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

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

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經酒泉市人民政府[1993]12號文批准實施。開發區位於國道312線以南,酒火公路以西;北距市區4公里,南距蘭新鐵路酒泉火車站7公里,東距酒泉地方鐵路專用線2公里。該地區地域開闊,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工程地質條件好。開發區地域長2.7公里,寬2.1公里,總面積5.67平方公里。在開發區已建成以酒泉地區骨幹企業酒泉糖廠為“龍頭”的工商企業10餘戶,完成投資1.2億元,年產值1.6億元。

園區概況

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遠期規劃面積38.5平方公里,近期規劃面積10.12平方公里。計畫經過10年建設,初步形成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功能齊全,集生產、生活、開發、研究為一體的新型產業中心。近兩年來,按照總體規劃、分布實施的建設原則,園區先後啟動實施了道路、綠化、供排水等基礎工程建設。到目前,已投資3900萬元改造公路8公里,架設引水管線15.5公里,鋪設排水管線4.5公里,新開道路8條6.5公里,架設改造高壓輸電線路5公里,定植樹木8500株,種植綠地3萬平方米,一期開發建設區或五通一平工程全部完成。

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項目簽約儀式

園區基礎設施條件的日益完善,使前來洽談投資的客商明顯增多,項目建設好戲連台。僅2001年就有9個項目開工建設,其中7個主體工程建設守工,2個已投入生產。近兩年來入園的重點項目主要有:年加工種子1500萬公斤的豐樂種業種子加工倉儲中心;年加牧草、草坪種子5000噸的成都大業牧草及牧草種子加項目;年加工鮮奶1.5萬噸,生產奶粉2160噸的好牛乳業鮮奶項目;年消化新鮮果類1.28萬噸的西部商貿公司凍乾果菜生產項目;年產不鏽鋼型材5000噸的浙江王中王集團王豐不鏽鋼型材項目等。在現有開工建設和投入生產項目的基礎上,酒泉新技術工業園區還引進儲備了敦煌各業集團種子加工生產及交易中心,蘭州大得利生物資源綜合加工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項目,為園區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內分布有中央糧庫、鐵管處等省屬駐酒單位,地直單位10家,黃河集團酒泉啤酒分公司、榮祥制氧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地市骨幹企業和西部商貿公司等24家鄉鎮企業,成為近年來全區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

發展現狀

目前,園區210戶企業“亭亭玉立”,20家銷售收入千萬元以上的企業“爭芳吐艷”,“大禹牌”聚乙烯管材、“大基地”牌脫水菜、“廣源牌”啤酒麥芽、“絲雨牌”白砂糖等多個甘肅名牌產品“俏立枝頭”。

滿園春色花爭艷,離不開養花人細心的呵護。近年來,開發區立足於把工業園區打造成全省一流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平台,累計投入3億元,在園區新建主次幹道50公里,架設高低壓輸電線路、通訊線路49.4公里,鋪設供排水管線116公里,種植草坪8萬平方米,定植行道樹3.72萬株,形成了路、林、水、電等基礎設施配套網路。

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

開發區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客商著想,一方面制定出台了鼓勵投資的優惠政策,嚴格執行園區內申辦項目、用地審批、項目審批、行政事業收費、供排水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減免和降低企業進入的相關費用;一方面千方百計吸引企業及項目入園:在各級黨政機關全面推行了“高效率、快節奏、盯住乾、馬上辦”機關作風;對外來客商辦證註冊全面實行“代辦制”,一切可能給客商帶來不便的環節,均由管委會代為辦理;對重點建設項目,由區級領導包掛,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保證項目建設進度;針對工業園區管委會工作頭緒多、車輛不足的實際,實行了公務用車改革,彌補了車輛不足的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完善的硬體設施,貼心的周到服務,為“花”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贏得了眾多“名花”的注目。幾年來,先後有美國先鋒種業、四川大業草業、好牛乳業等多家國內外名“花”落戶園區,逐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種子加工、建築建材、機械製造、生化製藥、倉儲物流和教育科研等為主的7個產業集群,迅速成長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2007年,園區各業收入達到18億元,實現增加值4億元,上繳稅金4500萬元。

開發區還從入園企業的生產經營、技術改造、達產達標、品牌創建、質量認證等方面入手,以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形式,為“花”創造成長環境,壯大企業實力,取得了明顯成效。大禹節水公司積極實施“穩固西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行銷策略,產品遠銷韓國南非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國家科技部命名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殊榮;好牛乳業公司通過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拓展銷售市場,企業效益逐年提升,為農民增收和吸納就業做出了突出貢獻;登海先鋒種業、敦煌種業棉蛋白等多戶企業積極實施擴產改造、新產品開發,生產能力不斷擴大,效益顯著提高。

發展優勢

豐饒富庶、開發便利的水利的水土資源。酒泉有發源於祁連山冰川積雪區的三大河系、16條河流,地表水年徑流量33億立方米,其中可供工農業開發的27億立方米。地下水總補給量29.7億立方米,可開採利用的水能蘊藏量22萬千瓦解。總耕地面積226萬畝,森林81萬畝,草原6689萬畝,還有宜農宜林荒地478萬畝。

得天獨厚、儲量豐富的礦產資源。全區礦藏種類多,儲量大,品們高。已探明的5個成礦帶共有礦點572處,其中經國家地礦部門勘察認定,構成礦床的92處,礦種48類,均分布在走廊南北的山脈中。金屬礦藏主要有金、銀、銅、鐵、等,其中位於肅北縣塔爾溝的鎢礦儲量居亞洲第一,大道爾吉鉻礦儲量居全國第三,黃金開採量居甘肅省首位。非金屬礦藏主要有石油石棉菱鎂螢石芒硝煤炭大理石花崗岩等。其中石棉儲量居全國第三,菱鎂儲量居甘肅省第一。石油資源也十分豐富,是全國最早開發的石油工業基地。

絢麗多姿、聞名遐邇的旅遊資源。全區境內遺存著大量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勝跡。已查明的文物景點有1153個,其中國家級文物景點14處。省級208處。目前,已開發利用98處。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矗立千年的陽關、玉門關,神奇的鳴沙山月牙泉,別具一格的民谷游、廟會、狩獵等旅遊項目,吸引著海內外旅遊觀光者,是古絲綢之路上旅遊黃金地段。

由於本區地處亞歐內陸地區,獨特的自然生態形成了四大優越的環境:

農業開發環境優越。全區海拔1100—1500米,年日照時數3033—3316小時,年平均氣溫3.9—9.3攝氏度,晝夜溫差13.9—16.4攝氏度,有效各溫1755—3611報氏度,平均無霜期118—159天,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適合發展農牧業。耕地大部分由雪山融水自流灌溉,農田水利設施成龍配套,農作物產量高,品質好。目前已種植糧食局、棉、油品種500個,林果、蔬菜品種300多種,養殖農畜、家禽20多種,魚類十幾種。其中錦豐梨、早酥梨、鳴山大棗李廣杏等瓜果品種被評為部優、省優產品。全區已建成全國、全省商品糧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和畜牧業基地。這裡還是全國重要的玉米繁種基地,是全國三大對外瓜菜制種基地中最具優勢的地區之一,先後與美國、日本德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制種,具有良好的國際信譽。

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酒泉地貌

基礎設施條件優越。全區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蘭新鐵路、312國道橫貫東西,215國道通達南北,是新亞歐大陸橋的必經通道。幹線公路與縣鄉公路相配套的公路網路覆蓋全境。境內的敦煌機場、嘉峪關機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機場、酒泉下河清機場與全國各大城市通航,並提供旅遊包機服務。全區長話、市話全部程控化,農村電話基本實現自動化,形成了以程控交換為主體,以光纜、微波數字傳輸、移動通信、無線尋呼、數據通信內容,功能齊全、方便快捷、靈活高效的郵電通信網。境內有4個火電廠和27個小型水電站,總裝機29.2萬千瓦,年發電20億瓦。區內電網通過永嘉330千伏輸電系統,與西北大電網聯為一體,電力供應充裕。

周邊經濟環境優越。境內和周邊分布著玉門石油管理局、酒泉鋼鐵公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青海石油管理局後勤基地等中央、省屬大中型企業,實力雄厚,技術密集,人才薈萃,市場巨大。另外,全區內地通往新疆的必經之路,與新開發的吐哈油田相望,南邊與青海經濟重鎮格爾木柴達木盆地相連,北邊通過馬鬃山口岸蒙古國通商。這些頗具優勢的企業和經濟區域,既是全區工農業產品的區大市場,同時也對全區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自身的經濟環境優越。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猛、成果卓著,實現了從貧困、溫飽、小康的三個大的飛躍。2001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完成82.2億元,增長12.5%,其中第一產業18.4億元,第二產業36億元,第三產業27.8億元;人均GDP達到1035美元。作為基礎產業的農業穩步發展,200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28.41億元,糧食總產量達24.1萬噸,畝產達575.5公斤,棉花總產量達153萬擔,水果產量達11.19萬噸,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14元。全區七個縣市全部基本實現了小康目標,走在全省小康建設的前列。工業持續發展,地方工業體系初步形成,2001年轄區內全部工業總產值達104億元,工業增加值達27.8億元。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旅遊業的“龍頭”作用日益明顯,經濟成長方式逐步轉向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市場商品充裕、物價平穩、購銷兩旺。2001年全區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8.7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5.26億元;全轄區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136.75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90億元,人均儲蓄9000元。

發展規劃

1、成立一個開發建設投資公司。借鑑外地開發區建設的成功經驗,通過對園區基礎設施及土地等資源的市場化運營籌措資金,以解決園區自身造血能力弱,基礎設施資金不足的問題。

2、爭取1000萬元的扶持資金。加強與省市發改、中小企業、財政等部門的聯繫和溝通,不斷拓展資金籌措渠道,抓好國家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省級園區建設、財政農林產業化專項資金的爭取工作,爭取各類資金達到1000萬元。

3、力爭完成1億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搞好景觀帶建設、綠化、道路鋪築、供排水管網敷設和高壓輸電線路及路燈架設等6項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4、開工建設10000平方米的園區投資服務中心,將園區管委會、金融、稅務、郵電、通訊等服務機構集中起來辦公,力爭在2008年投入使用,為入園企業提供便利服務。

5、策劃完成100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建議書,建立園區招商項目庫,以增強招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力爭新開工項目達到40個以上、千萬元以上的項目達到15個以上。

6、編制一個產業發展規劃。對園區產業發展現狀進行認真調查分析,按照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強做大新型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思路,編制完成符合園區實際的產業發展規劃。

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

7、建立一套新的運行機制。適應園區發展的新形勢,在對園區原有封閉運行政策進行補充完善的基礎上,制定完善新的運行機制。

8、制定和落實一套新的優惠政策。適應新形勢下招商引資工作的需要,積極借鑑外地開發區在招商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制定出台優惠的園區招商引資政策。

9、建設一個中小企業創業園,建設10萬平方米標準化工業廠房建設工程。2007年,先期完成2萬平方米建設任務,引導各類中小企業和項目入駐標準化廠房,建成全市最大的中小企業創業園。

10、制定並實行一套績效考核、優勝劣汰的管委會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的靈活用人機制,調動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酒泉市南郊工業開發區今後開發的重點是:依託現已建成的大中型企業和酒泉商貿城建設,在功能布局上體現工貿、倉儲多業並舉的原則,設立工業加工區和倉儲區:在產業選擇上儘量引進和建設技術水平高、無污染的農副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項目,建成外引內聯,雙向輻射的經濟開發區。

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經濟聯合,大力鼓勵和促進外資企業及酒泉市以外的國內企業、公司、經濟組織和個人在酒泉市南郊工業區興辦各類企業,依據國家政策向中西部傾斜的方針和鼓勵外商投資的有關政策,酒泉市獎在投資項目的土地征地、稅費減免、勞動用工、水暖電等方面予以優先保證,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