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老鸛草

金佛山老鸛草

金佛山老鸛草(學名:Geranium bockii)是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2,2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地草甸、林緣或雜草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雙子葉植物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金佛山老鸛草GeraniumbockiiR.Knuth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3(1)卷||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老鸛草屬GeraniumL.||沼生組Sect.PalustriaR.KnuthinEngl.||金佛山老鸛草GeraniumbockiiR.Knuth
55.金佛山老鸛草掌裂老鸛草(四川植物志)、破骨風(金佛山)圖版24:8
GeraniumbockiiR.KnuthinEngl.Pflanzenr.Heft53.4(129):180.1912;四川植物志9:51.1989.——G.fargesiiYeoinEdinb.Journ.Bot.49(2):150.1992,syn.nov.

植物形態

金佛山老鸛草 圖版24: 8金佛山老鸛草 圖版24: 8
金佛山老鸛草,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莖粗壯,斜生或直生,具多數纖維狀根,有時有膨大的塊根,上部被鱗片狀托葉。莖通常叢生,具稜角,下部近無毛,上部被開展的糙毛,中部以上一回假二叉狀分枝或不分枝。葉基生和莖上對生;托葉三角狀卵形,長5-7毫米,寬3-4毫米,無毛;基生葉具長柄,柄長為葉片的4-5倍,常早枯,莖生葉柄與葉片近等長,被開展的長柔毛和倒向短柔毛,上部葉近無柄;葉片五角狀腎圓形,基部寬心形,長2-3厘米,寬3-4厘米,掌狀5深裂近莖部,裂片寬菱形,下部全緣,上部羽狀深裂,小裂片卵狀披針形,具1-2牙齒,先端急尖,具不明顯鈍尖頭,兩面被短伏毛。花序頂生和腋生,長於葉,被開展長糙毛和倒向短柔毛,總花梗具2花;花梗與總花梗相似,與花近等長;苞片鑽狀披針形,長4-5毫米,寬約1毫米,外被疏柔毛;萼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6-7毫米,寬3-4毫米,先端污紫紅色,具細尖頭,外被長糙毛;花瓣紫紅色,倒長卵形,長為萼片的2倍或更長,先端圓形,基部楔形,下部邊緣和內面被短糙毛;雄蕊和萼片近等長,花絲下部擴展,中部以下被短糙毛,花葯棕色;雌蕊密被短糙毛,花柱分枝深棕色。蒴果長約2厘米,被短糙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本種很近似湖北老鸛草G.rosthorniiR.Knuth,僅葉最終裂片較狹。

產地分布

金佛山老鸛草分布於四川省(南川)。生於海拔2200米左右山地草甸、林緣或雜草山坡。模式標本產於四川南川(金佛山)。

牻牛兒苗科植物

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雙子葉植物,11屬,780種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4屬:熏倒牛屬、牻牛兒苗屬、老鸛草屬天竺葵屬,連引入栽培的共76種,各省均有分布,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和西部,除供觀賞外,其他用途不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