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椒桂魚

醋椒桂魚是一款美味菜譜,主要原料有桂魚等,湯鮮肉嫩,鹹香酸辣,清淡開胃。

菜名介紹

菜名:桂魚
【所屬菜系】 魯菜
【特點】 湯鮮肉嫩,鹹香酸辣,清淡開胃。【原料】 桂魚1000克。 香菜段25克、蔥段25克。蔥絲10克、花椒5克、白鬍椒5克、清湯100克、紹酒20克、精鹽4克、醋40克、姜10克、熟豬油100克。
【製作過程】
桂魚刮洗淨鱗,挖去鰓,從鰓部取出內臟,沖洗乾淨,用開水略燙一下,再放入涼水中,刮淨黑皮,用刀在魚的兩面每隔2厘米剖斜十字花刀,放入沸水中一末。炒鍋內放入熟豬油、中火燒至五成熱(約110℃)時,放入蔥段、薑片、花椒、白鬍椒,炸出香味後,放入清湯、紹酒、精鹽,沸後放入桂魚,旺火煮15分鐘,力口入醋,撈出蔥、姜、花椒、胡椒不要。盛入大湯碗內,撒上香菜段、蔥絲、胡椒粉即成。

製作工藝

1. 大蒜去蒜衣,洗淨;
2. 韭黃擇洗乾淨,切段;
3. 蔥去根須,洗淨,切段;
4. 姜洗淨,切片;
5. 將鱖魚去鱗、鰓、鰭,剖腹,去內臟洗淨;
6. 在魚身的兩面剖成牡丹花刀,用線紮緊魚嘴;
7. 用刀將魚頭、魚身拍松;
8. 將鍋置旺火上,舀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
9. 將魚在水澱粉中均勻地掛上一層糊,一手提魚尾,一手抓住魚頭,輕輕地將魚放入油鍋內,初炸至呈淡黃色撈起;
10. 解去魚嘴上的扎線,略涼後再將魚放入七成熱的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
11. 稍涼後,再放入八成熱的油鍋內炸至焦黃色,待魚身浮上油麵,撈出裝盤,用於淨的布將魚按松;
14. 在第二次復炸魚的同時,另取一隻炒鍋上火,舀入花生油100 克燒熱,放入蔥、姜炸香,加醬油、紹酒、白糖和清水500毫升,同燒;
15. 待燒沸後,用水澱粉勾芡,再淋入香油、醋、韭黃段、熟花生油50 克,製成糖醋滷汁
16. 在制滷的同時,另取炒鍋上火,燒至鍋底灼熱時,舀入熟花生油100克,及時將另一隻鍋內滷汁倒入;
17. 將魚和滷汁快速端到席面,趁熱將滷汁澆在魚身上,便發出“吱吱”的響聲;
18. 再用筷子將魚拆松,使滷汁充分的滲透到魚內部即成。

工藝提示

1. 選用1000 克左右的鱖魚為宜。
2. 剖牡丹花刀時,刀距為2.4 厘米,深至魚骨刀刃再沿魚骨向前平批1.5厘米。
3. 做此菜要程式明確,先後三次油炸,每次油溫不同;每炸一次需“醒”一次。關鍵在於3 只炒鍋運用得當,即魚炸好後,汁也做好澆上,否則發不出“吱吱”響聲。
4. 此方法也運用鯉魚黃魚
5.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2000克。

菜品口感

此菜外焦脆,里鮮嫩,澆上沸滷汁,發出“吱吱”響聲,醋香撲鼻,甜酸適口。
食譜營養
鱖魚: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於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並具有補氣益脾的滋補功效。

又一做法

選料:桂(鱖)魚1條(約重650克) ,香菜10克。
調料:肉湯(奶湯)1000克,蔥姜各5克,白醋4匙,黃酒2匙,細鹽0.3匙,麻油1匙,豬油100克(約耗3匙) ,白鬍椒粉、味素各少許。
製法:1.將桂(鱖)魚刮鱗去鰓,剖腹除去內臟,洗淨後投入大水量的沸水鍋中燙一下,然後刮淨體表黑衣和粘液,再洗淨,最後放在砧墩上,在一面魚身上用刀剞翻花刀(即刀略斜剞至骨,再順骨向頭部剖開魚肉與脊骨的粘連,一面魚身約剞三、四刀) ,在另一面魚身用刀剞斜直刀,深至脊骨即可,約剞五、六刀。
2.燒熱鍋,用冷油滑鍋後,倒出,再放生油,燒至油八成熱時,把魚放入略煎(使魚腥氣揮發掉),取出。
3.原鍋內留豬油(約2匙) ,用大火燒熱後下蔥結、薑片爆香,烹黃酒,加奶湯和適量鹽,燒沸後,放煎好的桂魚(翻花刀一面朝上) ,再燒沸,轉用小火燜煮約15分鐘,即可,將魚取出,盛入湯碗中,撒上香菜段和蔥絲。原鍋的魚湯中加細鹽、白醋、味素、麻油、胡椒粉,調勻除去蔥姜,再將魚湯緩緩地倒入湯碗中即成。
特點:湯汁呈乳白色,魚肉鮮嫩,味鮮、鹹、酸、辣、香。
關鍵:1.將魚略煎是為了除去腥味,不可煎黃煎焦,並防止煎破魚皮。
2.煮魚時,將翻花刀(又稱牡丹花刀) 一面的魚身向上,防止魚肉翻卷容易壓碎。同時,運用中火加熱燜煮,不宜使湯水猛烈翻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