉水縣低坪村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2012年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加快。2012年全市實施重點城建項目231個,完成投資150億元;新增城鎮建成區面積27.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41.6%;中心城區組建廬陵新區,規劃樟山新區和青原山對接新區,重點推進了120個城建項目,一批公建項目完成主體工程,新增公園和園林綠地面積95.5萬平方米;縣城建設完成投資70億元,新增建成區 面積16平方公里;小城鎮重點推進了31個示範鎮建設;美麗鄉村重點推進了995個村點建設。在中心城區大力推進“四城同創”、城鄉潔淨工程、無物業小區改造等;在縣市城區實施美化亮化、園林綠化、老城區改造提升和城區管護工程;在農村加強對農民違章建房的整治,對主要幹道沿線村莊進行廬陵建築風格改造提升,有效改善了城鄉面貌。

教育狀況

省重點建設大學——井岡山大學

井岡山大學校徽井岡山大學校徽

井岡山大學是一所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點支持建設高校,也是同濟大學對口支援和南京軍區委託培養軍隊幹部的高校。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到井岡山大學視察並指導工作,指出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井岡山大學,要把井岡山大學建設成高水平大學。井岡山大學國防生學院堅持以井岡山精神培養新一代的革命軍人,受到中央軍委的高度評價。學校內設20個學院(政法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商學院、數理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育學院、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國防生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有66個本科專業,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現有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學科1個(生物學),省重點一級學科1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二級學科3個(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化學、計算機套用技術),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1個(循證醫學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井岡山大學分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井岡山研究中心、廬陵文化研究中心)、省重點實驗室2個(配位化學實驗室、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實驗室),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1個。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中央直屬幹部院校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正部級)

國家行政學院(吉安校區)(正部級)

中央黨校(吉安校區)(正部級)

普通院校

吉安師範學校、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江西吉安影視藝術學校

江西華憶科技專修學院、井岡山經貿學校、吉安廣播電視大學(成人高校)

醫科高等教育

教育部與江西省重點建設大學井岡山大學是一所涵蓋所有醫學學科的重點建設大學。

省重點中學

吉安一中(清華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白鷺洲中學(清華大學優質生源基地)、吉安三中、井岡山大學附中、吉安縣立中學、吉安縣二中(原敦厚中學)、井岡山中學、井岡山寧岡中學、永新任弼時中學、永新二中、泰和中學、泰和二中、吉水中學、吉水二中、安福中學、安福二中、安福三中(民辦)、永豐中學、永豐二中、遂川中學、遂川二中、新乾中學、新乾二中、私立新乾實驗中學(民辦)、峽江中學、萬安中學。

衛生體系

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吉安市人民醫院

高層次醫療合作:泰和人民醫院(浙江大學協作醫院)、井岡山大學(同濟大學對口支援建設大學)

經濟

吉安經濟發展迅速,現已形成電子、食品、藥品、紡織、電力、機械等支柱產業。國家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出口加工區、國家電子信息科技創新基地、國家風能產業基地、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基地、國家台商承接基地以及吉泰走廊已成為吉安經濟的強大引擎。

綜合實力

崛起吉安崛起吉安

2012年八項主要經濟指標邁上新台階:預計全市生產總值邁上1000億元(1006億元),增長11.3%;財政總收入邁上140億元(143億元),增長21%;規模工業增加值邁上400億元(402億元),增長14.6%;服務業增加值邁上300億元(301億元),增長10.2%;旅遊總人數邁上2000萬人次(2105萬人次),增長15%;井岡山機場旅客吞吐量邁上40萬人次(40.2萬人次),增長33.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20000元(20150元),增長13.9%;農民人均純收入邁上7000元(7100元),增長12.6%。

◆做強工業 打造實力吉安

大力推動產業集聚,工業經濟快速增長。2012年預計全市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00億元,增長22.4%;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37戶,累計469戶;龍天勇公司在香港主機板市場成功上市,實現我市企業獨立上市零的突破;預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80億元,增長25.1%;工業園區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60億元、稅收70億元,分別增長24%和16%;井開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0億元,增長44.7%;全市百億園區總數達到10家;吉泰走廊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22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180億元,分別占全市規模工業的54.7%和62.1%。

◆以民為本 提升幸福吉安

堅持民生為重,社會保障更加有力。2012年全市各級財政用於民生支出175億元,比上年增加29億元;發放創業貸款8.4億元,新增城鎮就業9.3萬人;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復蓋;提高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55萬套、建成9116套,完成棚戶區改造2250戶、農村危房改造1.64萬戶;爭 取上級救災資金5000萬元,減災救災成效明顯;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紮實推進,解決了38.8萬農村居民和6萬名農村師生安全飲水問題;完成移民扶貧搬遷1.4萬人;峽江水利樞紐6680戶移民新居建設有序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推進12個社會管理重點項目建設和社區格線化管理,公眾安全感指數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多方共建 建設和諧吉安

堅持統籌協調發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12年全市獲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67項,開發省重點新產品55項,永新縣成為首批科技惠民計畫試點縣;市特教學校和7所思源學校投入使用,新建和改造農村義務教育學校332所;全市聯考二本以上上線率在全省排名前移2位;職業教育加快發展;11個國有文藝院團全部完成轉企改制,市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成功託管,全市“三館一站”全部實現免費開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食品藥品安全態勢平穩;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駐吉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積極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國家安全、國防動員等工作進一步加強,統計、物價、審計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女兒童、社會慈善、殘疾人及老齡事業有了新發展,供電、工商、質監等中央和省屬單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吉泰走廊

吉泰走廊快速通道吉泰走廊快速通道

吉泰走廊是原吉泰工業走廊的延伸和拓展,是吉安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區域,以歷史上較為富庶的吉泰盆地為基礎,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吉泰走廊以105國道為主軸,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井開區為龍頭,以吉水、泰和為兩翼的優勢產業集聚區、加快發展優強區、統籌城鄉示範區、綠色崛起帶動區,承載了全市70%的工業總量。《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吉泰走廊開放開發,建設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示範區,打造重要的經濟成長帶”。為此,吉安市發出“集中優勢資源,集聚優勢力量,推動率先突破,帶動全局發展”動員令,為在新一輪區域經濟競爭中加碼提速。走廊南北長約70公里,東西平均寬20公里,總面積約1400 平方公里,占吉安市總面積的5.5%,人口127萬,其中核心區面積900平方公里,占吉安市總面積的3.6%,總人口103萬,占吉安市總人口的19.7%。吉泰走廊區域北起吉水縣醪橋鎮,南至泰和縣塘州鎮,東起青原區富灘鎮,西至泰和縣螺溪鎮,包括吉水縣、青原區、吉州區、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井開區)、吉安縣、泰和縣“三縣三區”在內的經濟區域及24個鄉鎮。

自然資源

吉安市水力資源豐富,發展水電事業有著良好的前景。境內河流眾多,以贛江為中軸,有28條大小支流匯入,

廬陵廬陵

各河上游植被茂密,山高水陡,水量充盈,水力資源充沛。各河水流域總面積約29000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196.75億立方米。理論蘊藏量為2503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為157萬千瓦。贛江從萬安良口經泰和、吉安、吉水、峽江流至新乾三湖,過境河長289公里,占贛江總長的35.2%。其中集中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贛江一級支流有遂川、蜀水、孤江、禾水、瀘水、烏江、洲湖河及牛吼江共8條,總流域面積為22500平方公里,集中面積在200-1000平方公里的贛江一級支流良口水、皂口水、通津水、雲亭水、仙搓水、固陂水、橫石水、固江、黃金水、住岐水、沂江、湄湘水、狗頸水等十三條河流總長約28000公里,沙網密度為0.8公里/平方公里;全市現有水庫1206座,蓄水量達19億立方米。地表水人均占有量約為4800立方米,畝均耕地占有量為3460立方米。地下水埋深3-5米,含水層厚8-15米,多年平均地下水總量為46億立方米,豐水年為56億立方米,平水年為45億立方米,枯水年為2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加快了全市能源建設,大小水電站布滿全市各縣。。

旅遊

情況簡介

吉安旅遊景點眾多,獨具風姿,不但文化古蹟多,革命遺址聚集,而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是一個文化的家園,一個紅色的搖籃,一個綠色的寶庫。廬陵文化旅遊、井岡山旅遊和綠色生態旅遊構成了吉安旅遊觀光的獨特魅力。

景區景點

井岡山風景區

紅色井岡山紅色井岡山

1927年秋,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勝利的正確道路,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的盛譽,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英勇的吉安人民為了中國革命事業,前仆後繼,血沃中華,湧現了數十萬革命烈士和幾百位共和國將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井岡山精神。全市革命舊居遺址遍布,其中屬國家級保護的有10處。井岡山被朱德稱為“天下第一山”,為國家首批風景名勝區,享有“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美譽。

生態井岡山生態井岡山

此外,這裡還有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烈士紀念塔,北山碑林,紅四軍軍部舊址,毛澤東、朱德、陳毅舊居,大小五井及黃洋界、桐木嶺、雙馬石、八面山、硃砂沖五大哨口等大量革命遺址可供參加瞻仰,2012年井岡山年遊客量超過兩千萬人次,並且正在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廬陵文化生態公園

廬陵文化生態公園是展示吉安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型城市公園,是城區最引人入勝的景觀,是吉安一張最亮麗的名片。廬陵文化生態公園占地五千餘畝,主要景點有:

廬陵文化生態園廬陵文化生態園

文塔(已改名文星塔)是展示吉安人文興盛現象的象徵和標識。“崇文重教,人才輩出”,是吉安傳統文化的顯著特色。據史料記載,古代廬陵“家有詩書,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誦相聞”;“人無貴賤,無不讀書”,以至“三尺童子稍知文章”,“文風盛於江右”,其中尤以宋明兩代為甚。明代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在吉安鄉賢倡導下,吉安知府支持並主持,在府城迎恩門外右側建了一座文塔,請當時名人鄒元標寫了《文塔記》。建文塔的目的是為勉勵吉安學子潔身自愛,勤學苦讀,祈望吉安文運興盛不衰。塔中展示以廬陵科舉文化為主的內容,既反映歷史的輝煌,緬懷先賢的功德,又昭示後人見賢思齊,繼往開來。讓遊人在欣賞壯美風光的同時,領略廬陵文化的風采。

水幕電影--音樂噴泉噴水高度達到138米(亞洲第二高),可觀看水幕電影。

廬陵堤採取路堤結合的形式,兩側湖光山色盡顯廬陵風情。

廬陵千年古樟樹齡達二千多年。是世界公園中樹齡最長的樹。

廬陵民俗館設計精美宏偉,館內將展示吉安的民俗文化。

廬陵湖波光粼粼千畝湖面美不勝收,湖上仿古畫舫穿梭其間,亭台樓閣盡顯江南廬陵望郡風華。

天祥景區天祥景區

吉安縣天祥景區

天祥景區占地面積1000餘畝,景區內蘊含著紅、綠、古三色資源,由文天祥紀念館、天祥公園、將軍公園三個景點組成。2011年5月21日,該景區最後一個景點——天祥公園開園迎客,標誌著該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得到了全面完善。天祥景區是為紀念偉大的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受文天祥愛國主義精神影響而走上革命道路的4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而專門興建的一處景區;景區地處吉安縣城城東當緬山(105國道和吉井公路交匯處),距中心城區吉安市10公里,距吉安火車站13公里,距贛粵高速公路吉安縣出入口7.5公里、距井岡山機場29.5公里,距吉安航運碼頭12公里,交通便捷,可進入性強。

天祥景區內的文天祥紀念館始建於1984年,1992年元月9日正式開放,現已接待海內外遊客400多萬人次,已成為“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遊景點、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員實踐基地”,先後有三十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前來參觀、指導。館內分為生平展覽區和歷程再現區,館內園路系統已和天祥公園互通,館內建築採取中軸對稱的宮殿式布局,由南而北,漸次升高,構成一組仿古建築群,主體建築為正氣堂。該館的基本陳列以文天祥生平事跡為主線,在充分展示館藏文物、圖片、文獻的情況下,利用藝術手法和科技手段,通過場景、布景箱、幻影成像、模擬手翻書、多媒體影像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示民族英雄文天祥重要人生節點和高尚情操。

景區內的將軍公園建於2006年,於2007年8月1日對外開放,與文天祥紀念館隔路相望。將軍公園是在原景山公園基礎上改建而成,公園規劃面積76餘畝,總投資1000餘萬元。該園集紅色旅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縣城景觀於一體,共有六部分:一是大型主題雕塑,即在山體下的綠地上聳立以毛主席詩句“十萬工農下吉安”為主題的大型雕塑;二是塑像園,塑像園以46位開國將軍半身銅像為主體,是將軍公園的核心;三是浮雕牆,以朱德、彭德懷、陳毅、余秋里、曾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吉安進行革命活動的典型故事為內容;四是革命英雄紀念碑,是將軍公園的中心;五是碑林,以將軍手跡、書法和詩詞等為內容;六是紀念館,紀念館布展以開國將軍、新一代將軍、吉安縣革命鬥爭的照片、字畫、實物、模型等為主要內容。

景區內的天祥公園毗鄰文天祥紀念館,占地面積550畝,其中將軍湖水面面積200畝,綠化面積300畝。是集自然生態旅遊、文化交流、民俗風情、旅遊休閒、商務接待為一體的開放式城市公園,與文天祥紀念館、將軍公園等主要城市景觀融為一體。取名“天祥公園”,主要包含三層意思:一是紀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二是吉安縣自古便是祥瑞之地,誕生了民族英雄文天祥、三朝重臣周必大等人物,以及曾山、余秋里等革命功臣;三是表達一種美好祝福,願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天天過著平安、吉祥、幸福的生活。天祥公園按照北山南水,前湖後溪,山環水抱,山水相依的空間構架建設。景點布置以水為中心,環湖而設。從南入口進入,我們可以欣賞到十二處美麗的景觀:雲帆閣影、三嶼環春、水車雅憩、田園秋實、青洲銀鷺、浮光躍金、桃溪幽居、香荷聽瀑、水巷古韻、書香竹影、重巒疊翠、正氣松風。這十二處景觀構成了農耕、手工、民俗、書院和正氣五大文化版塊,集中展示了廬陵傳統文化。

吉州窯遺址

吉州窯坐落在吉安縣永和鎮西側一塊約2公里長、1公里寬的平地上,24座古窯包如崗似嶺,分布其間。這裡曾是古東昌縣縣城所在地,屬吉州管轄,故稱“古州窯”。它以悠久的歷史,宏偉的規模,豐富而精美的產品,一直為國內外人士所嚮往,是我國保存完好的古名窯遺址之一。

吉州窯珍品吉州窯珍品

吉州窯始建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代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據《東昌志》記載:永和鎮“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到宋時,瓷業興旺,“辟坊巷街三市”、“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連殿峻字”,呈現出“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繁榮景象,永和鎮也成為“天下三鎮”之一。至今古瓷片、窯具還俯拾皆是,一條條用阻壇和窯磚鋪成各種圖案的長街古巷,縱橫交錯,依舊保留了古瓷城的風貌。

吉州窯是我國極負盛譽的綜合性窯場,也是全國古代黑袖瓷生產中心之一。所產瓷器種類繁多,已發現的各種器形有120餘種,其中有青軸疑、乳白袖器、綠秘瓷、黑袖瓷、彩繪瓷、雕塑瓷和琉璃器等。特別是“木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等產品,飲譽中外,列為國寶。宋徽宗用吉州窯造燒的茶具品茶時,評論說:“盞色以青黑為貴,兔毫為上。”

吉州窯的陶瓷是宋、元時期我國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因永和鎮瀕臨贛江,當年主要以贛江水路運輸為主。世界各地許多博物館和收藏家都珍藏有吉州窯的名貴產品。

建國後,當地政府加強了對這一古窯遺址的保護。1965年郭沫若在吉安訪問時,對吉州窯的遺址狀況特別關切。他說:南有吉州,北有磁州,還有景德,古窯瓷片在國際上都很珍貴,要妥善保管,這是我國古代文化歷史的見證。

為了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探討吉州窯的歷史內涵,1980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工作隊在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對吉州窯進行了首次發掘。爾後又相繼成立了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廠,採用傳統技法,研製生產各種仿古瓷,一些檔次較高的器形產品正逐步得到恢復,並遠銷海內外,並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白鷺洲書院

廬陵廬陵

白鷺洲書院位於吉安市東贛江中的白鷺洲上。白鷺洲方圓數十里,因形似白鷺得名。白鷺洲書院建於南宋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吉州太守江萬里為來此講學的朱熹、周敦頤、程大中、邵雍、張載、程頤等6位儒學大師立祠建書院。宋理宗御賜“白鷺洲書院”五字,由於廬陵一府考取天下最多進士和天下數量第二多的狀元,白鷺洲書院功不可沒,所以白鷺洲書院被世人列為江西四大書院之一。該書院培養造就了文天祥、劉辰翁、鄧光薦等眾多狀元進士天下棟樑。書院經歷代修葺擴大,古蹟猶存。風月樓高三層,雕樑畫棟,雄偉壯觀。

青原山淨居寺

青原山淨居寺青原山淨居寺

青原山在吉安市東南15華里處,海拔不高,名勝古蹟甚多。青原山淨居寺建於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為禪宗青原系開創者行思的道場。主要建築物有青原山祖關、大廟、七祖塔、待日橋、釣台石、五笑亭等,以大廟最為壯觀,正門上鐫刻文天祥手書“青原山”三字。廟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閣等。青原山自古為著名遊覽勝地,歷代名人顏真卿、蘇東坡、文天祥等曾在此遊覽。自唐代起,青原山就是佛教勝地。全國重點保護寺廟之一的淨居寺坐落山中。該寺占地約1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整座寺院巍峨雄偉,金碧輝煌,布局合理,小巧精緻,是獨具江南建築特色的古寺。與淨居寺並立的青原會館,是吉州郡最早的書院之一,一度是全國著名的理學講壇。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學士紛至沓來,或遊山玩水,或探奇訪古,或講學授徒,或讀書勵志。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宋代詩人黃庭堅、楊萬里,宰相李綱、學士胡銓、丞相周必大,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大學士解縉、楊士奇,理學家王陽明、鄒元標,地理學家羅洪先、徐霞客,以及學者方以智、施閏章等,都在青原山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和膾炙人口的詩文,僅《青原山志》中就收集了500多篇詩文,至今仍熠熠生輝。

快閣

泰和快閣泰和快閣

我國南方樓台亭閣甚多,但具名氣的屈指可數。快閣算得上是全國聞名的古閣樓建築之一。它以獨特的建築風格、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遺產而載入《中國名勝詞典》。快閣雄踞在泰和縣城東側的泰和中學校園內。這座閣樓始建於唐代乾符元年(874),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它初為奉祀西方慈氏(俗稱觀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閣”。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縣令期間,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常登閣遠眺,心曠神怡,遂易名“快閣”。史稱:“閣曰快,自得之謂也”。

快閣名聞天下,始於宋代大詩人黃庭堅的名詩《登快閣》。黃庭堅任泰和知縣時,也常登閣遊憩,並於元豐五年(1082)賦詩一首: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這就是膾炙人口的《登快閣》詩。此後,“閣名遂大著”。史載:“迨黃太史庭堅繼至,賦詩其上,而名聞天下”。

快閣因有黃庭堅的題詩,吸引了許多達官名流和飽學之士前來遊覽題詠,歷經宋、元、明、清諸代不絕。著名的有南宋陸游、文天祥、楊萬里,元代的劉鶚,明朝的王直、羅欽順,清代的高詠等。歷代題詠的詩篇數以百計,其中文天祥的《囚經泰和仰望快閣感賦》為黃庭堅《登快閣》詩之後最負盛名的詩篇。1278年10月,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廣東,被元人所執,囚於船中,解往大都。船過泰和,文天祥望見快閣,如遇廬陵父老鄉親,作《囚經泰和仰望快閣感賦》,以志傷懷:“書生曾擁碧油幢,恥與群兒共豎降。漢節幾回登快閣。楚囚今度過澄江。丹心不改君臣義,清淚難忘父母邦。惟恐鄉人知我瘦,下帷絕粒坐蓬窗。”其凜然氣節和赤子之情躍然紙上,至今讀來令人感慨不已。

歐陽修紀念館及西陽宮

歐陽修紀念館歐陽修紀念館

歐陽修紀念館位於永豐縣城恩江北岸的永叔公園內,主體建築有宰相府、明道閣、致用閣等,在這座標準的磚木結構的仿古建築內開闢了歐陽修生平事跡陳列室,全面扼要地介紹了歐陽修的生平、政績以及文學、史學等方面的貢獻。公園內還有醉翁亭、六一亭、至喜亭、瀧岡阡表碑亭等建築; 5000多平方米的湖;雄偉高大的歐陽修石刻像;古今聞名的歐陽修親自撰書的瀧岡阡表碑;占地近200平方米的假山;近千米的石徑古道,基本形成了一個古典園林式格局。公園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樓塔山水錯落有致,步移景遷。

西陽宮西陽宮

西陽宮是位於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故里永豐沙溪鎮的一座三殿並列的古建築群。前面有一座高大的圓型拱門,門頂上方書有赫然醒目的“西陽宮”三個大字。右側是瀧岡書院,左側是歐陽文忠公祠,以及《瀧岡阡表》碑亭。進門後,一對方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亮節失青春,嘆離鶯苦唱,別鵠淒吟,五夜愴神深滲澹” 、“恩倫褒丹陛,憶弋雁失群,丸熊課讀,卅年回首尚辛酸”,這是對歐陽修母親鄭氏夫人自誓守節,教子成材的讚美。歐陽修4歲喪父,家境貧寒,其母用荻管在沙盤上教其讀書習字,使之成為名家。“畫荻教子”已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後人曾在宮內興建了一幢“荻樓”,以昭示後輩。由於年久失修,早已圮毀。歐陽文忠公祠與拱門相對,為遞進式雙廳結構,雕龍畫棟,飛檐流翠,朱柱生輝,氣勢壯觀。瀧岡阡表碑亭是富有民族特色的雙層樓閣,布局勻稱,結構精巧,古色古香。碑亭正中豎立著《瀧岡阡表》碑石。正面刻《瀧岡阡表》,背面刻《歐陽氏世系表》,均為正楷、陰文、直書,字型端莊穩重,雄健有力。這是歐陽修任山東青州太守時護送木請鄭氏靈柩歸葬故里時,從青州帶回來的,至今有近千年,是歐陽修為追懷父母的養育之恩,寫下的一部“動人悲戚、增人涕淚”的家史。

渼陂古村

鎂陂古村鎂陂古村

渼陂(中國歷史文化名村,AAAA級風景區)位於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已有近千年歷史。這裡匯發達的古代商業文明以及紅色文化於一體。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築,鱗次櫛比;數不清的石刻、木刻、彩繪、楹聯、牌匾、雕屏,無不隱含了廬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折射出精深博大的廬陵文化的熠熠風采,更記錄著這塊紅土地的滄桑歲月。渼陂古村山抱水環,天然形勝。村莊占地一平方公里,有600戶,2800餘人。村民全為梁姓,南宋初年梁氏先祖在此開基。全村現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367棟,其中祠堂7座,書院5座,牌坊3座。村莊布局錯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路面,村內28口水塘環繞,取二十八星宿之意。所有古建築的門楣、藻井、窗欞、門柱、影壁、山牆,或為書畫,或為雕刻,內容不同風格各異,反映出不同的時代風貌和不同主人的理想情趣。其中總祠永慕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翹角飛檐,鏤花斗拱,紅石檐柱,石柱四面皆鏤刻著嵌有“永慕”二字的20餘副長聯,可以看作楹聯、書法、石刻、建築藝術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博物館。

20世紀20—30年代,在這幢贛式民居里召開了中共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二七”會議,現舊址仍存。這裡留下了毛澤東、朱德、曾山等革命家的足跡。紅四軍舊址、江西省蘇維埃總工會舊址和毛澤東等人的舊居,給這些古老建築注入了全新的內涵。共和國名將梁興初、梁必業、梁仁芥將軍,革命烈士梁一清,都是渼陂村人。

釣源古村

釣源古村釣源古村

吉安市西行20公里,至興橋鎮北行,古樟成林,茂密蔥蘢,綠葉掩映下,青磚黑瓦若隱若現。村里長幼婦孺,怡然自樂,仿佛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為釣源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AAAA級風景區)。北宋年間,與歐陽修同宗的歐陽氏後裔在此肇基,距今近千年。村人尊歐陽修為宗,村內建有文忠公祠堂,“文行忠信”牌匾至今高懸。村莊建築東西南北向,布局呈八卦圖形,宛如迷宮。青石板鋪成的巷子前窄後寬,150餘幢至今猶存的古建築屋角皆為弧形,古建築內外亦有木雕、石雕、木刻、石刻、彩繪和鎦金字畫。如鎦金圖《訪賢才於渭濱》和《求富亦求壽考》,人物笑容可掬,服飾鮮活,車鑾華蓋、灘石樹木、山水雲霓,都完整生動。陳列於各家的朱紅色鎏金雕花架子大床,分別雕飾了麒麟送子、喜鵲登梅、八仙過海、竹節梅花圖。釣源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意趣,盡在其中。

釣源村的先祖崇尚遁世,建築和裝飾也無不透露出一種隱逸遁世的道家色彩。而村莊的歷史卻有過繁華和喧囂。清鹹豐年間,石刻、木刻、彩繪、楹聯、牌匾、雕屏,有1300多戶,人口近萬,店鋪60餘家,此外還有戲園、賭場、跑馬場等,號稱“小南京”。方圓數百里的官宦富商,經常來這裡博彩聽戲,品茶飲酒。這當時遠近聞名的鄉間都市,昔日繁華至今依稀可辨。文宗遺蹟、八卦村形、商賈世家冶遊的場所,這些給釣源村抹上了一層迷人的色彩。

武功山

武功山武功山

武功山位於吉安市安福縣西北部,這裡層巒迭峰,危崖嵯岈,飛瀑騰空,溶洞幽深,風光旖旎,美不勝收。主要景觀分布在三天門、觀音岩、金頂這3個景區之中。三天門景區位於武功山主峰金頂的南面約5公里處,海拔1000米。三天門古稱圖坪坳,四面環山,寬闊平坦,周圍還有眾多的深谷飛瀑。這裡保存有較好的次原始林帶,名木古樹,遮天蔽日,環境幽靜,野趣盎然。龍潭瀑布、白龍巖瀑布是景區內兩個較大的飛瀑。由三天門往西,沿“之”字形古道登山,約3公里便到了觀音岩。這裡海拔1500米,因其地勢險絕,時見佛光,故名觀音岩。這裡的景觀有三空禪師塔、仙逕岩刻、白法庵遺址、孝子剖魚岩等。從白法庵順古道蜿蜒上行約2公里,便到了主峰金頂。這裡海拔1918.3米,雄踞於群山之上,視野廣闊,無遮無攔。這裡,當海拔達1600米以上時,山上的樹木都消失了,四面全是以白茅為主的草甸,面積達10多萬畝。高山草甸成為江南罕見的風光。金頂又名白鶴峰,這裡的景觀較為集中,主要有白鶴寺遺志、葛仙壇,各種奇岩怪石,還是看日出、雲海的好地方。武功山還是宗教文化的繁衍之地。自三國東吳赤烏年間開始,道徒們就已來此修身煉丹。道教祖師葛玄、葛洪及鄭思遠、正一教育天師張彥羽頁等,都在這裡留下了遺蹤。至今眾多的道壇還屹立予山谷峰巔。武功山聲名遠播,釋家們也接踵而來。到了明代,山上已是“僧道各半”。白法庵、勝佛禪林等遺志尚在,塔林遍布山上。文人騷客、達官顯貴來攬勝探奇,尋道訪仙者也絡繹不絕。陶淵明、黃庭堅、楊萬里、鄒守益、文天祥、羅洪先、徐霞客等在這裡留下了優美的詩文。道、釋、儒3教合流演繹,使這座名山成為多教派、多壇宇、多神祇融和共處的“神山”、“仙境”。

武功山嶸源溫泉

武功山嶸源溫泉位於吉安市安福縣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建有度假村,倡導從容優雅的生活理念,是中國首家慢生活基地。度假村以提倡“慢生活”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樂活”的生活本質,以自然園林風光大環境為背景,突出健康和養生兩大主題,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化的品質和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品味。溫泉泉水日出水量2500-3000噸,出水溫度可達80餘攝氏度,是我省出水水溫最高的溫泉。溫泉水含有硫、鋰、鍶、鋅、碘、硒、偏矽酸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對改善血液循環、降血壓及治療心血管疾病、風濕病、皮膚病、關節炎均有明顯療效。除泡溫泉外,遊客還可在度假村盡情享受衝浪、游泳、下棋、釣魚、爬山、慢騎等。

湯湖溫泉

湯湖溫泉(AAAA級風景區)位於吉安市遂川縣湯湖鎮,出水表面溫度達攝氏84度,自然流量每晝夜達2050立方米,為江西省溫度最高,流量、壓力最大的地熱資源、區之一。據勘查,湯湖溫泉發源於湖南的一股冷泉,因湯湖的地殼在歷史上有過斷裂,地殼轉薄,冷泉在熾熱岩漿的熏蒸之下,從這裡奔涌而出,成為了溫泉。縣誌上早有記載:“大鄢泉有口氣如沸,可熟羊豕。”歷史上,這裡有自然泉10餘處,主泉稱“大湯湖”、“小湯湖”,泉四周有9個土墩,熱水順坡而下,民間戲稱為“九龜下潭”。湯湖的溫泉水屬高溫弱鹼性重碳酸鈣水,根據醫療礦水對化學成分含量的標準要求,可作氟水、矽水、梆水等醫療熱水,對風濕病、皮膚病有一定的療效。用溫泉水洗浴後使人皮膚滑爽,精神煥發。

特色美食

峽江米粉

峽江米粉:始產明嘉靖年間,迄今有四百六十年的歷史。曾被嘉靖皇帝譽為貢粉和冠以“忠貞米粉”的美稱。主要產自龍下、武溪、羅田、張家等村,龍下米粉尤為獨特。清同治十年《峽江縣誌》載:“峽人善造米粉.細白勝於他處。”1979年版《辭海》 “峽江”條也有“農、林產以稻、油茶為主。質地潔白、細嫩、柔滑。既可炒、煮、蒸,也可油炸、涼拌。質量上乘米粉,有久煮不糊。久炒不碎特點。現已成為峽江人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

吉安冬酒

吉安冬酒也稱為米酒(ricewine),屬黃酒系列產品之一,以“開壇千家香,舉杯萬人醉”而久享美譽,是國內同類黃酒中的上品,色澤金黃,氣味清香,口感甘醇綿厚,爽心活舌。冷飲,清涼爽口,消暑散熱;熱喝,溫心暖肚,禦寒防風。適量飲用,舒筋活絡,振奮精神,消除疲勞。 吉安冬酒屬於釀造酒,是以糧食為原料的發酵酒,酒精度低,營養豐富,有“液體蛋糕”之稱,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吉安冬酒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樓藏三年後,稱為“老冬酒”,更是幽香撲鼻,酒味濃郁,更能和血養氣,暖胃禦寒。老冬酒入藥可治跌打損傷等多種疾病。冬酒除飲用處,還是烹調的好佐料。它可以除腥、臊、膻。名菜“三杯雞”,其中的一杯酒,非冬酒莫屬。

吉安人物

古代名人

南宋民族英雄、狀元、宰相、傑出詩人、文學家——文天祥

唐宋八大家之一、廬陵文化的先驅、喜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的大文豪——歐陽修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誠齋體創始人——楊萬里

南宋宰相、政治家、文學家——周必大

中國近代民主運動的先驅之一,“五四”運動領導人之一,著名“七君子”之一—王造時

明代四朝首輔大臣、台閣體詩派創始人——楊士奇

明朝《永樂大典》總撰、江南第一才子——解縉

明朝狀元、地圖學家——羅洪先

北宋賢相——劉沆

配享孔廟的理學大師、唯物主義哲學家——羅欽順

北宋探花、我國古代第一部水稻品種專著者——曾安止

明代東林黨首領——鄒元標

傑出學者

原國立中正大學校長——蕭蘧

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蕭慶倫

中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王梓坤

中國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化學組評審——游效曾

原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盛彤笙

工商巨子

世界光伏產業巨頭LDK 賽維前CEO現董事會主席——彭曉峰

步步高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兼總經理——段永平

泰康人壽總裁兼營運長——劉經綸

歐洲節能照明產業巨頭--德國LUMEX(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廖昆

公眾人物

海軍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海軍少將、央視軍情連連看等節目嘉賓主持----尹卓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原來如此》欄目主持人----段譯

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外景主持人,兼任上海炫動卡通衛視、卡通樂樂園導演、演員、主持----郭翠芳

軍營民謠的開拓者、創始人,軍營流行歌曲《軍中綠花》的創作者----小曾(曾德洪)

90後華語流行歌手----王羽臣

2011年中國最受歡迎十大童星——符濤

友好城市

福建省廈門市(1987.6)、安徽省六安市(2003.9.10)、浙江省紹興市(2004.10.11)、

美國加州索拉諾郡(2005.10.25)、甘肅省定西市(2008.10.12)、安徽省滁州市、

廣東省深圳市、福建省泉州市、澳大利亞亞拉臘市(2009.10.16)、 福建省龍巖市、

希臘馬拉松市(2011.7.12)、北京市海淀區(2011.12.19)、浙江省杭州市(2012.5.14)

風水寶地投資福地

吉安,是一塊充滿生機的旅遊勝利。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古、綠、紅”交相輝映,既有以“書院文化和濱江風光”聞名的白鷺洲,以“萬瀑爭妍”飲譽的白水仙,以高山草甸堪稱一絕的武功山,以道家文化傳世的玉笥山,以佛教發祥地揚名的青原山,更有以“歷史紅,山林好”著稱,而被列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的井岡山。此外,還有文天祥紀念館、歐陽修紀念館、新乾商代青銅博物館、吉州窯、西陽宮、釣源古村、美陂古街等一批展現廬陵文化特色的人文古蹟。眾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名勝古蹟和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吸引著廣大海內外遊客,全市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000萬人次。

吉安,更是一塊中外客商投資興業的沃土:

一是交通便捷

二是基礎設施完善

三是產業基礎良好

國家級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特殊政策:國家級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惠政策

1、享受井岡老區待遇(發展時候很多困難此牌一出迎刃而解)

2、同等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當年主席說了西部大開發井岡老區也要加快開發)

3、土地使用國土部門重點照顧供應

4 、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 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可從獲利的年度起免繳所得稅兩年,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按7.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5、 外商投資企業上述免減稅期滿後, 凡屬先進技術企業的,可再延長3年減半繳納所得稅,屬於產品出口企業的,若當年出口產品達到全年產品產值70%以上的,按1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6、 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 減按1.5%的稅率繳納地方所得稅,並從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繳地方所得稅,第一年至第五年減半按0.75%的稅率繳納地方所得稅。

7外商投資企業發生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不足彌補的,可在5年內逐年提取所得繼續彌補。

8 外商投資企業繳納所得稅後, 外國投資者從企業分得的利潤,再投資於本企業或開發區其它企業,經營期在5年以上的,可以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所得稅稅款的40%;再投資於開發區產品出口企業或先進技術企業的,可以全部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所得稅稅款。

9 企業生產的產品出口時,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免繳關稅和增值稅。

10 企業的產品允許內銷。

11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地價,按投資規模和資金到位情況每畝可下浮1-5萬元,經省、市科委認定的高科技項目,地價可下浮3-6萬元。

12 企業可按銀行規定,用現匯或固定資產向銀行抵押申請貸款;產品出口企業和先進技術企業所需資金,可優先貸給。

13企業依法享有用人自主權,可自行決定機構設定和人員編制,招聘和解聘職工,決定職工的工資標準、工資形式和獎懲、津貼制度,企業用工實行契約制。

14企業同時享受國家和省、市有關法律、法規的各項優惠待遇;華僑、港澳台胞投資的企業,除享受以上所有的優惠待遇外,還可以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適當安排其農村的親屬在其所投資企業中就業,戶口關係可遷入開發區。

15開發區的內聯企業,也可以按照有關規定,比照外商投資企業,享受一定的優惠政策。

16、總書記承諾:今後一定繼續加大對井岡老區的扶持力度,你們一定要過上比現在更好的生活。(以後好政策是具有連貫性的)

國家級井岡山農業科技產業園

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三農”現狀,統籌城鄉發展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引領農業科技進步、加快實現農村小康的戰略舉措,是推動農業產業結構戰略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園區以先進適用技術為支撐,發揮區域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加強農業技術的組裝集成和科技成果轉化,在技術創新、產業帶動、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通過園區的引導與示範,更好地促進了當地農業結構調整,成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示範樣板。

江西吉安客家圍屋文化

儘管祭祀祖先的習俗由來已久,宋代以前的民間祭祖活動多在家廟或陵地舉行,受帝王宗廟,尤其是唐代以後冊封元勛功臣,敕建祠廟的影響,以祠廟祭祖代的形式逐漸進入民間,元代以後基本形成定製,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在北民南遷較為集中的南方更為盛行,幾乎村村建有祠堂。有的家族繁衍迅速,人丁興旺,分堂分房,別派別支,除了總祠以外,派有派祠,堂有堂祠,房有房祠,支有支祠,形成了支、房、堂、派、總的寶塔式祠堂結構,加上朝廷賜建的個人專祠和旌表修建的節孝祠堂,祠堂多達數十個。

祠堂是家族祭祖聯宗、議決宗族事物、辦理紅白喜事、上燈修譜、表彰功德、懲戒罪惡的重要活動場所,集祭祖和管理、崇拜和權力為一身,神聖而莊嚴。作為家族的門臉標誌,往往是村落集鎮中最宏大,最莊嚴的建築。

曲瀨鄉盧家洲盧氏總祠,除了門樓飾以如意斗拱外,祠內的8座門、16尊石礎、24條牆角石以及長 5.73米 ,寬 0.48米 ,厚 0.30米 的明階石皆使用整塊漢白玉材料,被人稱為“玉祠”;富田王氏總祠誠敬堂面闊 44.3米 ,進深 82.3米 ,建築面積3,645.89平方米,整個祠堂分為五個層次,正廳面積約300平方米,七架梁,穹窿狀藻井,最大的一根金柱直徑達1.02米,人稱“王家大祠堂” ;富田陂下村(胡氏),全村現有1800餘人,400餘戶,390餘幢古建築,擁有36座古祠堂,而且建築規模都很大。

根據祭祀需要和使用合理,祠堂多的村落往往規定了各個祠堂的使用功能,制定了相應的規定,至少紅白喜事分開在不同的祠堂進行。喪事原則上在最低一級祠堂辦理,有其他祠堂時,不得在總祠辦理喪事。結婚、高就、做壽、添丁、上樑等喜事,原則上也在最低一級祠堂辦理,但當事人有要求,願意繳納一定的祠堂管理費用,普請該祠堂所有族人,沒有衝撞神靈或有礙族內事物,沒有族人反對,經族老們同意,可以進入相應的祠堂辦理。總譜、通譜修撰在總祠進行,派以下的堂譜、房譜等,在各自相應的祠堂進行,不得逾越。

祠堂的平面、立面建築形式各異,有一進單廳式,一井兩進式,兩井三進式,三井三進式,庭院天井式,有門樓,無門樓,有參亭(抱廈),無參亭,祠中有廟,祠中無廟等樣式均存在,但是,不論祠堂大小,樣式如何,祠堂的最後均為享堂,按照宗祖、基祖、派祖、堂祖、房祖、支祖的順序,左昭左穆的古制排放神祖位,享堂左右廂房存放祭器,祠堂頭門按照左鍾右鼓的規矩設有鐘鼓。有些昭穆秩序清楚的祠堂,還固定了派、堂、房、支的祭祖位置,釣源的歐陽總祠就是這樣。祠堂門前必設聚星池,一為風水,二稱防火救止。有些祠堂門前設有照壁,並為取得功名的族人設立旗桿石,以資彰顯並激勵後輩。(高立人)

客家圍屋增文堂,位於澗田鄉益富村水坑村小組,由黃日恆之祖父黃若曾始建於康熙已亥年,乾隆丁已年黃日恆、黃日慎兄弟倆重建。為紀念祖父黃若曾、父親黃文,特在圍屋的核心位置上建家祠,取祖父和父親姓名的最後一個字“曾”、“文”為家祠名。

增文堂是目前吉安市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客家圍屋,設246個房間,占地面積3696多平方米,有“東方的中世紀古城堡”立之稱。增文堂用生土、土坯、青磚、卵石、木材等材料建成,兩層樓懸山式民居,建築風格獨特,布局合理,結構嚴謹,既象巨大的堡壘,但卻不封閉,有五扇前門,一扇後門與外界溝通。圍屋內分為五進七槓,集家祠、民居、水井、曬場、糧倉於一體。因黃日恆任江西南昌府進賢縣訓導時政績突出,乾隆皇帝嘉獎其父母教子有方的御匾,懸掛在增文堂中央大廳之上。黃氏族人聚居圍屋內,到目前為止已傳第13代。

客家圍屋增文堂採光通風設施極好,寬暢明亮,冬暖夏涼,雖然外形也象閩西、贛南圍屋,給人以安全感,但沒有那樣森嚴與封閉,有六扇門與外溝通。這就反映出在吉安市域的客家人善於入鄉隨俗,與當地大族民眾搞好關係,以謀得一個好的生存環境,得以繁衍生息的心理。(高立人)

燕山書院建於正亮堂東面500米處,為四合加前院的建築群,建築占地約3000平方米。前有欞星池、院門、馬廄,二進為書樓,書樓後的兩側廂房與三進文昌閣相接, 主殿文昌閣為假歇山頂,大面積浮雕木刻,樓上中央設孔子牌位。文昌閣和書樓頂棚置字畫百餘幅, 有的字畫還配有詩詞、押印,內容多為求學明理、修身養性,書院文化氣息濃厚。整體建築磚木結構,保存基本完整。燕山書院是江西乃至全國客家私塾代表。(高立人)

位於吉安市遂川縣堆子前鎮鄢背村井下村民小組4號。清乾隆間,基祖黃由相率義方、義言、義齊三子開新基於井下村,乾隆三十八年(1773),黃由相去世後,乾隆五十九年(1794),義方、義言、義齊興建燕山書院與正亮堂,於嘉慶十一年(1806)竣工,正亮堂大樑上“嘉慶十一年丙寅”紀年尚存。

正亮堂客家大屋座南朝北,一排五棟,歇山頂,二重檐,二層磚木結構,外牆為水磨青磚砌成,內牆用土磚、板扉隔棧,俗稱“銀包金”,分為正亮堂祠和住宅幾大部分。中間“正亮堂”最高,兩側對稱的民宅依次矮50公分,四周圍牆環繞,整體平面前圓後方。

正亮堂為黃氏宗祠,一井兩進,正廳“正亮堂”牌匾高懸,滿室雕樑畫棟,藻井是描金浮雕“魚龍圖”,儺撐為兩對獅子滾繡球圖,活靈活現,四周圍屏都是用硬木雕刻而成,畫面故事人物生動傳神,花鳥圖案典雅精細,天花板用米漿拌含特選黃土為底色,再在底色上繪畫,色彩亮麗別致,客家居室彩繪風格非常突出。

住宅平面呈橫排長方形,二井三進,有9個廳堂,18個天井, 99間房,當地人稱“九廳十八井”。房屋過道縱橫連貫,有分有合。屋內的門窗、隔扇,大都選用堅硬木材雕刻鎏金,外牆上的窗戶用紅粉石雕成。

住宅左右兩側,設有“桂室”、“蘭亭”兩座一廳兩廂的建築,為當年的書房。住宅前,依次由坪場、屏牆、聚星池、以及外圍呈半圓形土圍子。坪場占地860平方米,地面用鵝卵石鋪就,坪場與水池間有一道1.26米高的屏牆,屏牆以外的聚星池占地1280平方米,池外設一道半圓形,3米高,用三合土夯築而成的圍牆。牌坊式院門開在西花房以外的坪場與池塘結合部,院門外側有一眼古井,水質甘甜,日供300人飲用而不涸。(高立人)

彭輝斗宗祠與大屋,位於吉安市遂川縣大汾鎮洛陽村,俗稱烏鴉落梁。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彭輝斗開基興建,嘉慶年間建成。

烏鴉落梁整體建築座西朝東,占地7830平方米,分為住宅和圍子兩大部分。住宅平面呈橫排長方形,面闊94米,縱深51米,占地4606平方米。整座建築一排五棟,歇山頂,重檐建築樣式。中間為祠堂,兩側為民居,屋前有坪地、聚星池、圍牆、屋與屋之間有門廊連線,既是一座整體建築,又可相互獨立。住房前,依次由坪場、屏牆、水井、聚星池、外圍牆構成,外圍呈半圓形土圍子,住房兩側及後面,亦相應建有外圍牆。聚星池緊靠弧形圍牆,被縱向分隔成若干個小水池,占地3224平方米。屏牆偏西部位豎有“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歲次”款旗桿石一對,功名及姓名字跡漫渙,已無法辨識。

整座建築以彭氏輝斗公祠為中心,左右各對稱排列二直住宅,外牆為青磚牆,內牆為木構件、土磚隔棧,五直房都有通道互為相通,四通八達,祠堂、住宅、廚房、倉庫、學堂、水井、廁所等房內設施十分齊全。

彭輝斗公祠兩井三進,列廊柱12根,享堂、拜廳、祭器庫、大廳、前廊一應齊全,占地752平方米。據說,祠內曾一次性擺過120桌酒席。藻井、卷棚上均繪有漆畫,第一進藻井上繪九星河洛圖,第二進藻井繪有世受皇恩圖,第三進藻井中間繪一福字,四角繪四隻蝙蝠,意為五福臨門;卷棚繪張良獻靴,姜太公釣魚,管子求壽等傳說、戲文故事或瑞禽奇葩,共30幅畫,畫工講究,亮而不俗,風格獨特,極具客家裝飾風格。

住宅分列在祠堂兩側,左右各兩直,每直住房三井四進,天井兩側對稱排列房間。靠近祠堂的一直設房28間,外側一直設房26間,四直共有108間房間。在每直進深中部,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通道橫貫整座建築。整座建築均以三合土夯築牆裙,祠堂牆裙高1.75米,住房牆裙高0.8,牆裙以上牆體或為磚牆,或為板扉隔棧,或為花格窗,近年多改變為土磚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