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雷射手術

近視雷射手術

近視眼雷射手術即雷射近視手術,它包括雷射光學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簡稱PRK)、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 (Lasik,簡稱IK)、準分子雷射上皮下角膜磨鑲術(LASEK,簡稱EK)、波前像差引導準分子雷射手術(Torsion Lasik,簡稱TK),飛秒,全飛秒雷射六個發展階段。也就是說此項技術截止2014年一共經歷了六個發展階段。雷射近視矯治手術自誕生之日起,便成為時尚人物的寵兒。此項技術經歷了雷射光學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簡稱PRK)、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 (Lasik,簡稱IK)、準分子雷射上皮下角膜磨鑲術(LASEK,簡稱EK)、波前像差引導準分子雷射手術(Torsion Lasik,簡稱TK),飛秒,全飛秒雷射六個發展階段。

基本信息

簡介

近視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
近視眼由於眼球的前後徑太長、眼睛膜前表面太凸,外界光線不能準確會聚在眼底所致。愛爾眼科醫院準分子雷射矯正近視(LASIK/PRK)是用電腦精確控制的準分子雷射,根據近視度數和有無散光在瞳孔區的角膜基質層進行刻蝕,使眼角膜前表面稍稍變平。從而使外界光線能夠準確地在眼底網膜上會聚成像,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近視手術前患者需要在正規醫院進行檢查,需要了解是否適合進行近視手術,有些群體是不能進行近視眼手術的,如高血壓、糖尿病及患有其他感染疾病的患者,需要先治療後再檢查能否進行近視手術

發展歷史

1990年代最初的幾年裡,RK手術可謂風光無二,在國內掀起了手術矯正近視眼的第一波高潮,甚至有俄羅斯專家到國內來“走穴”。但很快,近視眼手術便發生了進化。更為先進的PRK手術,即“準分子雷射角膜切削術”出現了。1990年代後期,PRK手術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在南京。比起前輩RK,PRK先進了很多,手術方法簡單,手術效果好,近視眼手術併發症少。但由於術後需要長期用藥,也有些手術者因為長期使用激素類眼藥而不注意複查,結果因此導致眼部出現疾患。於是,它再度進化。LASIK(準分子雷射角膜原位磨鑲術)和LASEK(準分子雷射角膜上皮磨鑲術)手術橫空出世。由於可以避免和減少一些併發症,且恢復快、無明顯不適,所以運用廣泛,特別是前者,是目前開展最多、最廣泛的手術方法。在此基礎上,它還在進化,更為先進的一代名為ORK手術,其全稱是OptimizedRefractiveKeratectomy,即“最最佳化屈光性角膜切削術”。它屬於個性化切削手術,在治療後的成像效果上有明顯提高,更符合病人個體的要求。但是在術前術後仍然必須接受規範化的檢查和治療,以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近視手術顧名思義便是近視眼通過手術治療視力能夠恢復正常

原理

PRK-準分子雷射角膜切削術

近視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
手術的原理為套用準分子雷射切削角膜中央前表面,即除去上皮層的前彈力層淺層基質,使角膜前表面彎曲度減少,曲率半徑增加,屈光力減低,焦點向後移至視網膜上,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這好比在自己的角膜上磨製一副近視眼鏡片一樣。因術後疼痛、需長期用藥及易回退等原因已逐漸被LASIK替代。

本段LASIK-準分子雷射角膜原位磨鑲術 

手術原理是先採用自動微型角膜板層系統在角膜表面製作一帶蒂的板層角膜瓣,翻轉角膜瓣後,套用準分子雷射電腦控制多步分區進行角膜基質內切削,最後將角膜瓣復位。這種方法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彈力層的完整性,用193納米準分子雷射切削角膜基質,避免了術後霧狀混濁的發生。這種手術設備精密昂貴,要求較高的手術技法及無菌的手術環境,在條件較好的大醫院才能夠開展。目前LASIK已經成為最常用的屈光手術方法,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套用,為許多近視和遠視患者摘掉了眼鏡。本技術適合於1400度以內近視患者。PRK因術後疼痛、需長期用藥及易回退等原因已逐漸被LASIK替代。其中TorsionLasik簡稱TK,中文譯名為虹膜識別鏇轉定位+波前像差引導的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是傳統雷射近視手術的飛躍。目前國內能開展這種手術的屈指可數。編輯本段

LASEK-準分子雷射角膜上皮磨鑲術 

LASEK是更新一代的準分子雷射手術方法。與LASIK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是用顯微角膜刀來做瓣,而是用角膜上皮環鑽切出一個厚度為60-80微米,直徑8-10毫米,蒂的弧度為30度的上皮瓣,掀開上皮瓣後用準分子雷射進行原位磨鑲來改變角膜的屈光度從而達到矯正近視、散光的目的,而後上皮瓣復位。手術後對於超高度數的患者可以解決像差,眩光問題。由於上皮瓣厚度為60-80微米,所以為高度數,角膜相對較薄的患者解決了厚度問題,同時對於此類患者,安全性也提高了。

生物學特性

凡雷射和生物組織相互作用後所引起的生物組織方面的任何改變,都稱為雷射的生物效應。準分子雷射與生物組織作用時發生的不是熱效應,而是光化反應。所謂光化反應,是指組織受到遠紫外光作用時,會斷裂分子之間結合鍵,將組織直接分離成揮發性的碎片而消散無蹤,對周圍的組織則沒有影響。準分子雷射的光能量幾乎完全被角膜上皮細胞、Bowman`s膜和基質吸收。英國Marshall用氫氟準分子雷射對動物角膜作光解切除,並進行了超微結構檢查,實驗發現光解切口邊界清晰,周圍無熱損傷現象。193nm的氬氟準分子雷射有許多特點適合套用於角膜屈光手術。其每一個脈衝具有高達6.4eV的能量,這個能量遠超過結合分子碳碳鍵的結合能量3.5eV,因此光子可以打斷分子之間的結合鍵,將組織分離成揮發性的碎片,此波長的,雷射吸收範圍極窄,大約介於3.7-3.9μm之間,也就是超過這個範圍的組織不會吸收到雷射,每一發雷射可以切削0.2-0.25μm厚度的生物組織,而且每次一致性良好,不會有忽深忽淺的情況產生,因此,切割深度和雷射發射數目成正比。由於雷射的整個脈衝只有10-20μs,因此其熱擴散效應非常小,周圍僅有0.3-0.8μm的組織會受到傷害。另外,由於電磁波對於角膜的穿透力隨著波長的縮短而減少。在400nm以下,穿透力減至零。故193nm波長的遠紫外線導致無角膜穿透力。因此對於眼球內部的組織沒有任何不良副作用。準分子雷射切削角膜的能力,具有超細微的精密度和超細微的損傷程度。193nm波長遠紫外光只產生很少的熱效應,從而對周圍組織損傷限制在很小的範圍。而且,還提供了特別平滑的切削平面。

注意事項

近視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
近視手術主要是在眼角膜上進行的,而眼角膜上面沒有血管和神經,所以你在做手術是沒有疼痛感。近視手術過程中,患者的良好配合是手術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因此,近視手術中,患者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放鬆心情,不要緊張。

2、不要用力擠眼、不要隨意動眼球、要按醫生的引導固定不動.

3、手術關鍵時刻,要遵醫囑、不要講話、更不允許亂動。

4、術中一定要盯住一閃一閃的紅色或綠色注視燈,即使看不到注視燈也不要亂動,要按醫生的引導輕輕移動眼球而頭不要移動。

5、在手術台上,不要用手再碰手術消毒區域。

手術後遺症

1.矯正不足或過度矯正:手術後仍殘留近視,或是超過預期的矯正度數變成遠視,是最常見的副作用,視情況可於度數穩定後再次雷射矯正。 

2.畏光:在手術後3至6個月內,對光線的敏感度增加,但多會在6個月後逐漸消失,極少病例會持續下去。

3.眩光或復視:手術初期較常見,尤其夜間瞳孔變大較會產生,大部分會慢慢消失,只有少部分會持續下去。

4.手術中的合併症:多數是角膜瓣切割不良,如切割不完全或切割不平整;只要將角膜瓣復位即可恢復,三個月後可再次手術。

5.表皮癒合不良:多見於PRK,可用治療性隱形眼鏡及人工淚水幫助復原。

6.角膜混濁:僅PRK術後會發生,與個人體質及矯正度數愈高有正相關,術後1-3個月最明顯,須點類固醇眼藥水控制,之後大多會慢慢褪去。

7.角膜瓣皺摺或移位:僅見於LASIK,可能因外傷引起,會造成不規則散光影響視力,可再手術鋪平。

8.角膜瓣下雜質或表皮入侵:輕微者不影響視力,嚴重者須翻開角膜瓣將其去除。

9.感染:因手術或術後不潔,使傷口受到病菌感染,機率很低,只要早期發現,多數可用藥物控制。

10.乾眼症:雷射術後淚水分泌會減少,可能產生乾眼症狀或使得原本乾眼的人症狀加重,須補充人工淚水治療,約3-6個月可改善。

11.老花眼:年齡接近或超過40歲的人,可能已有老花眼,近視矯正後即使看遠不用戴眼鏡,但是看近處或看書時還是需要戴眼鏡,請與醫師討論適合個人的矯正方式。 12.手術不能保證視力一定達到1.0,有些病例可能須再次手術,或配戴眼鏡才能得到最佳視力。

危害

近視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
角膜中心出現混濁: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里芬醫學院的巴里斯.桑默茨,和馬洛尼視覺學院的羅伯特.K.馬洛尼在《眼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介紹了他們在處理近視眼雷射手術後“角膜中心病變”上的經驗。一些眼科專家指出,自1998年來,雷射手術導致角膜病變的病例不斷出現。桑默茨教授和馬洛尼研究了14個相似病例,共涉及23個眼球。其中19個眼球在接受LASIK手術後視力得到了改善。但有4個眼球在接受手術後出現了問題。眼角膜中心混濁現象通常出現在手術後3到6天。病變位置在角膜正中心,也就是近視眼雷射手術中雷射功率最強的區域。患者還出現了“遠視”,也就是聚光失常。但在2到18個月後,混濁現象逐漸消失。可能源自對雷射過敏:桑默茨和馬洛尼醫生都認為,“角膜中心病變”並不是炎症,他們警告說不能使用“皮質類固醇”類藥物進行治療,因為長時間使用可能導致患者患白內障青光眼,甚至失明。在他們的病例中,有7位患者在眼角膜混濁現象消失後,再次進行了了LASIK手術,視力得到了提高,之後也再沒有出現角膜混濁現象。兩位醫生據此猜測,近視眼雷射手術後出現混濁可能是患者眼角膜對雷射過敏後的反應現象,因此“需要一些外部刺激性手段”來改善症狀

術前注意

1.檢查前停戴隱形眼鏡,軟鏡至少為1-2星期,硬鏡至少為2-3星期,停戴時間越長越好。

2.練習注視一點不動,每次持續時間在2分鐘以上。

3.手術前三天內請勿用任何化妝品香水

4.安排手術陪同,以便術後護送。

術後問題

1.眩光及夜間視力障礙:如果近視度數在700-1000度或以上,有80%的人在晚間會出現輕微眩光,25%的人夜間視力出現問題。這大多是由於手術時手術區域比較靠近視覺中心引起的。

2.對矯正後的視力不滿意:手術後有可能感覺矯正度數不足,不如預期效果,或者矯正過度,遠視也就是老花眼可能提前。

3.乾眼症:手術中有可能傷害到淚膜神經,使淚液分泌減少。

4.假性圓錐角膜:術後極端問題。這是由於切割過深引起的,會使視力更加下降,幸好出現幾率很低。

手術分類

常規lasik

手術原理是先採用自動微型角膜板層系統在角膜表面製作一帶蒂的板層角膜瓣,翻轉角膜瓣後,套用準分子雷射電腦控制多步分區進行角膜基質內切削,最後將角膜瓣復位。這種方法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彈力層的完整性,用193納米準分子雷射切削角膜基質,避免了術後霧狀混濁的發生。這種手術設備精密昂貴,要求較高的手術技法及無菌的手術環境,在條件較好的大醫院才能夠開展。目前LASIK已經成為最常用的屈光手術方法,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套用,為許多近視和遠視患者摘掉了眼鏡。本技術適合於1200度以內近視患者。

超薄lasik

超薄LASIK即是把角膜瓣做得更薄的LASIK手術。採用法國超薄角膜瓣製作技術,將角膜瓣厚度控制在100微米左右。對於相同角膜厚度的患者而言,超薄LASIK由於把角膜瓣做得更薄,較普通LASIK保留了更多的角膜基質層,降低了風險,更進一步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兼有LASIK和EPI-LASIK的優點,使手術的適應人群更廣,讓許多高度數、薄角膜、常規LASIK不能手術的患者也能有機會實現手術摘鏡的願望;對於適合做LASIK的患者而言,如果選擇超薄LASIK,將保留更多角膜基質層,手術的安全性和術後穩定性就更高。目前,超薄LASIK已經成為取代常規LASIK手術的主要屈光手術方法。

Epi-lasik

採用特製的角膜上皮刀(這種刀切入角膜上皮層後能智慧型化地停止深入,再自動把角膜上皮層與下面組織光滑分開)製作的角膜上皮瓣厚度僅50—60微米,完全由計算機和全自動機械控制,製作的上皮瓣特別平整。完成雷射切削後將上皮瓣復位,手術即告完成。它融合了LASIK和LASEK的優點,術後的視覺質量大幅提高。其遠期效果更好、更加節省角膜厚度、提供更大的矯治範圍、安全性更高等優勢具有非常誘人的臨床價值。

Q值引導的LASIK

Q值引導的LASIK手術根據個體角膜的非球面特性進行角膜個體化切削,保持角膜的非球面特性,使治療精度與效果出現飛躍發展。加上光區、過渡區和治療參數更細微的調整,可得到更加滿意的手術效果。術後視覺質量較常規手術好,還可以減少眩光,提高夜視力。這對需夜間駕駛等患者來說,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晶體手術

手術原理就是在病人角膜緣做一微小切口,把一種特製的人工晶體植入患者眼球內的前房或後房內,不磨損角膜,也無需摘除原來晶體,保留患者眼球生理結構的完整性和調節功能。這種手術,實際上是把鏡片由戴在眼外移到眼內。而且手術是可逆的,萬一不需要這種人工晶體,做個小手術便可取出。該手術效果好,矯正屈光範圍大,本技術適合於1300度-3000度超高度近視、300度以上散光、角膜很薄不能實施雷射手術的患者。晶體手術類型主要有:前房虹膜夾持型(簡稱ACL後房型(簡稱ICL)

適應症狀

近視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
①患者本人有摘鏡的要求。

②年齡在18周歲(最好是20周歲)以上。

③近兩年屈光度穩定。

④矯正屈光度範圍:近視最好不超過1500度,散光不超過600度,遠視不超過600度。

屈光參差。

⑥現戴角膜接觸鏡者:軟鏡應停戴2周以上,硬鏡應停戴3周以上,ok鏡應停戴1—3月以上。

⑦角膜厚度大於450um(取決於屈光狀態)。

⑧眼部無活動性疾病等。

術後注意

1.準分子雷射手術術後請休息10分鐘,沒有明顯的不適,就可以回家了,戴保護性眼罩一直到第二天早晨.

2.準分子雷射手術後,可能10-30分鐘會感覺到眼部有輕微疼痛,怕光,流淚,眼皮裡面很磨像有沙子,這些都是術後的正常反應,程度有輕有重,只要多休息,減少眨眼次數.一般情況下,6,7個小時或更短時間,這些症狀都會慢慢減輕或消失;手術當日不用點眼藥水;

3.準分子雷射手術手術第二天起床後,到醫院複查,由於剛做完手術,眼睛會有些怕光,保護性眼罩自己不要摘,到醫院後由醫護人員幫你摘。
4.準分子雷射手術術後1周不要洗臉,用溫濕毛巾擦拭即可,不要揉眼,避免手去擦拭眼睛,一面感染。
5.準分子雷射手術後白天出門或到光線較強的地方請帶上墨鏡(偏光鏡),墨鏡(偏光鏡)可阻擋風沙及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一般戴鏡一個月左右,夏天可延長佩帶時間;
6.準分子雷射手術後一個月內避免髒水,浴液,洗髮水等進入眼睛,半年之內不宜游泳;
7.準分子雷射束手術後一個月內儘量少看電視,電腦,書報等,三個月內注意眼睛多休息避免太疲勞,多進行看遠的活動,更有益於視力的恢復;
8.準分子雷射手術後注意眼部不可受外傷及碰撞,三個月內不要進行重體力的勞動,不可參加拳擊,足球,籃球,羽毛球,騎機車等有可能對眼睛產生危險的活動;
9.準分子雷射手術後一個月內飲食儘量清淡,營養,全面,不接觸菸酒,有充足的睡眠利於眼睛更好的恢復;
10.準分子雷射手術後第一天,術後第三天,第十天,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定期複查,在眼藥水沒用完之前,每次複查也請帶上全部的眼藥水
11.點眼藥水的正確方法:點眼藥水之前,洗淨雙手,指甲不可過長,坐下或平躺,坐下時頭後仰,用左手食指將眼睛的下眼皮向下拉開一點。

禁忌症

1、有眼部活動性炎症如急性結膜炎,角膜炎淚囊炎等。
2、患有圓錐角膜,青光眼,乾眼症等疾患者。
3、曾發生過眼底出血,視網膜脫落的患者。
4、患有糖尿病,瘢痕體質,膠原病以及影響角膜傷口癒合的疾病患者。
5、重度弱視的患者。
6、常夜間開車的高度近視的駕駛員
7、對視力要求極高且思想顧慮極重者。

術後保養

近視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
術後早期眼部常見問題
手術當天您可能會出現流淚、畏光、眼內異物感等症狀,此時應待眼淚流出後再擦眼淚,千萬不要用紙巾或毛巾直接接觸眼球。同時應儘量閉目休息,減少眼球轉動、禁止揉眼。極少數患者術後可能會感到輕微眼痛或出現眼結膜下出血(白眼球上片狀出血),這是術後的正常現象,其輕重度和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大多數患者眼部不適1天內即可緩解,如疼痛明顯可服用消炎止痛片。結膜下出血一般2-3周即可自然吸收消散,不會影響視力恢復,請您不必擔憂。
一個成功的準分子雷射手術不僅取決於醫生高超的手術技術,還和術後規則的用藥和隨訪分不開。準分子雷射術後用藥特別重要,應該遵照醫生的指導使用,不可以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而隨意停藥或濫用,同時應定期到醫院隨訪,否則可導致準分子手術後遺症的出現。曾經有一位大學生,手術非常成功,術後1周複查雙眼視力均達1.5,但之後他再也沒來檢查,2個月後因視力急劇下降來複診,檢查發現視力為0。4,眼壓達35mmHg。追問病史,原來他一直用激素眼藥水,自認為視力已正常而不到醫院檢查眼壓,到出現了視力下降才引起重視,雖經積極治療眼壓恢復正常,但他的視力只能恢復到0。8。準分子雷射手術後通常要用激素眼藥水1~2個月,目的是為了促進術後的恢復和防止近視回退。而激素眼藥水具有升高眼壓,導致激素性青光眼的可能,因此準分子雷射手術後用藥期間一定要定期到醫院複查,尤其要隨訪眼壓。另外,對於LASIK手術者,由於角膜瓣的存在,術後應避免外力碰撞術眼,以免導致角膜瓣移位嚴重的後果。
高度近視仍需當心
近視患者由於眼軸變長多伴有眼底的病變,尤其高度近視患者,表現為周邊視網膜變薄,萎縮變性,一旦出現視網膜裂孔,就有可能導致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脫離是近視眼導致失明較常見的眼病,應引起近視眼患者特別重視。準分子雷射雖然使視力恢復了正常,但它並不能改變近視對眼睛已經造成的改變。因此對於術後視力正常的近視眼者,依然要像對待近視眼一樣愛護自己的眼睛,高度近視患者在準分子術後的注意事項有:應注意避免打籃球等劇烈運動及強體力勞動。當頭部受到震動或做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時,視網膜會受到牽拉而發生裂孔,造成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脫離的初期一般表現為眼前有閃電樣光帶出現,飛蚊黑點大量增加,或視野產生暗影逐漸擴大,一旦出現以上症狀,應引起高度重視,須立即到醫院診治,不可拖延。若等到視力明顯下降再就診,則治療的效果較差。
依然注意用眼衛生
雖然進行準分子雷射手術者基本是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一般傳統觀點認為成年人的視力比較穩定,不容易進一步下降,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中華民族是一個近視高發民族,全國約有近4億近視患者,而且還在逐年增加,20歲以後近視還在增加的人並不在少數,這主要是和現代社會電腦的普及、工作壓力的增大有關,超常時間近距離的工作仍然可導致近視進一步加深。因此對於以近距離工作為主的人來說,準分子雷射術後仍然要注意保護好眼睛。準分子雷射手術後1~2月內,多數人看近都較吃力,此時應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不僅可避免眼部疲勞酸痛等不適,而且有利於眼睛的恢復。對於視力已完全恢復正常者,仍然要注意用眼衛生,尤其長時間看電腦和伏案近距離工作者,用眼1小時後一定要休息片刻,可以做眼保健操放鬆眼球,或眺望遠處,給眼睛以適當的休息,避免過度用眼導致準分子手術後遺症的出現。

常見誤區

誤區一:雷射近視手術存在後遺症和安全隱患
任何手術都有一定風險,手術是需要醫生和患者良好配合的;雷射近視手術在我國已有20年的發展歷程,技術、設備不斷發展、完善,臨床醫生的經驗日益豐富,雷射近視手術尤其是飛秒雷射近視手術已是非常成熟、安全的手術。
全面細緻的術前檢查嚴格篩查手術禁忌症,同時嚴格把握適應症範圍,已使手術併發症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
誤區二:任何度數雷射近視手術都能矯正
雷射近視手術是一種角膜手術,其原理是以準分子雷射切削角膜基質組織,改變角膜曲率,使光線能夠聚焦到視網膜上,從而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因此,其矯治範圍和角膜厚度息息相關;1200度以上的超高度近視患者,在術後預留安全形膜厚度的情況下往往會殘留一定度數。
因此,超過1200度的患者一般不宜接受手術,而應考慮ICL晶體植入手術。
誤區三:雷射近視手術沒有年齡限制
18周歲以下的近視患者,屈光狀態發展往往還不穩定,近視度數可能進一步加深;50周歲以上的近視患者,往往已有老視,同時可能合併有晶體混濁,而這種情況近視、散光等可在白內障手術中同時矯正。
因此,並非所有年齡段的近視患者都適宜接受雷射近視手術。
誤區四:雷射近視手術只能治療近視不能矯治散光
近視患者往往合併有一定度數的散光,一般情況下,雷射近視手術在矯治近視的同時,可同時矯治散光。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儀器設備的原因,當前一般只能矯治600度以內散光。
誤區五:雷射近視手術後視力都能達到1.5
人的眼球是一個由角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等組成的精細的屈光系統,任何一個組織發生病變或缺損都會造成視力的損害。每個人視力有差異,往往是因為眼球這個屈光系統整體存在差異;僅僅調整角膜屈光度,難以完全調整整個眼球的屈光狀態。
因此,一般而言,雷射近視手術能夠幫助患者達到術前矯正視力,而不能奢求都有1.5的視力。

影響安全

近視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
專家為大家詳細的介紹影響近視雷射手術安全的四大因素:
手術醫師
影響準分子手術質量的因素一,手術醫師
手術醫師的經驗對手術的安全性具有決定意義,因為操作角膜板層微切器相當複雜,因此,需要技術經驗純熟的眼科專業醫師來操作。富有經驗的醫師還能在手術過程中處理各種複雜的個體差異問題,保證每個患者的手術安全,這是經驗欠缺的醫師難以做到的。
手術設備
影響準分子手術質量的因素二,手術設備
設備的性能差異直接決定了手術質量的高低,主要體現在手術矯治的精確度和術后角膜的平滑度以及手術的切削區直徑的大小和剩餘角膜的厚度。精確的切削可以確保手術達到預測視力,避免欠矯(仍殘留少量近視)或過矯成遠視;平滑的角膜意味著不會出現不規則的散光;更大的手術區域意味著不會發生夜間眩光現象;剩餘角膜厚度大,不會發生醫源性圓錐角膜現象。
手術室
影響準分子手術質量的因素三,手術室
手術室的空氣條件會直接影響手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準分子設備屬於非常敏感和不穩定的高級精密儀器,要求一直處於恆溫、恆濕、恆壓環境,而這樣的環境只有層流超潔淨手術室才能提供,並且只有在超潔淨手術室才能避免手術過程中的外源性感染
手術服務
影響準分子手術質量的因素四,手術服務
所有接受準分子手術的患者都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緊張情緒,細緻的關懷和服務可以緩解甚至消除患者的緊張。如果服務不好,會使患者更加緊張,甚至使患者憂慮增加、恐懼感上升,不能與醫生很好地配合,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嚴重影響手術效果。

預防措施

術前檢查不同
手術並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術前要進行嚴格的眼科常規檢查,排除不適宜手術的病症。要精確的驗光,進行角膜地形圖檢查,相應數據要準確無誤的輸入計算機,經過計算機處理的數據要導入手術設備,每次手術前都要對雷射設備進行精確的調校。這些過程不能有絲毫馬虎。
醫生不同
好的設備要由技藝嫻熟的醫生來操作才會發揮最大的效用。人體是一個複雜的大系統,各器官之間有著微妙的關係。經驗豐富的專家與新手醫師的不同體現在於專家可以根據病人的情況設計手術的步驟,能夠有效地防範風險。
材料不同
同樣的手術進口材料和國產材料的價格差異巨大。用於製作角膜瓣的刀片成本很高,有些醫院為節省成本將角膜刀反覆使用,容易造成病人感染,甚至失明。正規的眼科醫院的所有耗材不論多貴,都只能一次性使用。
方式不同
當今世界主流的屈光手術是準分子雷射手術,這種手術保留角膜上皮,損傷小,受術者痛苦小,術後容易恢復,不易感染,但手術成本高。而全球最高端的手術方式是飛秒雷射,這種手術方式全程無刀,手術更安全,更精準,復位更接近原生態,手術視覺更完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