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葉黃芩

連翹葉黃芩

連翹葉黃芩,唇形目唇形科植物,生於海拔(900)-2600-3200(4000)米的山地草坡上,有時見於高山櫟林林緣。

基本信息

簡介

連翹葉黃芩 黃芩,魁芩,條芩,子芩,土大芩(四川) Scutellaria hypericifolia Levl. in Fedde, Repert. Sp. Nov. 9: 221. 1911 Scutellaria amoena C. H. Wright in Kew Bull. Misc. Inf. 1896: 164. 1896 saltem p. p. quoad specim. Pratt. 580, 703——Scutellaria pachyrrhiza Pax et Hoffm.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2: 476. 1922.

概述

連翹葉黃芩 為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唇形目 、 唇形科 下的一個屬。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粗達2厘米,頂端多頭。莖多數近直立或弧曲上升,高10-30厘米,四棱形,基部粗1.2-2毫米,沿稜角上疏被白色平展疏柔毛,其餘部分幾無毛,在節上被小髯毛,常帶紫色,大多不分枝,有時有少數短分枝。葉具短柄或近無柄,柄長1-2毫米,背凸,疏被白色疏柔毛;葉片草質,大多數卵圓形,在莖上部者有時為長圓形,長2-3.4厘米,寬0.7-1.4厘米,頂端圓形或鈍,稀微尖,基部大多圓形或寬楔形,但在莖上部者有時楔形,邊緣全緣或偶有微波狀,稀生少數不明顯的淺齒,上面綠色,疏生疏柔毛,下面色較淡,常帶紫色,有多數淺凹腺點,主要沿中脈及側脈上被疏柔毛,邊緣具緣毛.側脈3-4對,與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多少凸起而變白色,在葉緣內方消失。花序總狀,長6-15厘米;花梗長2.5-3毫米,與序軸均疏被白色平展疏柔毛;苞片下部者似葉,其餘的遠變小,卵形,頂端急尖,長7-15毫米,下面常呈紫色,全緣,被緣毛。花萼開花時長約3毫米,綠紫色,有時紫色,外面被疏柔毛及黃色腺點,盾片高約1毫米,果時花萼長6毫米,盾片高3毫米。花冠白、綠白至紫、紫藍色,長2.5-2.8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內面在膝曲處及上唇片被短柔毛;冠筒長1.8-2.1厘米,基部膝曲,直徑約2毫米,漸向喉部增大,至喉部徑達6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狀,內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狀卵圓形,近基部最寬,寬達9毫米,先端微凹,2側裂片與上唇片高度靠合,寬約2.5毫米。雄蕊4,前對較長,具半藥,退化半藥不明顯,後對較短,具全藥,藥室具髯毛;花絲扁平,下半部被微柔毛。花柱細長,先端銳尖,微裂。花盤環狀,肥厚,前方微隆起;子房柄很短,基部具黃色腺體。小堅果卵球形,長2毫米,寬1.5毫米,黑色,有基部隆起的乳突,腹面近基部有一細小果臍。花期6-8月,果期8-9月。

分布及生境

產四川西部;生於海拔(900)-2600-3200(4000)米的山地草坡上,有時見於高山櫟林林緣。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康定。

功能用途

醫藥:根(川黃芩):苦,寒。清熱止咳,利濕解毒。用於風熱咳嗽,濕熱黃疸,高熱頭痛,目赤腫痛,瀉痢腹痛,小便淋痛,胎動不安,癰癤疔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