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軍寨

黃巾軍寨

黃巾軍寨位於河北省海拔1062米的靈霄山中段,距邢台市區35公里,可供遊覽面積24平方公里。黃巾軍寨是黃巾起義的根據地,也是當年太平道士農民的領袖張角傳播道義、準備起事的地方。

基本信息

地理氣候

黃巾軍寨黃巾軍寨

黃巾軍寨區域屬於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濕潤,冬季寒冷乾燥,冬季平均氣溫均低於0攝氏度。

黃巾軍寨區域全年四季分明、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顯著。

由於黃巾軍寨位於1000多米海拔之上,比起附近平原,氣溫較低。

黃巾軍寨春季風沙較多,防風是要務,夏天晚上溫度較低。

軍寨簡介

黃巾軍寨黃巾軍寨

黃巾軍寨是太平道的發源地,黃巾軍起義的大本營。

東漢末年,邢台巨鹿人張角在靈霄山創立“太平道”,聚義的四方英雄豪傑,招募平民百姓,懲治貪官污吏,沉重打擊了腐朽的東漢地主階級統治。

山上遺有當年黃巾軍的點將台、練兵場、石梯、寨子門、寨牆、水牢、營址、地道、民進洞、八角亭等,尤其是“水牢”保存完好,是張角懲治貪官污吏、豪強劣紳的地方。

上山的小路曲曲彎彎有如羊腸般盤鏇在靈霄山山嶺上,大部拐角處都是之字形死彎,且仰角很陡,有些甚至能超過20度的爬坡。

靈霄山中段,有以針葉松為主,間或野山杏、橡樹等為輔的大面積森林,鬱鬱蔥蔥布滿山頂,遮蓋著山間小道,形成了一道綠蔭蔽日的自然景象。沿著山路步行十餘分鐘,就看到了隱現於樹叢間的建築群落,這就是千年古寨—黃巾軍寨原址所在地。

景點簡介

軍寨的北寨門已無存,一座石屋橫臥在寨口處,權做了寨門,入寨首先看到一座磚窯,為歷代修造寨內建築而設。一座精心雕琢的龍頭石拱橋,連線著內寨通道,橋的盡頭是一口據說是東漢時期挖掘的、有八塊梯形大石拼

黃巾軍寨黃巾軍寨

裝作口的古水井——八角琉璃井。井的對面原有的營寨已充做了黃姑廟,是邯鄲曲周、永年等縣信奉靈空教的信徒們自發重修的。黃姑廟原留存著兩條張角建宮殿時的滾龍石柱,一千八百多年來龍柱一直安靜的迎接著晨起的朝陽,可卻被幾個人偷走,幸被發現,追回。龍柱後被文物部門保管收藏,故現場只留有兩根鐫刻著楹聯的青石廊柱。

黃姑廟的右側是一排普通的平房建築,均已空閒,往前200米有一座院落,裡面居住著看山人。繼續前行,小路的盡頭拐彎處,有一塊頂部平坦的巨石,高高的矗立在山崖邊上,這就是過去黃巾軍的三個點將台之一。在此,張角曾點齊了討伐東漢政權的兵將,於公元184年2月,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黃巾軍起義。

點將台的下面是一險峻的石壁,石壁象一整塊巨石雕琢的一樣橫臥在峽谷盡頭,由於石壁上常年有溪流向下滴淌,此處也被叫做滴水岩。石壁向內凹進很大的空間,裡面修建了一座睡佛寺(也叫臥佛寺),睡佛殿向南。睡佛寺內供奉中天未來佛,也就是明代的靈空教教主劉才運的涅盤雕像。聽說這裡的睡佛很靈驗,身上哪裡疼痛,虔誠的撫摸一下睡佛相應的部位,便會摸到病除。

沿一條小路可至黃巾軍寨的南門,叫做南天門,門已經不見蹤影,只有兩座石雕的門當顯示著曾經的門戶。

南天門的右下方懸崖瀑布的左邊,就是張角關押叛徒、懲治貪官污吏的水牢。水牢周圍地勢險峻且荊棘叢生。水牢口小肚大,下面有兩間屋大,全部用條石壘砌,水深1米多,常年不乾不涸。雖然此處也用來懲治叛徒,可也正是叛徒唐周的告密,使得起義提前一個月倉促起事,起義軍遭到了很大的傷亡。

沿靈霄山的主峰方向上行,到黃巾軍第二點將台,這裡修建了一座三層閣式八角亭,八角亭的北下方、皇姑廟的上方,坐北朝南,是一個獨立的院落,院外散放著許多碾滾,石磨,石臼,這是黃巾軍在山寨加工糧食的用具。院裡有五間平頂石窯,另有門樓和廂房,門樓和廂房經過改建,石窯保持著原貌。石窯內呈穹隆型,石質窯頂,白灰抹縫,里外套間,各有一個小型窗戶,牆壁厚達1米,西側牆壁有一石龕,外掛一布簾,是靈霄山的全景示意圖。示意圖所顯示的廟宇殿堂,許多已經不復存在。指揮部的上方曾有張角的“大帥金鑾殿”和鐵瓦樓,可惜已被摧毀。

沿石階而上,是黃巾軍第三點將台,台上是一片面積不小的平地,可容納數百人。是張氏兄弟在此居高臨下,點封將官,分派任務之處。

繼續往上走已沒有石階路,只有寬僅能容足的羊腸小道通往山上,草叢中有精雕細琢的石坊底座和營房遺址,顯示了往日曾經的輝煌。臨近山頂處有一塊酷似仰天嘶鳴的駱駝的巨石,山頂建有靈空廟,廟內供奉著靈空教教主劉才運的塑像。山頂約4-50平米,四周懸崖峭壁深不見底,黃巾軍寨牆隱約於樹叢間,沿山崖邊綿延數公里,是黃巾軍寨的西部屏障,霧氣中與北面的太子岩遙相呼應,山後是內邱縣境的馬豆莊和瓦窯莊。據說張角撒豆成馬,剪紙為兵,因雨淋兵馬顯現原形,故得名馬豆莊;又因靈霄山建廟時,北峰是峭壁,騾馬難以上山,只有趕羊群從山下瓦窯背馱琉璃瓦,一隻羊僅馱兩片瓦,故得名瓦窯莊。

歷史典故

黃巾軍寨黃巾軍寨

東漢末年,社會危機日益深重,廣大農民與豪強地主及封建國家的矛盾激化。太平道的首領張角在此地領導了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的全國性農民起義。因起義軍頭戴黃巾為標幟,史稱黃巾起義。

太平道以傳道和治病為名,在農民中宣揚教義,進行秘密活動。10餘年間,徒眾達10萬。張角廣泛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又在各處府署門上用白土塗寫“甲子”字樣,作為發動起義的信號。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張角命於三月五日起義。但因叛徒告密提前一月起義。靈帝調集精兵,進剿黃巾軍。各地豪強地主也起兵配合鎮壓,其中著名的有袁紹、袁術、公孫瓚、曹操、孫堅、劉備等。

起義初期,黃巾軍取得了很大勝利。與此同時,各地還出現了許多獨立的農民武裝。但黃巾軍各自為戰,缺乏戰鬥經驗,被各個擊破。之後,因作戰失利,黃巾軍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編。黃巾起義和在它影響下的各族人民起義,持續了二十多年。由於起義農民本身的弱點,起義被殘酷鎮壓,但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已名存實亡。

交通路線

乘火車至邢台市,再至邢台火車站外坐3路或6路公共汽車至邢西火車站。

然後搭乘長途車或是班車直接就可到達黃巾軍寨。

沿京深高速路或是108國道到邢台北口下,沿迎賓大道西行至邢昔公路。

沿邢昔公路至田莊下道,直奔寺溝村即可。

住宿指南

黃巾軍寨雖名為寨,但不是民眾聚集的村落,在這裡找地方住宿比較不容易,所以來這裡遊玩一般都會選擇在邢台市或是石家莊市市內住宿。

邢台東方紅酒店:邢台市邢州南路263號酒店,位於107國道西側南頭,距邢台市火車站2公里,市中心3公里。

邢台皇家酒店:河北邢台市邢州北路55號位於107國道西側,1路、2路、9路公車及北京、邢台客運車從門前經過,交通便利,距邢台市火車站2.5公里。

石家莊亞太大酒店:石家莊市青園街215號,距火車站10分鐘車程。

相關詞條

石家莊

邢台

黃巾起義

張角

太平道

邢台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邢台市旅遊資源豐厚,古蹟名勝眾多,是極具發展前途的旅遊城市。其旅遊主題形象可概括為“四古”,即:古洞、古寨、古賢、古林(原始次生林)。
景點清風樓;開元寺;邢窯;宋璟碑;扁鵲廟;崆山白雲洞;九龍峽;秦王湖;張果老山;郭守敬紀念館;黃巾軍寨;柏鄉漢牡丹園;北武當山;邢台峽谷群;觀音寨;雲夢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