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鎮

衙前鎮

衙前鎮位於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東北部,俗稱“小井岡”,為遂川縣重點建設的六個大鄉大鎮之一;全鎮11855人,2792戶,9個行政村,115個村民小組,境內屬低山高丘地勢。

基本信息

主要產業

衙前鎮衙前鎮
衙前鎮是一個林區鄉鎮,土地面積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00畝,林地面積16萬畝,其中:毛竹林3。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70萬立方米,毛竹儲量400多萬根,是遂川縣木竹主產區之一。全鎮工業生產起步較早,以木竹加工為主的林產工業初具規模,產品種類眾多,有:木膠板、竹膠板、木地板、竹窗簾、木柄、木工藝品、實木家俱、花崗岩板等,全國鄉鎮企業500強、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秀州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的“秀州”牌商標為全國著名品牌,市級優秀外商企業浙贛公司生產的竹膠板遠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地,並廣泛用於全國各大型建築工地,如上海虹橋機場廣州白雲機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場等。全鎮農業初具產業化,境內特色農業有竹蓀茶樹菇茶油蜂蜜蠶桑玉米、藥材等,且已註冊成立“紅井崗”牌系列綠色特產開發中心。
衙前鎮衙前鎮
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清火、潤肺、減肥、抗癌、防腐保鮮作用功效的食用菌中“皇后”竹蓀生產發展勢頭喜人,產品包裝精美,銷售市場好,農業項目中食用菌竹蓀、茶樹菇、山野菜蕨菜筍乾苦齋、名貴花木、藥材、草食畜禽、毒蛇等特色種養項目有待開發,市場潛力極大。衙前鎮三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鎮黨委曾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鎮機關為市級文明單位。如今,團結務實,善謀實幹,開明進取的鎮黨政班子正帶領全鎮人民全面建設小康衙前,熱切期待您的加盟合作。

村屯簡介

衙前鎮衙前鎮

溪口村:溪口村地處衙前鎮西面,與大坑鄉和本鎮段尾村、雙鏡村接壤,距圩鎮12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優美,竹木資源豐富,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1720餘人,403戶,其中非農人口80餘人,勞動力850多人,外出務工人數有350多人,黨員45人,其中預備黨員1人,分六個黨小組,黨員平均年齡49歲,平均文化程度為國中,全村耕地面積1316畝,人均耕地0.80畝,山場面積4.7萬畝,人均山場面積27畝,毛竹林34餘畝,占山場總面積數90%,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1680元,村級集體收入87萬餘元。

全村有國小2所,醫療服務室4個,村辦企業有竹簾廠、磚廠、榨油廠及店面出租等,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林業和農業為主,農業特產主要有木竹、蜜蜂,經濟作物種植玉米15畝,從事養蜂產業人數有12人。

士高村:士高村地處衙前鎮東北角,上與段尾村相鄰,下與雙橋鄉接壤,生態環境優美木竹資源豐富。全村人口970人,220戶14個村民小組,勞動力有540人,外出務工人員200人,全村共有黨員20人,五個黨小組,全村耕地面積965畝,山場總面積1.3萬畝,人均14畝。2004年人均收入1850元,村集體收入3萬元。全村有國小1所,醫療服務所1個,運輸、個體經商戶20戶,農戶經濟收入主要以種糧、種桑養蠶、養豬、杉木等收入為主。全村有桑園50畝,養蠶60張,僅此一項收入可達3萬元。

衙前鎮衙前鎮
雙鏡村:雙鏡村地處本鎮西南部,相鄰五斗江兩鄉,生態環境優美,山場林地面積達四萬多畝,木竹資源豐富,全村轄15個村民小組,三百二十戶,一千三百九十八人口,水田面積為一千叄佰肆拾貳畝,境內設村國小一所,醫療服務室一個,鎮政府引入外商駐村辦地板廠一個,鮮毛竹竹簾加工等木竹加工企業。

段尾村:段尾村位於衙前鎮北部,距衙前圩鎮5公里,距縣城46公里,是一個山區村,於新公路縱貫全村,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9。6平方公里,全村現有260戶,1180人,2004年村級集體收入20萬元,人平收入2320元。

全村現有共產黨員39名,平均年齡45歲,其中女黨員3名,下設三個黨小組。全村現有耕地1196畝,其中水田1000畝,旱土196畝,山場面積27500畝,其中經濟林2050畝竹筍林1330畝,村現有木材蓄各量8萬立方米。
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村黨支部在1992年就被評為“省級隊”支部,此後多次榮獲省、市、縣、鄉表彰,是吉安市“十面紅旗”之一。

衙前村:位於鄉境東部邱陵。駐衙前圩。15個村民小組,33個自然村,370戶,1992人。耕地2119畝。主種水稻,兼產茶油、木竹。解放前、後均屬衙前鄉。1958年成立衙前公社衙前、白竹大隊。1961年分為衙前、上宅、白竹、龍村大隊。1962年,白竹併入衙前大隊。1964年上宅入龍村大隊。1965年龍村併入,稱衙前大隊。現稱衙前村。

衙前鎮衙前鎮
上芫村:位於鄉鏡南部山區。以上陂、竹園兩自然茜各取一字得名,“園”誤為“芫”。駐木梓坪。8個村民小組,19個自然村,187戶,897人。耕地920畝。主種水稻,盛產木竹,兼產茶油。解放前、後均屬衙前鄉。1958年成立衙前公社上芫大隊。1960年析出小龍大隊,1969年合併,沿用原名。現稱上芫村。

石盤村:位於東南邊遠山區。駐石盤。13個村民小組,28個自然村262戶,1450人。耕地1467畝。主種水稻,盛產茶油。解放前、後均屬橫嶺鄉。1951年屬石盤鄉。1956年入衙前鄉。1958年成立衙前公社石盤、白溪、雙坑大隊。1963年白溪併入石盤大隊。1968年雙坑併入,沿稱石盤大隊。現稱石盤村。

蕭山區衙前鎮

衙前鎮衙前鎮
衙前鎮位於蕭山區中部,西距蕭山區中心14公里,東距中國紹興輕紡城15公里,北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8公里,區域面積19.8平方公里,23個行政村,1個居民村,總人口2.39萬人,現有耕地面積14196畝,山林面積2030畝,水面面積2800畝,104國道、蕭紹運河、杭甬鐵路貫穿全鎮。

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全鎮人民在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弘揚衙前農民運動"敢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勇於創新,艱苦創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持續的發展,已提前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是浙江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鄉鎮"、杭州市優秀鄉鎮、新農村建設示範鄉鎮,綜合經濟實力居區第二位。

衙前鎮是蕭山區經濟強鎮,輕紡重鎮。全鎮有鎮村企業413家。工業主要以化纖紡織、機械五金、建築建材、市場等產業為主,輕紡占全鎮經濟總量的80%。從1992年以來,全鎮用於企業技術改造投入24億元,已形成紡絲、加彈、織布、經編、網架、輕質屋面板、工業鏈條、農用水管、水泥、箱包等十大生產基地和輕紡原料市場、聯運中心等兩大專業市場。200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

全鎮農業已實現機械化耕作,目前已建省市級現代示範園區2個,區級特色農業基地8個。1999年被列為杭州市農村現代化試點鄉鎮。

衙前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濃厚。近年來,鎮財政用於衙前農民協會舊址、李成虎烈士故居、衙前農村國小校、文化中心等保護建設投入近千萬元。被列為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衙前鎮衙前鎮
改革開放以來,衙前人弘揚“敢為人先,永不滿足”的農運精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化、社會與經濟的“四位一體”建設,促進了經濟與社會各項事業建設的統籌協調發展。2007年,全鎮實現工企業總產值32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273億元。實現農業總產值1.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0元,實現服務業銷售產值180億元,三產增加值3.6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百強鄉鎮第3位,全市、全區第2位。該鎮先後被命名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江省衛生鎮”、“杭州市文明鎮”、“浙江省生態鎮”、“杭州市衛生強鎮”和“杭州市新農村建設示範鎮”。

工業經濟是衙前的金名片。全鎮有600多家企業,平均每百名衙前人就有3家企業,每平方公里年工業產值12.5億多元,其中,年產值在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0家,建有博士後工作站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上市企業1家,中國名牌產品1隻,形成了化纖紡織、鋼結構兩大支柱產業。該鎮先後被命名為“中國化纖名鎮”和“國家鋼結構產業化基地”。

衙前鎮衙前鎮
在衙前鎮第十次黨代會上,鎮黨委提出了衙前發展的五年計畫,圍繞“建新興工業重鎮,興歷史文化名鎮,繪新型人居城鎮”的總體目標,全力實施“工業強鎮,三產興鎮,新型城鎮,文化名鎮,和諧立鎮”五大戰略。該鎮正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乾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要求,團結一心、奮發有為,為建設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衙前而努力奮鬥。

在21世紀的進程中,衙前人民將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圍繞《蕭山區基本實現現代化規劃綱要》,突出"創經濟建設強鎮,興歷史文化名鎮"主題,深化改革,加大對內、對外開放力度,增強綜合經濟實力,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力爭經過三年努力,工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實現新的歷史跨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