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窯

邢窯

邢窯,是唐代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也是中國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始燒於北朝,衰於五代,終於元代,燒造時間大約為九百多年。窯址位於邢台市所轄的內丘縣和臨城縣祁村一帶,在中國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窯是中國白瓷的發祥地,白瓷打破了南方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根據研究,邢窯創燒於南北朝晚期,至唐代時發展鼎盛並成為官窯,為皇家燒制專供器皿,它也成為中國早期生產白瓷的中心。

簡介

邢窯白瓷邢窯白瓷

邢窯是唐代著名的瓷窯五代(公元907~960年)時仍燒造。窯址位於邢台市所轄的內丘縣臨城縣祁村一帶,是中國白瓷生產的發源地。

邢窯創燒於北朝時期,主要生產日用產品的粗瓷,造型質樸大方,粗獷豪放,是典型的北方青瓷

隋代時期的邢窯,生產規模已經相當成熟,器物的品種較豐富,為舉世聞名的唐代邢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時已能燒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細白瓷,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使中國白瓷的“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在此之前,許多專家普遍認為,薄胎透影瓷始於明永樂時期(當時歐洲稱“中國白”),而邢窯隋代透影瓷的發現,將中國薄胎瓷創燒時間提前了近十個世紀。

唐代後期,邢窯由於制瓷原料等方面的原因,漸趨衰落。河北曲陽定窯受邢窯的影響繼之而起,成為北方著名的白瓷窯。除邢窯與定窯外,河南的鞏縣窯密縣窯,山西的平定窯渾源窯等,也都以燒白瓷為主。因此在北方形成了以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系。

21世紀初,邢窯遺址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邢窯白瓷的製作工藝,經專家研究試驗已摸索探究出來,並在其主要產地臨城縣被仿製成功。

歷史記載

邢窯白瓷邢窯白瓷

陸羽《茶經》評價:“邢瓷類銀,越瓷類玉”。皮日休《茶甌詩》寫道:“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唐大中初年,有調音律官郭道源者,“善擊甌,率以越甌、邢甌共十二隻,鏇加減水於其中,以箸擊之,其音妙於方響。”李肇《國史補》中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另外,從20世紀起,中外學者開始注意了對邢窯的研究。明清時代,中國出現了一些博古著作和陶瓷著作。如明曹昭著有《格古要論》、谷應泰著有《博物要覽》,在這些著作中都提到唐代邢窯白瓷。

燒制歷史

早先在河北邢窯遺址內丘城關窯區發掘的8座早期窯爐和早期堆積層,這證明了邢窯燒制瓷器的歷史可追溯至北朝時期,這也證明了內丘城關一帶正是早期邢窯瓷器生產的重要區域。
邢窯是中國古代的制瓷窯場,以燒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稱謂。目前在河北內丘、臨城、邢台、高邑四縣廣大範圍內發現北朝至元代各時期的邢窯窯場遺址近30處。在邢窯諸窯址中,歷史等原因造就了內丘城關窯場的核心地位,是邢窯考古發掘和研究的重點區域。1996年,內丘的邢窯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丘城關窯場以西關一帶為中心,在西關村北、村西、村西北、村南等多處區域都發現有邢窯遺址,分別編號為“1—4”號。此次發掘地點就位於西關村南編號為“4”號窯區的建設控制地帶內。邢窯考古隊於今年5月上旬開始進行發掘,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出土遺蹟有瓦棺葬1座、灰坑3座、窯爐遺蹟8座。
這次發掘的8座窯爐遺蹟可上推到隋或北朝,發現集中且保存完整,至少有3座尚存窯頂、煙囪,作為窯爐重要組成部分的窯門、火膛、窯床、窯壁等都基本保存完好。
其中4座窯爐環繞在一個不甚規則的工作場周圍,共用一個窯前工作場地,這種多窯組合在一個工作場周圍的做法為國內罕見,為研究邢窯早期窯爐開鑿方法、窯爐結構、工作場地功能以及燒窯過程行為等提供了考古資料。
同時,在窯前工作場下層和發掘區西部都發現了較早期的堆積層。從出土遺物看,堆積層形成的年代可上推至北朝。
文物專家表示,邢窯燒制瓷器的歷史一直被學界認為應早在北朝時期,但都是從零星出土物上得出的認識,沒有相應的發掘地點和地層包括窯爐證據,這次發現的早期堆積層及早期窯爐正可填補此空白,也從而證明,此處乃至內丘城關一帶正是早期邢窯瓷器生產的重要區域。

產品特點

邢窯器物造型樸素大方,線條飽滿酣暢,製作規整精細,釉色銀白恬靜,給人以既雍容飽滿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

胎質

邢窯瓷器的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黃等多種。邢窯白瓷按其胎、釉的質地,可以分為粗、細兩大類。

1、粗白瓷

邢窯白釉罐邢窯白釉罐

粗白瓷的胎質又有粗、細之分,粗胎的一類胎色灰白,胎質粗糙;細胎的一類胎體緻密,胎色較淡,但仍不夠白,往往施一層白色化妝土。

粗白瓷的釉質較細,有些還有細碎的紋片,釉色為灰白或乳白色,還有黃白色。

粗白瓷產量大,生產過程中,不管是捏練還是陳腐都不夠充分,白中常泛黃,到五代時部分產品的工藝水平有所提高,胎體中少有氣孔夾砂現象,燒不熟的現象已基本克服,漸趨細膩。

2、細白瓷

細白瓷的胎色純白,個別的白中閃黃釉質很細,釉層中有微細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滿釉,釉色純白或白中微泛青色。白釉又有粗細之分,以粗者居多,細者占少數。

細白瓷在加工工藝上,每個步驟都很講究,燒成後白度很高。邢窯的精細白瓷,選用優質瓷土燒成,胎質堅實細膩,胎色潔白如雪,釉質瑩潤,有的薄如蛋殼,透明性能極好。一般器物純白光亮,有些則白中微微泛青。

釉層

邢窯是鎂釉,高溫下黏度大,釉面易光滑平整,光澤度好,但釉色有乳濁感,不透明,釉色穩定,多呈白色或白中泛青的色調。這就使乳濁釉對胎體有良好的遮蓋性,器物施釉到底,質優者足心也施釉。而當時的定窯產品釉料配置不穩定,就釉而言也分粗細兩種,都不夠光潔,光澤度差。

器型

邢窯白釉碗邢窯白釉碗

有盤、碗、杯、托子、瓶、壺、罐和注子等。

邢窯白瓷多素麵無裝飾,到了唐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晚唐五代,邢窯器中也出現了雕塑、堆貼、印花、刻花、壓邊、起棱、花口等裝飾方法。

底款

帶有底款的邢窯瓷器屬於細白瓷,為官用或皇室用品,特點是瓷器底部刻有“盈”、“翰林”或墨書“翰林”。

1、底部刻有“翰林”款字,為唐代翰林院在邢窯定燒的瓷器,現代常見都刻在罐上,不排除碗上沒有“翰林”字款;

2、刻有“盈”字款器物,是唐代大盈庫在邢窯定燒的瓷器。

“盈”字乃是唐代宮內大盈庫的簡稱(皇家私庫),是貢品,也只有是皇家自用,外人不能隨意使用,賞賜除外。“盈”字款常出現在邢窯的白釉碗上,也不能排除罐上沒有“盈”字款。只是出土發現的較少。

代表器物

邢窯白釉“盈”字蓋盒

邢窯白釉“盈”字蓋盒 唐代邢窯白釉“盈”字蓋盒 唐代

年代:唐朝

規格:高7.2厘米,直徑15.7厘米。

特點:胎質白皙密緻。通體施白釉,僅子口接觸處未施釉。釉層潔白勻淨。底部刻一“盈”字。

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邢窯白釉皮囊壺

時代:唐朝

規格:高12.5厘米,口徑2.2厘米,底徑12.5厘米

特點:壺提包式,上窄下寬,上端一面有小流,流直口,中間凸起曲形柄,壺兩面凸起包袱褶紋線各一道,中間凸線一道,底劃刻“徐六師記”四字匠師題款。

此壺是摹仿少數民族皮囊容器而燒制的,樣式新穎,胎質細膩,釉色白潤,製作精巧。唐代白瓷不以紋飾取勝,而把美化重心放在造型和釉色的諧調及其相互映襯方面。此器物精雕細琢,且有作家名款,是研究唐代白瓷的珍貴實物資料。

收藏地:藏於故宮博物院

邢窯白釉碗

邢窯白釉皮囊壺邢窯白釉皮囊壺

時代:唐朝

規格:高4.7厘米,口徑15.6厘米,足徑6.7厘米

特點:碗敞口,反唇,瘦底,壁形底足。里外滿釉,足無釉。

此碗在上世紀70年代於河北邢台唐墓出土,釉色瑩潤,白中閃青,是唐邢窯的優秀作品。

其他

如帶“翰林”款的白瓷罐、帶“盈”字款的淺腹碗、海棠花口盞杯、白瓷兔形枕、白釉執壺雙魚瓶、白釉葫蘆瓶(雖為殘器,但器型精美飽滿,做工修胎規整),托和杯連體的茶盞、菱花口盤(五代)等細白瓷精品。

與定窯關係

邢窯瓷器邢窯瓷器

宋代定窯白瓷窯址在今河北曲陽澗磁村、北鎮、東燕川村、西燕川村,古屬定州故稱“定窯”。曲陽位於河北南部,在邢窯窯場之北,因而定窯對邢窯的工藝有所繼承,成為宋代白瓷的精品。特別在北宋中期,定窯還發明了覆燒的工藝,由於邢窯不採用覆燒工藝,產量較低,因此定窯很快取代了邢窯的地位,迅速占領了市場。

1、從窯場的生產規模上看,邢窯窯址小而分散,定窯窯址大而集中,無論是澗磁村的中心窯場,還是東燕川村、西燕川村的窯區規模都很大。

2、邢窯的粗白瓷和晚唐五代的定窯白瓷水平較接近,二者區別是邢窯工藝比較規範,成型、制胎、修胎較規整,胎和釉的質地較相似,器物各部位施釉均勻。而此時的定窯白瓷白度不一,有的泛青,有的泛黃,有的白中泛灰,加之窯中氣氛控制不夠穩定,有明顯的流釉現象,這些情況是邢窯所沒有的。

3、從修胎上講,晚唐、五代邢窯無論粗瓷、細瓷,施坯工藝多嫻熟準確,切削乾淨利索;而定窯瓷器的修壞工藝卻不太成熟,鏇切不整之處,存在跳刀現象,工藝略顯粗糙,這些缺點在邢窯瓷中是沒有的。定窯修底的鏇切法受邢窯影響,至宋時工藝才發展成熟,能熟練、準確地切削。

歷史地位

邢窯白瓷邢窯白瓷

唐代的陶瓷業在技術上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陶瓷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由於整個制瓷業技術的提高和改進,出現了大量瓷窯,而在所有的窯口中,以南方燒制青瓷越窯(今浙江餘姚)和北方燒制白瓷的邢窯最受人們推崇,大體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代表了當時瓷製品的最高水平,同時著稱於世。

邢窯是中國最早的白瓷窯址,白瓷的發明在中國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結束了自商朝以來青瓷獨尊的局面,更重要的是為中國後世的花瓷生產尤其是彩瓷生產創造了條件。邢窯的白瓷產品精美、產量巨大,不論對中國還是對外國的物質生活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白瓷的發展起步較遲,但刑窯白瓷到唐朝中期已非常流行。唐墓出土的白瓷碗,胎土白潔,細如澄泥,釉色明淨,據此可以證明刑窯白瓷同樣是瓷器中之上品。唐代白瓷除邢窯外其他產地之白瓷質地制工也較優良,江西州窯也是當時白瓷的中心。

唐代邢窯白瓷,作為傳世品尚未見到,但作為出土文物,在全國各地唐代遺址中卻發現不少。河北陶瓷學者對邢窯出土實物標本經過分析後認為,邢瓷不論是胎質和釉質,二氧化矽和三氧化二鋁所占的比重都是相當高的,無疑需要高強度的焙燒溫度,據計算,邢瓷的胎質和釉質,是經過1380℃以上的高溫燒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與現代世界制瓷業最先進的所謂“硬質瓷”的燒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河北的陶瓷學者認為,邢瓷的物測結果,為“硬質瓷”燒成於中國提供了有力證據,把薄胎細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個世紀。

遺址研究

邢窯遺址邢窯遺址

中國學者對邢窯的真正研究,是從20世紀20年代之後開始的,中國第一代古陶瓷專家的吳仁敬陳萬里傅振倫等都對邢窯關注有加,但所知的仍是一些“內丘白瓷甌”、“邢甌”一類的辭彙,至於它的真正產地、範圍、產品以及發展進程等很少被人提及。長時間以來,唐代邢窯遺址究竟在哪裡,一直是中外陶瓷學者關注的問題。

根據李肇《國史補》中有“內丘白瓷甌”的記載,一般研究瓷史的學者都認為邢窯的遺址當在內丘。可是,河北的陶瓷研究學者和文物工作者從1952年起到1972年,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曾對邢台地區所轄的沙河、邢台、內丘三縣進行過七次考察,雖發現一些窯址,但唐代的窯址沒有發現。

直到1980年初,臨城縣陶瓷廠成立了“恢復邢瓷技術小組”,一年時間,小組在臨城境內共查出包括祁村、崗頭、山下等在內的古瓷窯址17處。

1984年,在內丘發現古窯址二十八處,分為西關和中豐洞兩大區,在窯址採集到大量標本,有白瓷、青瓷、黑瓷、醬瓷,同時也發現了三彩。

1987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主組成的邢窯考古隊開始進入內丘、臨城工作,共對內丘城關、臨城祁村、山下等處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約400平方米,出土52座灰坑,4座晚唐五代時期的窯爐,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隋代薄胎透影細白瓷的面世,為此後邢窯的精略分期斷代及對邢窯不同時期遺蹟遺物的認識、了解提供了可能。

1992年出版的《中華文明史》明確指出,唐代白瓷“河北臨城邢窯最有名”。

2012年5月,考古專家對內丘縣一處工地發現了隋唐時期6座邢窯窯爐和豐富的瓷片堆積層。

2012年6月,考古工作人員在遺址群發現了一個“四合一”的組合式窯爐群遺蹟以及一處含有大量瓷器殘片的灰坑。發掘的考古區內,類似“組合式”窯爐不再是一組,在另外一個坑洞下也出現幾個窯爐門相連的情況。“組合的窯爐”是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在全國尚屬首次。初步推測,這是古代燒瓷工匠充分利用先挖好的一個坑洞,在四面掏造窯爐,這樣幾個窯可同時燒制瓷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鑑定技巧

21世紀初,邢窯白瓷贗品眾多,需增加對邢窯的了解才能降低投資風險。

1、一些小作坊做的假古董,工藝粗糙,根本不具備邢瓷工匠高超的技巧。雖然從古窯附近取用了古代遺留的瓷土燒制,但工匠技術低劣、修坯不精、刀鋒凌亂。真品則端莊規矩、稜角分明、刀切斧斷。

2、古瓷受當時的生產工藝及技術方面的局限,白度不如現在的新瓷,故不少贗品的白度高過了古瓷。且隨著燒造技術的進步,窯內火候控制精確,故燒成的現代白瓷釉色均勻,反而缺少了真品所帶有的韻味。

3、邢窯白瓷輕盈精緻,輕重適宜。贗品則多半密度不夠,上手輕飄飄的。於是有的造假者為了增加重量,會在不容易察覺的部位加厚,比如器物的底部,但如此一來,卻導致器物造型笨拙,缺少了真品的秀美感。

收藏價值

出土的鴛鴦陶瓷盤有現代“鴛鴦火鍋”的痕跡出土的鴛鴦陶瓷盤有現代“鴛鴦火鍋”的痕跡
邢窯瓷器因為產銷量大,存世較多,故其市場價位和拍賣行情都不是很高,價位大約在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符合初入門的收藏者及財力有限的藏家。且由於21世紀初收藏市場的火熱,邢窯瓷市場行情正在逐步看漲,故從長遠看,邢窯瓷不失為一種易得且前景可觀的收藏品。

邢台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邢台市旅遊資源豐厚,古蹟名勝眾多,是極具發展前途的旅遊城市。其旅遊主題形象可概括為“四古”,即:古洞、古寨、古賢、古林(原始次生林)。
景點清風樓;開元寺;邢窯;宋璟碑;扁鵲廟;崆山白雲洞;九龍峽;秦王湖;張果老山;郭守敬紀念館;黃巾軍寨;柏鄉漢牡丹園;北武當山;邢台峽谷群;觀音寨;雲夢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