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靬古城

驪靬古城

公元前53年,即西漢甘露元年,羅馬東征軍在卡爾來遭圍殲,突圍出來的約6000餘人,回國無路棲身深山,尋機東移,流徙西域,經多年輾轉,一部歸康居,一部歸大月氏。漢初元五年,康居將這支異軍借給西移的匈奴郅支單于,以脅鄰國。部分史學家認為,郅支單于歸順漢朝後,這支部隊在河西走廊定居了下來。後來,大月氏發生內亂,寄生大月氏的羅馬人聞訊轉移至驪靬縣,後成為當地的主要軍事力量。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即公元592年,鑒於驪靬人已被漢人同化,文帝下詔,將驪靬縣並番和縣,驪靬建縣共628年。今天者來寨大路左邊村中心即是“驪靬遺址”所在地。

基本信息

簡介

驪靬古城,在永昌縣南城頭312國道旁高高的基座上,聳立著三尊古羅馬人的花崗石塑像,他們目光深情地眺望著遠方。二男一婦,中間的長者,高鼻樑、捲髮,長袍古裝。左右的一女一男壯實的身材,深凹的眼窩和捲曲的頭髮,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來自西域的百姓。這是當地政府1994年12月特製的紀念性景點。

塑像前面的一方黑色花崗石上刻有四個大字:“驪靬懷古”,塑像背後的台基上有一塊黑色花崗石碑文:“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執政官克拉蘇集七個軍團之兵力入侵安息(伊郎一帶),在卡爾來遭圍殲。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第一軍團突圍,越安息東界,流徙西域,經多年輾轉,於公元前36年前後,相繼從大月氏匈奴歸降西漢王朝,被安置於今永昌縣者來寨。漢稱羅馬為驪靬,故設驪靬縣,賜羅馬降人耕牧為生,化干戈為玉帛。

歷史懸案

驪靬古城遺址驪靬古城遺址

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公元前53年,即西漢甘露元年,西距中國4000英里的古羅馬帝國正處在劇烈的變革時期。到處籠罩著硝煙。當時,古羅馬帝國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為了與已形成鼎足之勢的凱撒龐培爭奪霸權,決定向東擴張勢力,掠奪金銀珠寶和占領地盤。於是率7個軍團,4.5萬人的精銳部隊,越過幼發拉底河,發動了對古帕提亞王國(安息)的侵略戰爭。

在激烈的卡爾萊戰役後,英勇善戰的安息軍兵誘敵圍殲羅馬軍團於荒漠深處,殘部從亞美尼亞撤出時又遭襲擊,克拉蘇被俘斬首。同時,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精銳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從這場惡夢般的戰爭中突圍東逃,輾轉於防禦薄弱的安息東部防線。33年後的公元前20年,羅馬帝國和安息簽約言和,並相互遣返戰俘。當羅馬帝國要求遣返在卡爾萊戰爭中被俘的官兵時,安息國當局否認其事。羅馬人驚奇地發現,當年突圍的古羅馬第一軍團6000餘人神秘地失蹤了,遂成古羅馬歷史的一大懸案。

歷史學家研究認為,普布利烏斯率領的古羅馬第一軍團6000餘人,最後流亡到西域康居國(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為在此稱雄的北匈奴郅支單于所收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付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郅支單于於郅支城,並"生虜百四十五,降虜千餘人"。陳湯在戰爭中發現一支奇特的軍隊,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盾牌方陣,土城外設有重木城。這一戰法只有羅馬軍隊採用。史學家認為,這支軍隊當屬卡爾萊戰役中潰退並失蹤17年的羅馬殘軍無疑。陳湯將其俘獲,並帶至甘肅永昌縣境內,漢政府在祁連山麓始置"驪靬縣"以安置戰俘。幾乎在羅馬帝國向安息要求遣返戰俘時,西漢的版圖上出現了一個定名為"驪靬"的縣城。從《漢書》到《隋書》都有準確無誤的記載,這為破解古羅馬軍團失蹤之謎這一懸案,開啟了一扇大門。

撥開迷霧

驪靬亭驪靬亭

關於古羅馬軍團失蹤之謎與驪靬古城的學術研究時日已久。1947年,英國著名的漢學家德效廉撰有《古代中國之驪靬城》一文,明確提出:中國古代稱羅馬帝國為"驪靬",後又改稱"大秦",《後漢書·大秦》即以"大秦國一名黎鞬"起首。當羅馬帝國在公元前20年尋找其失蹤的軍團時,這一軍團已在9年前鬼使神差地落戶在祁連山下,這比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要早1300年。

1988年,記者出身、時任澳大利亞南部阿得來德大學歷史學教授的戴維·哈里斯,為揭開這一歷史懸案來到中國;1989年,他辭職後來到蘭州大學,一邊教授英語,一邊與西北民族學院歷史系教授關意權、蘭州大學歷史系教師陳正義、前蘇聯學者費·維·瓦謝尼金等學者一道,結合中西史料的對比研究和考古實物證實,進行了大量研究。甘肅省文化廳文物處原處長鍾聖祖也一直醉心於這一課題的研究。儘管當時由於出土實物佐證的不足,有學者提出了眾多質疑,但大多數學者仍堅信,永昌驪靬古城就是西漢安撫羅馬戰俘城。

學者的研究只是默默耕耘,新聞的炒作則一石擊起千層浪。1989年9月30日,《參考訊息》報轉載了一篇法新社關於驪靬古城學術研究的報導,披露了這件鮮為人知的史實;同年12月14日,新華通訊社播發了蘭州大學與國外學者進行這一學術研究的簡訊;次日,《人民日報》也以《永昌有座西漢安置羅馬戰俘城》為題發了訊息。之後,相關報導屢見報端,90年代初,作家王萌鮮出版了21萬字的紀實文學作品《驪靬書》。1997年,上海記者曹家驤在筆者的協助下,赴永昌進行調查研究,並於10月11-14日,在香港《文匯報》作了連載報導。近兩年,關於這一歷史懸案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成為新聞界爭相報導的熱點。

古羅馬軍團戰士古羅馬軍團戰士

史料的記載:《漢書·陳湯傳》,為史學家研究驪靬人的來源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公元前33年,陳湯收降驪靬人帶回中國,漢元帝下詔"初設驪靬縣,取國名為縣",安置在番和縣南(今永昌縣)的照面山下,四年後,驪靬城堡出現在西漢版圖上。三國史專家在一幅公元前9年繪製的布帛地圖上,發現有清晰可辨的"驪靬"標註。《晉書·張祚傳》記述了公元31年"前涼張祚遣將伐驪靬或於南山(即照面山),大敗而返"的史實。《隋書》改"驪靬"為"力乾","開皇中,並力乾入番和(縣)"。唐代驪靬人的三次起義均見諸史冊。清代《後漢書補註》稱,驪靬縣"本以驪靬降人置"。

考古的發現:西漢所築驪靬古城位於永昌縣焦家莊鄉樓莊子村六隊的者來寨,距縣城10餘公里。70年代時,這裡有一條寬約千米,高近10米的四方城池,後因村民造房取土,多數被毀。現僅存殘垣,長不過30餘米,高不足3米,被縣政府圍欄保護。此地原為匈奴折蘭王府,漢趕走匈奴後,大批居民移駐於此,取折蘭府諧音,名"者來寨"。70年代,村民因城牆堅固,遂以炸藥炸牆取土,發現了近一小土車銅錢,可惜當成廢品外賣,現已無存查證。90年代,考古工作者了發掘得到了數十件文物,並在走訪中發現了1979年當地村民挖出的西漢時帶有粗繩紋的灰陶片,及一處前後兩室的漢代墓葬,前室仍有4件完整的灰陶、陶灶和陶倉;後室遺體關骨旁有一撮毛髮,呈棕紅色。村民在鄰近的杏花村曾挖出一根丈余長的粗大圓木,周體嵌有幾根一尺多長的木桿,專家認為,這可能就是古羅馬軍隊構築"重木城"的器物。河灘村還出土一寫有"招安"二字的橢圓形器物,可能是羅馬降人軍帽上的頂蓋。當地在開山採礦時又發現了漢五銖錢,證實驪靬古城建於漢代無疑。

驪靬古城驪靬古城
當地歐民的特徵:在驪靬城周圍的者來寨、杏花村、河灘村、焦家莊等幾個村落,至今還有一二十戶人具有典型的地中海人的外貌特徵:高鼻樑、深眼窩,藍眼珠,頭髮自然捲曲,鬍鬚、頭髮、汗毛均呈金黃色,身材魁偉粗壯,皮膚白皙。雖講漢語,但語音與當地漢人差異較大,捲舌音多,鼻音重等。村民們講,祖先們傳說這裡曾住過"黃毛番子",羅馬人的後代曾有家譜,可惜在後來破"四舊"時被付之一炬。目前新聞界已披露的最具羅馬人特性的村有:河灘村的宋國榮、宋十有、張永濤四兄弟及子女,水磨關村的曹澤元,六壩鄉星海二隊的蔡文華、蔡文蘭兄妹,永昌工貿大廈的李姓兩姐妹等。

關於羅馬的風俗:永昌驪靬人仍保持著與眾不同的習俗,如安葬死者時,不論地形如何,一律頭朝西方。對牛十分崇尚,且十分喜好鬥牛。老住戶在春節都愛用發酵的麵粉,做成牛頭形饃饃,俗稱"牛鼻子",以作祭祀之用。習慣在村社和主要路口修牛公廟,以立牛公為主要特徵。每年立春時節,在牛公廟裡塑"春牛",立春一到,卻將"春牛"抬到廟外打碎,以祈平安吉祥,糧畜豐產。放牧時,極好把公牛趕到一起,想法令其角斗,比如將牛群趕到屠宰過牛的地方,牛群嗅到血腥後發狂突奔吼叫,或拚死抵斗,俗稱"瘋牛扎槓槓"。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古羅馬人鬥牛的遺風。

眾說紛紜

驪靬古城驪靬古城

◆曾經接觸說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與古羅馬軍隊是接觸過的。”——義大利駐華大使謝颯

◆時間不符說

“驪靬建立於公元前104年,比假定中的羅馬士兵來華落戶早了足足半個世紀。”

“在‘絲綢之路’上,中外民族之間雜婚混血很自然,DNA檢測結果並不能直接說明問題。”——北京師範大學的歷史教授楊共樂

◆證據不足說

“想讓這一理論毫無爭議,必須找出諸如羅馬貨幣和武器等證據。”——義大利錫耶納大學人類學家毛里奇奧·貝蒂尼

古城復原

驪靬古城驪靬古城

總投資2億元、占地約1平方公里的金昌市驪靬古城建設項目,2011年已在永昌縣者來寨村驪靬遺址全面動工。2011年5月21日,在驪靬古城項目建設現場,部分建築的主體工程已經初具規模,來自浙江、四川等地的五支施工隊伍在此安營紮寨緊張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打破了者來寨神秘村莊昔日的寧靜。

據介紹,驪靬古城項目是金昌市旅遊產業招商引資項目,由浙江杭州東天目山景區投資建設。項目將規劃建設成為一正方形城堡建築。主要建設內容有:復原一座驪靬古城、古羅馬風格民居、羅馬神廟、古羅馬一條街、古羅馬廣場(貝爾尼尼廣場)。 據驪靬古城工程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工程已完成了北面300米城牆的主體建設和南面300米城牆的地基建設,城牆寬10米、高5.6米,四面建四個門樓,四角建四個角樓,建成後外觀看似一座板築夯土建造的古典城堡,牆體內部為住房。目前,古城內部初步完成了一座兩層小四合院——居士院的主體建設。古城核心建築“萬神殿”投資3000萬元,由浙江八達建設集團承建,並於近期開工建設,建築總體高程60米,預計今年底前完工。與“萬神殿”同時開工建設的居士院工程將於近期完工。驪靬古城全部工程建設預計2013年底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