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效應

逆反效應

逆反效應是指客群由於受某種原有立場、思維定勢的影響,而產生與傳播者的傳播意圖相反的心理傾向。客群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現為傳播內容或傳播者的不滿、懷疑、反感、牴觸乃至否定、排斥,致使傳播受阻甚至產生負效應。致使客群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客群因素和傳播者因素。從傳播者方面來講,傳播內容的不實、傳播辦法的不妥當,都會引起逆反心理。例如對某類信息傳播得失真失實或太濫,最容易激起客群的反感情緒,造成逆反傾向。

基本簡介

逆反效應
逆反效應
逆反效應通常是新聞傳播中的一種失誤,應該盡力加以避免。傳播者必須要有強烈的客群意識,把客群當作服務的對象,增強客群心理的親近感,儘可能選準客群心理的共振點。只有這樣,才能在客群中產生預期的傳播效果,達到傳播者的目的。逆反效應最主要的是傳者所傳遞的信息,脫離了接受者的立場、觀點、所處的實際情況,以及傳者的表達避重就輕、過於含糊
逆反效應還指一部分人與社會消費潮流相違背,一般的消費者遵從經濟規律,某種物品價格上升,則減少需求。具有逆反效應的人,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他們反而增加對這種商品的消費,以此來表明自己不同於一般的社會潮流。

類型

逆反效應在青少年時期最易發生。其發生的類型也頗多,與產生逆反效應的原因直接有關,因此,下面將從產生這一效應的原因分述其類型。

一是超限逆反效應。

它是指同樣的情感刺激,由於其強度過大、過強,時間過久,從而引起逆反心理反應的現象。日常所說的“好戲連續亦生厭”、“久病無孝子”、“母愛過度兒生恨”等便是超限逆反效應的例證。“紅燈記”等“樣板戲”從藝術角度說應該稱得上好戲,但為什麼人們內心上不能喜歡呢?主要是當時人們天天耳聞目睹,除了這些“樣板戲”就再也沒有別的戲了。由於這種過度的同樣刺激,人們的心理就出現了飽足現象,直至最後產生厭煩心理,從而從開始喜歡發展到最後否定討厭的逆反心理。“久病無孝子”是指父母生病的時間長了,兒女們因為照顧多了,就容易產生怠慢厭煩的情緒。這種現象儘管是少數,但確實反映了人們的一種超限心理而引起的逆反效應。“母愛過度兒生恨”何常不是這樣呢?父母過度的溺愛其實限制和妨害了兒子的成長與發展,缺少了兒子自由活動的空間,隨著這種程度的加劇,兒子對父母不僅不會感激,反而增添了恨意。

二是信譽逆反效應。

它是指消極經驗累積而成的對其信譽持否定態度而產生的逆反心理與行為的現象。“狼來了”的寓言故事、“烽火戲諸侯”的典故等都是信譽逆反效應的結果。其原因主要有二個方面:一是消極經驗的積累,造成對信息源的懷疑,不信任,從而產生信譽度低,導致信譽逆反效應。二是與信息源的信譽含金量多少有關。信譽高不太會產生信譽逆反效應,信譽低則極易產生信譽逆反效應。

三是情境逆反效應。

它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人們的心理熱點被干預而產生的逆反心理現象。例如人們對某事談興正濃時某人進來干擾,使大家無法再談論下去,此時,大家都會對該人譴責、討厭,以至趕走。這是因為這個人無視大家當時的心境,破壞了大家所處的美好情境,以致不能接納這個人的出現。也許這個人說的話充滿善意,但是只要與當時情境不協調,反差太大,都會抬來反向的心理反應。

四是投射逆反效應。

它是指一個人的成敗得失歸因於個別人而否定此外的其他人,以致招來逆反的心理現象。例如班級失竊時教師總是認為平時手足不乾淨的某生所為,並加以批評。但多數同學認為這樣的分析、批評太武斷,無事實依據,有失公道,轉而對教師的批評不滿,以致倒向被批評的學生,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

五是自主逆反效應。

它是指一個人的自尊心理受到壓抑、自主行為受到限制時所產生的逆反心理現象。親職教育中常會遇到此類現象。叫孩子早點睡覺孩子偏要遲睡;叫孩子晚上早點回家孩子偏要遲回;叫孩子多吃點飯孩子偏不吃;叫孩子多看點課外書孩子偏不看;叫孩子少看點電視孩子偏要多看;叫孩子少玩點電腦孩子偏要多玩;……這些現象都是由於父母過多地控制了孩子的自主行為造成的。其實,不這樣嚴格限制孩子的自主行為,父母期望的行為孩子可能都會去做。

六是意義障礙逆反效應。

它是指當人與人之間情緒對立時,雙方所持觀點事實是一致的,也會出現表面上的不一致,以顯示自己與對方並不合拍,以致產生逆反心理現象。事實上,在意義理解上都是知道對方的觀點是對的,就是因為與對方情感上有衝突,因而故意表現出與對方相反的態度,如“你贊成我就反對”、“你向東來我偏向西”等逆反心理。

產生原因

新聞客群為什麼會產生逆反心理呢?人們不妨從傳播活動中的傳播者、傳播內容和客群三個基本方面分析客群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傳播者形象的逆反效應

傳播者是新聞媒體中的信息來源、信息採集者、製作者、把關者和發布者,社會對其具有一種與此身份相聯繫的期待。如果因為傳播者形象與客群期待之間產生較大的失衡,客群就會對傳播產生反感厭惡情緒,導致逆反心理產生。因為客群有一種心理傾向,即對傳播內容的評價與對傳播者的評價保持平衡,比如對傳播者持否定態度時,對傳播內容也持否定態度。因為保持此種心理平衡,才會使接受傳播的態度一致起來,避免心理失衡。通常情況下,導致這種失衡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播者的行為有背道德規範時,道德信譽降低,導致客群對傳播產生懷疑、厭惡情緒。在我國市場經濟大潮中,有的記者、節目主持人為金錢所誘惑,或搞“有償新聞”,或“走穴”要高價,或做虛假廣告,以致受到客群的批評或冷落,進而對其文章、節目產生厭惡情緒。

2、傳播者的品格(如公正、坦誠等)低下,影響客群對傳播者的信任度,對媒介產生懷疑,並可能泛化,對後續傳播產生懷疑和不信任。比如,知錯就改,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品格。有的報紙因為報導失實,引起糾紛,明知問題出在自己,卻狡辯不休,嚴重影響了自身形象,遭到客群的批評甚至責罵。結果失去了大量讀者,惡果自食。

3、傳播者態度偏激、簡單化、說教味太濃會引起客群逆反心理。缺乏公正、平等、客觀的態度,說理簡單化,不僅會削弱傳播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而且會誘發客群的逆反心理,使之作出與傳播者意圖相反的反應。雖然這種反應本身也可能偏激、簡單化,但客群似乎只能如此。因為面對一個偏激、簡單化的傳播,客群當時無法改變它,只能走向另一端,對其採取逆反的態度,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比如新聞媒體在批評和揭露交通肇事時,往往是簡單的一味譴責、任意拔高、或者一而再、再而三,連篇累牘,客群就會同情肇事者,與傳播意圖大相逕庭。 

4、傳播者的表述能力差,導致客群疏遠傳播者。在文字傳播、聲音傳播中傳播者所表現出來的運用傳播符號的能力,比如是否準確、熟練、生動,以及在表述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信心、態度,比如是否主動、堅定、勇敢等等都會影響客群對傳播者的評價態度。有些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所表現出來的缺乏知識、不得要領、羅囉嗦嗦都會引起客群的厭煩。

逆反效應逆反效應

客群需求和自由選擇的逆反效應 

客群對媒介的依賴是出於獲取信息的需要,儘管對於不同功能的媒介,客群有不同的期待,但對整個媒介來說,存在的意義就是傳播這個世界現實的信息。如果媒介不能滿足客群個人的信息需求、社會需求和調節生活的需求,客群就會產生否定的情緒和情感,毫無疑問地拋棄媒體或與之對抗。下面根據客群的幾個心理需求來分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求奇心理的逆反效應。好奇心是人類行為最強烈的動機之一,是人的天性之一,它一方面形成了人探求真理、獲取知識、創造理想世界的欲望;另一方面也為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的大眾傳播媒介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理由和條件。所以好奇既是受傳者接收傳播信息的動機,也是傳播媒介的服務內容。但是,當媒介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時,就不能完全滿足客群的好奇心,便出現了“禁果效應”。表現為以下兩點:一是當新聞傳媒對某一事物越是否定時,客群對之了解的願望反而會越加強烈。因為傳媒對一事物加以否定,就成為一種秘密,就會產生好奇心和探究興趣。比如,某一作品本來不被人所注意,在新聞媒體對其進行批判後,此作品反而一時會成為人們注意的對象。結果越禁越熱,形成“禁果效應”。二是當新聞傳媒對某一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保持沉默時,客群對其注意的程度反而會增強。因為對本應傳播的新聞事實保持沉默,就賦予了這個事件某種神秘色彩、某種誘惑力,促發客群注意和探究的欲望。所謂“大道不傳小道傳”的現象正是如此。

2、自由選擇與逆反效應。客群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在接受傳播時,有權力自由地選擇他所需要的傳播媒介、傳播內容與傳播方式。如果此種自由需求受阻,不能獲得滿足,就可能誘發客群逆反心理的產生。美國肯薩斯大學心理學者布雷姆在1966年出版的《心理抗拒理論》中提出了心理抗拒理論。布雷姆認為,每個人在某一個期間都有一套可供自己選擇的行為,稱之為“自由行為”。這種自由行為是人人需要的,當這種自由行為受到威脅時,個體就會體驗到“心理抗拒”。

傳播信息(內容、方式、強度)的逆反效應

1逆反效應
1、傳播內容失實、虛誇、片面或極端,客群就會有被欺騙的心理,進而對傳播產生懷疑、不信任的態度,並對後續的其他傳媒內容不信任,形成了逆反心理。正如《紅樓夢》“太虛幻境”中那副對聯所寫:“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如果新聞報導一次一次失實,就無法使人們建立起對新聞的信任感。目前“客里空”式的信息尚未絕跡,人們對新聞不信任的定勢心理也尚未根除。新聞工作者只有經過堅持新聞報導的完全真實,讓人們經過長期觀察,反覆驗證,才能對我們新聞建立起可信任的觀念

2、傳播方式不當引起的心理抗拒。傳播方式作為傳播者對傳播客體的一種表現形式和方法,雖然並非是固定的、單一的,但總是受傳播內容所制約,不能任意為之,而客群對傳播客體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受著傳播方式的影響。比如我國會議新聞報導長期存在千會一面,百會一腔的“八股式”報導模式。不去報導會議的實際精神和帶來的社會影響,而是頻繁地介紹會議發言者,講話內容等空洞的東西。使客群形成一種覺得會議新聞沒新聞的心理定勢,對其他眾多會議報導也產生一種消極態度,形成對抗心理

3、傳播信號刺激“失度”,也可誘發逆反心理。心理學和生理學認為,對客群進行信號刺激到一定程度,超過興奮所達到的一定極限時,就會使刺激者處於自我抑制狀態。如果傳播信號的強度超過客群心理的承受能力,就會表現為對信號的抵制,產生對信息的逆反和抗拒。例如,傳播者為了追求某種傳播“效果”,誇大事實,人為地增加信息量或隨意歪曲事實,改變新聞價值的質,或玩弄詞藻譁眾取寵,或過分渲染藉以吊客群的胃口,靠這樣的手段增加信號的刺激強度,客群常常並不買賬,反而以為傳播者在欺騙他。刺激強度達到一定極限時,信號強度越大,客群接受信息的或然率和接受值就越小,其對信息的逆反程度也就越強。

禁果逆反效應

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會激發人們更強烈的探究欲望,人們往往有一種傾向,對越是禁止的東西,越是容易產生好奇和探究反射,形成與禁止相悖的意向,又被稱作“潘多拉效應”。希臘神話中,宙斯嚴格禁止別人偷看他的魔盒,然而他的侍女潘拉多卻由於好奇心終於偷偷地打開了宙斯繁榮魔盒,就象夏娃偷吃禁果一樣。於是,智慧的先輩們便有了“欲擒故縱”的計謀。同時還告誡後人不要“欲蓋彌彰”。

科學幻想

科學是無止境的,在人們的思維中存在無窮的空間給我們去想像、去思考、去猜測,理論的提出效應的總結都無疑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