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汗部

車臣汗部

車臣汗,喀爾喀蒙古一部,後歸降於中國清朝,現為蒙古國一部分。

歷史溯源

車臣汗部
中國明朝末年,成吉思汗十九世孫碩壘在克魯倫河一帶自立為汗,稱“車臣汗”,與土謝圖汗袞布、扎薩克圖汗素巴第並稱為喀爾喀蒙古三大汗。其轄地東至額爾古納河,南界察哈爾汗,西界土謝圖汗,北界布里亞特,與俄羅斯素有交往。
立國之初,車臣汗臣服於察哈爾林丹汗。皇太極天聰9年,後金軍隊擊敗林丹汗,車臣汗碩壘轉而向後金納貢。崇德元年,後金指責車臣汗與中國明朝進行貿易,車臣汗被迫與明朝斷絕關係。順治3年,碩壘誘使蘇尼特部蒙古背叛清朝,遣軍三萬幫助其抵抗清軍,但是被清軍打敗,不得不恢復向清朝納貢。順治12年,碩壘死,其子巴布繼汗位。同年,清朝將喀爾喀蒙古分為左右共八個扎薩克,任命車臣汗領左翼扎薩克之一。
康熙27年,噶爾丹攻略喀爾喀諸部,車臣汗不能抵禦,烏默客汗被迫舉族南遷,依附清朝。康熙30年,清朝取消車臣汗的獨立地位,改稱其為“車臣汗部”,次年劃其原所轄地為喀爾喀東路。康熙36年,噶爾丹被清軍擊潰,車臣汗部奉命回到克魯倫河一帶放牧。此後,車臣汗部協助清朝政府對準噶爾汗國進行了多次戰爭,屢立戰功。乾隆中期,車臣汗部共編有23個旗,於巴爾屯成立一個盟。
1911年,哲布尊丹巴在俄國支持下宣布獨立,車臣汗首領阿爾塔什達、車林多爾濟等人均加入,所屬地成為蒙古國一部分。

自然條件

地勢高亢,平均海拔1580米,1000米以上的地區占全境81.2%。全國分為西部山地,中﹑東部高原以及南部戈壁 3個地區。西部有蒙古阿爾泰山自西北向東南蜿蜒1500公里,一般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峰友誼峰(奈拉姆達勒山)在中﹑蒙邊界上,海拔4374米。山頂常年冰雪覆蓋,地勢向東南明顯降低。山間形成以哈爾烏蘇﹑吉爾吉斯和烏布蘇湖為中心的大湖盆地,有科布多﹑扎布汗﹑特斯等內流河分別流入各湖。中部杭愛山脈長約700公里,一般海拔3000米左右,蒙古主要河流色楞格河發源於此,向北流入蘇聯貝加爾湖。杭愛山脈是北冰洋流域與內流區域的主要分水嶺。東北部肯特山脈較低,是鄂嫩河與克魯倫河發源地。兩河向東流入黑龍江。杭愛山脈與肯特山脈的山地牧場水草豐美,適宜放牧,北坡森林茂密。各河流經的廣大草原地區,開發較早,成為蒙古經濟和人口最集中地區。南部地勢平緩,海拔1000米左右,在低緩丘陵間分布著“塔拉”(淺盆地)和“諾爾”(內流湖)。戈壁占全國面積1/3,其中沙漠僅占3%。

氣候

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溫差大,降水少。年平均氣溫-6.6~3.9℃,1月-15~-35℃,7月18~26℃。極端最低和最高溫曾分別達-50℃和40℃。年較差平均為35~50℃,最大可達90℃,以東部最為劇烈,西部次之。日較差亦大,平均為20~30℃。冬季蒙古北部形成高氣壓中心,是亞洲寒潮源地之一。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西北部山區可達400毫米,中部山麓地帶150~200毫米,南部戈壁區減至20~100毫米。80~90%降水集中於夏季。相對濕度30~70%,日照充足,生長期一般只有100天左右,結冰期長(11月至翌年4月),乾旱和風暴是蒙古農牧業的兩大自然災害。
土壤﹑植被﹑動物隨緯度﹑地形和氣候而異。北部森林草原,盛產松杉﹑毛皮獸等。中部草原帶,多嚙齒類動物。南部戈壁帶,分布著沙漠旱生植物與灌木叢,有羚羊﹑野駱駝等。高山地區垂直分布明顯。礦產資源較豐富。主要有煤﹑鐵﹑石油﹑有色金屬(鎢﹑錫﹑銅﹑鉬)﹑金和螢石等。境內有300多處高溫和低溫礦泉,在呼治爾圖﹑鄂特岡騰格里等礦泉附近建有療養院。

居民

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約1人多,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增加較快,1950~1980年的30年間,人口增加了1.3倍。1975~1982年間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29,人口主要集中於杭愛山麓和色楞格河流域各省,西部的巴彥烏列蓋省人口也比較多,南部戈壁地區人煙稀少,平均5~6平方公里才有1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人口比重有所增加,從1950年占21.7%增加到1981年的51.1%。城市人口80%左右分布在中部,其中,烏蘭巴托約集中全國城市人口一半以上。小城鎮在數量上居絕對優勢。鄉村居民點規模小,非常分散,全國60%以上的農牧民住在遊牧型居民點裡。民族構成以蒙古族為主,約占總人口90%以上,其中喀爾喀人最多(占75%),此外有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圖瓦烏梁海等少數民族。主要語言是喀爾喀蒙古語,1941年開始採用以俄羅斯字母為基礎的新蒙古文字,取代原蒙古文。
歷史上稱“外蒙古”,原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21年發生人民革命,同年7月11日成立君主立憲政府。1924年11月26日廢除君主立憲制,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經濟地理

傳統的畜牧業國家。畜牧業和畜產品加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全國約一半人口從事牧業生產。1980年草場和放牧場12340.5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80%。畜產值占農烈底懿??/span〉80%左右,占出口總值(包括畜產品加工)80%以上。60年代以來,發展了加工製造和採礦業,農牧業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相對下降,1950年約占60%,1982年占14.9%。
30多年來,蒙古牲畜總頭數一直徘徊在2200~2400萬頭之間,始終未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高水平(1940年2620萬頭)。1940年按人口平均計算為35.4頭,居世界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漸次減少,1950年為29.6頭,1980年只有14.5頭,農牧業合作社和國營農牧場擁有畜牧業產值95%以上。
畜牧業多為遊牧﹑半遊牧性質,逐水草而居的放牧傳統仍占統治地位。天然牧場12190萬公頃,是主要飼料基地(占飼料的95.8%),刈草場約150萬公頃,每年可獲草100萬噸左右,種植飼料不足1%。每年隨季節變化而更換牧場。雖然每個羊群﹑牛群﹑馬群都有一定的放牧地段,但農牧業合作社生產隊放牧點(蘇爾)的規模與放牧範圍,都因自然條件的差異和生產能力的大小而不同。在北部水草豐盛的森林草原帶,規模較大,一般10~50人,放牧半徑不超過20公里,有的已變為半遊牧,在種植業發達的色楞格省還出現了定居養畜。中部草原地區大約為4~25人,放牧在20~30公里之間。南部戈壁區,由於飼料儲量小,特別是水源缺乏,規模較小(4~10人),經常移動在50?/span〉100公里或更遠的地方。目前蒙古正在從遊牧向半遊牧和定居過渡。養羊業是畜牧業的主要部門。在牧畜構成中,一向以綿羊為最多(約占60%),次為山羊(占19.2%)﹑牛(10.1%)﹑馬(8.2%),還有駱駝(2.5%)。綿羊﹑牛﹑馬多分布杭愛山與肯特山麓地帶。山羊適應性較強,分布遍於全國。駱駝主要在戈壁地區,南戈壁省占全國的1/4。
過去幾乎沒有種植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種植業只占農牧業總產值 0.4%(1940)。60年代以來有一定發展,70年代末約占農牧業總產值20%左右,有輪耕地 100多萬公頃,約占農牧業用地面積0.8%,1980年播種面積為70.4萬公頃。80%以上耕地由國營農場經營。

農業畜牧業

種植業以穀物為主,占播種面積84%,其中春小麥約占穀物總產量80%。還有燕麥﹑甜菜﹑馬鈴薯﹑蔬菜和飼料作物等。長期以來,農業生產不穩定,單位面積產量低。正常年份穀物產量30多萬噸,平均每公頃1500~1700千克。1983年穀物產量81.28萬噸,創歷史最高記錄。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帶的色楞格﹑鄂爾渾﹑鄂嫩﹑克魯倫等河漫灘地區。這裡河谷寬廣,地勢較低,氣候較南部濕潤,無霜期100多天,年降水量250~300毫米,有腐殖質含量多﹑肥力較高的暗栗鈣土與栗鈣土,為發展種植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春旱和秋雨多,往往造成減產。生產的糧食占全國糧食總產量70~80%,其中色楞格省占1/2。
森林面積1500多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10%。木材蓄積量12.7億立方米,每年採伐原木 160萬立方米左右,除供國內需要外,略有出口。大部為針葉林,其中落葉松占70%,還有紅松﹑雪松等。森林主要分布在杭愛山與肯特山北側。

工業

工業基礎薄弱,部門結構比較簡單,工業產值一直低於農牧業。60年代以來,工業發展較快。1974年產值首次超過農牧業。1982年工業產值占社會總產值45%,占工農(牧)業產值76%。以輕工業為主,肉﹑乳﹑羊毛﹑皮革等畜產品加工業約占工業產值50%,其餘為燃料動力(20.6%)﹑紡織和縫紉(13.6%)﹑建築材料和木材加工等。工業產值中 1/5屬於手工業。機械工業僅有幾家汽車﹑機車修配廠等。90%的機械裝備和70%的日用消費品依靠蘇聯提供。工業主要集中在烏蘭巴托(占1/2以上)﹑達爾汗﹑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等地。此外,各省會都有供應本地生產需要的小型畜產品加工廠。
採礦業較重要。1982年煤產量492萬噸,能滿足國內需要。褐煤開採集中在烏蘭巴托市郊沙爾河一帶。煤田儲量大,沙爾河礦區儲量為1.2億噸,煤層總厚度達14~34米,便於露天開採。納來哈煤田產量占全國 2/3以上,主要供給烏蘭巴托熱電站,部分為機關﹑居民採暖用煤。此外,多數省份有小型手工採煤,供地方發電與取暖用。70年代在杭愛山區額爾登特發現銅鉬礦,估計儲??為年開採1600萬噸礦石,全部運往蘇聯。
貨運以鐵路為主,客運多用汽車。鐵路總長約2100公里,縱貫南北的蒙古大鐵路,南連中國,北通蘇聯,是蒙古進出口物資的主要信道,全國鐵路運輸的主動脈。公路全長約5萬公里,以烏列蓋─科布多─車車爾勒格─烏蘭巴托─溫都爾汗─喬巴山線為最長。
對外貿易連年大量入超。出口以活畜和乳﹑肉﹑毛皮及其 製品為主。近年有少量鎢﹑鉬﹑螢石等輸往蘇聯。進口總值的70%左右為日用工業品和機械製品。對外貿易96%以上是在“經互會”國家間進行的,其中蘇聯占80%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